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談戀愛,十幾年沒進步!
台灣人談戀愛,十幾年沒進步!
十年來,不論是在台大學生選課搶破頭的「愛情社會學」課堂、台北市婚前教育班、父母座談演講,台大社會系教授孫中興發現,現場提問幾乎沒有太大改變,不外乎:
喜歡和愛有何不同?
怎麼知道她/他是不是我的「那個」她/他?
怎麼跟喜歡的人告白?
失敗怎麼辦?
遠距戀愛容易失敗?
婚姻是不是愛情的墳墓?
分手怎麼辦?被劈腿怎麼辦?
「還是跟我高中想問的問題一樣,」孫中興觀察,雖然網路交友更方便、探討親密關係的書籍成千上萬本,但十年來問題幾乎沒變過,顯示學生對愛情還是有很大困惑,而親情、友情、愛情親密關係彷彿「沒人教」也「不必學」,長大了就「自然」會了一樣。
月老廟做田野調查
每週一早上九點座無虛席、笑語滿堂的「愛情社會學」,透過大學生最好奇的主題「愛情」吸引學生,扎實閱讀中西歷史愛情故事、愛情研究理論外,更開放學生暱名提問,例如「愛情EQ低的人是不是不適合談戀愛?」
「難道IQ不夠高的人就不用念書、笨一輩子嗎?就是低才要學嘛。」孫中興總在幽默應答中導引正面思考,課堂問答錄在網路上常被瘋狂轉寄。課後設計的創意作業,常常讓修課的台大學生們實際反省自己的親密關係與愛情觀。
這學期的一份作業是要同學課餘到霞海城隍廟、萬華龍山寺裡的月老殿做「田野觀察筆記」,看看來求姻緣的是哪些人。許多學生回來後驚訝發現,「很多帥哥、美女居然也要求姻緣,」體會原來幸福感情與外貌並不必然相關,透過作業反思自己的刻板印象。
照顧雞蛋學愛情
「照顧雞蛋」是參考美國小學生的課後作業,孫中興自掏腰包買雞蛋,要每位大學生二十四小時照顧一顆蛋一週,像是仔細經營自己的感情一樣。
但他發現有學生當場就打破了,一個禮拜後有人的白蛋被媽媽拿去煮了,只好拿土雞蛋回來。「如果這是他們面對愛情的態度,這也難怪多數人會不幸福了。」他搖搖頭說,一百個學生裡面只有十個人好好照顧雞蛋,甚至幫蛋取名字、做裝飾、還找了其他蛋做朋友。
「愛情事件簿」則要同學回顧自己曾經歷過的感情,把電影票根、電話卡、照片、情書等紀念品整理成事件簿,然後寫下感想。
剛開始許多學生反彈,不願碰觸過去的感情,寫完作業後很多學生大哭一遍,才發現從前自己在感情中的關係狀態,譬如不夠成熟,以為用強烈忌妒才能掌握另一半。也有人反省後寫下:原來感情不是「We」而是「兩個i的Wii」,在感情中讓對方做自己,而不是強迫變他成「e」。
「客觀看待一件事情,才能用不同的眼光反省過去的感情,然後學到經驗而更成熟,」孫中興把社會學研究的「反身性」概念用到課堂中,讓學生看見自己。
爸、媽,你們怎麼結婚的?
另一項作業請同學訪問父母從認識到結婚的過程,讓學生有機會理解父母親,也開啟親子之間較少碰觸的話題。十年下來孫中興發現,仍有一半台大學生的父母是年紀到了,經過相親而結婚,較難給孩子男女感情上的經驗和對話,許多學生都提到爸媽說「結了婚再培養感情就好」。
不少學生則驚訝發現自己在不自覺中複製父母的感情經驗,甚至帶著同樣的刻板印象,「跟課本寫的一模一樣」;也有重組家庭的學生因此與父母長談,冰釋了許多誤會。
「到了大學才學已經太晚了,」總是有人問孫中興為何在台大開這門課,他反而認為國、高中早該學了。他從幾百份學生愛情事件簿裡發現,高中時候轉入地下的補習班戀情、暗戀是最扭曲痛苦的,反而容易走上錯誤的路。孫中興建議父母應該敞開心胸跟這個年齡的孩子正面談論「感情」,孩子願意分享也才有機會開導。
不懂愛卻願為愛死?
目前每位高一學生的生命教育課裡,也已經加入了「性愛婚姻與倫理」課程。淡江中學生命教育種子教師、國文老師陳炯堯總是背著吉他,帶學生在校園大樹下唱《輕輕》、陳昇《最後一次溫柔》等描述愛情的歌曲,思考歌詞背後呈現的愛情觀。
同時藉著許多「以愛為名」的傷害事件,和學生討論什麼是愛?尊重學生看法的同時,點出邏輯上的問題而不搬弄大道理。
陳炯堯向學生拋出一個個難題:你居然可以不知道愛是什麼,卻願意為它而死?愛有種類嗎?愛有條件嗎?愛有成熟不成熟之分嗎?是不是有自由才有愛?
「矛盾愈大,愈能幫助孩子思考,」被學生戲稱為愛情顧問的陳炯堯解釋,愛情和性是青少年既切身又急迫的兩大問題,但社會上充斥連續劇、電影、愛情歌曲等似是而非的論述,造成孩子往往帶著謬誤的觀念。
因此必須透過生命教育激發反思,及早讓孩子認知正確的意涵,「愛是一種可以學習、也必須學習的能力」,與家境、成績、性別、甚至同異/性戀都沒有關係,不僅能減少孩子犯錯付出的代價,更將影響他面對婚姻與教育下一代的方式。
孫中興在每堂愛情社會學結尾,總會送給每位正在、或準備投入愛情的台大學生愛情箴言:平等對待,共同奮鬥。愛,是一門必須終身學習的生命教育。
放不下男人自尊,愛情註定受挫
或許是身為創作者的關係,李鼎創意文化總監李鼎對人有著獨特而敏銳的觀察,他在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中寫下這麼一段:「台灣男人的5大毛病:太ㄍㄧㄥ、太急、太在意工作、太癡情、太不用功。」
用來描述男性面對感情關係的處理方式,這絕對百分百吻合:喜歡對方又不敢行動,瞻前顧後;缺乏耐性,感覺不對趕緊換另一個;永遠把工作擺第一,以為等到需要時愛情會自動降臨;沉溺在過去的戀情,老愛重提舊事;不喜歡深入,凡事淺嘗即止。
事業有成,人際關係不及格
30歲上下的男人,就像疾駛的列車,永遠在趕往下一站,在事業的叢林戰場上,奮力殺出一條血路,完成自我。
2004年之前的李鼎,努力填滿履歷表上的空白。他是導演、作家、平面攝影、創意行銷、詞曲創作人。國立藝術學院(現為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後,擔任過廣告與紀錄片導演、超級電視台創意總監、Channel V大中華區節目部監製、綜藝節目總策劃,並連續兩年以頻道廣告作品榮獲3座國際 Promax(電子媒體促銷與行銷協會)大獎。不斷往返於上海、北京、紐約、與台北之間,過著忙碌的空中飛人生活。
然而,當男人在事業上快速衝刺的同時,似乎也註定丟失某些東西,例如沒時間經營人際關係,對它的渴望卻是有增無減。每次登入MSN時,李鼎忍不住想著:「這一長串的MSN名單,願意和我一起出去玩的人又有幾個?」寂寞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找不到人。
放不下男性自尊,害怕受傷害
男人面對愛情關係時,多數時候想修復,卻又顯得力不從心。特別現今兩性權力關係徹底翻轉,男人不願放棄的男性自尊,如今卻成了愛情關係的最大絆腳石。
挑選另一半眼高手低,只想「訂做」心中完美的另一半,過去的李鼎也曾如此:對於女伴有列不完的條件,包括學歷、成長背景、興趣嗜好、外表等等,「最後卻發現,根本是在尋找女生版的李鼎。」挑選不到的人,就拿工作當藉口,「嘴巴最常說工作第一的人,其實在KTV點唱的都是最悲情的歌,」李鼎笑說。
愛情關係中,男人仍想保有職場上勝利者的強勢姿態,不願被視為弱者。因此,不承認自己有被撫觸、被愛、被肯定、被關心的需要,卻無法掩飾內心極度需要有人陪的脆弱心理。
因為自我而害怕受傷,所以給不起愛;因為輸不起,所以輕易放棄,男性腦中殘留的仍是上一代的傳統關係。問題是,現代社會愈來愈沒有大男人主義的生存空間,男人們心知肚明,但要他們改變,卻很難。
李鼎也曾有過這種掙扎,他回想起念書時在衡陽路公車總站苦等女友2小時的情景,剛開始以為對方只是晚一點到,過了將近1小時,失望地以為對方可能不會來了,再過了半小時,開始緊張地想要打電話確認,最後她終於出現了,「那時候可以這樣為了一個人等2小時,現在為何不行?」
然而,在目前新舊價值轉換的過程中,男人只能跌跌撞撞地從一段又一段的戀愛過程中,了解什麼是愛情、了解女人。
李鼎就也是從一次次的經歷中,慢慢補修自己的愛情學分,曾經努力地要在關係中表現自己,忽略對方的需要;曾試圖要佔有,要對方順從;曾想著逞英雄,希望對方心裡只有一個人。「到現在我還在學習,」李鼎坦白說。
推薦閱讀:
※女生會因為這十種特質對你扎心
※渣男是怎麼撩到那麼多女朋友的呢?這是他們最常用的五個方式
※不想酷了,想要抱抱
※【戀愛】19條戀愛必備,男人不要太自大!
※被喜歡的女生討厭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