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名字是怎麼起的,有什麼規律?
比如為什麼漢武帝稱帝,而唐太宗稱宗,而明朝後都前綴朝代,比如嘉靖皇帝。起這些名字有什麼特別的講究嗎?
太複雜了,你的問題裡面涉及到年號、廟號、謚號,而不單純是名字。至於名字,我想,應該也是皇帝的長輩起的吧。不知道歷史記載或者皇室內檔裡面有沒有詳細記錄過皇帝的長輩起名字的由來
第一位是漢朝的漢武帝,第二位是唐朝的唐太宗,第三位是清朝的康熙。那麼我們的問題來了,同樣作為皇帝的他們,卻擁有著不同的名稱,有的人被稱作某某帝,如魏武帝曹操、宋文帝劉裕,有的被稱作某某祖或者某某宗,如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有的人卻留下一些奇怪的詞語,摻雜著皇權特有的威武霸氣的詞語,比如,永樂皇帝、乾隆皇帝、光緒皇帝。這一切都與我國古代特有的廟號、謚號、年號文化有關。
相信看過四大名著的朋友,一定會有這樣的感覺,一個人除了名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字,比如劉備字玄德,關羽字雲長,張飛字翼德,字作為古代人名字的一種,現在已經慢慢離開我們了,作為名字組成的謚號和廟號離我們的距離就更加遠了。
廟號,簡單說來,就是皇帝崩了以後要把自己的牌位擺到皇家祠堂——太廟裡面,但是太廟裡面都是皇上,總得有個區分吧,於是從漢朝開始,凡是進了太廟的皇帝都有一個自己牌位,牌位上的稱謂,就是廟號。但是,在那個時代,不是每個皇帝都有資格進入廟號的,比如秦始皇以致萬世的思想下來,哪裡有一個廟能容下那麼多皇上啊!更何況每年皇帝還要祭祀太廟,一個一個祖宗祭祀還不得累死。所以只有勤勉的皇帝有作為的皇帝,才能將自己放到太廟。想必那個時間裡,皇帝們勉勵自己和太子的話肯定是「好好乾,以後躺太廟。」
這是早期的太廟,到了後來,李淵做皇帝了以後,他惶惶不可終日,為什麼呢?因為從太原起兵反抗隋朝到再造統一,統統都是自己兒子李世民的功勞,以後自己崩了以後,要是李世民給鴻臚寺(鴻臚hóng lú寺,廟號由鴻臚寺和繼任皇帝共同議定)說壞話怎麼辦?嚇得他立馬規定「皇上這麼尊貴的生物,怎麼可以沒有廟號呢?我不管,以後皇帝死了都要躺在太廟裡面!」從那個時候開始,廟號成為了皇帝的必須品之一。
廟號的具體命名方法很簡單,有一個子加上一個宗或者祖構成,比如唐太宗,宋太宗,明英宗,元世祖,清聖祖。祖一般來說享有更高的祭祀地位,比如單獨成一廟,而宗只能陪伴在祖的左右。
一般來說,祖有太祖高祖和世祖三種,太祖和高祖的稱號只能授予開國皇帝,世祖授予再造統一的皇帝,比如創立宋朝的宋太祖趙匡胤,平定了各地農民起義將天下政權重新回到漢王朝的漢世祖劉秀(光武帝);關於祖有三則有趣的:
三國時期劉備,因為沒有完全恢復祖宗帝業,但是也開創了一個新的局面,所以廟號是漢烈祖,而當時魏國的皇帝曹叡看到自己的爺爺曹操在太廟裡面是魏太祖,自己的爸爸曹丕在太廟裡面是魏世族,一下把所有帶祖的稱號用完了,不高興,就對群臣說,劉備區區蜀地就能當烈祖,我不管,讓我當烈祖,甚至讓群臣在朝廷可以直接用稱呼死人的方法稱呼他「魏烈祖」,鑒於曹叡的頗有作為,最終還是配享了「烈祖」的稱號。
明代時期,明武宗去世的時候沒有留下子嗣,群臣討論讓當時一個藩王,駐守湖北安陸的興獻王的兒子朱厚熜(cōng,朱元璋曾經立下規矩,我大明皇族,五行立命,所以必須使用含有金木水火土來命名,比如明神宗朱翊鈞,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朱厚熜當了皇帝以後,想讓自己的爸爸進太廟,可是群臣認為這個興獻王沒有登基做皇帝,沒有資格享太廟。皇帝就不開心了,於是雙方開展了一場激烈的「大禮儀之爭」,最後,皇權戰勝了孱弱的封建群臣,沒有登上皇位,甚至連北京的土地都沒踏上的興獻王朱佑杬當上了明睿宗。這場戰鬥中還有一個受益者,就是明成祖朱棣,為了給爸爸騰出一個位置,朱厚熜把明太宗朱棣請出了太廟,單獨又給他修了一個廟,奉他為「祖」,可是朱棣既沒有開國,也沒有恢復祖宗家業,更有甚者認為朱棣是一個「弒君逆賊」,但是想到朱棣文治上開修《永樂大典》,武功上漠北親征,又揚帆千里,耀華夏于海外,所以上了廟號「成祖」。(歷史上有很多永樂,但是只有一個成祖)
第三個故事的主人公叫做愛新覺羅·玄燁,當他駕崩以後,人們開始對他蓋棺定論,發現他居然有和朱棣一樣的困惑,沒有開國大業也沒有統一中國,但是第一次將台灣納入中央政府的版圖,第一次擊敗外國侵略者,徹底消除南明的威脅,擊敗准格爾,主張編修《康熙字典》的都是這一位盛世名君,所以,感覺上一個一千年的千古一帝是秦始皇的話,那麼這個一千年的千古一帝非康熙莫屬,於是上了廟號「清聖祖」。
關於宗的話,命名要麻煩一些,一些配享祖的差不多都是有為有功績的皇帝,但是當上宗的可是魚龍混雜了,但是,下一任皇帝作為上一個皇帝的親戚,或者說大多數都是親兒子,你沒有必要把自己爸爸的缺點寫進史書吧?你作為大臣不會為了直言勸諫而說老皇帝不對而喪命吧?所以定宗的謚號的時候,一般都是往好的說。比如神宗,歷史上有兩個神宗,一個是宋神宗趙頊(音須),明神宗朱翊鈞,這兩個皇帝細細看,他們有很多共同之處,宋神宗啟用王安石變法,明神宗用張居正變法,但是這兩次改革有一個相同點,就是變法很複雜,民眾不一定能接受,其次就是變法時間持續不長;除了變法,還有就是宋神宗猜疑很能打的狄青,導致名將隕落,明神宗又不喜歡上朝,搜刮江南民脂民膏,用來援助朝鮮打倭寇。看了這些歷史事件以後,很難評定這兩個皇帝的好好壞壞,所以用了神經病的神,神神叨叨的神評價他的陰暗面,用英明神武,神聖偉岸的神評價他的光輝面。
宗的評定有很多細則,大概可以通過這個字來推算推想。這裡我大概講述兩個,一個國家第二位善終的皇帝是太宗,比如漢太宗劉恆,(前面的兩位小皇帝都不算善終),明太宗朱棣(如上所說,後來改廟號成祖;朱元璋的孫子朱允炆最後南京城破後下落不明),宋太宗趙光義,唐太宗李世民。一般一個國家的最後一個皇帝的廟號都由下一個朝代去上,所以一般都是哀思這樣的辭彙,比如明思宗朱由檢(南明朝廷追封明毅宗,毅字表示他很有毅力,在財政匱乏,人力枯竭的情況下,還堅持大明王朝十七年),唐哀宗李柷。
有一些好的廟號,可以推測這個皇帝比較有位,大家可以看到太祖是對應太宗的,高祖自然對應高宗,世祖有自然對應的世宗。我們所熟悉的漢武帝劉徹,他的廟號就是世宗,還有唐高宗李治,宋高宗趙構,清世宗雍正帝愛新覺羅·胤禛都是頗有為的皇帝。
自然也會有一些不好的廟號,比如清朝的後幾位皇帝都比較平庸或者昏聵,所以找到一些很中庸的詞語,比如文弱的同治皇帝廟號清文宗,並不是因為他文章好或者說文治得當,只是覺得這個皇帝武功不行,中國在幾次對外事件上都沒有好,所以武功差了就廟號文宗,文治差了就廟號武宗,比如大肆滅佛的唐武宗。
上回說到了廟號的結束,那麼有一個新的問題出現了。我們講兩個皇帝的廟號,複習一下,第一位是宋理宗趙昀(居然和少年將軍同音),他的廟號是獨一無二的,上下五千年就出了一個理宗,這位皇帝在位的時候是南宋滅亡之路上的最後一段安穩路,他登基伊始,當時由朱熹開創的理學就風靡天下了,或者說風靡南宋的半壁江山,這位皇帝恰恰也是理學的死忠粉,正如宋徽宗寵幸同為書法家的蔡京一樣,宋理宗同樣寵幸同為理學愛好者的賈似道,賈似道也和蔡京如出一轍,是不折不扣的佞臣;賈似道趁著理宗寵幸就立馬乾壞事,比如搞了一套為自己謀利的「打演算法」,這一下就崩盤了,先是鎮守四川多年的劉整在「打演算法」的壓迫下崩盤了,向蒙古人投降,然後獻破襄陽的計策,然後襄陽守將呂文煥也投降了,呂文煥又獻計南取臨安,而賈似道本人也在親率十五萬大軍親征的路上被殺。縱觀趙昀的一生,好像沒做過什麼有益的事情,總不能把任用佞臣殘害忠良寫進廟號吧?後來大臣們想了想,皇帝不是一無所長啊,明明是理學高手,就叫宋理宗吧!(我寫的時候多次寫成了理綜)
相較於宋理宗下一位皇帝大家更熟悉,他就是開創「開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這位皇帝雖然有位,按照他前期的作為,駕崩以後完全可以享受唐世宗的廟號,但是偏偏養了個乾兒子——安祿山,導致安史之亂,晚年卻不痛定思痛,幻想能和楊貴妃見一面,哪怕是「上窮碧落下黃泉」,所以經常找一些道士來研究玄學,可惜「玄不救非」!「臨邛道士鴻都客」也沒能讓他美夢成真,倒是這一段非比尋常的經歷,讓他有了一個實至名歸的廟號玄宗。話說,我們看到的李隆基更是以他另外一個名字出現的,就是「唐明皇」,而這個明皇就是他的謚號。
謚號的起源要比廟號早得多,早在夏商周三代就形成了完整的謚號系統,不僅皇帝可以有謚號,甚至每個大臣都會有謚號,比如蘇軾的文章合集叫做《蘇文忠公集》,范仲淹的作品集叫做《范文正公集》,這其中的文忠、文正都是他們的謚號。那麼首先我來介紹一下皇帝 的謚號。
皇帝的謚號最早可以從商代說起,大家如果看到商代帝王表,發現他們的名字多有一個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比如著名的盤庚遷都,武丁中興等等,商代敲定一個帝王的謚號方法是占卜,利用龜殼在十個天干裡面占卜,佔到什麼就用什麼作為謚號的第二個字,第一個字是根據生前功績評定的,比如武丁,商代武力發達,在他的妻子婦好幫助下完成了多次戰爭的勝利,所以採用武作為第一個謚號,同時卜官占卜得到一個丁,所以就有了武丁。同時大家有一個疑問了,為什麼商代有一個紂王?「紂」這個字是周代的人為了表達對他的厭惡才使用的名字,紂王的真實名字應該稱為帝辛。
到了周代,完整的周禮,對於謚號的要求做出了更為明確的規範,形成了一整套謚法,比如姬發消滅了紂王,得到了武王的謚號,兒子姬誦在叔叔周公的幫助下,能夠守成,獲得了「成王」的謚號,姬胡在位期間,實行暴政,最後導致國人暴動,最終敲定「周厲王」的謚號。到了秦代,秦始皇覺得謚號這個東西,就是子議父,臣議君的大逆不道,所以規定皇帝的謚號從他開始叫「始皇帝」,後面依次叫「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此類推。很可惜秦王朝的最後被六國人民推翻。
到了漢代,謚號的評定又恢復到正軌,劉邦駕崩以後,謚號「高皇帝」,廟號漢太祖,不過歷史還是喜歡稱他為「漢高祖」。不過,他還做出了額外規定,用《陳情表》的話就是說,「聖朝以孝治天下」,就是說漢朝的皇帝要用「孝某皇帝」作為謚號。所以劉恆謚號孝文皇帝(廟號太宗),劉徹謚號孝武皇帝(廟號世宗),這些皇帝統統簡稱做漢文帝、漢武帝等等,只有一則例外,就是劉秀,因為他光復了漢武帝的大一統,所以廟號光武皇帝。
這裡需要注意,如果廟號是文武什麼的,那是不好的廟號,但是文武作為謚號內容的話,那一定是好的,因為謚號是公正客觀的評價,不像廟號是顯好隱劣的工具。
從魏晉南北朝開始,或者說從曹操開始,人們常常以「武皇帝」作為開國國君的謚號,如晉武帝司馬炎,宋武帝劉裕,梁武帝蕭衍,陳武帝陳霸先(南朝四代中,只有齊開國是齊高帝蕭道成沒有使用)。相較於中原的王朝或者說是漢族人的王朝,北朝更青睞於武帝的謚號,所以北魏有了,魏道武帝拓跋珪、魏太武帝拓跋燾、魏孝武帝元修、北周武帝宇文邕、北齊武成帝高湛。魏晉南北朝的時候,每個國家的國祚都不是很長,所以導致謚號沒有使用幾個。
到了隋朝開始,楊堅統一全國,開創了「開皇之治」的盛大局面,也同時隋朝一反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大分割大動蕩,給楊堅上了「文皇帝」的謚號。楊廣顯然不是一個守成之主,他的大肆鋪張與兵役使得各個地方的人們揭竿而起,而結束亂世的唐朝,顯然不喜歡這個皇帝,便上了「煬皇帝」的謚號,作為批判。
從李淵開始,謚號開始有了一個大的變革,先前的文皇帝啊、武皇帝啊他覺得都不夠威武霸氣,便告訴後人,要給自己一個威武霸氣的,於是有了「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一下上了九個字的謚號,他的兒子自然要把接力棒傳下去,在他駕崩以後,有了「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的謚號。從此唐朝的皇帝便齊刷刷的使用九個字廟號。
宋朝發現,哇塞原來謚號可以這樣玩,比如宋太祖趙匡胤的謚號「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功至明大孝皇帝」。明朝更不得了,皇帝的謚號多達二十三個字以朱元璋為例「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清朝更是達到了二十七個字「承天廣運神功聖德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
從唐朝開始用來記載功績的謚號被污染,也成為皇帝們歌功頌德的工具,長長的謚號裡面儘是一些濫美之詞。這也給史學界帶了新的麻煩,用謚號來稱呼一個皇帝顯然不能滿足時代需求,史學家便用簡單的廟號來稱呼皇帝,正好在歷史上李淵之前,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此舉正好使得每個皇帝都有區分度。
不過關於謚號到此還沒有結束,與廟號相同,謚號的評議上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或者需要交代的特例。
第一個是著名昏君漢桓帝,歷史上上一個使用「桓」作為謚號的人,是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是一個孔子、諸葛亮偶像管仲的主公,從周禮的謚法來講,桓也是個很好的謚號。但是這個《出師表》中「桓靈」並稱,作為東漢墮落的皇帝怎麼配擁有這樣一個謚號?因為從東漢初年,大將軍竇憲和班固對北擊匈奴,取得漢朝對匈奴作戰的絕對性勝利,這就是著名的「燕然勒功」,但是,從那時開始漢朝面對另外一個敵人——羌人,羌人在距離首都很近的地方作亂,甚至最近的時候可以威脅西都長安,但是漢桓帝的時候,東漢政府對羌亂取得了絕對性勝利,所以為了紀念百年大業,謚號使用了「桓」。
第二個是漢桓帝的孫輩的漢獻帝,當年在華歆等人的催逼下,漢獻帝禪位曹丕,最後也算善終吧,在敲定廟號的時候,魏國文武從謚法中找到了這個字——獻,獻的本義就是聰明睿智,同時《說文解字》註解這個字的原義是「宗廟之犬」,而且獻的字面意思更有「獻出」。所以集這三重意思,劉協獲得了「孝獻皇帝」的謚號,算是「死得其所」。
第三個就是元順帝了,我之前說過,唐代以後皇帝均用廟號來代表,但是元代最後一個皇帝確實「元順帝」,這明顯和唐代以前的謚號是一個叫法,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個謚號是元順帝還沒有死的時候,朱元璋領導下的反元勢力發現元朝皇帝這麼順溜就從北京逃跑到草原啦,這麼順利就獲得了大北方,所以稱其為「元順帝」,事實上人家真實的廟號應該是「元惠宗。」
關於廟號、謚號,我所講的只有這些了,其中必然有不足之處與可圈可點之處,希望不當之處大家盡情批評指正。
古代皇帝的名字有很多種,主要是謚號、廟號、年號。
一般情況而言,早期除秦代以外,以謚號為主。商代謚號主要是通過占卜來確定的,一般使用兩個字的謚號,第二個字是占卜所得的天干,比如盤庚、帝辛等。西周中期制定出了完整的謚法,謚法主要是由下一任國君和大臣商議,對上一任皇帝的整體評價。
周王朝和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都嚴格遵守,比如齊桓公、秦穆公等。秦始皇認為謚法有「子議父、臣議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廢除了,直到西漢又恢復。
除了謚號,還有一個重要的名字就是廟號。廟號是皇帝駕崩之後,排位進入太廟時確定的名字,也有評價皇帝一生功績的因素,但主要還是根據他本人對本朝的意義而言的。但廟號有一個特徵,只能以「祖」或者「宗」結尾。
因為唐代以前,不是每一個皇帝都有廟號的,所以唐代以前的皇帝,一般都稱謚號,比如漢武帝、晉文帝。唐代以後,所有皇帝都有廟號,於是稱廟號的佔了主流,比如唐太宗、唐中宗、宋太祖、元世祖等等。
這裡要提到漢代開國皇帝劉邦,他的全稱是漢太祖高皇帝,這裡的太祖是廟號,高是謚號,這兩個名字是不能混在一塊的。所以只能說漢太祖、漢高帝,說漢高祖就不合適了。
這個情況到了明清兩代有了變化,後世的皇帝和臣子也越來越誇張,隨意添加溢美之詞,第一是謚號變得越來越長,第二是謚號已經沒有了評價前朝皇帝的實際功能。比如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謚號是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當然,這時候我們也可以簡稱他為明高帝,但通常都不會這麼說。
明清兩代還有一個變化就是,中國的曆法制度越來越精準。在以前,皇帝每過幾年,年底才能公布後續幾年的曆法,所以年號也就經常變動。因為曆法的的精準,所以通常情況下,一個皇帝一年都用一個年號。比如說朱元璋在位期間就是以洪武為年號。
因為通常不用謚號稱皇帝,所以才出現以廟號或年號稱皇帝為主,比如朱棣就是明成祖或者永樂皇帝,比如愛新覺羅·弘曆就是清高宗或者乾隆皇帝。
最後總結一下,通常情況下,稱XX祖、XX宗的,就是在稱廟號,稱XX帝的一般是在稱謚號,稱XX皇帝的是在稱年號。同一個皇帝,可以有不同的稱呼,根據大家的習慣而言。
明以前,皇帝年號太多,用年號表示不方便,所以用廟號或者謚號。明清的皇帝就一個年號,所以用年號表示方便好記。唐以前皇帝謚號就一個字,所以用謚號表示皇帝最簡單。所有說白了,就是為了好記。
建議你百度一下「年號」「廟號」...
推薦閱讀:
※傳說這是丑書的鼻祖,你認為呢?
※寫楷書應該用半生熟還是生宣,多少錢的宣紙寫作品合適?
※為什麼當代社會會出現道德淪喪,價值觀拜金主義盛行,物質豐滿意識骨感?
※大家如何看待周立波調侃漢服一事?
※外國人喜歡中國哪些東西(外國人代購中國的東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