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發表則滅亡」怪象】「高產」的「學術垃圾」為何難以治理?
片面求「量」或將學術引向歧路
論文發表量大、引用率低現象值得關注
美國學者林賽·沃斯特在《希望的敵人:不發表則滅亡如何導致了學術的衰落》一書中剖析了美國高等教育商業化所造成的人文學科學術成果管理量化問題,駁斥了用「產量」來證明人文學科學術存在價值的現象。
「不發表則滅亡」的怪現象亦存在於我國的某些學術研究中。據《2015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顯示,2014年中國科技論文被SCI資料庫收錄26.35餘萬篇,已經連續6年位居世界第二位。在引用率方面,我國平均每篇論文被引用8.14次,與世界平均值依然有3.15次的差距。事實上,論文發表量大、引用率低的狀況並非只存在於科技論文領域,而是國內學術論文現狀的一個縮影。
如何看待論文的發表數量?如何把握論文發表數量和質量之間的平衡等問題?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和學者。
低水平重複現象嚴重改革開放初期及之前,國內高校對論文的發表幾乎沒有要求。改革開放以後,國內學界逐漸受到SSCI、SCI與核心期刊意識的影響,越來越重視論文的發表,這對學術的快速繁榮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片面追求論文刊發數量的學術考核傾向越來越明顯,其弊端也日漸凸顯。
為核查一個領域新刊發論文的創新力,記者在中國知網以「媒體融合」為關鍵詞檢索發現,中國學術期刊網路出版總庫2015年共收錄該領域2423篇文章。記者隨機抽取25篇探討媒體融合路徑選擇問題的論文做對比分析後發現,從文本內容來看,多數文章都是從制度層面、媒體行業、從業人員自身等方面展開研究,且觀點幾近雷同。
對於這種現象,山東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郝立忠表示,「科研就是創新,科研論文的觀點首先必須是新觀點。目前國內各種學術文章發表量大、更新快,但一些論文觀點重複,充其量只是換個說法或換個角度而已,並沒有多少新觀點。觀點雷同問題產生許多『學術垃圾』,也造成期刊資源浪費,是目前中國學術最大的問題。抄襲別人的觀點或重複自己的觀點都要不得,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從學術評價體系等方面去改善。」
「以歷史的眼光來看,將論著的發表量作為評價標準,在某些方面起到過一定的積極作用。」復旦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熊慶年提出,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高校和學術機構從制度上把發表數量作為職稱評定、學科評估、項目評估的標準。這種簡單化的制度使得事情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導致一味追求數量的功利主義傾向。
改革開放以來,學術論著的發表數量呈爆炸式增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胡建華表示,學術發展在於積累,但現在的許多研究只是低水平的重複,如此下去,即便發表或出版的成果再多,也很難形成累積性的進步,更談不上真正的創新。
片面追求「高產」易致學術不端片面追求「高產」對學術和教育事業會帶來哪些負面影響?「當下,學術研究應更注重『質』,而不是『量』。」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劉運峰表示。首都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黃延敏認為,片面地追求「高產」會造成惡性競爭,以數量論英雄,勢必會影響學術創新。
「論文的數量與篇幅,本應由問題及對問題的探討與論述來決定,但是為了增加數量,分拆論文、拼裝論文的現象時常出現。」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姜萌講道。
熊慶年提出,「當發表論文被異化,管理層單純依靠論文數量作為衡量單位和個人的學術成績,就會導致學術泡沫;為了實現個人功利目標而從事學術研究,就會形成浮躁的學風及學術腐敗。」
由於論文發表數量是目前高校發放獎學金的主要評價標準,部分學生為了獲得獎學金,不擇手段地尋求論文發表門路。相應地,「專業論文發表機構」、「核心期刊論文代發機構」甚是活躍。對此,黃延敏提出,「學生一味追求論文發表數量容易招致學術不端,會影響其一生的學術發展道路和對待學術研究的態度。因此,盲目追求論文發表數量的風氣,一定要剎住。」
劉運峰也表示,「為了獲得獎學金不惜手段發論文甚至弄虛作假,背離了評獎的目的。比發表論文更為重要的是端正學習態度、科研態度,發展學術潛力和提高綜合素養。」
探索更合理的評價體系有學者認為,高校評教、評獎制度與論文評級制度,都會對高校學術風氣產生直接的影響。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教授楊曉玲認為,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的科研成果,應加強對論文學術價值和理論貢獻的評價,既要看論文發表的期刊層次,更要通過論文展示、第三方評審等制度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任何簡單化的方式都不利於形成正確的學術導向。
劉運峰提出,「杜絕一味追求『高產』的浮躁之風的關鍵就在於優化評價體系和評估機制,破除學術『GDP崇拜』。」熊慶年還提到,「按出版社級別確定著作的學術水平,值得反思。現在出版機構良莠不齊,有的拿錢就能買書號出書。亟須從制度上探索適合學術發展的評價體系,尤其不能簡單量化。應該尊重各學科的學術生產規律,尊重各學科專家的意見。」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劉運峰說,學術第一,應該是一個學者的行為底線和必須堅持的學術操守。寧願數量少一些,也要堅持質量。只要坐得住「冷板凳」,不寫空洞無物、人云亦云的文章,自然就不會再有一味追求數量的問題。
姜萌提道:「真學者,大多以學術為本位,淡泊名利,以問題和探討水平決定自己論著的數量。但眼下不乏以學術為敲門磚的偽學者,以利祿為本位,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規則高產多發。我們呼籲更為合理的評價制度,切莫因為過分重視論著數量而造成『劣幣驅除良幣』的不良後果。」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推薦閱讀:
※用不同語言發表同樣研究算重複發表嗎?
※梁振英發表2016年施政報告:機遇之年再闖高峰
※當年不宜發表照片重現
※林鄭月娥回顧施政百日 將發表首份《施政報告》
※普京發表講話 感謝中國等國家對二戰貢獻|俄羅斯|普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