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我國通貨膨脹問題研究述評-基本原理反思-馬克思主義評論網
一、1994年通貨膨脹的特徵
1.物價漲幅最大,價格上漲的商品範圍廣,價格高位波動。此次通脹是改革開放以來物價漲幅度最大的一次,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零售指數價格指數全年各月的漲幅均在20%以上,漲幅之高是歷年來所沒有的,且價格全年居高不下;從價格變動的品種結構來看,各類市場價格全面上漲,其中以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服務項目價格為甚,這對零售物價指數具有明顯的拉動作用。
2.生活資料價格上漲,生產資料價格卻回落,在生活資料中食品價格上漲最多,其次是服務、燃料、建築裝璜材料、日用工業品、中西藥品等;生產資料供應充分,價格比上年僅有微弱上漲,漲幅逐月回落。
3.城市與農村之間的物價上漲差幅趨小。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城市為25.0%,農村23.4%。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城市為20.9%,農村則為22.9%,反超城市2個百分點。
4.消費品價格猛漲,市場卻疲軟。據國內貿易部94年上半年對726種商品供求排隊看,供大於求和供求平衡的佔88.4%,供不應求的只佔11.6%,不僅生產資料積壓,生活資料也積壓。(曾康霖《金融研究》94.11)從統計數據可看出全年消費品零售總額雖比上年增長31.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僅增長7.8%,而1988年和1993年雖物價上漲也高,但社會商品零售額實際增長均在10%以上。
5.人民幣購買力下降,儲蓄存款卻大量增加。94年如此高的通脹率,年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卻比去年增長41.5%。有分析認為,在我國居民存款中有相當一部分不是正真的儲蓄,而是私人經濟和個體經濟的貨幣資金,這部分資金在伺機求得更多的增值機會。(曾康霖94.11)
6.此次通貨膨脹反經濟周期而行。從往年經驗看,通貨膨脹的發展是順經濟周期而行的,即通貨膨脹隨經濟增長速度走向的峰值而逐漸加重,然後隨著經濟增長的速度的周期性回落在經過一定的時滯後逐步緩和。在上一經濟周期中,從1988年11月緊縮到次年零售的物價漲幅回落僅有4個月時滯,而從93年7月到94全年,時滯已一年半,儘管其間工業增長速度回落。生產資料市場出現供過於求、投資從速大幅度壓縮,而零售物價總水平仍處於加速上漲態勢之中。(裴傳智《金融研究》64.11)
7.通貨膨脹發展與貨幣供應結構變動不相吻合。從貨幣供應量的變化來看,通貨膨脹加劇一般都伴隨著M[,0]和M[,1]的高速增長。94年的則相反,上半年貨幣供應量中M[,0]和M[,1]的高速增長,94年的情況則相反,上半年貨幣供應量中M[,0]和M[,1]的所佔比重顯著下降,增速自93年7月份以來逐月減慢。進入94年下半年,儘管M[,1]增長速度有所加快,但剔除93年同期不可比因素後其增長速度仍為正常(裴傳智《金融研究》94.11)。
8.貨幣凈投放(回籠)和市場物價在經濟區域分布上呈負相關。經濟發達地區,物價上升較快,但貨幣發行卻呈減少或回籠增加的趨勢;相反,經濟相對落後的地區,物價上漲較為緩和,貨幣發行卻呈上升的趨勢;一些原來落後的地區,因為調整了政策,經濟發展快,也呈貨幣投放減少的趨勢。通脹基本上是先由沿海發達地區開始,然後輻射傳遞到全國的。(林志遠《經濟研究》94.7)
9.證券市場價格低迷,與商品價格高漲形成鮮明對比。在市場經濟中,資本市場和商品市場緊密相聯,貨幣資金在兩個市場之間有高度的流動性,因此,貨幣數量的變化對兩個市場應有等同的影響,唯有工資、利息、地租、賦稅和資源成本上升,才可在推動物價上升的同時引起生產企業的利潤下降,從而使證券市場價格作背離物價指數的變動。(林志遠,94.7)
10.經濟效益仍低下,產品庫存積壓增多,企業虧損面較大,相反拖欠較嚴重。
11.93年農業豐收,94年農產品價格卻高漲。
12.滯脹在一些地區存在。在通脹率較高的情況下,一些地區的經濟增長卻出現停滯或緩慢增長的現象。
二、1994年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
與1994年通貨膨脹有直接因果關係,且被多數人承認的原因有:
1.1993年的通貨膨脹對1994年的「翹尾巴」影響。由於1993年我國的通貨膨脹已為兩位數--13%,且通貨膨脹壓力在1993年末仍有繼續釋放趨勢,這種物價上漲的慣性,成為1994年物價上漲的高起點。
2.價格調整。1994年是我國物價改革步伐較大的一年。價格放開程度加大,許多商品合理調整價格連同另外一些商品亂漲價,又加上價格剛性的因素,使整個市場的物價水平明顯上升。尤其基礎品價格上漲,如政府提高糧、棉的收購價格,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食品價格上漲,進而帶動許多其他商品漲價;另外,一些重要的基礎品如原油、天然氣、電力的價格也調高,也影響了許多產品的成本,從而帶動價格水平整體提高。
3.工資上調。1993年底和1994年初政府公務員等工資調改,帶動企業工資水平的攀升。這一方面使產品成本上升,推動物價上漲;另一方面刺激消費需求的增長,拉動物價。
4.匯率並軌。1994年1月1日我國實行匯率並軌,將原官方牌價從5.8元人民幣兌1美元向市場匯率8.7元並軌,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人民幣的貶值,更加推動了物價的大幅上漲。從出口來看,雖貶值有利於擴大出口,但外貿公司相互競爭激烈,對外低價競銷,對內抬價爭購,從進出口來看,人民幣的貶值使進口商品的成本上升,這樣進出口都推動物價的上漲。目前我國的進出口總額占國民生產總值比重已很大,進出口對物價整體水平的影響相當顯著。另外匯率並軌後實行統一的結匯制,使外匯增多,相應人民幣投放也增多。
5.稅制改革。1994年是中國稅制改革出台措施最多的一年,以增值稅為主的流轉稅制,雖在總體上不會加重企業的負擔,但對於不同企業、不同環節有所不同。稅負增加的企業必然千方百計地通過漲價來轉稼負擔,而稅負減少的企業則由於價格和利益的剛性的而拒絕降價,從而在整體上推動物價上漲。而且在我國市場不成熟,法制不健全的情況下,一些企業利用實施增值稅哄抬物價,牟取暴利,對物價上漲推波助瀾。所得稅制改革對物價水平也有影響。新的所得稅制不但統一內資企業所得稅(稅率33%),而且規定按「會計準則」和「財務通則」,適當提高了固定資產折舊率;按國際慣例,人工費用(包括發放的獎金等)和固定資產投資貸款利息全部進入成本。這樣,加大了企業的成本,從而推動物價的上升。
6.1992、1993年固定資產投資膨脹、貨幣發行量過大及金融秩序混亂的滯後影響。從1992年下半年開始的開發區熱房地產熱,到1993年更進一步發展形成投資膨脹、1993年全國完成的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在1992年增長37.6%。1993年M[,0]與M[,1]分別在1992年增長36.45%及37.8%的基礎上又增長35.3%及30%。再加上1993年上半年金融秩序混亂的惡劣影響,對1994年的通貨膨脹都造成了不可忽略影響。
7.通貨膨脹預期的影響。隨著近年來我國對通貨膨脹的公開承認及經歷了1988、1993年通貨膨脹,人們對通貨膨脹的意識已不淡薄。這必然影響消費者的消費心理以及企業決策者的生產、定價過程。這種對通貨膨脹的預期會互相影響,反過來又容易加劇通貨膨脹。
8.其它因素。由於社會的富有階層顯化,他們會起到部分高消費帶動的作用,帶動部分商品漲價以及造成社會總體高消費的錯覺;有人認為94年夏季反常,農產品減產,炎熱的天氣使人們對部分消費品的大量需求也是推動物價上漲的一因素。 三、通貨膨脹的深層次分析
從不同的出發點及進行深層次分析,可將通貨膨脹成因歸於不同的種類,我們將主要的觀點分為以下幾類,這種分類並非並列關係,而是以強調的因素為主,有相交叉的部分。
(一)從經濟學角度說,一般將通貨膨脹分為需求拉動型、成本推動型、結構型和混合型。(1)認為我國94年通貨膨脹屬於需求拉動型的觀點是:我國投資需求膨脹,投資需求超過儲蓄。現有的生產能力已充分利用,過旺的投資需求無法增加供給,只能造成總需求膨脹;由於工資、福利水平的提高速度超過勞動生產率提高迅度,從而造成求大於供的拉動通脹,我國改革開放來的幾次通脹都具有這種特點。(2)成本推動型觀點認為:此次通脹主要原因是由於95年物價上漲,工資改革、稅制改革、匯率並軌等,在直接原因中已說明推動成本的上升而導致的。持這種觀點的人較多。(3)結構型說法認為:94年的通脹並非社會總需求大大超過總供給造成。因為許多產品的供給能力大於需求。甚至一些商品市場已疲軟。投資需求擴張是事實,但其有正常的擴大,也有過度的、低效和無效的擴張,只有後者才對通貨膨脹起作用。這就要對需求作進一的結構分析,而成本推動方面不同時期、不同產品的作用也是相當不同的。這也必須進行結構分析。我國的結構性通貨膨脹主要是部門經濟結構,在經濟轉軌時期,最值得關注的部門結構是國有部門同非國有部門的關係。(李曉西《經濟研究》94.10)國有部門的約束機制不強,一方面國有企業的「資金陷阱」,即效益差的國有企業吃掉了不少資金卻沒有相應產出;另一方面國有企業收入的攀比,從而使收入增長快於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這是通脹的深層次原因,目前體制轉軌中還有一明顯的新特點。轉軌中市場化過程與貨幣過程出現了結構矛盾。貨幣化進程,使本應是商品的物品和勞務、服務等,進入了通過貨幣的媒介的交易之中,由產品變為商品。據有關的研究成果,1992年M[,2]/GNP已超過105%,貨幣化過程已完成(謝平,1994)。市場化進程,要求市場價格普遍化,要求非國有經濟進一步的發展,這還正在進行之中,遠沒有結束。市場化過程滯後,貨幣進程過快,貨幣供給就會過大,就會產生通貨膨脹壓力。市場化一些重要的新的領域(如證券市場、房地產市場等)甚至出現了停滯,貨幣就從這些領域被擠出,對零售價格指數產生了巨大壓力。(李曉西)。另外,我國經濟中落後的小生產為基礎的農業與城市現代經濟的二元結構性矛盾;基礎部門增長緩慢,加工工業生產相對過剩;一方面資源供給緊張,另一方面資源大量閑置,浪費嚴重等。(4)混合型:認為我國此次的通脹同時有需求,供給及結構的因素。從籠統意義上,此次通脹確實是多種因素綜合併發的結果,但關鍵是必須在這些因素中分清輕重緩急。
(二)從體制角度分析。(1)投資體制。投資需求的膨脹是與我國投資體制分不開的。現在,幾乎沒有不超預算的投資項目,投資項目普遍超預算40%到50%,多的超過原預算投資額好幾倍。地方政府和企業投資資金除一部分靠自己籌集處,很大一部分還是靠銀行貸款,銀行貸款歸根結底還是國家貸款。投資效益主要歸地方和企業,投資風險則主要留給了國家。在這種情況下,地方政府和企業自然都有爭項目、上項目的積極性。這是投資規模一再失控的根本原因。而投資體制的缺陷,主為還在於沒有強的約束機制,導致了投資規模的膨脹,投資效率的低下以及投資方向不合理。(2)金融體制。金融部門是經營貨幣的部門,其運行狀況與通貨膨脹有著直接的關係。首先,從金融宏觀調控方面看,人民銀行作為中央銀行其獨立性在不斷加強,對經濟、金融的宏觀調控能力也在不斷提高。但在經濟轉軌中,舊的體制未完全打破,還需動用一些老的調控手段,如信貸限額,此時舊的手段已不再那麼有效;新的體制在形成,又需要用新的工具,如三大政策工具,而新的工具的使用又缺乏能力及良好的環境。加上情況的複雜性增大,經濟信息及政策傳導中可能出現較大偏差,使得宏觀調控往往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其次,從經營貨幣的各個金融主體看:國有專業銀行,作為我國金融產業的支柱,其商業化還遠未實現。94年雖已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銀行,但政策性業務仍在很大程度上未從商業性業務中分離。專業銀行信用的過度擴張趨向仍得不到很好地抑制,信貸的質量仍不能得到很好保證;非銀行金融機構,作為我國金融業的重要補充部分,其發展雖迅速但也是不規範的,加上對它們監管的不力,在金融秩序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亂。最後,從金融市場看,近年來金融市場發展迅猛,已建立起證券市場、期貨市場、外匯市場、房地產市場等。但這些市場的問題也是層出不窮,市場狀況還較為混亂,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還未能很好貫徹。對於94年通貨膨脹,金融市場的影響應該是一個新的因素。我國的金融市場上的投機成份較大。有人估計,全國至少有3千億元投機資本,若其中十分之一是以遊資形式存在的話,那麼至少就有300億元投資本可隨時衝擊市場,興風作浪,導致我國經濟中不確定性大大增強,在已存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投機資本的預期作用以及投機性更容易對通貨膨脹雪上加霜。(3)財政稅收體制。財政體制上,長期實行的財政包干體制,強化了地方的經濟利益,導致了「諸侯經濟」,從而導致了不可遏制的由地方政府發動的擴張衝動。另外不能認為現在通過國家發行國債來彌補財政赤字就根治了財政擴張對通脹的作用。從長期來看,擴張的財政政策會造成長期通貨膨脹壓力。稅收制度漏洞較多,偷漏稅嚴重,所謂「傾斜」政策、優惠政策的不當使用,造成稅收制度的軟化,還造成不公平稅負。中央與地方的分稅制未徹底實行。目前劃分中央企業地方企業的作法容易造成中央財政稅收減少,地方擴張的衝動。同時缺乏稅收征管的透明度、缺乏社會監督,也是稅收制度不能嚴格規範實施的原因。(4)企業體制。尤其是國有企業,產權關係不明晰,自我約束機制不強,在資金需求上有一定剛性,不考慮資金成本,給銀行造成了「國有企業資金陷阱」。企業內部約束機制不足,工資收入增長率超過勞動生產率增長率。這些一方面會逼使銀行信貸規模擴張。另一方面會產生成本推動型物價上漲,將引起通貨膨脹。在體制原因中,最主要的還是軟約束競爭機制對通貨膨脹有巨大的作用。軟約束競爭機制包括:(1)「釣魚型」投資機制。(2)收入攀比機制(3)工資侵蝕利潤機制。(4)貨幣倒逼機制。(5)地方自我膨脹趨向。軟約束競爭機制是我國通貨膨脹的重要因素。軟約束競爭機制的存在,是由於我國產權關係不明晰,利益關係未理順。
(三)經濟改革過程產生通貨膨脹
這主要是指:(1)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通貨膨脹被人為壓抑著,潛伏著,從舊體制向新體制轉軌,通貨膨脹也就暴露出來,由物品配給轉變為物價上漲。(2)經濟改革中,體制轉換時期存在新舊體制的摩擦和矛盾,還存在著許多無序的,非規範的,甚至是不合法的現象,經濟增長還主要以投資擴張為主要特徵,這就容易連動到信貸擴張及貨幣擴張,從而導致通脹。(3)體制轉換本身,也會帶來一定的通貨膨脹,包括價格機制轉換的物價上漲以及結構轉換、企業機制轉換對物價上漲的影響。(4)現行的宏觀調控機制滯後各項改革進程,使得宏觀調控乏力。(5)目前改革正處於轉軌階段上的一個轉折點,經濟貨幣化過程已基本完成,而經濟市場化卻比較落後,政府為了補償改革過程中受益相對少的利益集團和填補「國有企業資金陷阱」所發行的貨幣,已不再會被轉軌中商品領域擴大而吸收,只會產生強烈的通貨膨脹壓力。(李羅力《經濟研究》95.2)
(四)產業結構失衡
我國國民經濟存在畸型增長而造成的結構性比例失調問題。一是工農業發展比例的失調,1994年農副產品價格大幅度上漲是通貨膨脹的重要導因。我國長期以來存在投資結構向非農產業傾斜的偏向,農業資金領域分流情況嚴重,農業的滯後狀況往往在國民經濟供需矛盾尖銳暴露出來,是衝擊經濟運行的基礎。二是交通運輸、能源等基礎產業相對加工工業發展滯後,二者的結構失衡在經濟快速擴張的情況下導致供給不足,從而引發通貨膨脹。(洪銀興、《經濟學動態》64.12)
(五)低效率說。低效率是中國經濟運行的第一特徵。從投入產出的關係看低效率使長期經濟運行和發展需要相對高的投入,而獲得的卻是相對低的產出。中國經濟運行的第二個特徵是增長的高目標和地區及部門之間的增長攀比,此特徵使產出水平的下降是不可容忍的。為達到既定的增長目標,會用更多的資本投入替代經濟低效率造成的損失。預算和信貸的軟束是政府、部門和企業用資本替代勞動經營管理低效率的一個可能和必要的環節。通貨膨脹壓力是由太多的資金生產子太少的商品和服務造成的,多餘的貨幣是由替代低效率「倒逼」出來的。低效率說使我們認識到不能簡單將通貨膨脹歸因於投資需求的大幅度增長。若這種增長是以效率為基礎的,有多大投入就有相應的產出,那麼多大的投入也不會造成通貨膨脹。而若將投資建立在高速度的基礎上,以規模擴張為主,不重視效率,通貨膨脹自然是要產生的。(周天勇《經濟研究》94.9)
(六)國民收入超分配
目前我國居民收入存在過快增長的因素,主要有:經濟高速增長,投資規模偏大,相當部分要轉化為消費基金;市場物價高位攀升,一些地方在收入上實行補貼政策;政策措施拉動,如調整工資,放開糧價等。與此同時,政府對居民收入的調控能力大大減弱,以上因素,使居民收入增長速度超過經濟增長速度,形成通脹壓力。(徐鳳臻)
(七)通貨膨脹的非貨幣成因
有人認為對1994年的通貨膨脹,可以從非貨幣的因素對其進行深層次分析,物價上漲的非貨幣因素主要有:(1)經濟市場化條件下的價格制度更新,價格市場化,肯定會在一段時間內推動物價上漲;(2)社會的高價格預期,生產者的高價格預期會促使其不斷提高自己商品的價格,居民的高價格預期會使居民提前實現購買;(3)地方定價攀比和部門價格壟斷,由於我國勞動力、資金和物質商品在區特別是省際間的流動性低,為獲得更多利益各地區都傾向於將本地區的價格定得高些;我國目前通行的是部門定價,在競爭不發育、市場透明度低,信息不充分的條件下,壟斷有效力,部門和企業都有提高產品價格的動機和行為。(李習純 真明《經濟學動態》94.6);(4)消費者收入水平提高,消費者選擇以及消費與儲蓄之間的選擇增多,形成許多不確定因素影響消費開支和物價水平的變動。(林志遠)。
(八)價格放開以及流通領域混亂的影響
(1)1994年供求市場狀況的好轉,使得原來在市場疲軟狀況下價格低於實際成本的消費品價格到位。(2)價格改革步伐大是1994年的特點,但由於不加約束地放開價格造成了價格主體盲目定價,需求的價格彈性則由於消費者無法弄清市場情況、了解物價是否合理的很少,尤其對於一些壟斷性產品更是如此。我國市場發育不成熟,地區壟斷、行業壟斷還具有相當強的力量,經常在政府放鬆價格控制後出現壟斷性提價,向企業傳遞錯誤的市場信息和投資導向,加劇資源配置失誤,短期內拉大供求缺口,加大通貨膨脹,長期造成經濟大幅度波動。(3)生產要素價格的初步放開對價格體系產生較大的衝擊。價格的放開過程中,流通領域的混亂現象很嚴重的,流通領域是1994年通貨膨脹的推動者和受益者。
(九)通貨膨脹政治原因
還有人從政治的角度闡述通脹的成因。(楊龍,《新華文摘》94.7)一是政府過分追求經濟的高速增長,投資攤子鋪得過大,造成資金缺口越來越大,於是求助於發行貨幣;二是群眾迫切要求提高生活水平的壓力,過多的引入高消費的生活方式,使消費水平超出了經濟實力;三是地方利益的非正常發展,在中央政府調節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只能靠貨幣超量供應實現地方利益平衡,其結果必然是通貨膨脹。
四、此次通貨膨脹與80年通貨膨脹的區別
(1)價格改革對物價上漲的影響不同。80年代價格改革步子小,大多數商品價上漲推動小。而94年價格改革幅度大,絕大多數商品價格已放開,且80年代不宜放的糧食、能源等基礎產品乃至生產要素的價格逐步放開。基礎價格原長期偏低,生產要素價格從無到有情況複雜,這些都容易推動物價大幅度上漲。(2)通貨膨脹發生的市場環境不同。在80年代,無論是生活資料還是生產資料都處於短缺狀態。而94年的情況是:商品供求關係得到極大的緩解,尤其是生活消費品極其豐富。現在物價上漲的動因已主要不在於供求總量上失衡,而在於供求結構不平衡。(3)金融市場對通脹的影響是94年的特徵。金融市場,尤其是證券市場、外匯市場、期貨市場、房地產市場是80年代後期才出現,到目前才初步成形的,此市場對通貨膨脹的作用前面已提及。(4)農業的影響方式不一樣。80年代通脹的部分原因是農業生產的連續幾年徘徊,而此次通脹是由於農業生產資料的價格提高農產品成本,國家又同時大幅度上調農產品收購價所導致的。對於通脹來說,農業既是受害者,又是起因者。(5)通貨膨脹發生的經濟過「熱」表現不同。80年代,投資比較集中於第二產業,尤其是加工工業。而近幾年的投資熱,則不僅表現在第二產業上,而且在第三產業也相當突出。(6)宏觀調控及傳導機制方面。由於經過十幾年改革,我國在所有制結構、利益分配格局、經濟體制和運行機制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這也就要求對宏觀調控的對象、內容、方式、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但目前這種改革並未取得實質進展,與向市場經濟體制過渡的需要很不適應。而且現在不同與80年代的是,情況更為多樣複雜,信息的反饋以及政策的傳導常受到一些不確定因素的干擾而出現偏差。(7)對通貨膨脹的預期和承受力也有所不同。80年代對我國通貨膨脹的承認不太公開,人們對通貨膨脹還不太了解,承受力差,也還沒形成預期。到目前人們已普遍提高對通貨膨脹意識,在經濟行為中把通貨膨脹預期考慮,而且由於收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了對通脹的承受力。(溫桂芳,《財貿經濟》94.6)。
五、通貨膨脹與改革、發展、穩定關係
如何認識通脹與改革、發展及穩定的關係,一直是經濟理論界爭論的熱點。
(一)通貨膨脹與改革的關係
較為普遍的觀點認為通貨膨脹與改革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繫,基於以下幾個方面理由:1.價格改革形成了長期的成本推進,引起物價上漲。改革之前,我國的產品和生產要素的比價結構不合理,但是價格改革不可能使一類產品大幅度降價,另一類產品提價,從而使物價總水平保持不變,而只能使一類產品少提價或不提價,另一類產品提價,使相對價格合理化,這就表現為長期的成本推動,必然使物價上漲。(樓繼偉、郭向軍《金融研究》94.6)2.經濟轉型中,舊體制已被打破,新體制尚未產立,中央缺乏充分的宏觀調控能力。對企業放權讓利的同時,沒有建立企業的自我約束機制,使企業有無限的「投資饑渴」;國有企業與非國有企業的雙軌並行,效益差的國有企業同效益好的非國有企業進行的收入攀比;商業性金融與政策性金融的混合,造成地方對中央的貨幣「倒逼」機制;這些都使經濟過度擴張,投資、消費過大,造成通貨膨脹。3.漸進式的改革模式選擇,是將在計劃體制下長期形成的不合理價格體系進行調整所產生的價格衝擊分解為多次,放開供給彈性高的商品價格同時控制供給彈性低的商品價行,而後者的價格調整往往是雙方比較利益差距過大問題激化的反映,從而形成價格衝擊引起周期性波動,農產品價格即是如此。4.改革在摸索中的失誤也可能導致通貨膨脹。當然,改革中的經濟轉軌也會出現抑制通脹的因素,如經濟貨幣化過程和整體經濟效率的提高。持該種觀點的人認為,要有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與通貨膨脹共處的心理準備,一定程度的通貨膨脹是改革必然付出的成本,不可避免,消除通脹的根本道路在於深化改革,建立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
另一種觀點反對把通脹與改革聯繫起來,認為目前的通脹壓力是90年代初期改革遲緩、增長加速的過程中積累起來的。只要總需求和貨幣供應不過量,價格改革不會使價格水平提高。不應把通脹與改革聯繫起來。
由於我國實行的是漸進式的改革,大家都認為惡性通貨膨脹不利於改革的進程,通脹會影響改革順利推進,不利於經濟的健康運行。
(二)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的關係
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的關係,是一個長久探討的話題,認識也很不一樣。
1.多數人認為,通脹有害於中國的經濟增長。通貨膨脹在短期內可以刺激經濟增長。但是長期中通脹與經濟增長沒有正相關關係,拉下通貨膨脹比拉上通貨膨脹要困難一些,我國的經濟是一種資源約束型經濟,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是常態,利用通貨膨脹政策只會使供求矛盾更加尖銳,治理通脹的代價比通脹收益要沉重;並且,通脹還會導致信息混淆,不利於經濟發展。(李拉亞《財貿經濟》94.6)
2.少數人認為,通貨膨脹能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當某種資源短缺時,通過其價格的上漲,驅使投資者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潤而把資本轉向屬於稀缺資源的產業,從而擴大稀有資源的生產規模,增加市場的有效供給量,使供求在新的水平上達到均衡。他們主張通脹應低於按現價計算的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通脹的發展以不影響城鄉居民生活改善為前提。(陸涌華、齊桂珍《經濟體制改革》64.4)
3.關於經濟增長是否會導致通貨膨脹,有的人認為,經濟增長和物價有一定的替代關係,經濟增長往往帶來高物價上脹,因為高經濟增長要高投資來推動,而高投資增長的伴生物是物資供應緊張和貨幣供應超前增長,從而推動物價上脹,而物價漲幅下降要靠經濟緊縮來實現,因而會降低經濟增長速度。在經濟高速發展通貨膨脹難以完全避免的情況下,儘可能做到將經濟的高速增長和保持適度的通貨膨脹率,作為經濟發展的雙重目標來加肯定。(張卓元《財貿經濟》94.5)
類似的觀點還有,向經濟體系注入適量的貨幣對經濟增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過多的貨幣注入導致物價快速上升,對經濟的負效應強於正效應,所以應該走穩定的經濟增長之路,穩定即指將物價上漲率控制在可承受的範圍之內。(方春樹 聶建平《金融研究》94.12)
4.也有人認為,經濟增長快與慢,對通貨膨脹並沒有直接影響,增長的速度若是建立在較高經濟效益的基礎上,速度再高一些也不一定導致通品膨脹,但要是建立在高投入基礎上,速度稍微高一點都可能招致通貨膨脹。經濟增長需要投資,由於投資不僅形成需求,也增加產出,所以投資與通貨膨脹的關係並不是簡單的投資率與通膨率的關係,而是投資需求與社會資產所能提供的供給的對比關係,只要後者大於前者且結構合理,投資就不會帶來通脹。(劉少軍《金融研究》94.8)
(三)通貨膨脹與失業的關係
1.通貨膨脹、失業與穩定的關係問題。
關於1994年宏觀調控首要解決的問題。有人認為是物價持續上漲幅度過大的通脹問題,有人認為是失業的問題。持前一種觀點的人認為,經濟穩定的關鍵環節是控制通貨膨脹,因為當前通脹問題極其嚴重,物價上漲率在20%以上,通貨膨脹會打擊工薪階層,使人們生活水平下降,社會分配不公,矛盾激化,阻礙改革,使社會經濟不能正常運行。(丁鵠《改革》94.2)
持後一種觀點的人認為當前失業問題更嚴重,兩害相權取其輕,宏觀調控應當是就業優先,兼顧物價穩定。理由是:(1)目前我國失業率較高。如果把城鎮未工作青年、國營工廠領不到工資的以及離開農村沒有找到工作的農民都統計為失業人口,那麼我國失業問題事實上十分嚴重的。而我國通貨膨脹率與其他轉軌經濟國家相比,相對是較好的。(2)通貨膨脹與失業造成的受害者情況不同,通脹幾乎使絕大多數人受害,大家都苦,所以一般不會有人帶頭鬧事,失業只是一部分人受害,心理不平衡,矛盾易激化,演變為社會治安問題,易引發社會動蕩。(3)針對兩者可採取的「挽救性措施」不同。假定通脹率很高,社會不滿,政府可採取凍結物價、工資指數化、存款保值、憑票供應等手段挽救;而失業者主要靠市場經濟本身的發展和需求結構的變化來消化,政府對嚴重的失業問題幾乎沒有什麼有效的「挽救性措施」。(4)對宏觀經濟運行影響不同。在通脹下,生產資料價格上漲,還不致於嚴重干擾宏觀運行;但是失業嚴重可能導致經濟崩潰。所以,從經濟穩定的角度來講,失業是比通脹更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厲以寧,《改革》94.2和95.1)
2.通貨膨脹與就業
有的人認為,用貨幣擴張緩解失業是一種短期手段,最終只會造成「滯脹的惡果,只有通過宏觀緊縮,使企業通過痛苦轉換,才能提高效益、擴大生產、增強競爭能力進而解決社會就業問題。
也有人認為,在國家沒有能力建設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時,國有企業的經營目標依然要服從社會穩定的目標,為緩解人口就業的壓力,其職工規模增長超出生產增長,職工福利增長超過利潤增長,大量的流動資金貸款為消費基金侵蝕,增加社會通貨膨脹的壓力。但是國家只能在承認一定的通脹水平下,加快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大力發展非國有經濟,加快國有企業改革。通貨膨脹是緩解失業問題的成本付出,需要在較長時期里忍受。(李羅力等《經濟研究》95.2)
六、治理通貨膨脹的政策和手段
針對1994年的通貨膨脹,當時有三種治理方案:第一種是採用慢剎車、軟著陸的方式,投資、財政、貨幣政策一定程度地實行緊縮,同時確保國家重點工程項目和農業收購所需要的資金,抑制通脹的同時也要考慮不能使經濟大滑坡;第二種是採取全面的、嚴歷的治理通貨膨脹的政策,把拉下通脹作為頭號目標;第三種方式的基調是只要經濟還能增長,人們還忍受,通貨膨脹就不急於治理,只是採取一些抑制性措施。實踐中採取了第一種方案,並基本取得了成效。如何進一步地、較根本地治理通貸膨脹做了許多研究,得出多種觀點,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一)政府要實行穩定增長的經濟政策。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政府在保證經濟適度增長的同時應該把防止經濟過熱作為一項經常性的政策目標,保持貨幣的穩定。治理通脹的代價要遠大於通脹的短期收益,宏觀調控不能寄希望於經濟擴張和通貨膨脹後的調整,在轉軌時期,一定程度的通脹難以完全避免,政府應實行穩定的發展政策,採用各種微調措施防止經濟的大起大落。(李拉亞、洪銀興)
(二)深化體制改革,建立合理的約束機制。在體制改革方面最要做的是建立起合理的約束機制,包括外部約束以及自我約束機制。外部約束機制即要靠完善法規、加強監管、完善市場機制等規範經濟主體(包括企業、銀行、地方政府)的行為。自我約束機制則需要將經濟主體的行為同風險意識掛鉤,不能盲目擴張。「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自求平衡、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原則應得到貫徹。自我約束機制的建立要以產權改革為前提,只有理順產權關係,明確利益關係,才可能從根本上加強經濟主體的風險意識及自我約束意識。應該認識到,合理的約束機制建立,應該在企業、銀行、地方、部門同時進行,因為它們是互相影響互為因果的。關於金融體制中金融市場的問題,金融市場是個新生事物,它存在的問題很多,但它對資金有效流動配置是有利的,對宏觀政策引導是有利的,應以積極的態度穩定發展。
(三)在改革中調整國民經濟內部比例關係,實現產業平衡。
1.務必高度重視農業的基礎地位。市場農產品價格是否合理、穩定,對穩定幣值、穩定人心舉足輕重。一定要增加財政、銀行的農業投入,完善農業生產經營體制。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加強江河治理和保護耕地等措施,一定要落到實處。2.發展交通、能源等基礎產業,治理通脹的緊縮政策應該是結構性的,對基礎產業不能緊,反而應該支持,在增加國家投資建設的同時,可以鼓勵民間興辦。
(四)貨幣、信貸、投資規模控制的問題,應該說,80年代以來歷次通貨膨脹與貨幣、信貸及投資規模擴張都是有關的。但不能簡單地對三者進行壓縮。此次通貨膨脹主要是由於92、93年的規模擴張的時滯影響,94年對三者的宏觀控制效果較好,穩中略有些松。適當的壓縮是必要的,但幅度不可過大,而且也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如對投資規模不可一概壓縮,對於瓶頸產業還應加大投入,對於盲目上馬,效益不高的項目則應該嚴加控制,要根據產業政策,對已開工的項目進行排隊,分出重點和非重點項目,集中資金保證重點項目按時完工。對非重點項目,由地方政府及企業自籌資金,貨幣發行不宜做大幅度的壓縮,信貸規模1994年控制得也較好,年初的計劃沒有突破多少。為了保證經濟增長,就業狀況穩定,目前對這三者的壓縮一定要適當。
(五)積極穩妥地推進價格改革,加強對流通領域的管理
價格改革中首先必須處理好放開價格與管理的關係。對於競爭性較強,市場較完善的商品,可以充分地放開價格,讓市場進行調節。對於壟斷性產品、國家重要物資的價格,則要加強管理,不能由定價主體任意定價,因為這些產品多是需求的價格彈性較小的,且缺乏競爭對價格主體的約束。對於幾種價格上漲帶動大的基礎產品價格要控制住,甚至可以用財政補貼等辦法來穩住其價格,因為有些基礎品的調動幅度並非是合理的,若放任其價格自由波動,對價格體系會造成不確定的動蕩。因此,一是要建立和完善中央地方兩級重要商品價格調節基金制度和商品儲備體系,可以通過吞吐調節,使商品價格的變動由長期的供求關係調節,少受短期的有時是人操縱的供求關係的影響,減少價格波動幅度;二是制定法規約束企業和其它市場主體的價格行為,如反對壟斷價格,反對追逐暴利等;三是完善市場經濟下的物價監控制度,加強成本管理監督,加強審計的作用,對放開後的物價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手段監控,還要建立物價檢查制度糾正各種違法漲價、損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國家統計局自94年11月來每月公布各省市自治區的物價指數,旨在互相比較,互相監督,以加強地方對物價的管理。但也有人提出這會導致地方虛報數字以瞞劣績或贏得表揚,這不僅達不到比較監督的目的,還會歪曲信號,使中央宏觀決策建立在錯誤的信息基礎上而導致偏差。對於流通領域的混亂現象要予以治理。要制定完善的流通制度及法規,加強流通領域的透明度,如對出廠價、拋出價、零售價都明碼標價,有據可依,對於不合理的流通環節應予以取消,對於流通領域中的不正之風嚴肅整頓。
(六)加強財政建設
治理通貨膨脹,首先要端正政府行為。1.要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特別是增加中央財政收入,逐步將預算外資金納入財政預算,加強中央財政的宏觀調控能力,真正使財政發揮其優化資源配置,公平收入分配和保持經濟穩定的職能。2.合理的控制財政支出的規模,調整和優化財政支出的結構,增加財政支出的透明度。財政的建設性項目支出應主要用於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的建設,加強對財政支出的監督,保證財政支出的公平性。3.加強財政投資管理。(樓繼偉郭向軍《金融研究》94.9)
(七)進出口政策的使用。目前,我國的進出口額已佔國民生產總值相當大的比例。進出口狀況對我國經濟、對通貨膨脹情況都是有很大影響,恰當運用進出口政策也有利於治理通貨膨脹,如通過出口供大於求的商品,進口緊俏商品來解決結構性價格矛盾對農產品價格的「蛛網」變動特徵,可適當通過進口來引導合理的價格水平。我國目前對於進出口還缺乏有效的指導及監控。部門、地方進出口的權力很大,造成一定的盲目性,建議成立一個權力較大的「進出口委員會」來協調部門地方利益,對全國的進出口狀況進行整體指導。
(八)改變低效率狀況。低效率的存在與高速度增長的要求是一對矛盾,這必然導致資金的缺口以及預算軟約束。因此從提高經濟效率的角度來治理通貨膨脹,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提高效率,就需要提高勞動生產率,這一方面要靠技術的進步來支持,另一方面要靠加強經濟管理,高效利用資源,建立良好的激勵機制來促進。
(九)改善收入政策
要擺正收入、物價、發展三者關係,從長遠出發,不搞超經濟的高收入增長,摒棄收入與價格指數化的作法,把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立在經濟發展和效益提高的基礎上;要改善對居民收入的宏觀調控和微觀指導,推進工資改革,強化個人所得稅的征管,鼓勵和引導居民將收入用於投資積累;加強對社會集團消費的控制。(徐鳳臻)
(十)對提高利率的認識。在發生通脹時,提高利率,收緊銀根從而降低社會總需求,是一個常用的對策。對於此工具的使用,說法不一,不贊成提高利率者認為:這樣會加重國有企業(尤其是困難大的國有企業的負擔);目前利率的彈性較小,對於增加儲蓄、抑制投資的作用不大。提高者認為:目前我國實際利率已達到負的兩位數,這是不健康的,不僅導致資金的浪費(因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壓力不大),而且容易出現資金市場混亂,甚至會出現不正之風及金融秩序混亂。適當提高利率對鼓勵儲蓄、抑制投資還是有相當影響的,對非國有經濟約束還是較硬的而且這傳遞了政府抑制通貨膨脹的信號,有利於降低人們的通脹預期。有人提出,應提高短期利率、新老貸款利率分別對待等措施。
(十一)通貨膨脹的政治治理
針對通貨膨脹的政治成因,有人提出了政治治理的內容:各級政府要端正發展的指導思想,克服急於求成的短期行為傾向;要端正中央和地方收入關係,地方財政應該支持國家財政;克服地方主義傾向,地方只在取得綜合效益發展的時候才能從中央得到更多的支持;加強中央政府的財政能力,減少政府對中央銀行系統工作的干預。
推薦閱讀:
※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充分必要性
※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的兩部類三部門模型(加入奢侈品)
※二重批判的「序言」——《馬克思致巴維爾·瓦西里也維奇·安年柯夫》
※在批判之前,你想要的是什麼?
※【浚襄】《共產黨宣言》通俗化改本07
TAG:通貨膨脹 | 馬克思主義 | 評論 | 原理 | 反思 | 主義 | 馬克思 | 1994年 | 研究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