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評:政府創造環境 社會釋放活力
06-16
政府創造環境 社會釋放活力(每日一評)——從國務院機構改革看政府職能轉變之一本報評論部《 人民日報 》( 2013年03月11日 09 版)學會尊重市場、重新發現社會,這是認識和定位政府職能的基本依據,也是推進政府機構改革的現實需求不同版本的猜想,翹首以盼的等待,今天中國,很少有哪項議題能像「機構改革」,引來如此密集的關注。這種關注,既有對切身利益的考量,更包含著對深化改革的期盼。新組建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不再保留鐵道部、衛生部、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3月10日,《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提交審議。正如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在行政體制改革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這一方案,我們該以何種視野觀照?又該從什麼角度評判?細心的人會發現,相比以前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此次方案標題中增加了「職能轉變」四字。將「職能轉變」提升到與「機構改革」同等地位,是本輪機構改革的一大亮點。職能是機構設立的依據,機構是職能的載體。相比於部門撤併,職能轉變更難,也更為重要。如果職能不轉,單純地對機構分分合合,效果是有限的,甚至還會陷入「精簡再膨脹」怪圈。就此而言,這次改革突出強調職能轉變,抓到了要害。如果說行政體制改革是經濟和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那麼轉變政府職能則是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核心。轉變政府職能,實質上是解決政府應該做什麼、不應做什麼,重點是政府、市場、社會的關係,即哪些事應該由政府、社會、市場各自分擔,哪些事應該由三者共同承擔。這個問題,我們黨在改革開放之初就認識到了,並伴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每一步。本輪機構改革,是自1982年以來,中國第七次進行規模較大的政府機構改革。從1993年的「適應市場經濟需要」,到1998年的「消除政企不分」;從2008年的「突出公共服務」,再到今年的「職能轉變」,梳理這些改革,無不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而發展。學會尊重市場、重新發現社會,這是認識和定位政府職能的基本依據,也是推進政府機構改革的現實需求。從這個角度,可以把握此次改革的方向。實行鐵路政企分開,減少和下放審批事項……此次改革的核心,是向市場放權、向社會放權、向地方放權。把不該由政府管理的事項轉移出去,把該由政府管理的事項管住管好,努力做到不越位、不錯位、不缺位,以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更好發揮社會力量在管理社會事務中的作用,有效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此次改革的主體。組建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優化配置醫療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資源;組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提高食品藥品安全質量水平;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減少行政事業型收費、減少和下放投資審批事項……此次改革,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入手,充分回應人民群眾的現實關切,體現了改革過程中的人民主體地位。從這個角度,可以感受此次改革的力度。改革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這些改革,可以說個個都是事關重大、社會關注的難點問題,也是多年未能做成的。改革在這些重點領域突破,既充分表明,行政體制改革不等於機構改革,機構改革不等於大部制改革;更讓人們看到,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在改革這個問題上,是堅定不移的,是敢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的。美國IBM前董事長郭士納有本自傳,書名叫《誰說大象不能跳舞》,講述了作者如何帶領一個大企業成功轉型的故事。事實上,當前中國改革,何嘗不是如此?讓大象調整舞姿,任何一點變化,都會產生巨大而持續的影響。就此而言,不管是機構改革,還是其他改革,都必須注重改革的連續性、系統性和前瞻性。看準了的改革,就要大決心推進,爭取早日取得成效。看得還不那麼准、又必須突破的改革,可以先行試點,摸著石頭過河,在實踐中開闢新路。作為行政體制改革的「示範性工程」,機構改革的意義在這裡;作為農曆蛇年的「頭號改革」,我們的希望和信心在這裡。既要「瘦身」,更要「健身」(每日一評)——從國務院機構改革看政府職能轉變之二本報評論部《 人民日報 》( 2013年03月12日 09 版)每一次改革都應該是下一次改革的鋪路石。上層建築需要不斷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要求,但這是一個不斷調整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哪些該做減法,哪些又要做加法?何處該「隱身」,何處又要「現身」?啥時可放手,啥時又要插手?看似對立的選項,卻要有機統一起來,這是機構改革之難,也正說明,科學、合理的方法,對這一改革至關重要。政府機構改革,我們已經進行了多次、持續了多年。為什麼?一個重要原因是,情況在變化,認識在深化。看看過去的改革,每次都是針對當時行政管理體制的主要矛盾。比如,1982年國務院機構達到100個,改臃腫機構是重點;1998年,政企不分阻礙市場經濟腳步,電力工業部等專業經濟部門成為歷史。可見,情況在變,問題也跟著變,改革的節奏也必然要適當調整,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這是基本的方法論。從根本上說,機構改革是為了越來越好,而不是越來越大或者越來越少。從改變食品安全的分段監管,到減少各種審批、許可、收費,此次改革,職能怎麼轉,決定了機構怎麼調。許多問題通過職能轉變來解決,比單純的機構調整更有意義。但要看到,職能轉變不是按個鈕就能換頻道,而是涉及職能轉移、下放、整合和加強的系統工程。這也決定了,機構改革不是畫個圈寫個「拆」字那麼簡單,不轉變職能,減下去的機構還會再生。十八大報告要求,政府職能要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政府機構改革也應該以此為目標,既要「瘦身」,更要「健身」。對於當前行政管理中的種種問題,民間多有揶揄,如「十幾頂大蓋帽管不好一頂破草帽」,如「上面政策是太陽,照到下邊碰到牆」,如「服務就是喝醉,管理就是收費」,等等。雖屬誇張描畫,但所揭示的矛盾也啟示改革者,機構改革同樣是調和鼎鼐的功夫,需要處理好大和小、收和放、政府和社會、管理和服務的關係,要做到政府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該管的要抓到位,該放的要讓到位。鐵路要經營和監管分開,能源要加強資源整合,處理好大和小的關係,才能明確權責,避免「有事踢皮球」,也防止因權力集中滋生腐敗。從宏觀調控、節能減排曾遇到的阻力到地方抱怨「權力上收、責任下放」,處理好收和放的關係,才能保證中央政令暢通、地方積極主動。北京一個衚衕停車自治,原來的83個車位「消化」200多輛車,這說明,處理好政府與社會的關係,政府就不會「管不過來」,社會也不會「管不下去」。修路建公園很重要,但食品安全問題的解決、高企房價的抑制等等也是政府職責,處理好管理與服務的關係,才能全面發揮政府職能。近年來,各地都在探索政府機構改革,形成了順德模式、隨州模式、深圳模式、成都模式等。但無論選擇什麼路徑,都是為了凝聚改革發展的合力。正因此,更需要調動各方積極性,簡單的裁撤或重組,反而可能欲速則不達。低垂的果子已經摘完,依靠一個部門、一個機構就能推進改革的時代已經過去。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各個部門都有改革任務。機構改革的目的,不是要把多數部門當做改革對象,而要激發出各個部門的改革動力。這是判斷改革是否有決心有勇氣、舉措是否有實效有長效的根本依據。每一次改革都應該是下一次改革的鋪路石。上層建築需要不斷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要求,但這是一個不斷調整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正如習近平同志所言,改革沒有完成時,還需奮力,還需探索,還需時間,還需進一步積累共識和經驗,條件成熟時再作推進。積極穩妥、循序漸進,抓主要矛盾、看主要方面,這不僅適用於政府機構改革,更大範圍內的改革,又何嘗不是如此?好的設計不會自動實現(每日一評)——從國務院機構改革看政府職能轉變之三本報評論部《 人民日報 》( 2013年03月15日 09 版)面對可能出現的「玻璃門」、「彈簧門」,需要下大決心,不失時機、不打折扣地落實改革任務「只有權責分明,才能劃清政府和市場的界限」、「不管怎麼改,最終要讓老百姓得實惠」……連日來,從代表委員的你一言、我一語中,不難感受到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在今年兩會上有多麼「熱」。14日,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獲得批准,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信號槍已經鳴響。雖然方案剛剛亮相,已有人不無善意地提醒:制定方案只是機構改革的開始,之後的實施,仍是一個需攻堅克難的過程。改革開放以來,政府機構改革已進行多輪,但在有的貧困縣,「副縣長」一職依然設置了十幾個;企業辦審批也會遭遇「遙遙無期」,手續可能就卡在某個處長手裡。如今,無論是從認識論角度還是方法論層面,改革早已成為中國發展最真切的社會語境與現實路徑。然而,改革不只是個名詞,更是個動詞。再好的頂層設計,如果在落地時打了折扣,怕也難以達到理想的預期。鄧小平說過:「任何好主意不會自動實現。美好的前景如果沒有切實的措施和工作去實現它,就有成為空話的危險。」「精簡機構是一場革命」。以職能轉變為核心的新一輪機構改革,簡政放權是題中之義,可說是政府「革自我的命」、「割自己的肉」,實質上涉及對存量利益格局的調整,難免要動一些部門和個人的「乳酪」,梗阻不難預見。《憲法》第二十七條規定,「一切國家機關實行精簡的原則」。但歷次機構改革中遭遇的減「副」之難和超編痼疾,也反過來警示我們,把條文變成現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面對可能出現的「玻璃門」、「彈簧門」,需要我們下大決心,不失時機、不打折扣地落實改革任務。誠如專家所言,「方案出台後,改革的進程才剛剛開始」。怎樣進一步釐清政府、市場、社會的關係,準確劃定各自的邊界?政府具體職能該如何科學整合,做到該強化的強化、該下放的下放,平衡好管理與服務?「大部門制」之下,怎樣規避權力集中帶來的腐敗風險,消除精簡人員後的藕斷絲連?面對改革部署,各地區各部門既需要做到令行禁止、盡職盡責,又要達到思想不亂、工作不斷、隊伍不散,無疑是道大考題。破解這道難題,操作性強的工作方法和嚴密的程序必不可少,也應拓展視野,將機構改革與建設法治政府、改進工作作風、保障改善民生等統籌安排,一體推進。抗戰時期,《解放日報》刊發「精兵簡政」社論指出,簡政不是「簡陋」,也不是粗枝大葉的「簡略」,而是「建立正規制度和提高工作效率」。今天的政府機構改革,同樣如此。這是改革能否獲得群眾支持、真正收到實效的關鍵。比如,從一些審批環節撤退,會不會造成新的監管盲點?淡化對微觀經濟直接干預,完善市場體系由誰負責?讓群眾依法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是不是也要加強對各類社會組織的規範與引導?讀懂市場與社會的內在邏輯,積極推動職能轉變,才能不斷將這一改革推向深入。當然,要想根本上改變「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現象,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最終要靠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大部門制改革後,部分資源與權力相對集中於更少的機構,法治與監管能否及時跟得上,直接關乎作風的改進、腐敗的預防。正因此,政府職能轉變到哪一步,法治建設就要跟進到哪一步,政府與市場、與社會合理邊界的依法廓清就要前進到哪一步。如此,才能不斷以改革精神依法行政,彌補缺位、阻隔越位、糾正錯位。每一輪機構改革,都應成為釋放制度紅利、激發社會活力的新起點。人們感慨「鐵道部」變為歷史名詞,更在意市場化運作之後的火車票價會否上漲;人們認同「管的少才能管得好」,但也擔心政府放權之後會否成「甩手掌柜」。正因此,政府機構改革既要喻於義,也須喻於利。只有狠抓落實,讓群眾在民生細節中感受到政府職能轉變的新風,在辦事時享受到廉潔高效的便利,在通往美好生活的道路上邁開更輕快的步子,改革才能為未來奠定更深厚的民意基礎。(本系列評論到此結束)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零零後在當今中國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閻孟偉:協商民主中的社會協商
※日本社會為何盛產流浪漢卻無乞丐?
※年輕人都不願結婚生子,中國也要陷入了「低慾望社會」了?
※我就通俗的說一下美國心理戰以及對華現在可能的心理策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