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的同事關係需要「經營」
醫生的同事關係需要「經營」
導讀:醫生職業關乎生命健康。將絕大部分時間奉獻給患者之後,你是否已無暇顧及與同事之間的交往?在臨床實踐中,除了面對形形色色的患者和家屬,醫生也會遇到許多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而需要同事的協助。除了年資、背景不同造成醫生個人觀念上的差異外,還可能因為日常利益、升遷、考績、溝通等而形成錯綜複雜的醫生人際關係。
該如何面對醫生之間的同事關係?選擇怎樣的方式尋求幫助?都不是白紙黑字的規則或是記過革職的懲戒可以解決的。是選擇只關心自己份內之事,有困難例行公事?或是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之外,用心「經營」好與周圍同事的關係?值得探究!
同事間衝突不可避免
社會在進步、經濟在發展,城市在膨脹,早出晚歸、東奔西跑,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驀然回首,每天和你在一起時間最長的人不是你的親人,也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同事。相處久了,難免嗑嗑拌拌,發生衝突。
同事間競爭極有可能激發被動攻擊行為。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想在單位表現得出色些,通過競爭在同事中脫穎而出,贏得自己理想中的職位、榮譽和利益。例如,醫生間略施小計「搶」患者以維持高工作量,或者高年資醫生在大庭廣眾之下貶損年輕醫生、護士或後勤行政人員。
某專家指出,到目前為止,最常見的問題總是出現在正常生活工作狀態之中,根源在於個體間價值觀與人性特質的碰撞。出現矛盾,究竟是互不相讓讓矛盾升級,還是各退一步化干戈為玉帛,就要看您具體怎麼處理了。
其實,衝突升級大幹一架或許可以泄一時之憤,逞一時之快,但事後更多的是對不能做到處理得當的遺憾。衝突還會產生未預期的「漣漪效應」,小則讓當事人互不理睬,大則一點點侵蝕削弱「團隊精神」,無論怎樣都百害而無一利。
正視衝突 化干戈為玉帛
遇到衝突時,更多的年輕醫生願意選擇逃避,理由不外乎不知如何是好,唯恐遏制不住憤怒或不滿情緒而導致事態變得不可收拾。然而,正是由於不會表達與舒緩情感,只能任憑怒氣惡性循環地飆升。
專家提醒,掩飾情感並不是好辦法。逃避只能助長抑鬱、焦慮或倦怠;以非專業的方式壓抑憤怒,只能煽動醫生做出不適當的言論或行為;只能刺激醫生到別家求職就業,但在新的工作環境中歷史仍有可能重演,因為衝突是不能迴避的人生片段。
在實際工作中,即使其他醫生並未表露出對立情緒,通常也能從他人的面部表情、肢體語言、語音語調或小道八卦中捕風捉影地尋得端倪。你或許見過一位譏諷的、暴躁的或者苛責的醫生,但其實在此之前他僅僅表現為不開心,開始出現工作遲到、午休延時、態度淡漠,而這些恰恰是日後定格惡性情緒的早期徵兆。
一種可行的解決方案是,邀請那位讓你感覺不快的醫生共進午餐或小酌一杯,期間誘導性地問一些問題,諸如「嗨,最近怎麼樣?我覺得有些事情好像不對勁兒。你凡事都順利嗎?」準確地獲悉到底發生了什麼,無異於成功了一半。
另有一種可供效仿的方法是「激發誠實反饋」。具體措施是定期或每周召開員工會議,鼓勵同事間毫無顧慮地公開衝突、提出問題。通過創建分享各方觀念的安全環境,才能真正做到及時發現問題,而不是等它們發霉變質後再亡羊補牢,甚至殃及池魚。因為,每位同事獲得的經驗教訓都可以為其他同伴所用。
同事間的相處之道
下面我們和您分享一些同事之間的相處之道,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尊重是基礎
人與人相處,最基礎的就是尊重。只有尊重別人,才會獲得別人的尊重。與同事相處的時候就更要尊重他們,因為不管是醫生還是護士,只有互相協作才能為患者提供良好的服務。
2、真誠很重要
如果你對同事們不誠心,那麼同事們也會虛情假意地對待你,等你需要幫助的時候卻沒人幫你。其實,有時一句寒喧問暖或關懷問候的話,也會令人受用不盡,並贏得同事的接納與好感。
3、避免爭吵抬杠
在與同事的相處互動中,難免會因不同意見、觀念或利害衝突等情事而爭辯或吵架。不過要懂得心平氣和的道理,而且能主動適時退讓一步,以消彌無意的紛爭,確保互動關係不會遭到破壞。畢竟,退一步海闊天空。
史蒂芬·丹寧在《領導力的「黑話」》中提到了一個非常有名的試驗:1979年,斯坦福大學教授對兩個各24個人的小組進行了試驗。兩組人一組反對死刑,一組支持死刑。教授們在他們面前宣讀關於死刑的科學研究,這些研究結論中,有的支持死刑,有的則反對。希望能通過試驗解釋為什麼那些與已有觀點相左的研究不被採納或重視。結果表明:兩組的觀點在試驗結束後更加極端。
這個試驗提醒我們,那些認為通過討論、分析和爭辯就能改變對方看法的人,應該很好地反思反思了。有的時候,我們越是力圖改變對方的看法和想法,越是容易激起對方的堅持和反感。甚至你說的越有道理,對方越是討厭你,越是對你抱有敵意。
口舌爭辯是沒有勝利者的,即使你能說得對方啞口無言,對方也會因自尊心受損而懷恨在心,即使贏了也是輸。
4、禁用三C用語
所謂三C用語是指批評(Criticizing)、責難(Condemning)及抱怨(Complaining)等。
當你在日常中與同事交談或公事討論中,如果使用批評的言語,必易傷害對方的榮譽心與重要感,因而產生不快或怨恨心理;至於貿然給人責難,勢難獲得對方的認同或接納,而常常形成反唇相譏、不歡而散的結局;再者,向人抱怨更是令人生厭,可以算是最不受歡迎的行為。與其怨天尤人還不如自立自強、發憤圖強,以換取別人的肯定與重視。
5、保持謙虛謹慎
俗話說「滿招損,謙受益」。職業醫生要有適當地放低自己和擁有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要學會和善 與「示弱」。也許你是「大咖」——擁有豐富的醫學知識,資歷深厚,發表過數篇SCI,做過上百台高難度手術……但是,光環之下,調整心態很重要:不自吹自擂,迴避公眾的恭維,對待同事要克服和改掉狂妄自大、自恃甚高、一意孤行的毛病,不斷自我反省、自我修鍊和自我檢討。才智出眾固然很出彩,但如果為人處世粗枝大葉,也很難在醫院站穩腳跟,職稱評定等方面也會遇到不小的阻礙。
6、不與同事爭功
做好和做成一件事情,是一個組織協同作用的結果。比如治癒一位患者,就需要數位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一個優秀的醫者不會斤斤計較個人得失、爭功諉過,應具有諒人之短、補人之過、助人為樂的高尚風格。只有團隊的智慧、力量和付出,才能造就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
7、最應該的是做好自己的工作
醫院的工作需要大家共同完成。工作是相關聯的,從查體、確診到用藥,一步一步相互銜接。如果你的工作沒有做好,就會影響其他人的工作質量和進度。如果工作出錯,甚至會耽誤患者的治療。所以,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很重要。
很多年前《藝術人生》里有一期採訪了「奶茶」劉若英。朱軍問她,為什麼你總能給人一種溫和淡定、不急不躁的感覺,難道你生活中遇上難題的時候,你不會很氣急敗壞嗎?劉若英的回答是,那是因為我知道,沒有一種工作是不委屈的。
同樣,當醫生也不乏「委屈」,從實習醫生一步步「熬」到主任,要經歷多少時光的打磨?今天某個同事在背後搬弄是非、竊竊私語,明天上級醫生因一點小事大發雷霆,後天被不講理的患者和家屬惡語相向……不過,也正是這一點一滴的積累與磨練,匯聚成一個日趨完美的醫生。與智商不同,情商是可以不斷提高的。每經歷多一點,感觸和收穫也就越多一分。
善於處理同事關係,巧妙贏得同事支持的人總能使「芝麻開門」的咒語處處靈驗,而那些自面清高,不屑或者根本不會與同事「周旋」、來往的人,則免不了時時被動挨打,舉步維艱。越來越長久深陷於同事圈兒,早已習慣成自然的人們突然頓悟:若想在事業上獲得成功,在工作中得心應手,就不得不深諳同事間相處的學問。希望醫生們能營造出一個能及時提出問題並解決糾紛的長久工作氛圍,每個人都能熱情飽滿地投入工作,都能感到受人尊重,都能以成為團隊一份子為榮。這樣,衝突必然迎刃而解。
(環球醫學編輯:丁好奇 )
推薦閱讀:
※男女關係再好,哪些忙也不要去隨便幫?
※劍指庫爾德後,土耳其與美國關係何去何從?
※頂著玉女頭銜卻亂搞男女關係的十大女星(圖
※心理諮詢室里的故事第一期——關係中的療愈
※婚姻里一旦沒了這層關係,足以證明他不愛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