臉與面的關係
06-16
一、中國人面子心理的涵義與特徵 截至目前為止,還沒有哪一個研究者能給面子下一個公理性的或為科學家共同普遍接受的定義。「臉」與「面子」就其最初的含義來看,臉指「頭的前部,從額到下巴,即人的面孔」。面子指「物體的表面」,二者雖然所指有所不同,但均指有形存在之物,因人的一張臉與物體的表面都是人用感官得到的,既看得見又摸得著。但是當中國人用「臉」或「面子」來解釋和調節社會心理和行為時,其含義就引申為一種既有形又無形的社會心理存在。林語堂先生說:「中國人的臉,不但可以洗,可以刮,並且可以丟,可以賞,可以爭,可以留。」1.面子是根植於文化的社會心理建構 面子是一個普遍的文化概念,無論是哪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的面子。可以說講面子,要面子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誌。一個生活在某一特定文化群體中或文化氛圍中的個體或群體其心理建構中必然積澱著特定的文化。文化是其心理建構的原材料,也是其心理建構模板。面子心理就是在這一過程中形成的。但因為個體所處文化背景不同,日後形成的面子觀念自然也不同。2.面子在人際交往中形成與表現 面子是在人際交往中形成與表現的。首先,面子必須通過交往對象才能獲得。一個人是否有面子,不是由他自己的個體活動決定的,而是由交往對象的態度和行為決定的。比如說我向別人借錢,別人借給我了,我覺得有面子,人家不借給我,我覺得丟了面子,反之亦然。總之,面子是從別人那裡獲得的,一個人可能通過自己的地位、能力、才能、道德以及情感上的密切關係從交往對象那裡獲得或大或小的面子。正因為如此,面子的存在就離不開人際交往。人際交往活動是面子生存必不可少的空間。特別在人際交往中所建立的情感關係即所謂「人情」是面子生存的基本支柱。中華民族由於其特定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特別是千百年來飽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所以非常重視人情、面子在交往中的作用。人情、面子在人際交往中形成,又反過來影響甚至制約人際交往。3.面子具有情境性和可變性 面子具有明顯的情境性和可變性。它要隨著情境不同而發生變化。 首先,時代不同面子有所不同。在封建時代一個已婚婦女丈夫死後再嫁,會被整個家族看成是丟面子的事,而現在卻不為然了。孔夫子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舊中國一個家庭沒有孩子,尤其沒有男孩子在人前就抬不起頭來,覺得是件丟臉的事,可是現在許多夫婦婚後訂契約不要孩子已成為常事,所謂「丁克」家庭即是。再比如,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初,許多人都以跳迪斯科以及經商賺錢為傷風敗俗之事,丟面子主事,現在這種觀念早已被拋到九霄雲外,這是時代變化的緣故。 其次,個體在不同情境中其面子大小也是不同的。我們以《戰國策》中記載的蘇秦為例。蘇秦是戰國時的一個「策士」(專門講謀略學的人),第一次遊說到秦國,由於其「葯不對症的言論」雖十*而未被秦惠王採納,狼狽不堪地回到家時,一點面子也沒有:「妻不下紝,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蘇秦因受此刺激乃發奮讀書,「得太公《陰符》之謀,伏而誦之,簡練以為揣摩」,經過一年的努力,終於「可以說當世之君矣。」於是再度出山遊說諸侯國。他本人身佩六國相印,地位變了,面子自然也就跟著增加。一次他經過故鄉洛陽,此時家裡人對他的態度和行為也發生了360度的變化:「父母聞之,清官除道,張樂設宴,郊迎三十里,妻側目而視,傾耳而聽;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謝。」 第三,面子的情境性和變化性還包括「在場效應」。中國有句俗話,「人在人情在」。也就是說面子的大小隨個人在場不在場的情境而變化。面子的情境性和變化性,特別是面子的「在場效應」是中國人面子的一個突出特徵。美籍著名學者成中英教授說了這樣的一段話:「每個人都只有一個臉,但在不同的場合及位置上都擁有多個面。臉與面的關係正如儒家所說的『實』可衍生多個『名」』。成氏的見解真可謂鞭辟入裡,入木三分。4.面子是一個人自尊與尊嚴的體現 面子說穿了就是一個尊嚴與自尊的問題,一個人沒有尊嚴和自尊那就無所謂面子。自尊是里,面子是外,自尊是背後動機,面子是外部彰顯。在中國人日常生活中的「給面子」、「爭面子」、「丟面子」、「愛面子」、「傷面子」、「丟臉」、「無臉面見人」、「打腫臉充胖子」、「打掉了門牙和血吞」、「打斷了胳膊往袖子里掖」等等,都是自尊與尊嚴的表現。自尊與尊嚴是每個民族都有的,只是在傳統中國人那裡得到畸形發展。5.面子是一個人的自我心像 面子是從別人那裡得來的,但面子又是一種主觀的體驗,是一種自我的心像。魯迅先生在一篇《說「面子」》的雜文中講過自我心像:「一個紳士有錢有勢,我們假定他叫四大人罷,人們都以能夠和他攀談為榮。有一個專愛誇耀的小癟三,一天高興地告訴別人道:『四大人和我講過話了!』人問他『說什麼呢?』答道:『我站在他門口,四大人出來了,對我說滾開去!」魯迅接著評論道:「當然,這是笑話,是形容這人『不要臉』,但在他本人,是以為有面子的,……」我們知道,「不要臉」和「有面子的」該有多麼大的差距啊,然而這小癟三卻把「不要臉」的事看成是自己爭了面子,在我們看來,真是不可思議。但卻是社會存在的一種面子類型。6.面子是重道義輕功利倫理情趣的表徵 中國傳統文化雖然是儒、釋、道相融合的文化,但儒家文化一直居於主導地位。儒、釋、道三家文化的共同特徵都是追求理想人格,儒家所追求的人生是做「君子」,做「賢人」,做「聖人」;道家所追求的是做「真人」,做「至人」,佛家所追求的是彼岸世界的快樂。這三種理想人格的共同特徵就是遠離功利,距離功利越遠人格的層次越高尚。對「善」的追求和對「名聲」的維護,使中國人重氣節、講操行的品德特別突出。在以道德完善為人生追求,以博得好名聲為心理滿足的文化背景下,中國人寧可身敗也不願名裂。這隻要看一看中國歷史上許多寧願含冤赴死也要保持名節所謂忠臣就可一目了然。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士大夫感到最羞恥的事情之一就是「見利忘義」。名節問題是一個人一生最為重要的問題。一個人一旦失去名節,即使獲再大利益也得不到社會的承認。二、中國人面子的類型 中國人的面子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和要求從不同視角加以劃分。 一是,面子可以劃分為自我知覺到的面子和他人知覺的面子。自我知覺到的面子又叫主觀面子或自我評價的面子。他人知覺到的面子是他人根據我們的態度和行為所推斷、估算出面子。自我知覺到的面子和他人知覺到的面子有時是同時存在且價值取向一致的。如在某個家庭中,一個孩子如願以償地考中某名牌大學,他自己覺得很榮耀,很有面子,這是自我知覺的面子,同時他的父母等家庭成員以及他的老師、學校領導也覺得有面子,因為他為家庭、學校爭得了榮譽。 二是,面子還可以分為道德性面子、地位性面子、才能性面子和人際關係面子。道德性面子又叫德性面子,是指某人或某個群體因道德品質所獲得,適用於用道德進行估算的面子。地位面子是因為個人或群體在社會中所處地位不同而獲得的面子也不同。一般說來地位越高的人面子越大,地位越低的人面子越小。在社會中人們常常根據一個人的身份、地位衡量一個人的價值。再有,地位高的人有更多的滿足他人需要或期待的可能性,因而能夠獲得比地位低的人更多或更大的面子。地位高的人比地位低的人有更多的機會和條件與群體成員交往,形成較為密切的人際關係,從而獲得比地位低的人更多或更大的面子。才能性面子是由個人或群體的知識和才能獲得並通過才能加以估算的面子。一個人因為在某一方面知識才能出眾,受到人們的尊重而獲得的面子,當然也有人因缺乏某種知識和才能而喪失了面子。最後是人際關係面子。在某些情況下,面子大小並非完全取決於一個人或一個群體的道德品質、社會地位和知識才能,而是取決於當事人與所處群體的親密程度。因為面子本身是以「人情」為支柱。三、中國人面子的具體運作做面子 這是中國面子的最基本的功夫。傳統的中國人做面子是講究功夫的,叫面子功夫。所謂做面子就是指某人本來不具備某方面的優點或優勢,但為獲得社會的認可和尊敬,故意表現與社會期望相一致的行為。給面子 所謂給面子是指當某甲(個人或群體)急需滿足某種自尊而自己又無力滿足求助於乙時,某乙(個人或群體)能夠使某甲獲得滿足,對於某甲來說就是某乙給了自己面子。中國人很精細,這面子還有給的足與不足之分。借面子與賒面子 中國的面子也像一件物品一樣是可以借可以賒的。所謂借和賒就是自己眼前還沒有這樣的面子,需要將別人的面子拿來一用,以滿足自己現時的需要。爭面子與保全面子 凡研究中國文化的人往往都有這樣的一種認識,那就是傳統中國人缺乏競爭意識,其實中國人也是善於競爭的,但更多的不是在於利益的競爭,而常常是面子的競爭。傳統中國人不僅善於爭面子,而且善於保全面子,那就是當面子受到威脅時人們採取一些措施來解除這種威脅。撐面子 中國人不僅注重自己的面子而且注重家庭、家族和集體面子。而家庭、家族以及集體的面子又常常寄托在一個或少數有威望的人身上。所以在中國封建社會非常重視家庭、家族的門面,而這門面靠的是少數有地位的人撐起來的。然而一旦撐起來,這面子對處於該集體中的每一個成員都具有保護作用,所謂「一榮俱榮」,「一人得道,雞犬*」。當支撐家庭、家族或集體的人命運發生變化時,這個家庭、家族或集體的命運也隨之變化。丟面子和挽回面子 因某種主客觀原因喪失了自尊與尊嚴,面子就會丟掉。魯迅先生曾非常形象地論述道:「每一種身份,就有一種『面子』也就是所謂『臉』,這『臉』有一條線,如果落到這線的下面去了,即失去了面子,也叫作『丟臉』……但倘做了超出這線以上的事,就『有面』,或曰『露臉』。在傳統中,中國人的面子不僅可以丟掉,而且丟掉之後還可以採取一些補救措施加以挽回。挽回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但一般的辦法是在某件事上丟了臉,再在另一種類似的事件或同一件事下次有機會再做時「露臉」,這樣前一次丟的面子就算挽回了。也許這在西方人看來很滑稽不可思議,而在傳統的中國人卻是真誠的,不如此做,他們會感到無以自處。交換面子與贈送面子 中國人的面子也像市場的商品一樣具有等價交換的價值。面子的交換是依靠交往雙方共同實現的,如果一方「來而不往」「有來無往」,這種交換也就停止了。贈送面子雖然也是一種給予,但與給面子又有所不同。可以說贈送面子是面子運作的較高層次。四、中國人面子心理的利弊分析 中國人的面子也和其他事物一樣有利亦有弊。 所謂利,在前已述,面子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誌。中國人的面子自然是中國人文明重要標誌,何以言之? 第一,面子有助於形成相互尊重的社會風俗,調節人際關係。中國人的面子心理對中國人形成相互尊重的風氣起到巨大作用。英國哲學家羅素在對中國進行實地考察的基礎上,於1922年撰寫了《中國問題》一書。他在書中寫道:「外國人對中國人的『要面子』覺得可笑。殊不知只有這樣才能在社會上形成互相尊敬的風氣。每個人,都有面子,即使最卑賤的乞丐。如果你想違反中國人的倫理準則,那就連乞丐也不能侮辱。面子之所以具有上述作用,是因為面子本身是在自尊和尊重的基礎上形成的。許多學者認為傳統中國社會是一種超穩定結構,面子對這種超穩定性形成與維護髮揮了重要作用。 第二,面子具有隱惡揚善的功能。為了面子,人們常常把不符合社會期望、社會道德的一面隱藏起來,而將符合社會期望、社會道德的一面加以顯揚。這誠然不能算實事求是,但卻在客觀上凈化了社會環境。第三,面子使人具有羞恥感,而羞恥感又是人類的一切道德賴以形成和建立的基礎。中國被稱為禮儀之邦,其重要原因,就在於中國人有十分強烈的羞恥感,要臉面。 中國人的面子也有明顯的弊病。這弊病主要表現在: 第一,造就了中國人戲劇化的思維方式與個性。在傳統中國社會裡,戲劇幾乎可以說是唯一通行全國的娛樂活動。中國人的演戲本能常常表現在不同的場合帶著不同的面具,依據戲劇化的語言和行為樣式扮演某種角色,所以表現出來的常常不是真實的自我。不僅如此,它往往使人變得虛偽、圓滑。正如魯迅先生所痛斥:「中國人要『面子』是好的,可惜的是這『面子』是『圓機活法』,善於變化,於是就和『不要臉』混起來了。」 第二,造就了形式主義的社會風氣。中國人常常只注重形式而不重實質。比如清掃環境衛生常常不是為了自己的健康,而是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或他人的讚譽。尤其是社會上的那些講排場、抖闊、盲目攀比等社會風氣都與中國人的面子心理密切相關。 第三,面子心理影響公平、公正地處理問題。在公務活動中,不是以法律、制度、原則為最高準繩,而常常考慮的是如何按比例分配面子。因此在處理問題時很難客觀、公平、公正。大概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魯迅先生將「面子主義」看成虛偽的道德觀。 第四,給臉厚心黑之徒提供方便。大家都講面子,而那些不講面子的黑心之徒便有機可乘,充分利用人們要面子的心理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自「五四」運動以來,新文化運動的興起,中國人的心理、行為都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法制不斷完善,對傳統中國人的面子心理產生了巨大的衝擊。但中國人畢竟是中國人,受過數千年傳統文化的熏陶的中國人,豈能一下子變得面目全非?中國人仍然是要面子的,但要緊的是我們應當給面子注入新的內涵、新的內容,要繼承和弘揚傳統中國人面子心理的優點;克服其弊端,做一個現代中國人。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經絡與疾病的關係《珍藏版》
※我就一顆心,都給你也沒關係
※徐焰:甲午戰爭使中日關係易位的啟示
※五倫關係――夫婦有別
※首發|徐勇:近代日本的軍政關係研究
TAG: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