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民間遊戲與感統訓練

摘要:兒童出現的多種不適應性癥狀都是由於感統失衡造成的,造成兒童感統失衡的主要原因缺乏運動、缺乏遊戲、缺乏大自然的熏陶。此外,先兆流產、懷孕時用藥或情緒處於應激狀態、早產、剖腹產等也是導致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的主要原因。針對這樣的原因,對兒童進行適當感統訓練則有助於使兒童正常成長。我國的許多民間的兒童遊戲往往都是很好的感統訓練活動,對感統平衡有很強的針對性。

關鍵詞:感統平衡 民間遊戲

從70年代開始,西方發達國家以「兒童感統訓練會館」的方式開始普及感覺統合訓練系統,在美國,每100個幼兒園就有98家幼兒園內設有「兒童感統會館」。

感統訓練系統80年代初傳入亞洲的日本和韓國,90年代初傳入我國的香港和台灣地區。在台灣地區,感統訓練系統在幼兒園中的普及率為95%,每100家大型社區內就有80個設有大型的「兒童感統訓練館」。

應該說,感統訓練日益受到重視,雖然在中國大陸,感統訓練館普及率還不到5%,但是我們聰明祖先早就創造出了各種遊戲對兒童進行感統訓練,這些遊戲不需要昂貴的訓練器材,也不需要專門的場所,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因此,無論在偏遠貧窮的山村,還是在喧囂繁華的城市,許多兒童都在自發的開展感統訓練。本文從感統訓練的一般原理出發,簡單介紹部分民間遊戲對感統訓練的原理,提示家長積極引導子女開展這樣的訓練。

1 什麼是感統

1972年,美國南加州大學臨床心理學專家愛爾絲博士(Ayresa.J)創導了感覺統合(Sensory Integrafion Theory)——即「感統」理論。

人的大腦是通過感覺學習的方式達到感覺統合的。即由視覺、嗅覺、味覺、觸覺、平行覺、本體覺等感覺接受來自外環境,包括自身(內環境)的信息,由傳入神經輸入腦幹網膜系統進行過篩,進一步傳達至大腦,大腦對這些信息進行加工、分析,分輕重緩急向效應器(機體)發出指令,機體的器官或組織做出反應;

在接受新的信息的同時,大腦要找出貯存於記憶中的經驗信息,將新的感覺與以往的經驗進行比較,並使之協調,做出有效的反應,這個過程稱感覺學習(Sensory study),又叫感覺——動作學習。 大腦對感覺信息的整合處理(integration),叫做感覺統合(Sensory Integration)。

簡單的說,「感統」是指將人體器官各部分感覺信息輸入組合起來,經大腦統合作用,完成對身體外的知覺做出反應。

只有經過感覺統合,神經系統的不同部分才能協調整體作用使個體與環境順利接觸;沒有感覺統合,大腦和身體就不能協調發展。

2 感統失衡的一般表現及危害

愛爾絲博士(Dr.Jean Aryes,美國南加州大學博士)指出:感統失調會嚴重影響兒童的健康成長,主要體現在嚴重影響兒童心理素質的提高、對兒童智力開發和綜合能力的培養不利、學習能力和性格上出現障礙、人際關係敏感或社交退縮、心理素質差等方面,其具體表現如下:

一、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表現為多動不安,走路易跌倒,原地打圈易眩暈,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愛做小動作,調皮任性,興奮好動,容易違反課堂紀律,容易與人衝突,愛挑剔,很難與其他人同樂,也很難與別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慮別人的需要。有些孩子還可能出現語言發展遲緩,說話詞不達意,語言表達困難等。

二、視覺感不良:表現是儘管能長時間地看動畫片,玩電動玩具,卻無法流利地閱讀,經常出現跳讀或漏讀或多字少字;寫字時偏旁部首部顛倒,甚至不認識字,學了就忘,不會做計算,常抄錯題抄漏題等。

三、聽覺感不良:表現為對別人的話聽而不見,丟三拉四,經常忘記老師說的話和留的作業等。

四、觸覺過分敏感或過分遲鈍:表現為害怕陌生的環境、吮手、咬指甲、愛哭、愛玩弄生殖器等、過分依戀父母、容易產生分離焦慮,或過分緊張、愛惹別人、偏食或暴飲暴食、脾氣暴躁。

五、痛覺過分敏能感或過分遲鈍:冒險行為,自傷自殘,不懂總結經驗教訓。或者少動、孤僻、不合群、做事縮手縮腳、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為。

六,本體感失調:方向感差、容易迷路、容易走失、不能玩捉迷藏、閉上眼睛容易摔倒、站無站姿,坐無坐相、容易駝背、近視,過分怕黑。

七,動作協調不良:表現為動作協調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孩子那樣會滾翻、騎車、跳繩和拍球等。

八,精細動作不良:不會系鞋帶、扣紐扣、用筷子,手腳笨拙,手工能力差。

這些問題無疑會造成兒童學習和交往的障礙,儘管這樣的兒童有正常或超常的智商,但由於大腦的協調性差會影響注意力和記憶力、影響言語表達、影響人際交往,因而直接影響了兒童學習、生活、運動,也影響人際關係,防礙正常的成長發育。

另外,感統失調的孩子在幼年時也許不會表現出來,到了學齡期,就會在學習能力和性格上表現出這樣那樣的障礙。與其他正常孩子相比,在學習能力方面可能顯得十分笨拙、人際關係敏感或社交退縮、心理素質差,讓家長和老師非常操心。家長和老師應及早發現孩子的這些行為問題並及時進行心理治療訓練,否則,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和學習能力發展,造成孩子學習基礎差、心理發育遲緩和人際關係障礙,進而出現厭學、逃學、撒謊等行為問題,甚至會出現品行障礙,長大了就會延續為人格障礙,變成犯罪的易感人群。

3感覺統合失調的原因

人類大腦與其他動物最大的區別在於人類大腦發育存在幼態延續的現象,出生時人類大腦只發育了23%,剩下的77%在後天發育,這種龐大的可塑性為人類適應環境提供了非常廣闊的天地,當然大腦的發育本身也需要外界的刺激源的引導,但當今中國家庭多為獨生子女,不但夥伴少了,而且多數家長對他的掌上明珠存在過分保護的問題,兒童應有的摸、爬、滾、打、蹦跳等行為,在發育的自然歷程中被人為破壞。

兒童該爬的時候沒爬,日後可能出現協調性、平衡感差、該哭的時候不讓哭,口腔肌肉缺乏鍛煉,心肺功能弱,甚至語言表達差。獨生子女出現感覺統合障礙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運動、缺乏遊戲、缺乏大自然的熏陶。

當然先兆流產、懷孕時用藥或情緒處於應激狀態、早產、剖腹產等也是導致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的主要原因。

4 民間遊戲的感統訓練

在我國民間有很多兒童遊戲都是十分有利於感統訓練的,現列舉幾個活動的例子一一論述其對感統訓練的原理。

一、本體感訓練

本體感差的孩子手腳笨拙、動作協調能力差、動作緩慢拖拉、消極,沒有上進心、缺乏自信心、脾氣暴躁、粗心大意,不能正常完成布置給他的任務,生活自理能力也比較差,所以讀書以後,往往會出現學習困難、學習效率低等各種問題。此外,這些孩子的自覺性和自制力也都比其他孩子差。

另外,由於控制小肌肉和手眼協調的腦神經與控制舌頭、嘴唇肌肉、呼吸聲帶的神經是相同的,所以本體感不足的孩子,大腦對舌頭、嘴唇、聲帶的控制不靈活,容易造成語言障礙,如語言發生遲緩、發音不清、口吃等。

兒童遊戲扔沙包(圖一),多個兒童一起玩,其中兩個人扔,可以砸中間的人,中間被砸中者替換砸中他(她)的人進行扔沙包。打方寶(圖二),方寶石一種用紙摺疊方形製片,兩個兒童進行遊戲,二者一方把方寶放在地下,另一方用自己的方寶去打地上的方寶,打翻了則成為自己的,否則把自己的方寶放在地上有對方打,如此交替。這兩項活動都鍛煉了兒童的本體感,此外,家長還可以通過跟孩子開展變速運動、旋轉運動、幅度力度訓等親子遊戲來對孩子進行本體感覺訓練。

二、大腦平衡功能訓練

由於母親懷孕時保胎,不敢活動,孩子出生時早產、難產或剖腹產,出生後爬行訓練不足等原因,則會影響孩子大腦前庭平衡功能的發展,孩子會表現得好動不安,跑步愛摔跟頭,不會走平衡木,不能盯住目標看。

有的孩子做旋轉運動,從來不覺得暈,這是前庭平衡功能對外界信息不敏感的緣故;也有的孩子特別怕暈,這是因為過分敏感,外界的信息特別容易進入大腦,所以孩子特別容易受到無關信息的干擾,注意力很難集中。

為了防止出現這些問題,在孩子出生後的前3個月,要經常並且適度地抱著孩子輕輕搖晃,讓孩子的大腦平衡能力得到最初的鍛煉;在孩子七八個月大的時候,一定要訓練孩子的爬行能力,這樣對鍛煉孩子的手腳協調能力很有幫助;當孩子再大一些時,要讓孩子多走平衡木,或者多做盪鞦韆、旋轉木馬等遊戲。

兒童遊戲鬥雞(圖三),可以兩個兒童或多個兒童進行,孩子均抱起自己的一條腿,另一條腿著地,互相碰撞,被碰到者失敗。兒童拉馬遊戲(圖四),適合四個兒童進行,兩人一組,每組分別有一人騎在另一身上用力拉另外一組的人,被拉到者失敗。此外,還可以通過平衡木、平衡台、旋轉圓筒等項目,來訓練大腦前庭平衡功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三、觸覺訓練

許多學習障礙的兒童都伴隨感覺動作落後的現象,雖然感覺動作落後並不等於學習障礙,但是從發展的角度來說,感覺動作也是很重要的心理功能,因為複雜的心理功能都是從這一簡單的心理功能發展而來的。早在20世紀初,法國的教育家蒙台梭里就提倡幼兒的感覺教育,從感覺形成知覺,進而形成智力。感覺訓練主要目的是強化皮膚、大小肌肉關節神經感應,辨識感覺層次,調整大腦感覺神經的靈敏度。家長可以從觸覺訓練、溫度感覺訓練、實體感覺訓練、重量感覺訓練、味覺訓練、視覺訓練、聽覺訓練等方面做起。

兒童遊戲彈玻璃球(圖五)是兩個或多個兒童進行的遊戲,其中一個兒童用自己的玻璃球去碰撞對方的玻璃球,碰到則贏得該玻璃球,並可以繼續碰撞,如沒有碰到則有對方來碰,如此交替。

挑冰糕棍遊戲(圖六)為兩個兒童進行的遊戲,二人共同一把冰糕棍,將冰糕棍撒在地上,由一人在沒有碰到其他棍的前提下先拿出一根,然後用該棍跳動其他的冰糕棍,直到出動別的棍為止。這兩項遊戲都鍛煉了兒童的精細動作的能力。

對於孩子的感覺訓練,家長還要對孩子要多親多抱,給孩子提供乾淨自由的空間,利用好孩子洗臉、洗澡的機會,通過毛絨玩具等生活中瑣事來加強對孩子的感覺訓練。

5 結論

許多民間遊戲對於兒童感統訓練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長應該有針對性的和孩子一起開展親子遊戲,以有利於兒童健康順利地成長。與此同時,家在在對孩子進行感統訓的時候,還要遵循以下原則:訓練當中要讓兒童感到快樂而不是壓力;訓練中兒童是主角,要尊重兒童對感覺刺激的需要和選擇;通過控制環境給兒童以適當的感覺刺激,從而改善其感覺統合能力,使兒童能作出適應性反應,不要教孩子如何做;訓練過程中,給孩子以積極的反饋,並與家長分享孩子成功的喜悅。


推薦閱讀:

民間盲派秘傳:兩頭掛直斷法、八字天干兩見直斷法
子平 民間食傷歌決
日本民間傳說最強最惡的三大妖怪,日漫里的常客。
民間擇日之法(5)——禁婚年

TAG:遊戲 | 民間 | 訓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