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知識】長城是為抵禦凶獸饕餮所建嗎?

小編的話:由張藝謀執導的《長城》正在熱映,目前票房已過億。這部片子講述了一支中國古代精英部隊為保衛人類,在長城上與凶獸饕餮[tāo tiè]決戰的故事。長城是真的是為抵禦60年降臨人間一次的饕餮所建的嗎?拜讀一下羅老的文章,讓我們深度了解一下這座我國乃至世界最為偉大的工程吧。

萬里長城

《古迹》

文:羅哲文 圖:羅哲文手繪

以長度而論,長城無疑是我國乃至世界最為偉大的歷史文物。在全長六千多公里的長城線上,有四處著名的城牆關隘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即山海關、居庸關雲台、八達嶺、嘉峪關。介紹這四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必要先對長城的全貌作一個鳥瞰式的了解。

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工程奇蹟。拿明長城來說,它西起甘肅的嘉峪關,東迄渤海海濱,像一條巨大的長龍,昂首奮身,蜿蜒於崇山峻岭之中,綿亘於平沙原野之上。由於工程的艱巨和歷史的悠遠,所以在很久之前,它就被公認為古代世界的「奇觀」之一了。

在不少人們的印象之中,長城是秦始皇下令修築的。其實不然,長城的修築早在秦始皇以前就已經開始了。《左傳》上曾經記載過一個故事。公元前656年,齊國攻打楚國,楚國派一個使者屈完去見齊君,發表了一篇聲明稱:「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有的研究者根據文獻史料,認為這種「方城」屬於防禦性的軍事要塞,方城之間有城牆連接,全長約五百多公里。這個結論是有一定道理的。因此,我們可以認為,我國古代的「長城」最早修建於公元前七世紀左右,是諸侯國之間的一種防禦措施。除了楚長城之外,秦、齊、魏、趙、韓、燕、中山等諸侯國也各有自己的長城。這些長城遺迹,有的尚可尋考,有的則早已湮沒不存了。由於當時諸侯割據,這些「長城」遍佈於黃河和長江流域,自成起迄,不僅有東西向,而且還有南北向,和今天長城的方向並不一致。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為了鞏固這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肅清諸侯割據的殘餘勢力,秦始皇下令拆除各國之間的「長城」。為了抗擊我國北部的少數民族匈奴奴隸主對中原地區的騷擾劫掠,他又命令以原來燕、趙、秦北方的「長城」為基礎,重新修築一道新的長城。據《史記》記載,在大將蒙恬的主持下,「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因地形,用險制塞,起臨洮,止遼東,延袤萬餘里」。從此以後,這一雄偉的萬里長城就一直巍然峙立,對中原封建政權的鞏固和生產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這是秦始皇的一大功績。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長城,其規模和基礎就是秦代奠定的。

秦代長城遺迹

然而匈奴的貪婪慾望並沒有為這一道長城所遏止。西漢初年,匈奴乘漢王朝的政權立腳未穩,不斷越過長城南下騷擾。漢武帝決心抗擊匈奴。他一方面派遣衛青、霍去病等率領大軍越過長城主動出擊,另一方面也加強了常備的防禦工事的修築。鑒於修築長城是秦始皇時已經行之有效的防禦措施,漢武帝除了繼續修繕、利用秦長城之外,又在陰山以北修築了一道「外長城」。外長城實際上是內長城的一道前哨防線,它以列城、障塞、烽燧為主要的防禦據點,各點之間聯結以比較低矮的城牆,不少地帶甚至利用險要的地形作為屏障,連城牆都加以省略。長城的城障、列城、烽燧西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沿燕然山脈,越內蒙古自治區迤邐而東,直達黑龍江的西面,全長近一萬公里,是我國古代所修築的最長的長城。這道長城在漢代以後逐漸傾圮荒廢。其遺址在今天我國的新疆、甘肅、寧夏、內蒙古等地仍然隨處可見。

秦漢兩代的長城,主要的作用在於防止我國北部少數民族匈奴的騷擾。由於西漢的中央政權採取了多種有力措施,匈奴的力量漸衰,其後逐漸往西遷移,不再成為中原地區的威脅。代之而起的是鮮卑、柔然和突厥等少數民族。到了南北朝時期,北方地區的王朝即所謂北朝,都是由漢族以外的一些少數民族建立的。由於當時整個中國處於南北分裂的狀態,北朝政權並不能有效地管理柔然和突厥所據有的地區,因而長城還繼續起著作為中原地區屏障的作用。北魏和北齊等王朝,對長城都曾作過大規模的修築。公元423年,北魏修繕了東起赤城(今河北赤城)西至五原(今內蒙古烏拉特旗附近)範圍內一千多公里的長城。公元550年至559年,北齊自西河總秦戍(今山西大同西北)起,東到渤海(今山海關)修築長城一千五百餘公里,同時,又在長城以內修了一道重城。在西面還築了一道南北方向的長城,以防禦北周的進攻。自隋迄唐,特別是唐建國以後的一百多年裡,政治和經濟得到空前的發展,中央政權的力量極為強大,其行政管轄所及達到陰山以北很遠的地方,因而終唐之世,就沒有再對長城進行修築。宋、遼、金、元王朝,除了金代為了防止蒙古族的襲擊,曾在與蒙古族活動區域相接的地帶修築過位於黑龍江上遊興安嶺之間的明昌舊城和西起黃河河套、東至混同江畔的明昌新城的兩道長城之外,在大部分時間和地區,長城的作用已經不那麼顯著,僅個別關隘地方仍派兵把守,並稍加修葺。

明朝建國以後,北部有蒙古勢力的殘餘,東北有女真政權的崛起,這對於朱明王朝是兩個不小的威脅,所以在建國的第一年(1368年),明太祖就把修築長城作為當務之急。他派遣大將軍徐達開始修築居庸關等處的長城,前後歷時一百多年,才完成了明長城的全部工程。這道以秦長城為基礎的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達鴨綠江,全長六千四百多公里。其中,由嘉峪關到山海關一段,由於工程質量較高,至今仍然大部分保存完好。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最後修築的萬里長城。

這樣浩大的工程,究竟是怎樣修築起來的呢?這個問題,今天雖然已經所知不多,但憑藉歷史文獻和文物考古資料,我們還可以作一點簡單的介紹。

修建長城的建築材料用量極大。明代以前,主要使用的是土、石、木料和瓦件等。一般情況下,都是就地取材,或者鑿石壘砌,或者取土夯築。在沙漠地區,還使用沙粒石子間以蘆葦或紅柳枝條層層疊壓的方法修築長城。我們今天在玉門關內外所見到的漢長城就是用這種方法修築的。到了明代,在許多重要的地段使用磚石壘砌,大量的磚瓦石灰仍然是就地取材,開窯燒制。

長城沿線所經過的地區,大部分是高山深谷、沙漠草原,城牆需要隨著複雜的地形而採用不同的方法修築。地形的複雜增加了施工的難度,但是古代的勞動人民卻巧妙地利用了各種各樣的地形。遇到高岡險峰,就利用山脊作為基礎,外麵包砌石塊。遇到河谷深溝,就利用地形的陡坎和崖岸修築城牆。這種修築方法可以節約大量勞力,而得到的結果,是城牆內部比較平坦易登,外部則非常險峻。不僅易守難攻,而且便於兵力的調動和增援。

關於修築長城的施工組織情況,我們從居庸關、八達嶺長城上所發現的明萬曆十年(1582 年)修築長城的一塊石碑上可以看出,當時是利用守軍力量,用分段包修的辦法來修築的。幾千名官兵加上許多民夫,才包修了七十多丈長的一段城牆,由此可以想見當時工程的艱巨了。

儘管我們的祖先在實踐之中顯示了高度的智慧,但是在動力機械尚未問世的古代,僅僅憑藉人力、畜力和簡單的器械,要把大批笨重的原始材料運上山嶺,所付出的勞動和艱苦的程度是可以想見的。以秦代為例,秦始皇使用了主要由軍隊、民夫和罪犯組成的近百萬勞動力,佔全國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勞動力的五分之一)。

長城沿線的四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歷史、構築等各個方面都具有代表意義。下面就分別作一些簡單的介紹。

「天下第一關」——山海關

過去一些人以為山海關是現存的長城即明代長城的東部端點,其實這是不準確的。明代長城的東端一直延續到鴨綠江邊,只是因為山海關以東的一段工程較為簡陋,經歷了六百年自然和人為的破壞,今天僅留下若干遺迹,所以才會引起這樣的誤解。

山海關現屬河北秦皇島,歷來也有稱之為榆關的,但是從嚴格的意義上說,榆關和山海關不是一回事。據記載,榆關原來在山海關附近,平野曠闊,無險可守。明朝的開國功臣徐達鎮守北方,看到這一帶地形險要,就廢棄榆關,在這裡另築新城,背山面海,因而取名為山海關。西起甘肅嘉峪關的明代萬里長城,歷盡了山山水水,從燕山山脈上飛馳而下,和關城相連接,並越關城而東,一直伸進渤海的滔天白浪之中。

山海關關城為四方形,周約4公里,牆高14米,厚7米,內部土築,外面用磚包砌。東、南、西、北四面均有關門。東門外有一個凸出的小城圈,用以加強防守,這在古代稱作羅城。羅城的外面還有煙墩、土堡等防禦工事。四面關門上都有城樓,樓高二層,三面設有箭窗。東門城樓上有一塊橫匾,上書「天下第一關」五個大字,字體雄渾遒勁。

山海關地當要衝,扼東北至河北的咽喉,自古以來就是一處重要的戰略據點。明初在這裡修築長城,設置「衛所」,駐有重兵。明末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攻破北京,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出賣明朝政府,勾結清兵入關。李自成親自率軍北上迎敵,包圍山海關,和吳三桂的部隊進行了一場血戰。農民起義軍和清兵都把山海關作為爭奪的重點,充分說明了它在戰略上的重要性。

山海關附近還有許多文物古迹,如朝陽洞、角山、三清觀、卧牛山、徐達廟和伸入海中的老龍頭等。曹操的《步出夏門行·觀滄海》中曾提到「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其中的碣石山據說也在這一帶,但具體的地點究竟在哪裡,古代已經說法不一,今天就更難確指了。

「居庸疊翠」和「北門鎖鑰」——居庸關雲台和八達嶺

居庸關長城

在萬里長城的古迹名勝之中,最為人們熟知的是居庸關和八達嶺。這兩處關隘的位置就在北京昌平和延慶境內。

從北京坐火車或汽車西北行約60公里,就可到達居庸關。關城建築在一條長達15公里的溪谷中間。這條溪谷叫關溝,兩旁山巒重疊,樹木蔥鬱,景色優美,所以在八百年以前的金代,這裡即被稱作「居庸疊翠」,列為燕京八景之一了。

居庸之名最早見於《淮南子》。《漢書·地理志》中有居庸縣,屬上谷郡,而且註明「有關」。據前人的考證,這可能是因秦始皇修築長城「居庸徒於此」而得名的。在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東漢墓中,有一幅題有「居庸關」三字的壁畫,畫面上生動地描繪了關內外行人車馬往來的情況,說明在兩千年以前,我國各族人民之間的交流來往並沒有為這一道高大的城牆所限制。居庸關在歷代都有維修增建,名稱也屢有改易。現在保存的居庸關關城是明代的建築物。

居庸關關城的中心的漢白玉石台,名叫「雲台」

居庸關關城的中心,有一座漢白玉石台,名叫「雲台」,現在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座石台上原來矗立有三座石塔,是元代至正五年(1345年)元順帝親自下令修建的,當時稱為「過街塔」。大約在元末明初,三塔被毀,後又在此修建了一所寺院,明正統四年(1439年)重修,並命名為「泰安寺」。該寺在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被火焚毀。現存的雲台就是元明時三塔和寺院的基座。台下券門內的石壁上雕刻有四天王像和佛像,刻工頗為精巧。石壁上還刻有梵文、藏文、八思巴蒙古文、回鶻文、漢文、西夏文六種文字的《陀羅尼經咒》和《造塔功德記》。

居庸關的形勢非常險要,是古代北京的西北門戶。關於關城的形勢,清代的龔自珍在一篇題為《說居庸關》的散文里有段形象的描寫:「出昌平州,山東西遠相望,俄然而相輳相赴,以至相蹙,居庸置其間,如因兩山以之為門。」明朝政府的防務以北京為重點,對居庸關更為重視,設「衛」駐軍,經常有五六千人在這一帶扼守。看到這裡險要的形勢,明陳子龍曾作《居庸邊詞》雲「險到居庸地脈分,何須常戍羽林軍」,大為讚歎,似乎真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回事。雄關險塞對防禦雖有一定作用,但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是人。這首詩寫成之後沒有幾年,李自成的起義軍就從宣化、懷來經居庸關而長驅直入,攻克北京。顧炎武對此很感慨,他說:「地非不險,城非不高,兵非不多,糧非不足也,國法不行而人心去也。」倒還不失為有識見的議論。

居庸關原有南北兩個外圈關口。南面的叫南口,是關溝的入口,舊關城和城牆早已殘破,僅在兩旁山脊上,還可以看出城牆和烽火台的痕迹。北口就是現在的八達嶺嶺口。

八達嶺長城

八達嶺居高臨下,形勢比居庸關更為險峻,確像過去有人所說的「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嶺口有一座小小的關城,東西兩面各有關門,西關門上刻「北門鎖鑰」四個字。這個比喻極為貼切。如果說居庸關是古代北京的門戶,八達嶺就是一把堅固的鐵鎖。八達嶺一旦失守,居庸關也就門戶洞開了。

居庸關和八達嶺附近的長城,在明長城中很有代表性。在構造上,這一段城牆牆身高大堅固,平均高約7.8米,牆基平均寬6.5米,下寬上窄,牆頂平均寬5.8米。牆內隔不多遠就有一個券門,有石梯,守兵可由此上下。牆體用整齊巨大的條石築成,內部滿填泥土石塊。牆頂用方磚鋪砌,石灰填縫,十分平整。城牆上每隔300-500 米,就有一個凸起的檯子。檯子又可分為牆台(用於巡邏放哨)、敵台(用於射擊瞭望)、戰台(用於攻戰和儲存武器)。

明長城有不少地方設有重城,居庸關就是一個例子。如果坐火車由南口經八達嶺而出關,可以看到橫亘在群山萬壑之中的城牆,斷斷續續,顯得很不規則。在群山之間還有一些用以傳遞軍情的煙墩—烽火台。原因是這裡原有里外不止一道的城牆,而有的又因年深月久而倒塌中斷,所以才會出現這種現象。

這一帶還有不少名勝古迹,像望京石、天險、五鬼頭、點將台等,號稱「七十二景」,歷來也為遊人所熟知。

「河西重鎮」——嘉峪關

嘉峪關長城

嘉峪關是明長城西端的關隘。關城位於今甘肅酒泉西約40公里處,峙立於嘉峪山下,南邊是終年積雪的祁連山,長城即從祁連山上迤邐而來,直抵關下,然後從關北轉折向東,伸展在茫茫的戈壁沙漠里。關前有一道清泉,灌溉著幾百畝田禾,不僅平添了關城的景色生機,而且還是這座古關隘的命脈。如果沒有這道泉水,就不可能有田禾草木,守兵和戰馬的飲食就將發生極大的困難。明代初年之所以在這裡選點築城,除了山形地勢險要的因素外,該泉水的存在也是極其重要的原因。

關城的平面呈梯形,西邊城牆長166米,東邊城牆長約154米,南北長160米,牆高達10餘米。除了城樓、敵台和垛口等處用磚包砌之外,其餘部分都是黃土夯築,夯打極為堅實,用鋤鎬都很難挖動。

關城的布局與山海關相似,同樣有一道凸出的羅城,不過位置恰好相反,山海關的羅城在東,而嘉峪關的羅城在西。這個區別是因迎敵的方向決定的,道理很容易明白。城門上建有三層的高大城樓,城的四角建有磚砌的城堡式角樓和角台。在西邊的外城樓上,原有一塊「天下第一雄關」的匾額,和山海關東城樓的橫匾「天下第一關」,地隔萬里,東西相背。同類的事物而有兩個「天下第一」,顯然是不合邏輯的,但按其實際,山海關和嘉峪關,無論形勢、氣魄和防禦地位的重要,確實很難分出高下。從這個意義上說,兩個「第一」也就不無道理了。

嘉峪關的修建,據乾隆《肅州志》載,始於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其後曾一度廢棄。至嘉靖十八年(1539年),有人建議,說嘉峪關為河西重要隘口,「牆壕淤損,宜加修葺」,於是又重新增修加固。而據正德二年(1507年)王信所立《修建玄武廟碣記》的記載,我們還可以知道城西的羅城也是在此時增修的。

明朝政府對嘉峪關一帶的防務同樣極為重視。當時在嘉峪關曾設有守備把守,平時駐兵一千人左右,管轄三十九處敵台,並配置了大量火器(火藥武器)。據記載,當時有「河西火器雄甲諸鎮」的說法。設在嘉峪關的火器,名目繁多,有所謂大將軍、二將軍、金剛腿炮、火沖槍、飛火車等十幾種。這些記載,既說明了明朝政府對嘉峪關防禦的重視,也反映了當時火器發展的水平。

清代康熙以後,由於中央政權的鞏固,嘉峪關逐漸由「河西重鎮」而變成了檢查來往客商、盤剝勒索的關卡。清末民初,關上只有居民十幾戶,老弱殘兵一百多名,出現了一片衰敗荒涼的景象。上面提到的西城外城樓和那塊匾額,也在1928年被軍閥拆毀。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幾千年來漢族和其他各民族的勞動人民,共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歷代修築的長城,有一半以上是在其他民族統治時所修築的。萬里長城是各族勞動人民創造的古代工程奇蹟。

(選自2016年中華書局人文社科類十佳圖書《古迹》,題目所有改動)

作者: 羅哲文 著


推薦閱讀:

國畫萬里長城欣賞(6)
長城著名關隘 紫荊關(內三關)
魅力長城行 ? 榆木嶺長城
八達嶺長城
巡遊野長城-之七:大榛峪長城

TAG:知識 | 長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