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拒絕校園暴力你家有孩子上學嗎

校園暴力案件頻發,作為家長的我們是否也在為此事擔憂

從各個媒體反映的結果看暴力本身,原由都非常簡單,

這些年校園暴力為什麼頻發呢

原因也是很簡單,因為智能手機多了,以前也有嗎?

當然有,而且也不少

2015浙江省慶元初中幾名男學生將一名小學一年級學生關在黑屋子裡暴力毆打

2014年重慶女學生遭暴打視頻打人者手段極其兇殘經查明系重慶酉陽縣一中初二4名未成年女生周某冉某任某羅某在縣體育館溜冰與陳某發生口角糾紛周某等人對陳某實施毆打

2015年深圳香港籍學生收取保護費將小學生全身刷滿油漆並在派出所叫囂弄死你

2015年湖南臨武三中發生了一起校園暴力事件,一女學生被數名女子暴打,女學生被打得一直哭叫,但可惡的幾名女子未住手

2016年4月27日晚,新化縣網友的朋友圈在傳播一個視頻:一群穿校服的女學生在輪流扇另一穿校服的女學生耳光

一、輿情綜述

校園安全關乎廣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不僅是各級黨委政府、政法機關、教育部門的工作重點,也是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近年來校園暴力事件被媒體頻繁曝光,校園安全問題的解決刻不容緩。校園暴力,主要指學齡期(7至18歲)青少年與同學之間發生的鬥毆、性侵、敲詐財物等暴力行為。據法制網輿情監測中心統計,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有關校園暴力事件的公開報道量總體呈上升態勢。校園暴力不僅對校園安全形成威脅,也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本報告以2015年1月至12月媒體曝光的40起校園暴力事件為例,從事發地域、暴力成因、暴力形式等多個角度對校園暴力事件進行分析,並提出應對策略,以期對相關部門有所助益。

二、輿情特徵

1.校園暴力在哪些地方頻發?

山東曝光量最高

本報告所統計的40起案例中,全國有17個省(區、市)被曝光有校園暴力事件發生,地域輻射範圍較廣。其中,山東省以7起位列榜首,典型案例有「山東16歲女孩被室友毆打4次」、「山東20多名學生群毆致1死」、「8名女生河邊群毆女同學並擺剪刀手拍視頻」等;廣東以5起位列第二位,典型案例有「廣東佛山中學生鬥毆警察鳴槍示警流彈打死學生」、「廣東男生與交往女生分手遭十餘名學生圍毆,相關視頻被廣泛傳播」等。

四成暴力事件有初中生參與

媒體報道的校園暴力事件中,有75.0%發生在中學生之間。其中,初中生佔比(42.5%)比高中生佔比(32.5%)高出10個百分點。而大學生(15.0%)、職校生(7.5%)及小學生(2.5%)佔比較低。中學生一般是處於13至18歲的未成年人,這一階段的青少年思維日漸成熟卻尚未完全成熟,多處於易衝動的叛逆期,缺少基本的罪惡感與罪責感,校園暴力的發生與其心智狀態密切相關。

同性別暴力事件佔比超八成

從性別上看,同性別之間發生暴力衝突的情況較多,「男男」暴力、「女女」暴力佔比總計85.0%。值得關注的是,女生之間的暴力行為佔比達32.5%,如「陝西女生被逼賣處」、「山東8名女生群毆女同學並擺剪刀手拍視頻」等事件曾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與男生之間「硬碰硬」的衝突方式不同,「女女」暴力多表現在侮辱性、逼迫性行為,對施暴方造成的心理創傷異常突出。

3.校園暴力的成因是什麼?

「日常摩擦」引發情緒失控成主因

在校園暴力事件的成因中,「日常摩擦」以55.0%的比例居首,「錢財糾紛」、「情感糾葛」分別以17.5%和15.0%的佔比位列二、三位。「日常摩擦」引發的暴力多源於生活小事,雙方在矛盾中情緒失控往往是釀成惡果的主因。例如,廣東曾發生一起「初三學生因騎車碰了校友廁所內被打到吐血」事件,相關報道累計被轉載46次。值得關注的是,另有7.5%的暴力事件是由「偏激心理」引發,這種心理帶有很強的青春期烙印,甚至出現因看不慣對方相貌、行為而產生欺侮、毆打等行為,如「初二女生因沒穿校褲遭輪流掌摑」、「初中生以別人長得丑為由打同學」等事件均曾引發較高關注。

群體性因素驅使暴力事件升級

校園暴力事件呈現出明顯的群體性特徵,即通常表現為一群學生對某一個學生或某幾個學生的暴力。相比一對一的暴力事件,群體性暴力事件通常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數據顯示,75.0%的校園暴力事件是在多人甚至幾十人之間展開,如「山東20多名學生群毆致1死」、「廣西女學生打架數十人互毆扯衣拉頭髮狂踹下體」等。在此類事件中,如受害方為一人,則多體現為輪流對受害者施暴,或少數幾人施暴,而群體中其他人則持放任、容忍態度;如受害方為多人,則多體現為「打群架」。一般而言,群體內通常有一位或多位主導者,其他人則因附和心理和從眾心理,順應強勢者的權威而加入群體。

4.誰在報道校園暴力事件?

地方都市報具有地緣優勢

媒體資源越發達,校園暴力事件被曝光的機率越大,尤其地方都市報作為民生資訊的主要載體,對地方新聞具有天然的地緣優勢。據統計,地方都市報首發的暴力事件為14起,佔比達35.0%,如《南方都市報》報道的「順德一男生與交往女生分手遭十餘學生圍毆」,《國際旅遊島商報》報道的「海口舊州中學一學生遭同學五次毆打」,《西部商報》報道的「平涼學生利用言語威脅、暴力毆打等手段『組團』搶學生」等報道,均首發於地方都市報,之後經網站轉載後引發全國關注。

5.校園暴力的後果是什麼?

暴力形式突破傳統的肢體衝突

校園暴力事件已突破傳統意義上的徒手鬥毆,械鬥、侵犯隱私部位等惡性暴力事件時有發生。據統計,「肢體衝突」仍然是校園暴力形式的主流,主要表現為互相推搡、踢打、抓撓等,這部分事件佔比約為70.0%。暴力形式表現為「械鬥」的事件佔比高達12.5%,比如「寧夏西吉二中一學生被同學拿刀砍斷手筋」等。此外,「侵犯隱私部位」及「性侵害」事件的佔比分別為10.0%、2.5%。從媒體報道來看,這三種暴力形式所造成的後果遠大於普通的肢體衝突,極易引發命案。

暴力致死案件佔比達16.7%

在40起校園暴力事件中,九成以上的事件造成人身傷害,在這些有傷害後果的事件中,因暴力行為致死的案件佔比為16.7%(6起),除「廣東佛山中學生鬥毆警察鳴槍示警流彈打死學生」系警方槍支走火致人死亡外,其餘均因暴力行為直接導致死亡結果。此外,「使用管制刀具」成為此類案件在施暴過程的顯著特徵,而一旦有刀具這類殺傷力強的工具介入,暴力行為的危險係數極大提升,增大人身傷亡的風險值,如「山東濟寧魚台一中學生使用管制刀具鬥毆致一死一傷」即是典型案例。這也提示學校和有關部門,在校園安全中,對管制類刀具的管理要格外嚴格。

負刑責的暴力行為低於三成

三、輿論觀察

1.校園暴力的社會成因

校園安全法制體系缺失

教育、文化等熏陶力量缺乏

2.如何解決校園暴力問題

(1)運用法治思維化解校園暴力

引導學生樹立敬畏法律之心

法制教育常態化

完善相關立法構建法律保障

荊楚網評論認為,「法律不張,則道德不力。校園暴力事件頻發,與施暴者處罰過輕,甚至免於處罰有很大關係。校園暴力中的很多施暴者還是孩子,從保護未成年人的角度,應當替他們的未來著想。但這不等於不要處罰。不妨借鑒一些西方國家的做法,比如強制學生參加社區公益勞動等」。教育部有關負責人也稱,「近年來,關於校園安全專門制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呼聲很高,全國『兩會』時也有一些建議及提案,倡議起草校園安全法,立法的完善能為治理校園暴力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2)遏制校園暴力校方責任不容推卸

學校教師處理學生矛盾時要公平正義,錯了就是錯了要接受懲罰。

應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

川南在線網評論文章稱,「很多學校都有心理教育課程,配備了專職心理教師,但當前一些學校並沒有利用好這些教育資源。學校應加強對心理輔導老師的培訓,關注有心理問題的學生,積極予以輔導,將『校園暴力』解決在萌芽狀態」。搜狐網評論指出,「要真正意義上消除校園暴力事件,學生的素質是關鍵。我們應該提高學生應對社會的綜合能力,引導學生從正確的途徑去解決他們所面臨的問題」。

可建立科學、有效的問題處理機制

構建民主、和諧的校園氛圍

四、家長學生應對建議

面對校園暴力很多家長也是無計可施,學校更是一帶而過,充其量對打人學生警告處分,面對不滿14歲致人死亡或重傷的不入刑責的少年也只是批評教育,對被打的孩子來說沒用任何用處,被打的孩子不僅身體上的摧殘更是心理陰影無法消除。

旁邊還有男生在拍照

女盲流扇耳光更是一絕有時候原因很簡單

原因就是長得太漂亮

素質低下的中學生慘無人道的踢打同學

在跪地求饒的情況下依然扇耳光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這是你家的孩子你會很淡定嗎

面對形形色色的校園暴力,我們的家長怎樣保護自己的孩子不受傷害

跟著我們來做,系統性的課程教授孩子遠離校園暴力。

樹立遠大的理想和目標

家長不斷的提醒孩子,你的理想和目標

重點闡述理想的意義

不是什麼人都配做你的對手,不要與那些沒有素質的人爭辯,微微一笑遠離他,不要讓他咬到你。這個必須看明白,因為許多人正在和瘋狗斗!

校園的這些流氓不配和你爭鬥,樹立一種交友謹慎的態度,不跟風,不爭搶,以學習為主,以實現自己的理想為目標。

暑期跟我來做,系統性課程教授孩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遠離校園暴力

跟著我們一起做最優秀的軍人

遠離校園暴力

關注我們雄鷹少年
推薦閱讀:

對校園欺凌說NO,被欺凌者終於不再沉默
湖北學生遭掌摑,教育局「好玩論」是下崗的節奏
袁貴仁回應校園暴力欺凌頻發:近期將開展專項治理
校園霸凌
扇耳光辱罵逼成抑鬱, 被欺凌長達10年, 她親手將帶頭者送去監獄

TAG:孩子 | 校園 | 校園暴力 | 上學 | 暴力 | 拒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