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經筋痹及有關的針刺方法

有關經筋痹及有關的針刺方法做一下梳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經筋痹即十二經筋痹,是因勞逸不當,外邪侵襲,經筋痹阻,筋脈失養而致,以十二經筋所屬的某處筋骨、肌肉、關節等發生疼痛、活動不利為主要表現的痹症,也是指病位主要在十二經筋組織的一類痹症:經筋痹在臨床上有著重要的意義,但在《內經》之後,歷代醫家對經筋痹論治較少。部分醫家雖對經筋痹理論進行了補充與完善,但仍不系統,且認識模糊。以致現在相當一部分學者把痹證僅僅看作是內科雜病,完全摒棄了經筋痹的內容,與《內經》原旨殊不符合。隨著對痹症研究的深入,特別是薛立功教授對經筋病系統研究以來,越來越多的學者認識到經筋痹的重要性:本文通過對歷代文獻有關經筋痹論述的整理和研究,以求能更準確地認識經筋痹,使經筋痹理論更好地應用於臨床。 經筋痹全稱十二經筋痹,是按人體的十二經筋組織部位命名的一組痹症。十二經筋即足太陽經筋、足少陽經筋、足陽明經筋、足太陰經筋、足少陰經筋、足厥陰經筋、手太陽經筋、手少陽經筋、手陽明經筋、手太陰經筋、手厥陰經筋、手少陰經筋,是中醫解剖學和生理學上的概念。十二經筋是經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十二經脈之氣結聚散絡於筋肉關節的附屬體系, 「主束骨而利機關」,經筋病變主要導致肢體運動失常,出現筋骨疼痛、關節腫痛、筋急和筋縱等痹證癥狀,而形成經筋痹:由此可見中醫也是有解剖及生理概念的,而不是只有氣血觀念的。 經筋痹的病因病機 經筋痹的發生內因與勞逸失度、體虛久病等因素密切相關,外岡以風寒濕熱等邪侵襲為主。此外,跌打損傷、飲食不節、情志失調等亦常為致病原因。 1、勞逸失度 長期勞作,肢體筋肉、關節過度的負重,使相關經筋慢性損傷,或長期的關節制動,皆可使氣血運行澀滯,痰濁瘀血停滯經筋,或經筋失卻濡養,導致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之功能失常,筋肉失其解利自如,機關失卻滑利,久而引發本病。如《素問·宣明五氣》強調,「五勞所傷,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出勞累過度、長期的慢性勞損,尤其是不正確的勞動姿式和休息體位是造成經筋損傷的重要原因。 2、外邪侵襲 風寒濕之邪侵襲,滯留經筋,痹阻氣血,筋脈拘急,經筋束骨利機關的功能失常,導致筋肉拘攣疼痛,關節不利:外感濕熱,浸淫經筋,可導致局部疼痛、腫脹;或痹阻經脈氣血,導致筋脈失養,造成經筋的伸縮失常,發為本病。如《靈樞,刺節真邪》曰: 「有所疾前筋,筋屈不得伸,邪氣居其問而不反,發為筋溜。」說明邪氣滯留經筋,久不消散會形成筋瘤。 《素問·痹論》所說的:「凡痹之類,逢寒則急,逢熱則縱」,則是說經筋感受暮寒熱不同的邪氣,可出現不同的癥狀。 3、損傷血瘀 跌打損傷,或挫傷、碾壓傷、扭傷、墜落傷等,致經筋損傷,或絡破血溢,滲入肌肉腠理之間,氣血運行不暢,形成瘀血阻遏。初期表現為局部為腫為痛,若失治誤治、遷延日久,瘀血停留經筋,導致筋肉攣縮、肌筋結聚不伸,可轉變為慢性損傷,發為本病,關節受到暴力損傷,造成關節錯縫等導致關節正常應力點改變,周圍經筋組織受到長期牽托、扭轉,可使相關筋肉慢性損傷發為拘攣疼痛。 4、體虛久病 肝主筋,脾主肌肉,氣血滲灌臟腑,濡養筋肉肢節,氣血和調,則臟腑居安,肢節解利,分肉調柔。若平素體虛、年老、久病、婦人產後等因素可致肷臟腑氣血功能低下,或氣血虧虛、經筋失卻濡養,或脾胃虛弱、氣血生成乏源、肌肉失卻濡養,或肝血不足、筋失柔和,皆引發本病。經筋亦參與構成防禦外邪的外周體系,若經筋失卻氣血濡養,防禦功能不足,更易受外邪而致病。 此外,飲食內傷,脾運失健,氣血乏源,經筋失養;或痰濁內生,流注經筋;或素食辛辣厚味,蘊濕積熱,浸淫經筋,皆可發為本病。情志不暢,肝氣不疏,氣滯血瘀,也可引發本病。綜上可知,經筋痹雖然涉及臟腑較少,但其病因總不外「虛邪瘀」。 經筋痹的病位以經筋所屬筋肉、關節為主,久則可涉及相關的經脈、臟腑,與肝、脾(胃)等臟腑密切相關。發病常與勞逸不當損傷,平素體虛,情志失調,飲食內傷等因素有關,或寒濕留滯經筋;或濕熱流注經筋,或瘀血阻遏、痹阻經筋;或脾運失健,氣血虧虛,經筋失養;或肝血不足,經筋失養;或肝氣不疏,氣滯血瘀,發為本病。 「經筋『主束骨而利機關』,連綴百骸,維絡周身,牽筋動節,主司運動,人一生勞作,盡筋承力,維筋勞損,重疊反覆,必成『橫絡』。橫絡者,盛加經脈之結筋也。橫絡卡壓,能不痹阻而痛乎?」:此「橫絡」為其病機所在,一般是經筋結構或功能異常所致,正如《靈樞·刺節真邪》所說: 「一經上實下虛而不通者,此必有橫絡盛加於大經,令之不通。」久則經筋痹阻,筋肉失養,為其病機根本。經筋痹實證居多,初以外邪痹阻,瘀血阻遏為主;痹阻日久,氣血運行澀滯,痹阻經脈,經筋失卻濡養,多成虛實夾雜之證。 本病的發生與經脈、臟腑疾患之間可相互影響。一方面,雖然本病有局限性,但經筋損傷會導致相關經脈阻滯,引發相應的經絡疾病。若氣血痹阻日久,經脈運行氣血、營養內髒的功能失調,進一步會引發臟腑疾病,如「筋痹不已,內舍與肝」。另一方面,由於經筋賴臟腑經脈氣血以滋養,故經脈不利,經筋失養;或脾胃素虛,脾失健運,氣血生化乏源;或肝血不足,經筋失養,皆可引發本病。需要注意的是,由其他疾病繼發或並發本病也很常見,如肢體痹、肝痹、筋痹、損傷痹等,常可兼見經筋痹。我們應當這樣來分析:經筋的主體結構是機體外周的筋肉系統,但並非不入內臟。因為部分經筋除了在體表聚結外,也進入體內散絡,形成有關臟腑的組織結構(如內臟系膜、平滑肌等)只是與臟腑沒有屬絡關係而已。據《靈樞·經筋》的記載,手太陰、手厥陰經筋病候中的「息賁」,就類似現代臨床中的肺積、肺癰等病證;手少陰經筋病候中的「伏梁」,就相當於現今的胃痛、痞塊等證。其他諸如心肌、胃腸平滑肌、膽道括約肌、膀胱括約肌、輸尿管腔等也均由經筋構成。我現在給大家分析一個病例。患者李某女30歲便秘5年,曾經口服過藥物無數,大都是吃了就有效,停葯就反覆,又在網上查到久服瀉藥可以導致直腸黑變病,於是很害怕,找到我這裡,她說:「孟醫生我這個病困擾我這麼多年我很痛苦中西藥吃了不少但是大都是只有即時性的效果,我的朋友介紹您的針法很獨特所以特來求診」,我切脈發現胃經與脾經的經筋皆有獨處,於是在腹部胃經與脾經的經筋巡行處捫及獨處即條索筋節,以古圓利針盡刺筋上,患者當晚排便亦無異常,現在已經一月有餘排便正常。大家看看,內臟與經筋有無聯繫。經筋與寸口脈有無聯繫。 經筋痹的證候表現 《內經》除了記述十二經筋的循行部位外,還詳細描述了各條經筋痹的證候特點,為後世所宗,歷代醫家對此很少補充。 《靈樞,經筋》論述經筋痹以經筋所屬組織的腫痛、筋急、轉筋、筋縱、筋痿、不用等為主要表現,還包括「目不開、合」,「陰器紐痛」「陰器不用」「耳中鳴痛引」「舌卷」 「脅急吐血」 「胸痛息賁」等諸多證候羨表現,病變涉及經筋循行的四肢、關節、頭項、五官、軀幹、臟腑多個部位,最後又總括曰: 「經筋之病,寒則反折筋急,熱則筋弛縱不收,陰痿不用。陽急則反折,陰急則俯不伸。」說明本病多以筋急、筋縱為主要癥狀。 筋急與筋縱一經筋痹的主要表現 十二經筋病候雖各不相同,但其病理變化總不外筋急與筋縱兩端。如在致病因素相同的時候,由於受邪經筋及其部位的不同,也會出現不同的臨床表現,故《素問,生氣通天論》提到「濕熱不攘,大筋縝短,小筋弛長,軟縝為拘,弛長為痿」;又經筋疾病與四季相應,風寒濕熱等邪侵襲,可導致經筋的拘急、弛縱不收等而出現「筋攣節痛,不可以行」的表現。 筋急的表現 人體經筋組織發發生拘急、痙攣、扭轉、強直等病理改變,臨床表現以肌筋拘急疼痛、關節運動障礙為其主要特徵。如足太陽經筋痹「小支,跟腫痛,腘攣,脊反折,項筋急,肩不舉腋支,缺盆中紐痛,不可左右搖」;足少陽經筋痹「小指次指支轉筋,引膝外轉筋,膝不可屈伸,腘筋急,前引髀,後引尻」;以及足少陰筋痹的「足下轉筋,及所過而結者皆痛及轉筋」等表現。 筋縱的表現 人體經筋組織發生鬆弛縱緩的病理改變,臨床未表現為眼瞼下垂、口角歪斜、陽萎、肢體癱瘓等,以肌筋弛縱不收,肢體軟弱不用為主要特徵。如足陽明筋痹「熱則筋縱,目不開。…有熱,則筋弛縱緩不勝收,故僻」;足少陽筋痹「右足不用」和足厥陰經筋痹「陰器不用,傷於內則不起……傷於熱則縱挺不收」等表現。 經筋所屬組織的局部疾患 經筋證候多是指經筋循行所過之處的筋肉、關節等疾患,以疼痛和運動障礙為主」。《靈樞,衛氣失常》所言: 「筋部無陰無陽,尤左尤右,候病所在。」即提示經筋痹多表現為經筋所屬組織的局部疾患。 《內經》認為經筋與關節在生理功能相互為用,經筋出現「拘急攣縮」 「壅塞不通」,必然引起或加重經脈痹阻,關節腫痛;而關節腫痛,經脈痹阻,也會進一步影響經筋功能的正常發揮。因此,經筋病變主要影響到肢體運動失常,出現關節腫痛、筋骨疼痛、不舉、筋弛、轉筋等癥狀。據考《靈樞·經筋》明確言痛者佔83.33%,:,其次是轉筋症,因而,經筋痹主要證候表現可以概括為「其病當所過者支痛及轉筋」 歷代醫家對經筋痹的論述和探討 對於經筋痹的經典論述當屬《內經》,《靈樞·經脈》篇較為詳盡地描述了十十二經筋生理特點,及其與經脈、臟腑的生理、病理關係,奠定了經筋痹的理論基礎:有關十二經筋循行特點,各經筋都多是通過「結」 「聚」 「合」 「布」等方式,起於四肢末端,結於關節骨骼,絡於筋肉,行於體表,終於頭身,不入內臟;手三陽、足三陰經筋和同名經脈的循行方向一致,手三陰、足三陽經筋與同名經脈的循行方向相反,十二經筋與十二經脈外行部分基本一致,但也有經脈未及之處,在一定程度上補充了經脈在體表分布和功能的不足。此外,各經筋之間無傳遞流注關係,也無經脈終而復始、循環無端的特點。有關經筋的生理功能, 「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經筋具有約束骨骼,屈伸關節,維持人體正常運動的功能; 《靈樞,經脈》有「骨為干,脈為營,筋為剛,肉為牆」,說明經筋與其他組織共同組成防禦外邪的外周體系,具有防禦功能。與經脈關係,「夫十二經脈者,皆絡三百六十五節」「諸筋者,皆屬於節」,強調「節有病,必被經脈」,又如《靈樞·本臟》所言: 「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經筋有賴於十二經脈經氣濡養,故經脈有患,易致經筋失卻濡養,功能失常而發為本病。經中所言「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 「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明確了經筋與脾、胃、肝等臟腑的生理關係,經筋功能的正常發揮須賴於臟腑氣血滋養。此外,十二經脈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經筋是經脈的外周體系,經筋雖與臟腑無絡屬關係,但當經筋受邪時, 「脈引經氣」,可以影響經脈及其所屬臟腑;並且十二經筋在循行中結絡於五官九竅,故經筋為患亦可累及臟腑和五官九竅。 後世雖無經筋痹之名,但多有相關論述。魏晉代皇甫謐在《針灸甲乙經》中記載的主治腧穴、操作方法對本病治療具有指導意義。隋代楊上善《黃帝內經太素·經筋》有言「十二經筋內行胸腹廓中,不入五臟六腑」「然邪入腠襲筋為病,不能移輸」詳細闡述治療本病「以知為數,以痛為輸」的緣由;並論述了,本類疾病少有臟腑傳變的特點,在選穴時並論述了本類疾病少有臟腑傳變的特點,在選穴時應注意「遂以病居痛處為輸」。唐代孫思邀在《備急千金要方》中不僅記述了大量頭、頸、肩、背、腰、髓、四肢關節的經筋疾病,而且歸納了主治各類病證的腧穴,以及擦、捻、抱、推、振、打、捺等按摩手法。南宋王執中撰寫的《針灸資生經》重視壓痛點和灸術對診斷和治療本病的作用。明代張介賓指出:「十二經脈之外而復有經筋者,何也?蓋經脈營行表裡故出入臟腑,以次相傳,經筋聯綴百骸,故維絡周身,各有定位。雖經筋所盈之處,則唯四肢溪谷之間為最,以筋會於節也。」在其《類經?十二經筋痹刺》曰:"燔針,燒針也.劫刺,因火氣而劫散寒邪也。以知為數,知其氣至為度也。以痛為輸,即其痛處是穴也。」進一步分析了針刺技法特點和「以痛為輸」的選穴原則。清代吳謙《醫宗金鑒》總結前人對筋類疾病的診療經驗,記載了大量的筋類疾病和主治腧穴,並重視運用「摸法」對筋性疾病進行診斷,為後人提供了重要的借鑒。從上述論述不難發現古人應用九針治療經筋痹症就知道「遂以病居痛處為輸」"燔針,燒針也.劫刺,因火氣而劫散寒邪也。以知為數,知其氣至為度也。以痛為輸,即其痛處是穴也。」由此可見古九針的刺法及燔針劫刺之術不是今人的專利,取穴方法今人還秘而不宣其實古人早就告訴了我們「以痛為輸」並重視運用「摸法」對筋性疾病進行診斷治療。這便是大道至簡之術。把簡單的東西複雜化是聰明人賺錢的方法而已,其實我也想申請一個有關脊柱八卦治療區的專利忽悠的大家暈頭轉向的到我這裡交錢學習,我的八卦針法可以包治百病。哈哈! 現代醫學對經筋痹的研究 經筋實質的探討經筋實質究竟是什麼?古今醫家、學者不乏探索,頗多爭論,至今尚無定論。一般有以下幾種觀點。 經筋的實質是筋肉組織這是以往比較公認的看法之一,以薛立功等為代表認為經筋實即解剖見到的肌肉肌鍵等組織。持此觀點者多從《說文解字》對「筋」與「腱」的解釋出發,將經筋歸屬於經絡系統「外絡肢節」所連屬的筋肉組織。在薛立功專著《經筋理論與臨床疼痛診療學》中有詳盡介紹,認為經筋是包括肌膜、肌腱、筋膜、韌帶及關節等處的結締組織的筋肉系統,這種認識對於指導經筋病的臨床治療發揮了重要作用。原林提出的「筋膜學說」,並認為經筋與膜原的基本功能和筋膜學說中的「筋膜」功能相類似。筋膜的功能有3個:支持功能,儲備功能,監測功能。而根據張介賓所說的「凡筋膜所在之處,脈絡必分,血氣必繁」,也提示了筋與膜和上述的儲備功能有密切關係。 經筋的實質是以神經肌肉組織為主的更多組織 目前大部分醫家均持此觀點,如黃敬偉認為,經筋包含十二經筋、十二經別、十二皮部,乃是人體筋肉系統之縮稱,以經筋系統為核心,包括人體全身皮膚、肌肉、肌腱、筋膜、韌帶等有機聯體結構,並與經脈結成「筋與脈並為系」的有機聯體,是機體的生物活性的龐大器官。其具體內容包含機體皮層、肌性組織、網狀結締組織、臟腑膜原、關節囊、韌帶、骨膜、脂墊、部分神經末梢結構、,淋巴組織等,是複雜的軟組織並列複合體。 現代醫學對經筋痹的認識 西醫學運用現代研究手段對經筋痹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解剖、病理、臨床等諸多方面,,為進一步揭示疾病本質做出了重要貢獻。經筋在《內經》中有長筋、短筋、大筋、小筋、片筋、筋膜之分,這是對經筋形態樸素的描述,其與現代解剖術語不能等同。如就古代的「筋膜」而言,既包括了肌腱,也包括韌帶及腱膜等,而不單是現代解剖學所指的筋膜。結合現代解剖學的認識,經筋疾病涉及部位包含肌肉、肌腱、筋膜、腱膜、韌帶、關節囊、骨膜甚至胸膜、腹膜、周圍神經等組織。現代醫學認為,關節運動的輔助結構以及運動的應力點即肌肉的起止點處,是勞損引起經筋痹痛的重要部位,也多是經筋「結」「聚」之處。而在這些部位的組織諸如韌帶、肌腱、腱膜、筋膜、滑液囊等在非生理狀態下運動時最易受到反覆的擠壓、摩擦、牽拉等發生損傷。早期常為無菌性炎症期,以滲出為主,後期主要為組織粘連、纖維化、瘢痕形成、軟組織的張力增高等,常是肌肉疼痛、關節屈伸不利的重要原臣因。若長期的肌肉疼痛、緊張痙攣,可引發諸多病理變化?加重肌附著點被動牽拉損傷,同時會累及筋膜等其他相關組織,從而出現多個痛點,經筋損傷範圍可南「點到線」、由「線到面」和由「面到體」,逐漸擴大。由此可見經筋損傷並不是孤立的指某一條肌肉或某一根神經。此外,根據現代醫家對神經卡壓現象中「雙卡綜合征」的研究,當神經遠遠端有疼痛癥狀時,也要循相應神經,尋找近端是否有卡壓點,以求準確定位,提高療效。美國的洪章仁教授和我國的盧鼎厚教授還有加拿大的顏質燦教授都在關於經筋痹症的生理病理方面已做了很多的研究,他們大都認為經筋痹與肌肉縮短有關係,他們認為沒有肌肉縮短就沒有經筋疼痛。綜上所述,十二經筋所屬組織與肌腱韌帶、滑膜以及肌肉其他的附屬組織、周圍神經等密切相關,其病變多著如炎症、萎縮、變性、壞死、神經卡壓等局部相關組織病理學的改變所致。需要強調的是,結合曆代醫家對經筋痹的研究:究和認知,經筋痹有廣義和狹義之分。《靈樞·經筋》所言經筋之病為痹者乃廣義的經筋痹,泛指經筋為患的所有疾病,包括臟腑和五官九竅的疾患;狹義的經筋痹,主要指經筋循行某處的筋肉、關節疼痛或活動不利等類病候:而後者多是臨床常見病證,是屬於痹症的範疇,也是本文討論的重點:,對於廣義經筋痹涵蓋的其他組織病變,可參考他病辨證論治。根據本病的臨床特點,結合現代醫學對經筋的認識,本病可涉及肌腱、韌帶、滑膜、關節、周圍神經以及其他肌肉附屬組織等,主要表現以肢體肌肉、關節的疼痛、活動不利為主,病變部位除了具有明顯的痛點外,還常有諸如結節、條索、團塊等明顯的陽性體征。現代醫學的各種腱鞘炎、肌肢腱炎、滑囊炎、韌帶炎、筋膜炎以及腰三橫突綜合征、梨狀肌綜合征、顳下頜關節紊亂症、腕管綜合征、三叉神經痛、肋間神經痛、坐骨神經痛等,以及其他疾病如強直性脊柱炎、纖維肌痛綜合征等,兼見本病表現者,均可參考經筋痹辨證論治。 經筋痹的診斷 《靈樞,經水》曰: 「審、切、循、捫、按,視其寒溫盛衰而調之,是為因適而為之真也:」為確立經筋痹的診斷方法奠定了基礎,經筋痹診斷時重點運用切診,或沿經筋循行檢查,或運用審、切、循、捫、按等法尋找具有明顯陽性體征的病位所在、如《靈樞,經筋》中強調」以痛為輸」是本病的重要診斷方法。此外,《靈樞·陰陽二十五人》曰:」功循其經絡之凝澀,結下而不通者,此於身身皆為痹,甚則不行。」其中所述「結而不通者,此於身皆為痹」,表現為經筋痹的癥候時,常以明顯的筋結病灶的形式出現,為經筋痹的診斷提供了理論依據。根據經筋痹「點、線、面、體」規律,結合以上理論,檢出所有的陽性和陰性的筋結病灶點,並根據點線所在的經筋再檢查左右相臨經筋上的筋結病灶點,乃至肢體對側的相對經筋上二的筋結病灶點,,從而從整體上把握經筋痹的治療範圍。在臨床實踐中,肢體的主動屈伸或抗阻力屈伸試驗有助於本病的診斷,必要時可做神經系統的檢查。筋肉、關節某處的疼痛,多發生於關節周圍,經筋循行結聚之處,疼痛範圍局限,部位較少,多固定不移。病變部位常具有明顯的筋結痛病灶或陽性體征,肌肉豐厚之處常見有結節、條索,且有壓痛,在關節周圍有痛甚點,或局部彈響聲、腫脹等。 經筋痹的治療 治療原則 :應遵循「以痛為輸」的原則,需強調的是,此「痛」代指病位而言。治療以解結消散、理筋活絡為基本原則,以解除「橫絡」。寒盛者宜散寒祛濕通絡,熱盛宜清熱利濕通絡。實證當活血祛瘀通絡,虛證當益氣養血柔筋,虛實夾雜當益氣養血、活血通絡,達到氣血調和、通痹止痛的目的。此外,本病多有疼;痛且實證較多,當積極治療原發病或並發病。同時要結合以下原則,①辨經論治:根據疼痛的部位,按照十二經筋的循行,來辨別哪條經筋發病,以辨經治療。②遠近結合:辨別某經筋病變後,採取遠近結合的辦法去進行治療。③上下結合:辨別某經筋病變後,,病在上位的可在經筋所祈循行的下端進行治療。④數經筋同治,如辨別兩條以上經筋病變,可針對所病之經筋進行治療。但是《黃帝內經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雲:「諸小者,陰陽形氣俱不足.勿取以針,而調以甘葯也。」所以臨床當中還要重視中藥的應用。 治療方法 : 經筋痹證位在十二經筋,《內經》論治經筋痹主要以針刺為主。 《靈樞·刺節真邪》論述「堅緊者,破而散之」, 「視而瀉之,此所謂解結也」,為本病確立了解結消散的治療大法。 《靈樞·經筋》反覆強調「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的針刺療法,並且記載了膏熨、敷貼、按摩、導引、飲葯、食療等多種治療方法,其所闡述的針刺技法和「以痛為輸」的選穴原則,對後世極具指導意義。但需要強調的是, 「燔針劫勸刺」雖是治療經筋痹的基本方法,但其僅限於「寒急者」,不能用於「熱則筋縱不收」者,如《靈樞,經筋》指明: 「焠刺者,刺寒急也,熱則筋縱不收,無用燔針。」具體治則,還當遵循《靈樞,經脈》中的「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靈樞,九針十二原》為治療本類疾患提供了主要工具「圓利針」「長針」「大針」「鋒針」等,後人多有發揮。刺法方面除「焠刺」外,《靈樞,官針》中記載有「經刺」「分刺」 「關刺」 「恢刺」 「合谷刺」 「輸刺」等針刺技法,對後世產生較為深遠的影響,至今仍多被廣泛應用於臨床。《素問,長刺節論》有言: 「刺筋上為故,刺分肉,不可中骨也,病起筋靈暮病已止。」強調經筋疾病多病位較淺,運用刺法不可中骨,對於針刺治療本病頗具指導意義。現代經筋痹的治療方法較多,應提倡綜合治療。在臨床實踐中,可根據不同的病情選用不同的方法來治療,充分發揮中醫整體辨證施治的特色。在疾病的卻早期多用毫針、 火針、灸法、理筋推拿、水針療法、敷貼、理療等;後期病程較長,反覆發作,應考慮針刀、銀質針、撥針療法、但是我認為古九針療法治療經筋痹症更有優勢。如有氣血虧虛或氣滯血瘀等問題,應及早應服用中藥配合全身治療。總之,臨證要根據經筋痹證變階段的特點,緊扣病機,採取確切有效的治療手段,密切關注患者對各種治療的反應,做好治療、預防與康復工作。到此我已基本對經筋痹做出了一個概括對於針法的論述我感覺已經比較完善了。寄希望於廣大的九針愛好者能夠深入地研究應用,不要迷信個人的過度炒作,能夠走進內經也能夠清醒的走出內經,讓「天下無痛,健康是福」 「為道日損,為學日進」要相信「大道至簡」。
推薦閱讀:

5個「讓他愛上我」的方法 男女都適用!
催旺桃花運的四種方法
【學習心得】齊氏體姿體態的診斷和調整方法
圖文:10個美白方法,全身美白

TAG: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