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_面部色診初探
色診是望診的重要內容,望診是中醫的基本診法之一。《黃帝內經》中有關色診的內容極為豐富,論述甚詳,色澤的變化及其基本特徵是在不同疾病情況下。隨著個體差異而產生的特殊變化,本文根據《黃帝內經》原文精神,探討面部色診問題,以期達到臨床診治疾病的目的。
1、辨病性,觀正氣、面部色診為先
面部色澤的變化可以反映正氣的盛衰以及邪氣的進退情況。色澤的變化以面部最為明顯,因為心之華在面,心和其它臟腑的精氣通過經脈的聯繫而上榮於面。《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說:「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孔)竅。」
在生理情況下,我國正常人面色紅黃隱隱、明潤而含蓄,這種常色隨稟賦的不同、地域的差異、工作條件的優劣等因素而有偏白、偏黑、偏黃、偏赤的差別。在病理情況下,面部顏色的變化主要有青、赤、黃、白、黑五種。五色的不同可以反映不同性質和不同臟腑的疾病。如《素問·舉痛論》指出:「視其五色,黃亦為熱,白為寒,青黑為痛。」在其它篇章還進一步論述了黃與赤雖同主熱證,但二者表示的熱勢不同;青黑同主痛證,在痛的程度上又有輕微與劇烈之別。
面部色澤的變化可反映五臟疾病,按照《黃帝內經》原文精神,白色多為肺病;黃色多脾病;赤色多心病;青色多肝病。黑色多腎病,所以在診治疾病時首先應注意望面部色澤以確定病性。當然,色澤的變化是以整個面部而言的,色澤反映於面部並非絕對均一,只是相對的一致,並且隨病情的輕重程度而變化,即面部色澤在一定時間內,具有暫時地、相對地穩定性。
在五臟感受病邪情況下,面部色澤是以某一部位為中心呈放散性地分布。《素問·刺熱論》中有:「肝熱病者左頰先赤,心熱病者顏先赤,脾熱病者棄先赤,肺熱病者右頰先赤,腎熱病者頤先赤,病雖未發。見亦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五臟熱症均以赤色見之,由於受病臟腑不同而出現於面部的部位也不同,色澤必以此為中心放散到與其相鄰近的部位以至波及到整個面部。
《素問.瘓論》中有:「肺熱者色白而毛敗,心熱者色赤而絡脈溢,肝熱者色蒼而瓜枯,脾熱者色黃而肉蠕動,腎熱者色黑而齒搞。」同為熱邪,五臟病證表現在面部的色澤不同、兼症迥異,根據五臟病表現的色澤及兼症的不同,在鑒別診斷方面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儘管面部色澤變化以相對一致者較多見,但在某些特殊或複雜病症時,面部色澤的變化也較為複雜,如黃白相兼、或青赤相合、或黑白相混、或如盛妝而獨現於面部等等,面部的相兼色既可診斷疾病,也可判斷生與死候,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2、審病位,定臟腑,
面部分部色診在後、面部分部色診主要有兩種觀點,一是按照《靈樞.五色》篇分法:另一是按照《素問.刺熱論》的分法。以前一種劃分法應用較廣,後一種一般僅作臨床參考。
五臟受邪不同,色澤表現的部位就不同;也有同一臟腑,在不同的病程表現於面部色澤的部位也有差異;既是同一臟腑,同患熱證,面部色澤表現部位也不盡相同。象肺患熱證,一為右頰,一為舌土。只有結合五臟在面部色澤分布特徵,患者病情,去尋找部位的變化規律,至於六腑、四肢百骸、三百六十五絡等在面部的分部,多依據《靈樞、五色》篇分法。
五臟在面部色澤分部只能是相對部位,不可能局限在某一部分或區域。《素問、刺熱論》中的右頰先赤、顏先赤、鼻先赤、右頰先赤、頤先赤、面先赤、顏先青等,都是指相對於整個面部色澤而言,有先必有後,至於後為何部位原文雖未論及,但可推斷先出現色澤變化的部位必影響到與其鄰近的四周部分,然後影響到遠離它的其它部位。
3、利用五臟開竅的理論診斷疾病
原文論述較多,應用也廣,除脾開竅於唇四白多診斷脾病外,口、耳、鼻、舌既可診斷與其本身相聯繫的內臟疾病,也可診斷其餘四臟以及全身性疾病,因為其與五臟各有相聯繫的經絡部位及反應點。但多側重於目診肝病、奔診脾病、耳診腎病、舌診心病,須結合臨床,才能診斷準確。
4、詳病情,分部位
面診與分部色診須合參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面部是其中一部分,面部這個相對獨立的整體又是由隸屬於面部的各個局部組成,所以人體有病必然會反映於面部或面部各個小區域。從上可得:面部色診是面部分部色診的基礎,面部分部色診是對面部色診的補充。面部色診可以確定病邪性質和正氣的強弱,面部分部色診在此基礎上可以進一步確定病位,二者相益為彰,互為補充。中醫色診有許多獨到之處,《黃帝內經》在望色時以明堂(鼻)作為重要的色診基準部位,(也有以其它部位為基準的)後世多遵從之。明堂位於面部正中,望其色澤的變化可以測知病變,但這不是唯一的望色部位。
如果有「斑」煩惱的朋友,可以加微信:aitaiyang94,分享專業的中藥祛斑方法!
推薦閱讀:
※「太一」小考昭穆的實質黃帝為什麼是土德
※軒轅黃帝四季詩
※《黃帝內經》10條經典養生智慧,永久收藏,一定要背下來
※2009己丑黃帝故里拜祖大典 王全書恭讀拜祖文
※黃陵縣民祭黃帝陵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