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新加坡人住經濟適用房

八成新加坡人住經濟適用房 閭丘露薇 2011.7.23.

上一次去新加坡,大約一年前,和之前幾次一樣,都是出差,粗略印象,城市變得擁擠了,計程車依然難打,大排檔的價格貴了很多。

不過這次,因為探親訪友,住在組屋裡面,終於有機會感受一下當地人的生活。每天早上,到屋村樓下的大排檔吃一份早餐,算下來也就是十塊人民幣,朋友端著咖啡告訴我,十五年前,一杯咖啡大約二塊五人民幣,而現在,則是三塊五。這讓我相當羨慕,想想香港的那些屋村裡面的茶餐廳,一杯奶茶,十五年下來,早已經翻過了一番。當然,更不要說北京上海,一年不去,茶餐廳的一個早餐,不單單價格上漲了至少二成,分量還少了不少。當然,北京上海的茶餐廳不是普通百姓消費的地方,朋友也提醒我,烏節路的大排檔同樣不是做新加坡人生意的地方,想想那些地方的租金,價格不漲才怪。

走在組屋的街市裡面,感覺和香港的公屋屋村很接近,每個屋苑,都會有一個商業區,周邊會有學校,不過新加坡的要乾淨整潔一些,而商業區裡面大排檔的規模,則要龐大的多,新加坡的人口構成也決定了這些大排檔食物的多元化,單是中國食品,朋友說,也是從原來的福建廣東,慢慢有了四川風味,現在更是增加了不少其他的地方美食,因為來自中國的移民越來越多。

組屋相當於中國的經濟適用房,也類似於香港的居屋。香港有四成人口居住在公共房屋裡面,而新加坡有八成多人口居住在組屋,和香港大部分是政府出租不同,組屋只有百分之六是出租。

朋友住的一套一百四十平方米的組屋,是在三年前花了二百萬人民幣買下的,不過,他說,現在他的房子,已經漲到了差不多三百三十萬,這也是過去一年,不少新加坡人對政府感到不滿的其中一點,那就是樓價上升得太快。也因為這樣,新加坡政府開始改變之前,組屋基本上面積在一百左右的做法,開始興建小面積單位,提供了低收入人群,也採取措施,抑制私人樓房價格。

在不少外人看來,新加坡是相當和諧的地方,人們應該相當滿足現有的生活。不過根據美國CIA World Factbook的數據,新加坡的基尼指數在2009年是48.2,事實上,從2005年開始,李顯龍就表示,政府會致力於縮小貧富差距,但是去年,在已開發國家間,新加坡的貧富差距排名第二,排在香港後面,這使得收入最低的20%新加坡人平均收入下降2.7%,儘管新加坡平均月薪在過去十年,因為強勁的經濟增長,增加了40%。

這樣的狀況,對於還沒有買房買車的年輕人來說,感觸特別深,因為門檻提高了,也因為這樣,他們不同於他們的父輩,或者祖父母輩,對於這些過來人,政府過去提供的一切,他們心存感激,因為能夠居者有其屋,還有公共福利以及公共服務。但是年輕人所看到的,卻是他們的訴求,遭到了政府的漠視,而執政的人民行動黨的長期強勢,在這些年輕人看來,更是「不正常」。

其實不單單是年輕人,越來越多的新加坡人,有了求變的心態,因為他們開始意識到,經濟數據不是評價一個政黨的唯一標準。正如一個新加坡網民所說:「我希望人民行動黨不要忘了,我們是人,我們不是經濟數據,希望各位要記住這一點。」


推薦閱讀:

新加坡這種國家對公民的優待,會不會導致「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層問題呢?
焦點話題109期:李光耀如何讓新加坡人「居者有其屋」
新加坡人歧視中國人嗎?
戰略要地,華人佔據75%的人口
馬來人和新加坡人對待中國人 天壤之別啊

TAG:經濟 | 新加坡 | 新加坡人 | 經濟適用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