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初三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

關於初三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

-

   在本學期的繼續教育校本培訓中,我校又安排了「上好課」專題報告會,每個學科組都要安排人提交材料,可以學科組長撰寫,也可以指定組內老師寫。說實在的,本組的其他幾位老師都是教學基本功紮實,教學經驗豐富的專家學者,談如何上好課應該說是最有發言權的,可沒有人願意。是呀,每月我領備課組長津貼,讓別人幹活怎麼能說得過去呢?可讓我寫如何上好課,那真是關公面前舞大刀—獻醜。上次「備好課」發言後,學校加大了對備課的檢查力度,校長室每月抽查,有些人都說了:「都是你尻的,要搞什麼集體備課,這下好了吧,檢查得比以前嚴了。」(我有這麼大的本事,竟然自己都不知道。)本來就寫不好,再放出什麼岔子來,「動了校長室」,那不又成了罪人?可終究要交差呀,沒辦法,那就充一回高手吧。   初三語文教學與初一、初二有明顯不同,他所有的指向都比較勢利,那就是一切為了中考,為了中考的一切。所以它的教學導向旨在引導學生應對及操作中考試題的策略和方法上。但反思近三個月的語文教學,本人卻存在許多困惑。   一、教難。   語文教材不同於理科,觀念注釋經常變動,動一篇課文,老師都要付出大量的精力時間去熟悉磨合,然後才能教授得得心應手。以九年級下冊語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為例,關於課文的中心論點經常變換,有時說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時又變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教材以主題為單元進行編排,對作文教學這一版塊全部冠以「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為突出重點,順序有所不同)的字樣,概念太大,由於並不是專門的作文教學案例,缺乏系統性,其可操作性很難把握。   進入初三以後,學生的學習負擔加重,學起來疲於奔命,忙於各項作業的完成,爭取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由於語文學科的特殊性,知識銜接並不緊密,相當一部分學生覺得語文課可聽可不聽,可學可不學,學好學壞無所謂。用學生的話說就是「學了不會多得多少分,不學也不會少得多少分」。於是需要課外積累循序漸進的語文,必然成為教學的犧牲品,出現了語文課上偷偷做數理化英語的局面。而另一部分學生因為成績差對學習失去了信心,課堂上根本不聽課,把語文課當成了負擔。於是教學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尷尬,:自己在講台前滔滔不絕地高談闊論,不失時機地展示橫溢的才華和動人的風采,而學生們或趴到一片,或端坐在桌位上默默無聞,表情漠然地看著你,這個時候,會無端地感到悲哀,感覺自己就象一個跳樑小丑一樣,努力地想博取一份認可,一個微笑,一份理解,可是,觀眾卻很麻木。   二、學難   在考試決定一切的今天,在還未能找出比考試更公平的選拔手段時,考得如何決定著學生學得如何。因此,怎麼考,考什麼,付出與回報的比例如何,不能不影響著學生對某一門功課的態度。從考試的角度考察,語文學科「教考分離」,一篇課文學得再好,考試出的語段是課外的文章,那就可能課內學的全部都用不上。「課文只是個例題」的思想,主觀題的加強和客觀題的減弱,對學生學語文的興趣產生極大的衝擊,使學生產生語文考試不可捉摸,付出和收穫不成正比的想法。學生最感疑惑的就是:我上課也認真聽了,作業也認真做了,老師的講解也認真消化了,自己的複習也儘力了,可語文就是考不好!那又何必把時間浪費在毫無把握的語文上,何不把時間花在能立竿見影的其它學科上。在學生的心目中,語文是閑課,哪能算得上主課呢?語文學科的特點和現行的考試機制共同制約了語文教學的存在現狀,而這一局面在短期內還無法完全改變,那麼面臨中考的語文教學又該從哪入手呢?我認這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1、導入新穎激發興趣    興趣是是學習的重要動力之一,也是成功學習的重要條件。只有學生對語文課有興趣,才能集中注意力,積極思考,才能學得快,記得牢。「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課的導入形式就更為重要,好的導入形式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使學生知識更具系統性、條理性。不同的體裁、不同的內容,採用不同形式的導入,只要恰到好處,出乎意料,而又別緻新穎,肯定能讓學生先活動起來。      2、體驗成功,感受樂趣      每一個人都有成功的慾望。對學生而言,當其在學習上取得成績,得到老師的肯定、讚許時,他們興高采烈,心裡像喝了蜜一樣,反之,他們興緻索然。成功,像一支興奮劑,讓學生保持強烈的求知慾望,激勵他們積極進取。不吝嗇對學生的表揚與激勵,多方面為學生創造條件,提供儘可能多的嘗試成功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獲得成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在課堂教學中,多設計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當學生學有所獲,取得進步時,多給予表揚、鼓勵。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成績,看到光明的前景。這樣做,學生從中得到心理上滿足,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就會愛好語文。  3、形式多樣 生動活潑      俗話說:老師是耍嘴皮子的。語文教師在課堂上生動形象、幽默風趣的語言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明快活潑的教學形式更能讓學生受到震撼,得到感染。語文天然是與生活聯繫在一起的,語文是反映生活又反過來服務於生活的一種工具。因此,只學習教材上的內容是不能達到開拓學生思維的目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加強課內與課外,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聯繫,開拓學生思維,促進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語文課堂是生活的課堂。我想,語文課堂可以是不很規範的課堂,他應該更象一個生活的舞台,把學生所見到的所感受的所思考的演繹出來展示出來,給學生一個舞台,他們是能舞出優美的舞姿的。  4、添加故事 拓展延伸     我們一般都會有這樣的感覺:離開學校幾年後,課堂上教師講的內容往往會隨風而去,但是有時課堂上老師的一個小故事卻能讓人記住一輩子,讓人終生受用。  純粹的語文知識就像是白開水,淡而無味。如果老師能在課堂上講一些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小故事或是小知識,則既能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又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閱讀興趣。  相信只要多用心,多用情,我們的語文課是會受到學生歡迎,迎來語文教學的春天!


推薦閱讀:

華爾茲舞(慢三)教學 初級 中級1-18節 學知
《學跳拉丁舞》教學視頻18講
語文課堂36計(其一)
教學:旋轉出拳的技巧
淺談如何注重古詩詞教法,提高教學效果

TAG:思考 | 語文 | 教學 | 語文教學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