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山海經》奇獸

《山海經》奇獸

2011-06-04 18:31:54| - qysfzzy的日誌-網易博客

南山經第一

南山經之首曰鵲山。其首曰招瑤之山,臨於西海之上。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

又東三百七十里曰杻陽之山。其陽多赤金。其陰多白金。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孫。怪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憲翼之水。其中多玄魚,其狀如龜而鳥首虺尾,其名曰旋龜,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聾,可以為底。

有獸焉,其狀如狸而有髦,其名曰類,自為牝牡,食者不妒。

有獸焉,其狀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犭尃訑,佩之不畏。有鳥焉,其狀如雞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尚付,食之無卧

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有鳥焉,其狀如鳩,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海注於即翼之澤。其中多赤鱬,其狀如魚而人面,其音如鴦鴛,食之不疥。

有獸焉,其狀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見則其縣多土功。有鳥焉,其狀如鴟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曰鴸鳥,其名自號也,見則其縣多放土。

有獸焉,其狀如禺而四耳,其名長右,其音如吟,見則郡縣大水。

有獸焉,其狀如人而彘鬣,穴居而冬蟄,其名曰猾囗,其音如斫木,見則縣有大繇。

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

有獸焉,其狀如羊而無口,不可殺也,其名曰患

水有獸焉,名曰蠱雕,其狀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嬰兒之音,是食人

有鳥焉,其狀如而白首,三足、人面,其名曰瞿如,其鳴自號也。浪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虎蛟,其狀魚身而蛇尾,其音如鴛鴦,食者不腫,可以已痔

又東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渤海。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凰,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

又東四百里,至於旄山之尾。其南有谷,曰育遺,多怪鳥,凱風自是出

其中有鯖魚,其狀如鮒而彘毛,其音如豚,見則天下大旱。

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條風自是出。有鳥焉,其狀職梟,人而四目而有耳,其名曰顒,其鳴自號也,見則天下大旱。

西山經卷二

天帝之山,多棕枬;下多菅蕙。有獸焉,其狀如狗,名曰溪邊,席其皮者不蠱。有鳥焉,其狀如鶉,黑文而赤翁,名曰櫟,食之已痔

南西南三百里,曰女床之山,其陽多赤銅,其陰多石涅,其獸多虎豹犀兕。有鳥焉,其狀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鸞鳥,見則天下安寧

邽山。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蝟毛,名曰窮奇,音如獆狗,是食人

有獸焉,其狀馬身而鳥翼,入面蛇尾,是好舉人,名曰孰湖。有鳥焉,其狀如鴞而人面,蜼身犬尾,其名自號也,見則其邑大旱

北山經卷三

有獸焉,其狀如馬,一角有錯,其名曰雚疏,可以辟火

有獸焉,其狀如貆而赤毫,其音如榴榴,名曰孟槐,可以御凶

有獸焉,其狀如鼠,而菟首麋身,其音如獆犬,以其尾飛,名曰耳鼠,食之不采,又可以御百毒

有獸焉,其狀如有獸焉,其狀如禺而文身,善笑,見人則卧,名曰幽鴳,其鳴自呼豹,而文題白身,名曰孟極,是善伏,其鳴自呼

有獸焉,其狀如禺而有鬣,牛尾、文臂、馬虒,見人則呼,名曰足訾,其鳴自呼。有鳥焉,群居而朋飛,其毛如雌雉,名曰,其鳴自呼,食之已風。

有獸焉,其狀如豹而長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名曰諸犍,善吒,行則銜其尾。有鳥焉,其狀如雉,而文首、白翼、黃足,名曰白鵺,食之已嗌痛,可以已痸。

有獸焉,其狀如牛而白尾,其音如詨,名曰那父。有鳥焉,其狀如雌雉而人面,見人則躍,名曰竦斯,其鳴自呼也

有獸焉,基狀如牛,而四節生毛,或曰旄牛

有獸焉,其狀如牛,而赤身、人面、馬足,名曰窺窳,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有獸焉,其狀如牛,而四角、人、耳、彘耳,其名曰諸懷,基音如鳴雁,是食人。

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鴞,是食人

東山經卷四

有獸焉,其狀如犬,六足,其名曰從從,其鳴自詨。有鳥焉,其狀如雞而鼠毛,其名曰{此蟲}鼠,見則其邑大旱。氵只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湖水。其中多箴魚,其狀如囗,其喙如箴,食之無疫疾。

有獸焉,其狀如夸父而彘毛,其音如呼,見則天下大水。

有獸焉,其狀如牛而虎文,其音如欽。其名曰軨々,其鳴自詨,見則天下大水古

有獸焉,其狀如菟而鳥類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名犰狳,其鳴自詨,見則螽蝗為敗。

有獸焉,其狀如狐而魚翼,其名曰硃獳,其鳴自詨見則其國有恐。

其中多囗鶘,其狀如鴛鴦而人足,其鳴自詨,見則其國多土功。

有獸焉,其狀如狐而有翼,其音如鴻雁,其名曰獙々,見則天下大旱。

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曰蠪侄,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羊目、四角、牛尾,其音如獆狗,其名曰峳々。見則其國多狡客。有鳥焉,其狀如鳧而鼠尾,善登木,其名曰絜釒句,見則其國多疫。

有獸焉,其狀如牛而馬尾,名曰精精,其鳴自詨知

有獸焉,其狀如狼,赤首鼠目,其音如豚,名曰猲狙,是食人。有鳥焉,其狀如雞而白首,鼠足而虎爪,其名曰鬿譽亦食人

有獸焉,其狀如豚而有牙,其名曰當康,其鳴自詨,見則天下大穰。

有獸焉,其狀如彘而人面。黃身而赤尾,其名曰合囗,其音如嬰兒,是獸也,食人,亦食蟲蛇,見則天下大水

有獸焉,其狀如牜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行水則竭,行草則死,見則天下大疫,釒句水出焉,而北流注於勞水,其中的鱃魚

中山經卷五

又西一百五十里,曰蔓渠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伊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洛。有獸焉,其名曰馬腹,其狀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又西一百二十里,曰釐山,其陽多玉,其陰多蒐。有獸焉,其狀如牛。蒼身,其音如嬰兒,是食人,其名曰犀渠。

有獸焉,其狀如龜,而白身赤首,名曰蓐,是可以御火

海外南經卷六

地之地之所載,六合之間,四海之內,照之以日月,經之以星辰,紀之以四時,要之以太歲,神靈所生,其物異形,或天或壽,唯聖人能通其道。

畢方鳥在其東,青水西,其為鳥人面一腳

比翼鳥在其東,其為鳥青、赤,兩鳥比翼

不死民在其東,其為人黑色,壽,不死

三株樹在厭火北,生赤水上,其為樹如柏,葉皆為珠。一曰其為樹若彗

海外西經卷七

形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

海外北經卷八

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於九山。相柳之所抵,厥為澤溪。禹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樹五穀種。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為眾帝之台。在崑崙之北,柔利之東。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面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東。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沖南方。

北海內有獸,其狀如馬,名曰騊駼。有獸焉,其名曰駮,狀如白馬,鋸牙,食虎豹。有素獸焉,狀如馬,名曰蛩蛩。有青獸焉,狀如虎,我曰羅羅

海外東經卷九

大人國在其北,為人大,坐而削船。

君子國在其北,衣冠帶劍,食獸,使二大虎在旁,其人好讓不爭。有薰華草,朝生夕死。一曰在肝榆之屍北。

其為獸也,八首人面,八足八尾,皆青黃

黑齒國在其北,為人黑,食稻啖蛇,一赤一青,在其旁。一曰在豎亥北,為人黑首,食稻使蛇,其一蛇赤

下有湯谷。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主

雨師雨師妾在其北。其為人黑,兩手各操一蛇,左耳有青蛇,右耳有赤蛇。一曰在十日北,為人黑身人面,各操一龜。

玄股之國在其北。其為人衣魚食,使兩鳥夾之。一曰在雨師妾北。齋

毛民毛民之國在其北,為人身生毛。一曰在玄股北。主

海內南經卷十

兕兕知人名,其為獸如豕而人面,在舜葬西。

窫窳龍首,居弱水中,在兕兕知人名之西,其狀如龍首,食人

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其為蛇青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

海內西經卷十一

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崑崙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仞。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而有九井,以玉為檻。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之所在。 崑崙南淵深三百仞。開明獸身大類虎而九首,皆人面,東向立崑崙上

開明西有鳳凰、鸞鳥,皆戴蛇踐蛇,膺有赤蛇。

窫窳者,蛇身人面,貳負臣所殺也

海內北經卷十二

窮奇狀如虎,有翼,食人從首始。所食被發。大蜂,其狀如螽;硃蛾,其狀如蛾。

蟜,蟜,其為人虎文,脛有。在窮奇東。一曰狀如人,崑崙虛北所有。

闒非闒非,人面而獸身,青色。

據比據比之屍,其為人折頸披髮,無一手。

環狗環狗,其為人獸首人身。一曰蝟,狀如狗,黃色。

襪,襪,其為物,人身黑首從目。

戎,戎,其為人,人首三角。

林氏林氏國有珍獸,大若虎,五采畢具,尾長於身,名曰騶吾,乘之日行千里。

崑崙崑崙虛南所,有泛林方三百里。

大荒東經卷十四

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

大荒南經卷十五

東南海之外,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於甘淵。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大荒西經卷十六

有人名曰石夷,來風曰韋,處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長短。

大荒北經卷十七

有肅慎氏之國。蜚蛭,四翼。有蟲,獸身蛇身,名曰琴蟲。

有叔歜國,顓頊之子,黍食,使四鳥:虎、豹、熊、羆。有黑蟲如熊狀,名曰獵獵。

有赤獸,馬狀無首,名曰戎宣王屍。

海內經卷十八

有窫窳,龍首,是食人。有青獸,人面,名是曰猩猩

又有硃卷之國。有黑蛇,青首,食象


推薦閱讀:

《山海經圖》不是《山海經》
《山海經》是怎樣一部書?
日式《山海經》(下) | 「怪奇鳥獸圖卷」中的「狗」
新刊 | 劉宗迪:《山海經》與怪物闡釋學

TAG:山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