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的東西都在地下?

高中物理書有一段介紹用C14來鑒定年代,舉了個例子,說在某某地下挖出古代的榆樹,用C14鑒定其年份然後巴拉巴拉,然後我突然想到,為什麼幾萬年前的木頭會在地下呢,一細想,恐龍也是,他們死的時候並沒有被下葬,但是都在地下,古代的樹長在地表,但是慢慢變成了地下的石油,這就很奇怪了,為什麼這些東西都在地下?是地球在變厚嗎...


原答案:

不是都在地下,而是只有地下的被保留了下來。依然在地上的早就風化剝蝕了。

不是地球在變厚,而是地層在循環。

海拔越高越剝蝕,海拔越低越沉積。

補充說明:

原答案寫得倉促,現引用我在另一個回答中的話進行補充。

概率上說,只要是高于海平面的地方就受剝蝕,只要低于海平面的地方就被沉積。外力作用正是這種去有餘而補不足的負反饋。但是地球為什麼沒有變成球體呢?因為我們還有內力作用,而內力作用是損不足以奉有餘的典型——他是無心的,卻客觀上加劇了地形的差異。

在這裡內力作用是指岩漿活動。岩漿熱量驅動板塊運動形成山峰,這也是為什麼在青藏高原上能發現海洋貝類化石。而冰川/河流(等外力作用)則在不斷侵蝕山峰,搬運大陸的物質源源不斷送入海中。

在海或其他沉積盆地中,物質一層一層淹埋上去,直到沉積盆地被填平,不再具有相對較小的重力勢能,接受風化剝蝕或動態平衡;或者不斷參與著地殼循環中不斷「下沉」最終重熔再生。

在內作用力的製造差異和外作用力的抹除差異的動態平衡中,我們的地表是現在的這個樣子。而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在這兩股偉大而永恆的力量物質無止境的抗爭中所創造的結果。

那麼返回到您的問題:為什麼「古代的」東西都在地下。假設您的古代是地質歷史時期意義上的古代,那麼答案就是被掩埋在地層中的物體,成為了地層的一部分,並隨著地層進行循環。即使當下沒有被淹埋,在漫長的時期里也會有極端大量的物質覆於其上。而過於久遠的地層會因為重力塌縮而以各種方式「下沉」最終重熔成岩漿參與新的地質運動。

假設您的問題問的是人類歷史時期意義上的古代,我只能說:古代人類有掘穴的習性,並且我國古代主要文明區域是沖積平原,古代遺迹極有可能被掩埋在洪積地質結構中。

所以假設沒有任何構造運動的情況下,對於一個「永遠在接受沉積」的沉積盆地來說,下伏地層必定老於上覆地層。但實際上這種情況較少見。


因為倖存者偏差,並不是古代的東西都在地下,而是只有被埋在地下才能保存下來。

曾經聽到一個故事,一戰時,飛機設計師準備用鋼板加固飛機,但是為了不增加重量,只能在飛機重要的部位增加鋼板,結果飛機設計師研究從戰場飛回來的飛機後發現,飛回來的飛機全部都是後部中彈比較多,結果有人建議既然飛機後部容易中彈,應該在後部增加鋼板。然而飛機設計師最終卻在飛機前部增加鋼板,為啥,因為飛機前後中彈的概率是一樣的,而前部中彈多的飛機都沒飛回來,可見前部才是真正重要的地方,這就是倖存者偏差。

至於你說的為什麼這些地表的東西都埋在了地下。那是因為沉積作用,地表的風和河流就是沉積的幕後推手,它們總是像砂紙樣打磨著高山,並將岩石碎屑帶入到地勢較低的部位沉積下來,所以曾經地表的東西就被埋在了地下。

在風和水流的作用下,地表在不斷地趨於平緩,地勢高的地方不斷降低,地勢低的地方不斷抬升。而地球內部板塊的運動又不斷地創造著高山和峽谷。就這樣在內力與外力的不斷博弈下,地球的地貌不斷地變化,曾經埋到到地下的化石又可能隨著地勢抬升,埋在上部的岩石被侵蝕掉,最後又露出地表被人發現。

然而對於一些板塊不活躍的地區,地表在風和流水的侵蝕下就會最終被打磨成一馬平川,就比如澳大利亞,幾億年前從岡瓦那大陸分離後就再沒經過劇烈的地質作用,於是在億萬年的打磨下,那裡的高山都成了稀缺資源。


老的開封城就在地下

上上下下摞了6層:戰國時期魏國的大梁城,唐代的汴州城,五代及北宋時期的東京城,金代的汴京城,明代開封城,清代開封城

被黃河的泥沙給埋的


我怎麼聽著是句廢話


央視記者在春運火車上問大家買到票沒。


推薦閱讀:

如果地球只剩一個直男,就是他
外星人來過地球嗎?
既然地球是一個不規則的橢球體,那麼天空上的衛星是如何定位的呢?誤差怎麼解決?經緯度的誤差怎麼計算?
為什麼不會被這世界溫柔以待?
末日將要毀滅地球嗎?

TAG:地球 | 地質學 | 地球科學 | 行星演化 | 行星地質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