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愛與和諧:萬物一體,人與自然和諧

儒家還把仁愛之心推向天地萬物,主張推人及物,在愛人的基礎上,將愛心進一步向外推展,將仁愛精神和情感貫注於無限廣大的自然萬物,用愛心將人與自然聯結為一體,達到仁者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境界。愛人的同時愛萬物,珍惜世界上每一個生命的存在,儒家的生態意識、環保意識是在人倫道德的基礎上擴展的結果,就是今天所謂的生態倫理學。《尚書·武成》反對「暴殮天物」,孔子雖然沒有把「仁愛」推及物的明確論述,但他對自然界的生命充滿了憐憫之情。《論語·述而》載:「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這就充分體現了孔子愛物及取物有節的思想。《孔子家語·曲禮子夏問》孔子之守狗死,謂子貢曰:「路馬死,則藏之以帷,狗則藏之以蓋,汝往埋之。吾聞弊幃不棄,為埋馬也;弊蓋不棄,為埋狗也。今吾貧無蓋,於其封也與之席,無使其首陷於土也。」孔子對死了狗馬都要把它們包裹了埋葬起來,顯示了對動物的憫愛之情。《孔子家語·禮運》引用了孔子的天下一家、中國一人的思想,「故聖人耐(能)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是說古代的聖人能夠把天下當成一家,把中國境內的人都看成象自己一樣的人。

孟子發展了孔子的「仁愛」思想,認為對待別人,要將心比心,推己及人,推人及於萬物,提出「君子之於物也,愛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盡心上》)按照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的解釋,「物」是指「禽獸草木」,「愛」謂「取之有時,用之有節」。「愛物」即是愛惜草木禽獸,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珍惜自然資源,保護好自然環境。「愛物」是由親親、仁民推衍而來的,一個人只有親愛自己的親人時,才有可能推及他人,去仁愛百姓;只有當仁愛百姓時,才有可能珍愛萬物。孟子將愛的不同層次區分為親愛、仁愛、珍愛,且成為一種遞推式的不同形式的關係,但三者並非截然對立。愛雖然有親疏、有差等,但這種差等只是在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係時按血親的差異性區別對待,並因而呈現出親愛、仁愛、珍愛等不同形式,他們都是人類對自身、對生命關懷的不同情感體現,一如本文前面所論仁愛以親親為起點,又沒有局限於親親,而是推己及人,推己及物,這完全是人類情感的一種自然體現和表達。孟子提出「萬物皆備於我」(《孟子·盡心上》),追求人與天地萬物冥合為一的境界,啟發了宋儒提出「仁者與天地萬物王一體」的命題。孟子還提出:「君子遠庖廚」:齊宣王看見被趕去祭祀的牛的可憐兮兮之樣子就動了惻隱之心,命令用一隻羊去代替它;對此,孟子認為齊宣王不讓那頭牛被送去作祭祀之用,是出於一種仁愛之心,但是齊宣王這樣做是「見牛未見羊」,不知道以羊代替牛去做「犧牲」時羊也是極其痛苦的。所以,孟子說:「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認為,從禮儀的需要講,宰殺牛羊作為祭品是必須的,但是真正的君子對有生命的東西,看到它們活著,便會不忍心再看到它們死去;而聽到它們的悲鳴或哀叫,便更不會忍心再去吃它們的肉。所以,君子遠離殘害生命的廚房,正是源於「仁愛生命」這一善良而美好的心腸。

漢代董仲舒進一步將孔子的「仁者愛人」引申到人們對自然環境的愛護,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他說:「質於愛民,以下至於鳥獸昆蟲莫不愛。不愛,奚足謂仁?」(《春秋繁露·仁義法》)非但愛他人,連鳥獸昆蟲都要愛。所以,仁其實就是愛的同義詞。又說:「泛愛群生,不以喜怒賞罰,所以為仁也。」(《春秋繁露·離合根》)這樣就把仁愛的道德範疇從人擴展到鳥獸魚蟲,表現了儒家泛愛生靈的博大胸懷。

北宋張載說:「民吾同胞,物吾與也。」人是我們的同胞,萬物是我們的朋友,這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以仁愛精神為基礎的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圖景愛人能夠使社會生態得到平衡,愛物則造成自然生態的平衡,把先秦儒家的仁愛思想發展到了一個更高的階段。不過,宋儒的「仁愛」思想核心精神還是儒家的血緣親情為基礎的,張載的「民胞物與」就是孔子「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論語·顏淵》),孟子「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盡心上》)的發展。

此後,程朱理學、陽明心學對「天地萬物一體之仁」之說加以進一步詳化深化。二程說:「學者須先識仁。仁者,渾然與物同體」,「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莫非己也。認得為己,何所不至;若不屬己,自與己不相干。如手足之不仁,氣已不貫,皆不屬己。故博施濟眾,乃聖人之功用。」 (《河南程氏遺書》卷二上)「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是說有仁德的人能夠把天地萬物看成是與自己息息相關的有生命力的整體,把天地萬物看成是自己的生命的一部分,故能愛人愛物,如同愛己。朱熹在《仁說》篇說,對傳統儒家「仁愛」思想又有所發展,開創了以「生物之心」釋「仁」的新方向。他說:「天地以生物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夫天地之心以為心者也。故語心之德,雖其總攝貫通,無所不備,然一言以蔽之,則曰仁而已矣。」(《朱子文集》卷六十七)陸九淵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陸九淵集》卷三十六),王陽明認為:「聖人之心,以天地萬物為一體,其視天下之人,無外內遠近:凡有血氣,皆其昆弟赤子之親,莫不欲安全而教養之,以遂其萬物一體之念。」(王陽明:《傳習錄》中)「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其視天下猶一家,中國猶一人焉。若夫間形骸而分爾我者,小人矣。」(《王陽明全集》卷二十六)這裡天下一家,中國一人實際上是追求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一體。總之,儒家以「仁愛」為中心,呼籲人們將「仁愛」一層層擴展及於萬物,要憫恤自然萬物、愛護自然萬物、要培養起「仁民愛物」的生態道德情懷。

明代呂坤在《呻吟語·談道》中說:「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便是肫肫其仁,天下一家滋味。然須推及鳥獸,又推及草木,方充得盡。若父子兄弟間便有各自立達、爭先求勝的念頭,更那顧得別個。」這裡引用孔子《論語·雍也》中「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名句,把忠恕之道從人類擴大到禽獸、草木。強調人與人以忠恕之道對待,處理好人類內部的倫理關係是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才能顧及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這符合儒家以人為本,推人及物的基本思路。

------關注三智書院--------

推薦閱讀:

《人與自然環境學》連載之三十四
生命哲學之人與自然
孫錫良:人與自然
建立新的時代風水學(2)--《人與自然環境學》(連載之二)

TAG:自然 | 人與自然 | 和諧 | 萬物一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