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的經典名句

1、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

2、天地之大紀,人神之通應也。

3、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

4、人生有形,不離陰陽。

5、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

6、陽人之陰則靜,陰出之陽則怒。

7、陽氣盡則卧,陰氣盡則寤。

8、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 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 9、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

10、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於夏,使人煎厥。

11、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

12、陽氣盛則瞋 目,陰氣盛則瞑目。

13、陽化氣,陰成形。

14、陽予之正,陰為之主。

15、陽加於陰謂之汪

16、陽勝則熱,陰勝則寒。

17、陰氣不足則內熱,陽氣有餘則外熱。

18、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19、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20、陰陽四時者,萬物之始終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

21、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22、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

23、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

24、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陰陽不測謂之神,神用無方謂之聖。

25、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

26、重陰必陽,重陽必陰。

27、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上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藏;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府。

28、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

29、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滅,土得木而達,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絕,萬物盡然,不可勝竭。

30、亢則害,承乃制,制則生化。

31. 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32、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獨肺也。

33、五藏相通,移皆有次;五藏有病,則各傳其所勝。

34、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

35、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肺,五藏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

36、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37、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

38、凡十一藏,取決於膽也。

39、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40、五藏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 腎為唾,是謂五液。 41、五藏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筋為黑眼,血之精為絡,其窠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

42、五藏者,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者也。

43、五藏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藏之本也。

44、五藏者,藏精氣而不寫也,故滿而不能實;六府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

45、五藏常內閱於上七竅也;故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臭香矣;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辯五色矣;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

46、五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內舍於其合也。

47、少陽屬腎,腎上連肺,故將兩藏。

48、心主脈,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腎主骨。

49、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50、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 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為陽中之太陰,通於秋氣。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其味酸,其色蒼,此為陽中之少陽,通於春氣。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黃。此至陰之類。通於土氣。

51、心惡熱,肺惡寒,肝惡風,脾惡濕,腎惡燥,是謂五惡。

52、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

53、目者,五臟六腑之精也,營衛魂魄之所常營也,神氣之所生也。

54、四支者,諸陽之本也。

55、四支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

56、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

57、耳者,腎之官。

58、耳者,宗脈之所聚也。

59、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60、肝者,罷極之本。

61、腎者,水藏,主津液。

62、腎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寫。

63、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

64、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脈,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腎主身之骨髓。 65、肺合大腸。大腸者,傳道之府。心合小腸,小腸者,受盛之府。肝合膽,膽者,中精之府。脾合胃,胃者,五穀之府。腎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

66、肺者,五臟六腑之蓋也。

67、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

68、肺朝百脈。

69、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寫而不藏,此受五藏濁氣,名曰傳化之府。

70、胃者,水谷氣血之海也。

71、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

72、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73、前陰者,宗筋之所聚,太陰、陽明之所合也。

74、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寫,名曰奇恆之府。

75、諸脈者皆屬於目,諸髓者皆屬於腦,諸筋者皆屬於節,諸血者皆屬於心,諸氣者皆屬於肺。

76、脾主為胃行其津液。

77、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 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腎之官也。

78、魄門亦為五臟使,水谷不得久藏。

79、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80、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僂附,筋將憊矣。13

81、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於性命者也;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關合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

82、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

83、大氣之摶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

84、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

85、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合者也。

86、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

87、氣之不得無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

88、氣血正平,長有天命。

89、氣始而生化,氣散而有形,氣布而蕃育,氣終而象變,其致一也。

90、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

91、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隨神往來者謂之魂,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

92、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

93、血氣者,人之神。

94、汗者,精氣也。

95、形與氣相任則壽,不相任則天。

96、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藏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97、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心貫心脈而行呼吸焉。

98、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府。府精神明,留於四藏,氣歸於權衡。 99、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為液。 100、神有餘則笑不休,神不足則悲。

101、神者,水谷之精氣也。

102、神者,正氣也。

103、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者也。

104、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105、精者,身之本也。

106、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

107、十二經脈者,內屬於府藏,外絡於肢節。

108、凡刺之法,先必本於神。

109、五藏之道,皆出於經隧,以行血氣,血氣 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是故守經隧焉。

110、五藏有疾,當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藏之所以稟 三百六十五節氣味也。五藏有疾也,應出十二原。

111、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

112、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

113、手之三陰,從藏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

114、用針之類,在於調氣。

115、皮部以經脈為紀。

116、邪在肝,則兩脅中痛。

117、邪在府,取之合。

118、沖脈、任脈皆起於胞中,上循脊里,為經絡之海。

119、足陽明,五藏六府之海也,其脈大,血多,氣盛,熱壯。

120、針所不為,灸之所宜。

121、刺之要,氣至而有效。

122、刺實者須其虛,刺虛者須真實。

123、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輸,所行為經,所人為合。二十七氣所行,皆在五腧也。

124、淺深不得,反為大賊。

125、瀉者迎之,補者隨之,知迎知隨,氣可令和。

126、經氣已至,慎守勿失;深淺在志,遠近若一;如臨深淵,手如握虎,神無營於眾物。

127、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

128、經脈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也。

129、經脈流行不止,與天同度,與地合紀。

130、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膈絡肺,出於左乳上,其動應手,脈宗氣也。

131、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

132、徐入徐出,謂之導氣。補寫無形,謂之同精。

133、徐而疾則實,疾而徐則虛。

134、諸陽之會,皆在於面。

135、能別十二經者,知病之所生。

136、盛則寫之,虛則補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137、粗守形,上守神。……粗守關,上守機。

138、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

139、謹侯氣之所在而刺之,是謂逢時。

140、凡治病必察其下。

141、凡治病,察其形氣色澤,脈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無後其時。

142、陰搏陽別,謂之有子。

143、形氣有餘,脈氣不足,死;脈氣有餘,形氣不足,生。

144、形氣相得,謂之可治;色澤以浮,謂之易已;脈從四時,謂之可治;脈弱以滑,是有胃氣,命曰易治……形氣相關,謂之難治;色夭不澤,謂之難已;脈實以堅,謂之益甚;脈逆四時,為不可治。

145、診有三常:必問貴賤,封君敗傷,及欲侯王。

146、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 脈未盛,經脈調勻,氣血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

147、診病不問其始,憂患飲食之失節,起居之過度,或傷於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

148、所謂陰者,真藏也,見則必敗,敗者必死也。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別於陽者,知病處也;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

149、肺病者,喘息鼻張;肝病者,眥青;脾病者,唇黃;心病者,舌卷短,顴赤;腎病者,顴與顏黑。

150、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藏,則知其所病矣。

151、持脈有道,虛靜為保。

152、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 藏於胃,以養五藏氣,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藏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

153、脈從陰陽,病易已;脈逆陰陽,病難已。

154、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

155、微妙在脈,不可不察,察之有紀,從陰陽始。

156、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

157、三陰結謂之水。

158、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 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

159、五藏因肺熱葉焦,發為痿躄。

160、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腸為之苦鳴。

161、風者,百病之長也。

162、風者,善行而數變。

163、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干,寒勝則浮,濕勝則濡寫。

164、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

165、心痹者,脈不通。

166、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避其毒氣。

167、甘者令人中滿。

168、生病起於過用。

169、冬傷於寒,春必病溫。

170、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

171、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暑,陰陽喜怒,飲食居處,大驚卒恐。

172、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靈則氣泄,驚則 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

173、邪之入於脈也,寒則血凝泣,署則氣淖澤。

174、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175、邪之客於形也,必先舍於皮毛;留而不去,入舍於孫脈; 留而不去,入舍於絡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經脈。內連五藏, 散於腸胃,陰陽俱感,五藏乃傷。此邪之從皮毛而入,極於五 藏之次也。

176、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177、邪在膽,逆在胃,膽液泄則口苦,胃氣逆則嘔苦。

178、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長, 緛短為拘,馳長為痿。

179、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

180、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

181、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

182、灶火之氣衰,少火之氣灶;灶火食氣,氣食少火; 壯火散氣,少火生氣。

183、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

184、陽道實,陰道虛。

185、形寒寒飲則傷肺。

186、兩虛相得,乃客其形;兩實相逢,眾人肉堅。

187、腸中熱,則出黃如麋……腸中寒,則腸鳴飧泄。

188、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189、飲食勞倦即傷脾。

190、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

191、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

192、審察病機,無失氣宜。

193、榮氣虛則不仁,衛氣虛則不用,榮衛俱虛則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

194、胃不和則卧不安。

195、胃中熱則消谷,令人懸心善飢,及早以上皮熱。

196、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

197、高梁之變,足生大丁。

198、諸氣月賁 郁,皆屬於肺。

199、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200、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

201、諸轉反戾,水液混濁,皆屬於熱。

202、諸脹腹大,皆屬於熱。

203、諸逆衝上,皆屬於火。

204、諸熱瞀瘛,皆屬於火。

205、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

206、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

207、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

208、諸厥固泄,皆屬於下。

209、諸痛癢瘡,皆屬於心。

210、諸濕腫滿,皆屬於脾。

211、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熱之而寒者取之陽。

212、諸寒收引,皆屬於腎。

213、諸痿喘嘔,皆屬於上。

214、諸暴強直,皆屬於風。

215、諸躁狂越,皆屬於火。

216、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月真 脹。

217、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

218、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 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懼者,神盪憚而不收。

219、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

220、濕勝則濡寫。

221、寒氣人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客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

222、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虛者責之,必先五勝,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

223、精神不進,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

224、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

225、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過者死。

226、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227、小大不利治其標,小大利治其本。

228、開鬼門,潔凈府。

229、無盛盛,無虛虛,而遺人夭殃;無致邪惡,無失正,絕人長命。

230、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

231、必先去其血脈,而後調之,無問其病,以平為期。

232、必審五藏之病形,以知其氣之虛實,謹而調之也。

233、發表不遠熱,攻里不遠寒。

234、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

235、有故無殞,亦無殞也。

236、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

237、因於寒,體若燔炭,汗出而散。

238、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

239、血實宜決之。

240、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241、堅者削之。

242、辛散,酸收,甘緩,苦堅,咸軟,毒藥攻邪。

243、間者並行,甚者獨行。

244、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寫之於內。

245、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惡於針石者,不可與言至巧。

246、奇之不去則偶之,是謂重方。偶之不去則反佐以取 之,所謂寒熱溫涼,反從其病也。

247、知標本者,萬舉萬當;不知標本,是謂妄行。

248、治病之道,氣內為寶。

249、治病必求於本。

250、治痿者,獨取陽明。

251、宛陳則除之。

252、實則閉癃,虛則遺溺。遺溺則補之,閉癃則瀉之。

253、誅罰無過,命曰大惑,反亂大經,真不可復。

254、營氣之道,內谷為寶。

255、標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

256、能毒者以厚葯,不勝毒者以薄葯。

257、逸者行之。

258、驚者平之。

259、散者收之。

260、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

261、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262、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 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263、志閑而不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

264、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265、恬憺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266、病勢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

267、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也。

268、虛邪賊風,避之有時。

269、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

270、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 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271、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

272、人者,天地之鎮也。

273、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善言古者,必有合於今, 善言人者,必有厭於已。

274、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

----------------------------


推薦閱讀:

【黃帝內經靈樞白話解70】在線收聽
黃帝內經;靈樞經;骨度第十四
黃帝內經原文(十九)
白話《黃帝內經》素問 第二十二篇 藏氣法時論(上)
(2)黃帝內經 二

TAG:經典 | 名句 | 黃帝 | 黃帝內經 | 內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