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要保護長城?

大象公會 文|黃邯

2017年7月27日至8月1日,中國與蒙古國聯合考察隊在蒙古境內的杭愛山發現了東漢竇憲征伐北匈奴後「燕然勒銘」的刻石。近兩千年前中原軍隊深入漠北的遠征,再一次引起人們的注意。

不過在古代中國,這樣的遠征只是極少的異數。在絕大多數時間裡,是沉默的長城,為中原王朝抵抗著游牧民族的侵襲。

今天,長城作為古代中國最龐大的國防工程,已被賦予種種偉大崇高的意義。但這種形象並不久遠。近代之前,長城曾飽受爭議,即便到現代,仍有人將其視為保守、閉塞的象徵。

長城的作用到底如何?為什麼古代王朝要投注如此大的人力物力修築長城?長城真的代表保守、封閉嗎?

爭議中的長城

在中國歷史中,長城並非一直是崇高、正面的形象。

自秦始皇時期,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開始,長城更多是戍邊的殘酷生活和苦役徵發的象徵。以《飲馬長城窟行》為題的詩作,歷史上竟然有幾十首之多,基本調子都與三國陳琳的「君獨不見長城下,死人骸骨相撐柱」大同小異。

滿清入關後,以滿蒙聯姻和主動出擊方式穩固邊關,從未修築長城,自然也看不上長城。康熙乾隆的詩文,對長城都很不客氣。

不過,自戰國時期開始,中國歷史上大部分王朝都有大規模修築長城的行為。甚至女真入主中原建立金王朝後,也在北境修造了長城。

但萬里長城終究未能避免蒙古、女真入侵導致的神州陸沉,慘痛歷史影響到後人對它的觀感。魯迅在其《長城》一文中評價道:「其實,從來不過徒然役死許多工人而已,胡人何嘗擋得住。」

對長城的負面印象不僅來自中國人。在近代從海路進入中國的西方人眼裡,長城也不高明。

法國思想家伏爾泰對長城最不客氣:「中國在我們基督紀元之前兩百年,就建築了長城,但它並沒有擋住韃靼人的入侵。中國的長城是恐懼的紀念碑,埃及的金字塔是空虛和迷信的紀念碑。它們證明的是這個民族的極大耐力,而不是卓越才智。」

即使是在現當代,長城逐漸獲得新的民族象徵意味後,也還是完全不能抵禦從海上入侵的西方列強。

到了人們反思中國近代落後挨打,將原因歸咎於明清閉關鎖國與西方大航海時代的反差時,橫亘在內陸的長城又被視為古代中國輕視海洋、消極內向、閉塞保守等錯誤政策的集大成者,因此遭致抨擊。

但批評者或許忽視的是,歷史上投注巨資修建長城的,並不僅僅是中華文明。

歐亞帝國的共同選擇

長城並非中國獨有的國防工程。從亞歐大陸最東端的朝鮮半島開始,歷史上修築過長城的地區依次有:朝鮮、中國、印度、伊朗、俄羅斯南部、東南歐一直到德國。它的最西端,是英國北方由羅馬軍團修建的哈德良長城。

▍歐亞大陸上的長城分布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條橫貫東西的長城走廊?用日本歷史學家梅棹忠夫的觀點,解釋起來最為容易。

梅棹忠夫以亞歐大陸腹心草原地帶為中心,將亞歐大陸劃分為三個文明生態圈。

從興安嶺到東南歐的草原地帶,是被梅棹忠夫視為暴力之源的「第三區」。而與之毗鄰的中國、俄羅斯、印度、地中海-伊斯蘭世界,是遭受草原暴力直接洗劫的「第二區」。而西歐和日本則因遠離游牧民族,是優越的「第一區」。

不同的地理位置,導致了各區間不同的歷史發展軌跡。第二區由於直面來自草原的威脅,那些曾擁有燦爛文化的古典文明,幾乎都發展成了大一統帝國。

如果將目前全世界已知的大規模長城繪製在地圖上,不難發現,它大致將亞歐大陸定居的農耕文明與移動的草原文明或半耕半獵文明分開,這正是梅棹忠夫第三區與第二區的文明邊界。

對中原文明正北方的蒙古高原,是梅棹忠夫特意強調的亞歐草原暴力地帶的核心。兩千年來強大游牧帝國幾乎都誕生於此。這或許能解釋為什麼緊鄰蒙古高原的中原王朝,是修造長城投入心血最多的地區。

緊鄰中國的朝鮮,在長城上的投入並不比中國少。朝鮮有兩條長城,一條是十一世紀為防範契丹,由柳韶指揮修造的。它自鴨綠江到日本海,全長370 公里,由石頭砌成。另外一條略短,十五世紀修築。

▍朝鮮「千里長城」的位置

印度現存的長城,是今天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長城,體量上非常雄偉壯麗。這段位於印度北部拉賈斯坦邦的長城,十五世紀由梅瓦爾王朝修建,曾用於抵禦著名的阿克巴大帝。

▍印度的長城

伊朗長城的長度僅次於中國,其最早的傳說可追溯至中國的秦漢時期。它主要修築於五世紀到七世紀之間,與中原相同,薩珊王朝也用它防範匈奴人和嚈噠人。今天它已成互不相連的幾段,最長的一段接近200公里。

▍伊朗的古長城

侵略成性的沙俄曾經很喜歡修長城。與其他國家長城多在領土北方相反,俄國長城在國境線南方,因為亞歐大草原在俄羅斯(傳統意義上的俄羅斯)南方——游牧入侵者來自東南。

從公元10世紀到17世紀,俄羅斯人始終面臨著游牧人入侵騷擾的壓力。俄國人為此建設了多道大規模防線。其中長達800公里的別爾哥羅德防線最為浩大,它西起第聶伯河支流伏爾斯克拉河畔的阿赫季爾卡,中經別爾哥羅德、沃羅涅什、科茲洛夫、最後達塔姆鮑夫。

▍巴基斯坦信德省境內的長城

定居人的最優策略

修築長城對付野蠻人,似乎是冷兵器時代文明人共同遵守的普世價值。是否修造長城與是否有主動進取精神無關。

為防範北方的蠻族日耳曼人,羅馬帝國於公元85年開始在德國南部的的密林中修築長城,其總長度約550公里。此段長城叫羅馬界牆。

公元98年至117年在位的圖拉真,將羅馬帝國疆域拓展到最大,他征服帝國東北方的達契亞(今羅馬尼亞)後,在這裡留下了圖拉真長城,圖拉真的繼任者哈德良(117-138在位)則在英國北部留下了哈德良長城。

▍羅馬尼亞境內的圖拉真長城遺址

▍哈德良長城

西漢修築長城的活動,主要發生在漢武帝、漢宣帝在位時,正是漢朝對匈奴取得最大戰果的同時期。修築長城更多是為了固定戰果劃定地盤,其中一部分甚至是為了保護絲綢之路免受襲擾。

是的,羅馬和中國的長城並不能防止帝國最終陷落在野蠻人的浪潮里。當草原上出現阿提拉、成吉思汗這種「上帝之鞭」(意為上天對文明人的懲罰)時,長城防線確實無法拱衛國家安全。

但修築長城,從來不是為了防範敵方奪取江山——能有國力修長城的時代,往往無需擔憂外部的致命威脅。長城的真正用途,是為了讓邊境地帶免遭常態化的、以劫掠為目的的入侵。

長城是明確劃定兩種文明疆域和實際控制區的標誌。它大多修造在定居文明居住區之外,這種前置的國防屏障,在空間上為自身居民提供了一種積極而穩定的隔離區。

即使軍事力量佔優,定居文明以主動出擊的方式懲戒蠻族,也很難制止對方零星的入侵搶劫。

無論是草原上的游牧人還是在黑森林裡的部落,他們過的都是生產與戰鬥相結合的生活,轉入戰時的成本很低,即便輸了大會戰,也能憑藉靈活的小股部隊襲擾漫長的邊境。定居文明若組織大規模軍隊定期討伐,成本和代價極為高昂。

因此,修築長城,是最能體現定居民族財力物力和技術優勢的軍事手段。

黃仁宇、吳思都曾以明代為例計算過長城的成本。吳思的計算是,大致修建1英里的長城花費白銀7542兩,而大軍出征,八萬人馬一年的耗費是979萬兩白銀,它足夠修建1300英里的長城。

▍長城的牆身斷面圖

在今天看來,中國北方有些地段的長城簡陋不堪,但這足以讓那些缺少工具的小部落頭領打消隨意入侵的念頭。

即使草原上的較大政權,在大規模犯邊入寇時,也只能選擇最容易突破的地段,以硬拆城牆的笨辦法打開一個缺口。這使得游牧人的入侵在地點和時間上有規律可循,極大的便於防禦。

事實上,歷史上的長城之所以飽受爭議,更多是因為,長城失守、神州陸沉往往能給人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而在邊境安寧時,人們很難意識到它的功績。

因此,相較於分析長城的積極作用,那些沒有建立長城邊防體系的中原王朝的遭遇,或許更有助於我們理解,為什麼長城是最合理的選擇。

東漢是戰國後第一個放棄長城的王朝。兩漢之際,漢長城便遭廢棄。為了代替長城,東漢將內附的匈奴、鮮卑、羌等部族大批安置在邊境(長城)內側,使之「永為蕃蔽,扞禦北虜」,如同羅馬帝國的蠻族傭兵。

然而東漢中期以後,這些部族逐漸失控,邊郡叛亂接踵而生。邊境居民的內遷,又進一步造成這些部族向中原擴張。到西晉末年,游牧民族已能直接從中原王朝內部發動致命攻擊。

四百年後,當唐朝取得「天可汗」尊號、成為草原名義上的共主後,也不再像隋朝那樣修築長城。唐朝採取了與東漢同樣的政策,將內附部族安置在邊境地帶,充當軍事屏障。

正如我們所知,這種長城的替代方案再次失敗。被唐朝安置在幽州的部族,無意中成了開啟了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所謂的河北胡化進程,並最終在大唐盛世的頂峰釀就了「漁陽鼙鼓動地來」的慘劇。

在後世,人們對長城的印象主要集中在長城所代表的民族符號,作為中國首批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長城更是中國的古老文明的象徵,對長城的保護和修繕,也逐漸成為國人關注的重點。

長城形象的重新樹立,主要是在1930 年代。此時,日本對中國顯示出迫在眉睫的侵略野心,千百年來作為國防工程的長城這才被重新關注,成了挽救民族危亡的象徵和凝聚劑。

1933年3月至5月,中國軍隊依託明長城,在喜峰口、古北口等地與來犯日軍浴血奮戰,此役被稱為「長城抗戰」。1935年5月,電影《風雲兒女》上映,片中由聶耳作曲、田漢填詞的《義勇軍進行曲》傳誦全國,歌詞中的「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新的長城」,完成了長城與民族精神的結合。

▍1933 年的長城抗戰

由此,長城獲得了與黃河、長江同等高度的民族圖騰地位,升華為萬眾團結一心、絕不屈服外辱的民族精神象徵。

推薦閱讀:

長城「三公主」陳思思 「秋香」回眸仍傾眾生
【八卦說】趙又廷帶高圓圓溜長城,林狗為啥當電燈泡?
電影長城中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萬里長城 居庸關

TAG:長城 | 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