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社會】為什麼要崇尚科學,但又不迷信科學
科學是人類社會實踐活動之一,它深入探究和系統總結關於自然的知識。科學工作者要有效地開展探究未知的活動,必須採用科學方法,必須具有求真、求實的科學精神;他們得到的知識體系,是關於自然界的真相、本質和運動變化規律的、經得起實踐檢驗的真理體系。我們崇尚科學,其實就是相信科學方法,推崇科學精神,崇尚科學真理和科學思想。
科學為人類更有效地利用技術改造自然提供理論指導。科學技術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人類精神文明的進步。我們崇尚科學,就是把它作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清醒地認識到科學在世界的經濟、政治、軍事乃至文化競爭中的重要戰略意義。
我們崇尚科學,但又不迷信科學。科學認識活動得到的真理是相對真理,有它的局限性。哥白尼1543 年建立起日心宇宙模型,這比起地心模型要進步,然而他錯誤地把行星軌道設想為完美的正圓形;開普勒把行星軌道修正為橢圓形,得出行星運行定律;牛頓最終建立萬有引力定律,圓滿解釋了行星運行的規律,日心宇宙模型最終確立,牛頓力學被奉為經典。然而,到了19 世紀末,人們發現在高速運動領域和微觀領域,牛頓力學暴露出其局限性,這引發了相對論力學和量子力學的誕生。我們不迷信科學,就是不在科學已有的認識水平上故步自封,促使人類探索未知的活動不斷深化和拓展。
科學技術在推動社會進步的同時,也帶來了令人困擾的全球問題:人口劇增、過度耗費資源、破壞生態、污染環境等。我們不迷信科學,就是要清醒地認識到,科學技術的應用是雙刃劍,我們在促進科學技術發展的同時,要儘力消除其負面效應,做到科學技術與自然、經濟和社會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推薦閱讀:
※眾生相
※小號進入一個莫名的QQ群,這個大叔加了我
※以裁判擎起法官的社會擔當 葉聖彬
※年鑒學科綜述 06 | 劉軍:社會網路與社會資本研究綜述
※貧困縣應付檢查反覆填表,各級部門為什麼反覆折騰貧困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