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專家沈慧勇:強直性脊柱炎重在藥物治療+功能鍛煉
據了解,強直性脊柱炎的病因未明,大多認為與遺傳、感染、免疫、環境因素等有關。強直性脊柱炎常累及的關節包括中軸關節(骶髂關節及脊柱關節)和外周關節,男性較女性多發,女性發病較緩慢,男女比例為10:1。發病高峰年齡小於40歲。
藥物治療+功能鍛煉可有效防止脊柱畸形的發生
.hzh { DISPLAY: none}沈慧勇教授介紹,強直性脊柱炎目前還沒有根治的辦法,也沒有阻止病情進展的有效療法,病人只有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配合適當的功能鍛煉,才能最大程度地防止脊柱畸形的發生。 同時他也強調,強直性脊柱炎治療的目的在於控制炎症,減輕或緩解癥狀,維持正常姿勢和最佳功能位置,防止畸形。要達到上述目的,關鍵在於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採取綜合措施進行治療,包括教育病人和家屬、體療、理療、藥物和外科治療等。
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的意義在於使病變的脊柱及關節維持在最好功能位置,增強椎旁肌腱的力量和增加肺活量。「因為強直性脊柱炎的病理基礎是肌腱附著點炎,這些部位的纖維化,骨化將影響到機體的功能,積極主動、正確的體能鍛煉將有助於維持機體的正常功能,切不可因疼痛而卧床不起,不願活動,這樣只能使病情進展加快。」沈慧勇教授說。
慢跑、游泳等運動適合強直脊柱炎患者
沈慧勇教授建議強直性脊柱炎病人主要針對以下3個目標進行運動:1.維持胸廓的活動度;2.保持脊柱的靈活性;3.維持肢體的運動功能,防止或減輕肢體因廢用導致肌肉萎縮,維持骨密度和強度,防止骨質疏鬆等。
比如,經常做-些深呼吸、擴胸運動,屈膝、屈髖、彎腰和轉頭、轉體等運動。病人的運動強度可根據個體病情而定。較適合的運動有:慢跑、游泳、大極拳等。
開始運動時可能會出現肌肉關節酸痛或不適,但經過短時間休息即可恢復。如果新的疼痛持續2小時以上不能恢復,則表明運動過度,應適當減少運動量或調整運動方式。
沈慧勇教授強調,為維持脊柱的功能位,病人應仰卧睡硬板床,如已侵犯頸、上胸,應該去掉枕頭睡眠,避免進一步發展成嚴重的駝背畸形,導致不能平視和平卧。
手術是矯正強直性脊柱炎畸形的唯一辦法
強直性脊柱炎造成脊柱畸形嚴重時,出現胸椎的後凸畸形和腰椎的前凸喪失,導致平視障礙,民間所謂「蝦人」,此外,還可能壓迫腹腔內臟,引起腹部併發症。沈慧勇教授指出,外科矯形手術是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嚴重畸形的唯一辦法,其目的主要是恢復脊柱的正常曲度和軀幹平衡,改善患者的平視能力。髖關節或膝關節強直者可行關節置換手術治療,恢復一定的關節功能。
他透露,對於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現在有了新的療法--免疫治療,將有效抑制強直脊柱炎的病情進化,現正在進行臨床試驗,已有幾位強直脊柱炎的患者在治療後取得不錯的療效,該療法有望在不久的將來普遍推廣開來。
強直性脊柱炎患者術前術後
相關閱讀:
三種情況可判斷是否患上強直性脊柱炎:
1.骶髂關節間斷或持續的腰骶部或臀部的疼痛和發僵,常伴有夜間疼痛加重或翻身困難,影響睡眠。晨起時僵硬癥狀明顯,活動後可以緩解,雙側骶髂關節壓痛明顯。
2.脊柱累及脊柱為腰椎向上到胸椎和頸椎,患者常主訴有腰背部疼痛,腰部各方向活 動均有不同程度的受限;腰椎脊突壓痛,椎旁肌肉痙攣,壓痛明顯,晚期肌肉萎縮,脊柱完全強直,僵硬如板狀。
3.外周關節30%~40%的強直性脊柱炎以外周關節受累為首發癥狀,女性及青少年較常見。以膝、髖、踝和肩關節受累居多,肘、手和足的小關節偶有受累,呈非對稱性,單關節或下肢大關節受累者居多,除髖關節外,其他的外周關節炎常為一過性的,幾乎不引起 骨質破壞,很少發展為關節變形。髖關節受累者時局部疼痛,活動受限,屈曲攣縮,可發展為關節強直,是本病致殘的主要原因。
推薦閱讀:
※強直性脊柱炎的運動鍛煉
※強直性脊柱炎治療新法 患者終於可以挺直腰板兒了
※《針臨床》立新七針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案例半年回顧[2015--7--10黃龍舉]
※得了強直性脊柱炎應該怎麼治療?
※強直性脊柱炎與脊柱關節炎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