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論語·子罕篇(29)智仁勇皆備是儒學最完美人格
原文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注釋
(1)知,《說文》:「知,詞也。」即表達意思的措詞。清段玉裁:「識敏,故出於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認識、知道的事物,可以脫口而出。本義是知道。
(2)惑,《說文》:「惑,亂也。」即內心迷亂。本義是疑惑,分辨不清。
(3)仁,《說文》:「仁,親也。」即親愛。清段玉裁註:「親者,密至也。中庸曰:仁者,人也。注。人也讀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問之言。孟子曰:仁也者,人也。謂能行仁恩者人也。又曰。仁,人心也。謂仁乃是人之所以為心也。與中庸語意皆不同。」
(4)憂,《說文》:「憂,愁也。」本義是擔憂,發愁,也指愁眉苦臉。
(5)勇,《說文》:「勇,氣也。」即使人充滿力量的志氣。本義是果敢,膽大。
(6)懼,《說文》:「懼,恐也。」即恐慌。本義是害怕,恐懼。
譯文
孔子說:「一個真正的知者,是把『務民之義』作為做學問的目標,就不會有什麼疑惑了。一個真正的仁者,能做到「先難而後獲」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沒有因為個人而有的憂愁。一個真正的勇者,只要是符合「義」的事情,能經過謀劃而達到目的,這個時候再不要害怕、恐懼什麼了。勇者做事,一是要符合義,一是要認真謀。」
解讀
後面還有兩章,《子罕篇》也就學完了。因為《鄉黨篇》,都是描述孔子生活形態的,所以半部《論語》馬上就要結束。我們清楚《論語》成書第一階段經過孔子的再傳或者三傳弟子,先整理出了前十篇,也就是孔子的學問系統在前十篇就講得很完整了。所以,本章「智、仁、勇」三者皆備的人,就是學習夫子之道所應有的完美人格的人。上一章我們學習了「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是說在經歷了人生各種風雨後,你能堅持到最後必定傷痕纍纍,也說明完美人格的形成,是需要苦難的淘洗和磨礪的。《學而篇》是整部《論語》的統領,也告訴我們學習夫子之道的目的就是做好一個人,因此本章也就是學習夫子之道最終的目的,就是「智、仁、勇」三者皆備的人格。這十二個字,可以說包含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所有道理,作為完美人生的「體」,其「用」在上部《論語》所有的內容中。本章表面看起來很容易,全面理解則需要我們學過的全部內容。
知者不惑。前面我們在學習中多次接觸到「知」,知,作知道、明白解,也指智慧。《論語》中提到「知」的地方很多,作為知者,具體的有兩次提到。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雍也篇》(22章)孔老夫子直接告訴我們什麼是「知」,你做到了的當然就是「知者」。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雍也篇》(23章)樊遲問夫子什麼是「知」,夫子直接告訴他:把符合百姓利益的事情作為使命去奔忙,把心思用到敬奉鬼神就會遠離百姓的利益,這就是為政的智慧。為什麼在理解的時候要結合為政來談,你學了這麼多東西不就是為了服務於這個社會的嗎?學了沒有使用,那等於白學。接下來說,「知者之樂如水德之樂,仁者之樂如山德之樂。知者要隨時考慮為百姓做事,仁者要時時刻刻自審內省。知者會獲得最大的快樂,仁者之聲名會最長久。」如果總結一下來說,知者要做到「務民之義」,《大學》里說就是「親民」,現在的說法就是「為人民服務」。再說這個「惑」字,前面學到「四十不惑」,也就是說在四十歲的時候對形而下的學問系統,即可得耳聞的夫子之文章,沒有什麼疑惑了,基本上弄明白了。所以說,如果直接翻譯為「智慧的人是沒有疑惑的」,還是不明白什麼意思,人生怎麼會沒有疑惑呢?如果從佛教的見惑、思惑、無明惑等等來說,這世間沒有「不惑」之人。再高一層的「知者」境界是什麼?《論語》中的智者是指什麼?那就是「知道」,我們這裡講的是「知理」。《管子》:「聞一言以貫萬物,謂之知道。」做到「通曉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才是真正的「知者」,一個是形而下的學問,一個是形而上的智慧。
仁者不憂。尤其是《里仁篇》,對「仁」講了很多。仁,《說文》:「仁,親也。」具體到周圍每個人的關係,大到所有人的關係,都可以用「仁」來包括。如果用佛教的理論來說,仁的最高境界,那就是慈悲。慈能予樂,悲能拔苦。能給與眾生真正的快樂,也能拔除眾生內心的苦。在《論語》上部中,具體到「仁者」,有兩處。一是,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雍也篇》(22章)意思是說,又問為政如何做到仁。孔子說:「仁者為政,做到在困難之前出現,在獲得之後出現,這就是為政的仁者。」這裡指「仁」在為政方面的具體表現,就是「先難而後獲」。先難,即在困難的前面。後獲,即在獲得的後面。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後。還有,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篇》(30)意思是,子貢說:「如有能做到廣泛地布施恩惠於百姓,並且能於危難之時救濟大眾,這人怎麼樣?可以稱得上仁者嗎?」孔子說:「對仁者來說這是什麼事情呢?這簡直是聖人的水平,堯舜尚且做不到。所謂仁者,自己想要立身的時候能和別人一起立身於社會,自己想要通達的時候能和別人一起通達,這就是為仁之道啊!」總結一下,仁者是什麼?通俗地講,就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同他人一起立身,同他人一起通達。從內心到行為真正地和社會上的所有人融合在一起,這就是大仁者。再說這個「憂」。《說文》:「憂,愁也。」本義是擔憂,發愁,也指愁眉苦臉。上部《論語》中提到「憂」,有兩個人。一個是夫子本人,一個是顏回。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篇》(11)意思是說,孔子說:「顏回賢啊!一竹筒飯,一瓢水,住在簡陋偏僻的地方。常人不能忍受的憂愁,顏回也不改變其中的喜悅。顏回賢啊!」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述而篇》(18)意思是,葉公問子路,孔子混到這個境地什麼原因,子路沒法回答。孔子知道後,對子路說:「你為什麼不這樣回答,他是這樣一個人,發憤忘記了自己的吃的是什麼,在自己的人生之樂中忘記了世間的愁苦,就是在不知不覺中這樣變老罷了。」雖然在這兩章中談到「憂」,實際上夫子和顏回是「無憂」的。一個是聖人,一個是賢人。為什麼沒有憂愁呢?因為他們做到了仁。一個仁者,是沒有個人的憂愁的。正像我們學過並分析的,「仁者先難而後獲」,范仲淹真正理解了夫子的意思,可稱得上後世真正的「仁者」,所以他能說出「先天下之憂而憂」來。「仁者不憂」的這個「憂」,是指個人的憂愁,就是說真正的仁者是沒有自我,把天下放在心中,不像我們凡夫俗子,每天打的都是個人利益的小算盤。而真正能明白並做到仁者並且無憂的,中國歷史上從孔子以後只有三個人:孔子、顏回、范仲淹。本章的意思,一個真正的仁者,能做到「先難而後獲」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沒有因為個人而有的憂愁。
勇者不懼。勇,《說文》:「勇,氣也。」即使人充滿力量的志氣。本義是果敢,膽大。《論語》上部有兩次提到「勇」,一是通過「無勇」告訴我們什麼是「勇」,一是說子路「好勇」。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為政篇》(24)意思是,孔子說:不是自己的祖先而去祭祀,就是諂媚。該做的事情而不去做,就是沒有勇氣。這裡告訴我們,該做的事情,只要符合「義」的事情去做了,就是「勇」。那麼,「義」的另一面是什麼?利。所以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人們都是為利益而做事,都是無勇。只要你按照「義」的要求去做事,那就是「勇者」。在《論語》上部中提到「好勇」的是子路。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公冶長》(7)意思是,孔子說:「我的學說推行不下去,我打算乘坐木桴到海上去漂浮。能跟從我一起去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聽到老師這樣說很高興。孔子說:「仲由這個人,喜好勇敢超過了我,可是沒有辦法找到用來漂浮的木材呀。」這裡是說,雖然子路「好勇」,但與「義」不適合,所以沒用。我們理解「勇」必須與「義」結合來理解,一個勇者行事的根本就是符合「義」。再說「懼」,《說文》:「懼,恐也。」即恐慌。本義是害怕,恐懼。《論語》上部一次談到「懼」。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述而篇》(10)意思是說,孔子告訴顏淵說:「我所講的道被運用,就行其道;我所講的道被捨棄,就藏其道;只有我和你明白此道的『行藏』。」子路說:「老師你帶三軍打仗,你會帶上誰?」孔子說:「徒手搏虎和徒步渡河,死了也不後悔的人,帶三軍打仗時我不會和他一起。一定要臨事有所懼怕,喜好謀略而達到目的。」夫子在這一章是對子路的「不懼」持反對態度的,因為他不能做好「好謀」,就是根據「義」的道理去謀劃。所以,勇者不懼,就是說:一個真正的勇者,只要是符合「義」的事情,能經過謀劃而達到目的,這個時候再不要害怕、恐懼什麼了。勇者做事,一是要符合義,一是要認真謀。《陽貨篇》:「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
一個人要做到智仁勇三者皆備,是很難的事情。或者在某一方面突出。如果能在這三者一個方面做到近乎完美,其他兩方面是必定具備的。每個人都有人格缺陷的一部分。一個人稍有智慧,但是缺乏仁心,就成了陰謀家。一個人看上去有仁心,對誰都很好,但是沒有智慧,那就是不分青紅皂白的傻子了。還有,沒有真正智慧的人,於是容易膽子小,不會勇敢去面對。一個人真正的仁者,在人生遇到大事的時候,甚至在國難當頭的時候,會表現出勇者的氣魄來,殺身成仁。但是,還有「仁者無敵」之說,一個真正的仁者,是沒有對手的。同樣,缺乏智慧的勇敢者,就像「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也會白白送死的。所以,《中庸》云:孔子對魯哀公說:「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一個能德行暢通於天下的人,就是智仁勇三者具備的人。
各位君子,「天山國學苑」公眾微信平台,「集百家之說,近一家之言」,每日解讀一句《論語》,告訴你被誤讀的《論語》背後。「天山國學苑」公眾微信號:tshgxy。
得其精髓精研易學、人物誌、冰鑒二十餘載儒學和大乘佛法踐行者詩人,西域文化研究學者王宏傑天山國學苑品讀經典 升華人生版主微信號:yizhihua505交流電話:18167881155
推薦閱讀:
※儒學思想復活之基礎
※韓國儒學史的「千日之戰」:四七論辯(1)
※【考點專練】漢代儒學成為正統思想
※儒學
※儒學與東亞模式:以東西文化為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