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第131集/文字/mp3)凈空法師講於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

楞嚴經  (第一三一集)  198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131

第一百五十七面第二行:

【香以合中知。離則元無有。不恆其所覺。云何獲圓通。】

這是對香嚴童子他入道法門的評斷,香嚴童子是從嗅香塵而悟入的。文殊菩薩這幾句評語,第一句是講初心的凡夫,必須等待香塵與鼻根合的時候,才能夠產生知覺的作用;換句話說,香塵要不來,就不會有這種知覺的產生。塵不是常住的,是個生滅相,或有或無,換句話說,沒有法子覺性常恆,根與塵相離的時候,這個覺性就沒有、就不存在。第二句非常的明顯,根塵不接觸的時候原無香塵之相。第三句意思是講,相合才能知,相離那就滅。我們想一想,覺知之性尚且不能夠常住,怎麼能夠從香塵上而得圓通?可是我們在前面看到,香嚴童子明明在香塵上證得圓通,這個說起來初學的人不太容易,這些都是善根深厚之人,隨拈一塵無非法性,這樣的人才行;或者我們講大根性的人可以,隨拈一法都能夠證入圓通。但是初發心的、煩惱重的、障礙深的這就很難,依照這個方式就相當難。說到這個地方,這個難與易,絕不在於我們世間所謂聰明才智。你們看看諦閑法師是個了不起的人,是個再來人,他二十八歲講經入定的時候舌頭上生蓮花,這是天台宗近代的祖師。我們一般公認清末一直到現在,在中國法師裡面是第一人,舌燦蓮花這樣好的瑞相。他一生當中最器重的人,曬蠟燭的持律法師,這個人結果開悟了。原因在什麼地方?佛門裡常常有個術語說,老實,這兩個字太可貴了。果真是個老實人就是上上根人,沒有不成就的。

這些祖師大德沒有辦法教的,就是不老實。所以不老實的,對於老師的話不會百分之百依從,聽了之後他會去想一想、會去衡量,認為可以遵守我就遵守,不可以遵守我就不遵守。這樣的人老師沒有法子教,諸佛菩薩也沒有法子教,這樣的人,老師看在眼睛裡面,是一種平常的聽眾,不會加意去栽培。為什麼?你要是加意去栽培,這一番苦心白費,他是決定不能夠接受的。像這些常識我們都應當要懂得,你自己將來看人你就明了,自己有沒有成就,完全看你對於老師有幾分誠敬。過去印光大師講,一分誠敬你只能得一分利益,兩分誠敬就能得兩分利益,你要想得十分的利益就得有十分誠敬。這樣的人,我從學佛以來就沒有遇到過,多多少少都要打個折扣,所以這很難。本經裡面講的是要證圓通的果位,圓通果位最起碼是圓教初住菩薩,從初住到等覺都叫做圓通。這不單單是破見思煩惱、破塵沙煩惱,最低限度還要破一品根本無明,才能夠證得圓通。在我們念佛法門裡面來講,得圓通就是證得理一心不亂。實在說前面講過法法平等、無有高下,但是我們自己的業障有深淺不相同,這才要文殊菩薩一樣一樣給我們來揀選諸菩薩所證,給我們做一個評斷,這個評斷都是為初學人而說的。下面是藥王菩薩這一章,藥王菩薩像我們中國神農,相傳說神農嘗百草,辨別百草的味性,取它來治病。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時有。其覺不恆一。云何獲圓通。】

藥王菩薩是以嘗百草,這是屬於味塵,他是從這個地方悟入的。『味性』也不是本來常然之體,換句話說,他要舌根接觸味塵的時候才有這個覺知。由此可知,這一法也是屬於生滅法,時有時無,嘗的時候就有,不嘗的時候就無。常住真心是不生不滅,用生滅的法門如何能夠證得不生滅的圓通?所以『其覺不恆一』。以間斷這種方法要證得無間斷的至道,這個似乎也不合道理,我們今天在《信心銘》裡面講的「至道」。

【觸以所觸明。無所不明觸。合離性非定。云何獲圓通。】

這是跋陀尊者,他是因觸塵而悟入。觸沒有自相,也是因緣和合而顯現出來的,內依根生,外依觸塵。講到觸塵多半都是講色塵,色法為身根所接觸,能所兩合當中顯示出有觸的相發生。文殊菩薩在此地告訴我們『觸以所觸明』,這個意思就是說,必須要等待所觸之塵合於能觸之身,這個觸相才明了,才能見性。假如身與塵離開,沒有接觸的時候,這種現象就不生,這也是對於初學人說的,初學的人心粗。如果對功夫很深的人,你們諸位想一想,這個觸塵會不會中斷?沒有中斷的,你有身接觸外面空氣就是觸。天氣寒,你身上覺得冷,這就冷的觸相;溫度高的時候你感覺到熱,那也是觸相。不一定要等碰到你的手這才叫觸到,不是,實際講都沒有中斷。但是初學的人心粗,他沒有這種微細的感觸,所以對於初學的人來講,粗心大意的人,必須身體跟外界物質接觸,他才會感覺有觸相,平常他感覺不到。所以這個法門對於初學的人來講,也不太適合。下面一位這是大迦葉尊者:

【法稱為內塵。憑塵必有所。能所非遍涉。云何獲圓通。】

迦葉尊者是因為法塵而悟入。法塵有內外,諸位學過百法的,就曉得有所謂內法塵、外法塵。前面兩句說明法塵沒有相,沒有一個具體的相,法塵屬於抽象。大經裡面所謂「五塵落謝影子」,這叫法塵,拿我們今天的術語來講就是印象。你見色聞聲你心裡有個印象,早晨辦的什麼事情,現在一想好像這個事情在眼前,印象叫法塵,這叫內塵,潛伏在阿賴耶識裡面,我們稱之為阿賴耶識的種子。意識,就是第六意識跟末那識有能力攀緣得到,一攀緣,這個影子、影像就現前。如果要依法塵來修學的話,法塵是有能有所;換句話說,是有個能起的意根向阿賴耶識里去攀緣,有所起的法塵,有能有所。既然是落到能所,就不能夠遍滿法性。菩薩在此地說『能所非遍涉』,它不是個有形相的東西,是阿賴耶識里含藏的種子。在理論上說它能夠遍十方、能夠遍有處,它不能夠遍非空,因此對於初發心的人來說,這個辦法也不太理想。

底下一段是阿那律陀,就是《彌陀經》裡面講的阿[少/兔]樓馱,這位尊者是阿羅漢裡面天眼第一。他的一段公案故事你們大家都曉得,在佛弟子當中他是很懶散、懈怠的人,每次聽經就打瞌睡,被佛罵了一頓。不過他很有志氣,佛責備他之後他就振作起來,但是用功又過度,七天七夜沒有睡眠,把眼睛搞瞎了。佛非常憐憫他,教他一種方法,教他修一種定,這種定修成之後他見的功能恢復了,所謂半頭天眼,不必用眼根,他這半個頭都能見。我們用眼睛只能看前面,不能看後面;他能看上面,同時也能看四方,他都能看,所以在阿羅漢當中他是天眼第一。普通阿羅漢見的能力只能夠見一個小千世界,阿那律陀尊者他能夠見三千大千世界,阿羅漢裡面見的功能最為殊勝的就算他。

【見性雖洞然。明前不明後。四維虧一半。云何獲圓通。】

當然像阿那律陀這種見的功能,不是我們普通人能有,我們普通人見的能力就是文殊菩薩所說的,見前不見後,四面八方你只能見一半,你還虧欠一半,怎麼能夠獲得圓通?文殊在此地這些評語不是挑剔這些諸菩薩,都是為我們初學的人。初學的人怎麼講?沒有禪定的功夫,念佛人沒有得事一心不亂,你得個功夫成片不行。如果你證得事一心不亂,成就念佛三昧,這二十五種方法就隨便,不必要選擇,正是門門第一,門門都能成就,起碼的條件是要得事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在小乘是證道位,諸位要曉得,不是修道位,不是見道位,是到小乘證道位。大乘的見道位那是圓教初住,這個時候是十方通達,那就是經上所講的「順逆皆方便」,還有什麼選擇的?不需要了。這段經文,都是為我們初學人沒有得到三昧,我們依哪一種方法,就是依著哪一種的模式來修學容易成就三昧,用意在這個地方。再看底下一位,是周利槃特迦他所悟入的門徑:

【鼻息出入通。現前無交氣。支離匪涉入。云何獲圓通。】

槃陀迦尊者是因鼻根悟入。鼻之功德就是呼吸,叫出入息,這一出息、一入息,還有一個中間。如果把功德各分為四百,它有出有入,當中的四百欠缺了。出入的當中無交氣,『現前無交氣』,「交氣」就是中間交接之氣。『支離』就是不能夠繼續、中斷的意思。這個話就很明顯,有了中斷那就是生滅法,就是斷斷續續,而不是一個連貫的。斷斷續續是生滅相,用生滅法去證得不生不滅的真理,也不相應、也講不通;換句話說,它的功能並不是圓滿的。意思就是說明,間斷、無交氣的這種入也很難叫初學證入圓通。我們曉得,在修行用功,不僅是佛門,中國跟印度那些外道,我們中國的道教對於調息都非常重視,佛門裡面初級的禪定對這個事情也很重視,如果調息調不好,你靜坐坐久了就出毛病。你們看坐的基本教材,天台的《小止觀》、《六妙門》裡面都有調息的教學。為什麼?呼吸對於一個人的情緒有很大的影響。心地很清凈的,他的息細長;心浮氣躁的人他的氣息短而急促,這是我們在平常人與人之間接觸往來能夠看得出。這就講是用調息的方法,不適於初學佛的人。底下一章是憍梵波提尊者:

【舌非入無端。因味生覺了。味亡了無有。云何獲圓通。】

尊者這是講到因果報應,這個事情千真萬確,就在我們圖書館過去也有這個情形。昨天悟儀告訴我,他的姊姊跟陳居士同事,在榮總服務,陳居士去世之後,她牌位供在我們這裡,她託了好幾次夢,牌位供在圖書館,圖書館她進不來,這個事情是真有。我今天教他把皈依證燒給她,她就可以進來。因果報應絲毫不爽,你們看看《影塵回憶錄》,倓老講這些因緣果報,千真萬確的事情。為什麼說明這些事情?他當時說的那個事情是在上海發生的,報紙上也有登,很多人曉得這個事情,說明六道輪迴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不是神話,是真有。憍梵波提他的舌頭一天到晚在動,他這個果報不是個好相,他在過去生中做小沙彌的時候,看到一個老比丘在念經,大概老比丘年歲太大,也沒什麼力氣,念的時候也聽不到聲音,只看到嘴在那動,他就笑話他,笑他像牛吃草一樣。你看老牛在休息的時候,我們曉得牛的胃跟我們一般人不一樣,牠在外面吃草,把草統統吞到肚子裡面去,然後得空的時候慢慢從胃裡吐出來,再細細的嚼,再消化。所以他就笑話老比丘念經像牛在吃草一樣,老比丘告訴他:「你要趕快懺悔,我已經證阿羅漢果,你說這個話有很重的罪報。」他趕快懺悔,結果還免不了墮五百世的牛身。這就是說明我們的口業要謹慎,不要以為沒有果報。

過去這些古人有果報,我們要是造的業沒有果報,諸佛菩薩也佩服你,也對你五體投地,為什麼?他們不如你。這正是所謂眾生畏果、菩薩畏因,眾生到果報現前害怕了,害怕有什麼用處,害怕能夠了斷嗎?沒有法子了斷,果報一定要受。造因要慎重,世出世間法總離不開一個因果,你們讀《壇經》,法達禪師念《法華經》請教六祖的時候,六祖叫他把這個經念一遍給他聽聽。他把「方便品」念完了之後,六祖說不必再念,這個經裡面所講的一乘因果,說得再多,離不了因果的範圍。憍梵波提不知道他是有意無意譏笑別人,招這樣的果報。在世尊會上他已經證得阿羅漢果,證得阿羅漢果那個嘴一天到晚在動,習氣。佛就告訴他,你這個樣子叫人家一看到你,又會罵你像牛吃草一樣,換句話說,你不害了很多人嗎?別人不曉得,不知道你是阿羅漢。於是就教他,你到天上去,少到人間來,沒有必要就不要回來,到天上去受天供養。他是弟子當中「受天供養第一」,為什麼?天人有神通,知道他是阿羅漢,尊敬他,不會笑話他;在人間就會引起很多人的誤會,這是講到因緣果報。《法華經》給我們說,「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絲毫不爽。佛門又常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們要曉得前世我造的什麼業、造的什麼因?我們現在所受的果報就是的。

明白這個道理了,逆來順受、甘心的受,為什麼?你造的這個因。人在這個世間,佛給我們講四種因緣:報恩、報怨、討債、還債。不但一家父子是這四種緣,朋友之間往來都是這個緣。你在路上走,碰到一個陌生的人,給你點點頭笑笑,那也是個果報,這是善的緣,過去生中有善緣。你坐在巴士上、你的鄰居,有個人看到你不順眼,瞪你一眼也是果報,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所以一個學道的人他明白這個道理,處順境他也不歡喜,處逆境他也不煩惱,為什麼?他曉得果報如是。像《法華》裡面所講的十如是,「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我們如果想要善果報,我們就多種善因,我們希望別人對我們好,我們就要對別人好。我們看這個也不順眼、看那個也不順眼,果報當中就會招到一切人看我都不順眼,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憍梵波提搞到都沒有辦法跟釋迦牟尼佛學道,釋迦牟尼佛把他送到天上去受天人供養。這就講他是舌根而悟入。舌是因味才生起覺知性,我們普通一個人,舌與味塵是有中斷的、斷斷續續的。味有的時候就有覺知性現前,味沒有的時候覺知性就中斷。憍梵波提他的舌一天到晚都在那裡動,他的覺知性是不間斷的,所以這也不是普通人,也不是每個人都是這個樣子。他能夠從舌根悟入,普通人用他這個辦法也有困難,不見得能證圓通,所以他這個辦法也不適合初學人。再看底下一段:

【身與所觸同。各非圓覺觀。涯量不冥會。云何獲圓通。】

這是畢陵尊者,他因為身根而悟入。文殊菩薩在評斷裡面第一句話就說明,身根與觸塵相同;換句話說,必須要有所觸之塵,才顯有能觸之身,能所互觸都沒有自性。因此才說『各非圓覺觀』,以觸不是身、觸非身,不知身非觸而不顯;換句話說,必須塵與身相合的時候,觸的這種感受才能夠顯示出來。如果要是離,兩邊都顯示不出來,換句話說,它也是落在能所,既落在能所就不是真正的圓通,因為能所是二。諸位要記住這個原則,佛法是不二法,圓通是佛法,圓通是不二法,怎麼能夠入圓通?『涯量』,「涯」是邊際,「量」是度量,這兩個字拿現在的話來講,就是邊際、就是界限。換句話說,身的邊際與觸的邊際,它的性質是暗的相,不是明顯的,是暗相。會是知的意思,『不冥會』意思就是說,不能於遠離之時暗中有知,它必須要接觸的時候明顯的有知覺。觸塵與身離得遠遠的,這當中哪還會有一種知覺?不可能有一種知覺,所以叫「不冥會」。這個方式,初學的人也是做不到的。

【知根雜亂思。湛了終無見。想念不可脫。云何獲圓通。】

這一段是講意根,須菩提尊者他是因意根而證入,金剛般若會須菩提尊者是個當機者。文殊菩薩在這首偈子裡面,第一句就說出意根是第七識,第六是意識,第七叫意根,所以六以七識為根,叫它做意之根。六、七識相雜,於是意的作用就是恆審思量,所以叫它做亂想,『知根雜亂思』,我們今天講胡思亂想,這是意根的相貌。『湛了終無見』,「湛」是到清凈,心定了、凈了,換句話說,妄念沒有了,沒有了的時候第六、第七識就找不到了。它的相就是胡思亂想,胡思亂想的相就是第六意識的相,而在一切亂想里起執著的是第七識的相。可見得六、七識沒有自性,起用的時候有這個相,到一念不生的時候就沒有了,找不到這個相,「湛了終無見」。你就明了,六、七識是生滅法,亂想的時候就有,沒有亂想的時候就無,是不是生滅法?是的。

你們看看百法就曉得,百法前面九十四種叫有為法,後面六種叫無為法,所謂有為法就是生滅法。所以八識是生滅法,轉成四智就是不生滅法,沒有轉成四智它是生滅法。所以我們用的心是八識心,是生滅心、妄心,以生滅妄心要想證不生不滅的究竟果,《楞嚴經》前面講「無有是處」,為什麼?因果不相應。『想念不可脫』,這一句包括了六七相依,互顯稱根,第六的亂想、第七的思量,恆審思量就是執著,這兩者俱不可一時頓脫。那是相當覺悟的人才辦得到,像須菩提尊者解空第一的人他行,他能夠頓脫。須菩提這樣根性的人,在我們初學大眾當中也不多,這個我們要曉得。如果要是多的話,都是《金剛經》的當機者,見到世尊日常生活都應當讚歎「希有、希有」,為什麼不能?由此可知,須菩提尊者入道的辦法初學人是學不來的。前面講六根,底下講六識。底下一段是講舍利弗從眼識而悟入。

【識見雜三和。詰本稱非相。自體先無定。云何獲圓通。】

舍利弗尊者這是古佛再來,他老人家是表演給我們看的。我們一般講根塵和合,識生當中,根塵和合識就生,二和就行了。此地講「三和」,三和的意思是能所合起來講,外對無情的色塵,內又依無分別的眼根,當中起了一個詐現隨念的分別,這就是眼識,根塵識三和合。所以識起見的作用,這個作用是三和而成,文殊菩薩講『識見雜三和』,可見得它不單純。此地同修要特別注意,文殊菩薩這些評斷對我們都有好處,句句話都有好處,提起我們的觀照,我們眼見色、耳聞聲立刻就曉得,識之生起是三和的。『詰本稱非相』,「詰」是追究它的本源,追究它的本源它沒有自相,所以說『自體先無定』,它沒有自性。境,外面的境界屬於相分,眼識屬於見分,根與境界合,識生其中,這叫三者和合而成。所以它根本就無自相可得,和合的時候好像是有,不和合的時候就沒有了,可見得這個相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以一個虛妄無有定體的方法,怎麼能夠修得真實圓通?這是初學的人也困難。底下一段是講普賢菩薩:

【心聞洞十方。生於大因力。初心不能入。云何獲圓通。】

前面兩句意思說,不是用耳聞、不是用識來聞,普賢菩薩用心聞,心聞實在講是聞性。所以普賢菩薩他有大神力,能知他方恆沙世界一切事情,他方世界下幾滴毛毛雨,普賢菩薩都曉得它的頭數,他有這麼大的能力。這就是經上所講的『心聞洞十方,生於大因力』,普賢菩薩是修的大行,他是修法界行,大因所生,文殊菩薩在此地這首偈子也是有讚歎的意思。「生於大因力」,初發心的人他辦不到!也許諸位要問,我們在華嚴會上,極力的勉勵同修要修普賢行,那就是叫你要發大心、修大因、證大果。諸位有沒有想到過?所有學佛的這些同學們,是不是人人都有機會讀《華嚴經》、聽《華嚴經》?這個難!不要說太大的範圍,就說我們台北市這個地區,學佛的人不少,有幾個人看過《華嚴經》、有幾個人手上有一部《華嚴經》、有幾個人在一生當中聽過一次《華嚴經》?這個機緣不容易。你說一生當中聽過一部《華嚴經》,完完整整從頭聽到尾的,你們在台灣到處去打聽一下,有幾個人?恐怕一個都找不到,真正稀有。所以在佛門講《華嚴經》的道場,十方諸佛菩薩、龍天護持,為什麼?這個道場轉根本法輪,講根本法。

過去這個法緣殊勝,這樣的經都是在寺院叢林當中講,一般都市裡這些下院、講堂都不講這個大經;縱然講,講一品、一章,不能講全經。寺院叢林都是出家眾,在家居士也是長年住在寺院里、在一起共修的,每天八個小時,一年一部這才圓圓滿滿,一天八個小時。要是一天一個小時,八年圓滿;一天兩個小時,諸位想想,四年圓滿,你要記住,每天干!一個禮拜講一個小時,那要講幾十年。這個因緣不容易得到。民國初年有幾位大心的菩薩,發心弘揚《華嚴》,奈何眾生沒有福報。民國初年,諸位看看中國近代史,軍閥割據,講這樣的大經常常受時局不穩定的影響,時時中斷,統一之後,又跟日本人八年抗戰。所以這幾位弘揚《華嚴經》的大德,都沒有辦法將一部《華嚴經》圓圓滿滿的講下來。我們今天雖然是有三十多年的安居樂業,可是要講《華嚴》也不容易。我們是發了心,從民國六十年講到現在,斷斷續續這一部經才講一半多。所以諸位要曉得,人身難得、佛法難聞,這句話千真萬確。特別是《華嚴經》,正如武則天題的開經偈一樣,「百千萬劫難遭遇」,你這一生遇到這樣的經典,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緣你才能夠遇到。

看看將來如果有這個因緣,殊勝的因緣能夠辦一個佛學院,在佛學院開這個課程,每天兩個鐘點,四年一部經圓滿。只有這個辦法,一個人在一生當中才能夠聽到一部完整的《華嚴經》,不是這個辦法就沒有別的辦法。我們自己有能力,自己辦佛學院也很好;其他的有大福德的法師,他辦佛學院,要發心請法師講《華嚴經》,我也願意幫忙、也願意成就。因為這是佛門的根本法,義不容辭、不能夠推卸的,其他的經典可以推卸,請別人去講,《華嚴經》不能夠推辭。我們講到普賢菩薩的大因,你有這個機緣聞到大經,自己真正能夠發大心,行,但是這種機緣不多,所以也不是初心人能夠學習得到的。初學的人一生不要說聽《華嚴經》,連《華嚴經》他都沒看到,有什麼辦法?那就沒有法子。諸位是真正有福,福報不圓滿就是了,有欠缺。如果想真正圓滿,像我們這一個講堂,如果說把別的經統統不要講了,每天晚上兩小時講《華嚴經》,一年到頭不中斷,的確四年一部《華嚴經》圓滿。這是要有大心的人才能受得了,他才肯學、才能聽;心量小的,四年聽一部經不行,太長,我不學了,他要學些小部經。心量小的人多,心量大的人少、不多。下面一段孫陀羅尊者,他所悟入的是鼻識。

【鼻想本權機。只令攝心住。住成心所住。云何獲圓通。】

孫陀羅尊者是因鼻識而悟入。文殊菩薩說,然此鼻觀原是『權機』,就是權巧對治的法門,不是根本法,無非是暫時教給人收攝亂心的一種方法。這就是講數息觀,譬如心定不下來的時候你就數呼吸,這叫觀。呼吸,一個出息、一個入息,只能觀一樣,不能統統觀。要觀入息,就是吸進來之後然後再吐出去,再吸進來,單數吸,不數出,單數入;如果觀出息也行,那就是吸氣不管它,單管吐氣。從一到十清清楚楚,你的妄念就沒有了,這是暫時調心的方法,不是無住真心。後面這兩句我們能夠看得出來,心很不容易收攝,常常是個散亂的樣子。『住成心所住』,「住」是什麼?心定了,定了以後又亂了,亂了好不容易收起來又定了,可是稍稍放鬆一點,心又亂了。這個意思就是講,修道的人唯恐不住,但是既然寂靜了,又成了一個所住,換句話說,住與不住都不是無住的本體。這是我們今天早晨在《信心銘》裡面就看到消息,大經大論上說得更多,你心裏面有一個「清凈」,你就住在清凈上,你就不是無住生心。縱然證到阿羅漢果,佛在《楞嚴》上還說,「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你問阿羅漢的心有沒有住?有住,住在法塵上。無住生心才是真心,有住生心是妄心,阿羅漢沒有見性,就是因為他住心,他住心所以他不能見性。凡夫的心是亂住,它很不穩定,一會兒住貪、一會兒住瞋、一會兒住痴,亂住,極不穩定;阿羅漢有住,他有一定的,他就住在內守幽閑,所以叫它做九次第定,那個定是個障礙。他要是把那個定捨去,那就叫「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小乘裡面所講的回小向大。

此地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文殊菩薩教給我們這個道理。縱然到心極凈了,又成了一個所住,住與不住都不是無住的本體。換句話說,孫陀羅難陀他行,他有本事,在前面講他是「息久發明」,發明是開悟了;普通一個人學這個方法,很容易墮在虛妄的境界里。所以孫陀羅難陀他用的辦法也不適合初學人,初學人用他這個方法相當困難,他用行,別的人用不行。好,我們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這些文章在習慣上講,叫流水句,流水句是好像條文一樣,一條一條的條文一樣,讀起來、看起來都好像枯燥無味,你要細細想裡面的道理、裡面的境界,你才曉得經義的豐富。我們自己如果能夠體會得到,對於自己的修學有很大的幫助。將來你要是教導別人,用處更大,你跟人解釋為什麼哪些法門初發心的人不能學,到某個階段你可以學哪個法門,可以指點給人家。好,講到此地。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講: 了解諸法實相,得大自在
佛為什麼要勸我們念佛(凈空老和尚開示)
《太上感應篇》講解二一(凈空法師主講)
凈空法師: 保持自己的清凈心

TAG:台灣 | 文化 | 圖書館 | 凈空法師 | 文字 | 法師 | 多元文化 | 儒釋道 | 楞嚴經 | 凈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