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性關節炎患者的臨床表現
06-16
目前痛風在我國比較少見,其發病原因是由於尿酸代謝異常,體內尿酸積聚過多而產生的疾病,其中半數以上的患者首先在第1跖跗關節發病,並出現典型的痛風性關節炎。
晚期痛風性關節性關節炎患者可因關節破壞而強直,喪失功能。對有血尿酸升高的患者,即使未發病,亦應注意節制飲食,禁吃含嘌呤高的飲食,避免酗酒、過勞及精神刺激。
痛風性關節炎患者的臨床表現
中年男性發病率明顯高於女性,起病急驟,可在夜間痛醒。常先侵犯1個關節,大多見於第1跖趾關節,其次是足背、足跟及踝關節。
關節局部腫脹,皮膚暗紅,壓痛明顯,不敢活動。急性發作期間可有發熱,高達38℃~39℃、頭痛、心悸及厭食等全身反應。
急性發作後1周左右,癥狀逐漸消失,關節亦可恢復正常。本病的間歇期可持續數月或數年,但隨著病情加重,間歇期可越來越短,可在耳輪、耳垂、關節皮下出現玉米粒大的痛風石。可因酗酒、暴食、過勞或精神緊張而誘發,部分患者可轉為慢性,嚴重者關節因破壞而強直。
推薦閱讀:
※聖德痛風學堂
※痛風急性發作期,如何快速止痛?
※痛風怎麼治療才能有效緩解疼痛癥狀?
※痛風病友現身說法:希望我的血淚史,能讓大家少挨刀!
※痛風講堂 | 為什麼我年紀輕輕也會得痛風?——論當今痛風年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