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應用已經飽和,你該轉換思路了 | 投資人說

編者按:本文作者 M.G. Siegler 是前Google Ventures的普通合伙人,他認為當前市場上各種社交應用已經飽和,要想取得突破重圍取得成功,需要轉換思路,不要再過分追求用戶數量,而應該定位準確,瞄準特定用戶群體,將社交網路做精、做專。

當今時代,各種應用層出不窮,我們需要重新思考社交網路的規模。

人們總想創造出下一個偉大的社交網路,企業家們也不能免俗。創造出下一個 Twitter,Instagram 和Facebook 就意味著你擁有上百萬甚至數十億的活躍用戶。如果說你的目標是擁有盡量多的用戶,那麼這是個你可以角逐的遊戲。

只不過,遊戲已經結束了。

現在越來越能感覺到,最後一個「偉大的」社交網路是 Snapchat。該款社交應用五年前才推出,現已有用超過 1 億 5000 萬的活躍用戶,前不久剛上市。在這期間,也有許多其他社交網路推出,反響也不錯。但是,最近總感覺這種面向大規模用戶的窗戶要關閉了,至少在美國市場是如此。

其中的原因既不言自明又難以捉摸。並不是說這些新的社交網路不如之前的引人注目——有些應用就性能、運行速度和改進體驗等方面而言,高別的應用幾條街。當然,現在許多應用起點就比之前的應用高。但是當前的狀況是,許多國家都達到了智能手機飽和的狀態。也正因如此,許多用戶現在都有了他們常去的社交網站,也就是我們都熟悉的那些。

當然,認為這些大行其道的應用不會倒下的想法也是危險的——畢竟世界就是這麼運轉的。但是,變化需要催化劑。這也就是為什麼這多人等著並積極尋找手機之後的下一個平台。新的平台就是最好的催化劑,因為它們不僅會改變遊戲,還會重新設置規則。

儘管有時候,這些應用可以利用他們龐大的規模和濟濟的人才來實現平台的跳躍(如 Facebook 跳到移動版,儘管早期他們嚴重錯過了船隻),但總會有新興力量崛起(Twitter, Instagram,Snapchat 等等)。

只是儘管我們已經看到許多即將成為下個平台的應用出現,如平板、智能手錶、智能電視以及虛擬現實VR等,但迄今還沒有一款能形成大規模社交網路生態系統。最近,我們也看到人們正推動子平台的發展,也就是利用其它平台的平台。想一想:機器人和其他「微型應用」建立在聊天應用之上。語音計算有可能落到這一陣營。現在說都還為時尚早。

之前提到過的聊天應用是向大規模社交網路的最後一波嘗試。這也是為什麼 Facebook 收購了 WhatsApp,以及他們數次嘗試收購 Snapchat 卻又數次失敗。但是正如我們現在看到的,Facebook 在看到新的社會範式後,已經知道如何有效(卻又不是那麼有效)將自己數十億的用戶拋在腦後。

但是轉念一想,對於任何新出現的社交網路來說,更大的問題在於許多人一天之內使用的應用總是屈指可數的。應用已經處於飽和狀態了(其實幾年前就很明顯了)。進入市場的障礙不是提供更好的、更吸引人的服務——事實上已經不能更好了。真正的障礙完勝一切——時間。

市場上的社交應用琳琅滿目,可人們一天內使用應用的時間實在是有限的。所以他們得選擇那些自己朋友也在玩的兩個、三個或者四個應用。再說一遍,這些應用也已經固定了。所以現在你知道你面有座怎樣的山需要你征服了吧。如果說之前這山不過是個小土丘,但現在已然成為喜馬拉雅山了。

把這個類比進一步擴展一下:以前這些社交應用覺得他們可以直接可以從直升機上跳下,來到離頂峰更近一點的營地,從而登上頂峰。也就是說在應用商店裡提供新功能,購買下載等等。但是現在這些行不通了。即使 Snapchat 也是實打實才能登頂,你知道吧,就是一步一步爬上去。

所以聽起來感覺黯淡無光吧。好消息在於,這種事情本來就是循環往複的。儘管現在很難看清楚,最終,還是會有新的平台出現來代替手機。只是現在水平線上還沒有東西能達到這個規模。手機仍舊是那座山。

這雖讓人沮喪,但從另一種方面來看,也是有利的。10 年之前,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擁有智能手機,所以如果你想創建應用在手機上運行的話,只有儘可能吸引更多的人,才能處於戰略地位。而現在,由於人手一隻智能手機,情況便正好相反了。

要我給那些現在想要建立社交網路的人建議的話,很簡單:精細化,甚至精準化。通向大規模社交網路的門已經關上,但是另一扇窗已經打開了。基數小,比重再大也是小,但是基數大,比重再小也是大。

再說一遍,真正的競爭是時間。要想解決這一問題,不再是靠大規模的吸引力,而是需要飽滿洋溢的熱情,高度準確的定位。

另外,擁有十億活躍用戶,對於旨在擴大規模的社交網路來說不僅能滿足虛榮心還能給他們變現。這是因為他們都是通過廣告獲利。對於如此規模的社交網路來說這信手拈來。但是世界正在改變。

雖然是初期,但是其他的變現形式開始有些起色了。據點總會到達,無論以何種形式。同時,圍繞假新聞之類的歇斯底里的狀況正抵制大規模做廣告。如此一來,精準的社交網路,會瞄準某一特定用戶群體,從而能夠提供獨特的、新的廣告選擇。

當然,人們很難帶著「變小」的心態,從框架中走出來——我再強調一遍,這裡的「變小」僅僅是指不要去追求用戶數量——這需要耐心、專心以及強大的自信心。畢竟,我們大家都知道,大事業起步於小開端。如此起步,沿途有別樣的風景也不一定。

譯文:馮七七 編輯:楊志芳

推薦閱讀:

男士必懂的商務社交禮儀!
餐桌上應該懂得的最基本禮儀,有利於將來的社交活動
真正的聰明人,從不社交(深度)
【轉載】教你28招,讓你在社交,職場上人人對你刮目相
培養社交能力從學習分享開始

TAG:投資 | 投資人 | 思路 | 轉換 | 社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