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開漳聖城是秋瑾故鄉,也是天地會的創始地

唐垂拱二年,陳元光「上疏請建一州泉潮間,以控嶺表,委刺史領其事。詔從之。進中郎將右鷹揚衛率府懷化大將軍,仍世守刺史」。陳元光做了第一任漳州刺史,被尊為「開漳聖王」,建州治於雲霄。他在景雲二年(711)「為藍奉高刃傷而卒」,此前一直在雲霄的州衙處理政務和軍務。

五年後,「徙州李澳川,詔立廟,賜樂器、祭器,建威德,世祀之,坊以表之」。各地陸續有了紀念陳元光的廟宇,其中三個州治的威惠廟,即雲霄威惠廟、漳浦威惠廟、薌城松州威惠廟共同成為開漳祖廟。

最正宗的當屬漳浦威惠廟,是第一座由官方賜建的威惠廟。而位於雲霄縣城享堂村的那座始建於唐嗣聖元年(684),甚至在漳州立州之前,早期並非紀念陳元光的,直到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才始稱威惠廟。現存建築系明成化年間重建,歷代屢有重修。

此廟佔地近一千五百平米,有照壁、大埕、廟體三部分;主體建築分前後二進,以門廳、天井、迴廊、大殿等部分組成。大殿正中設木雕神龕,祀陳元光與種夫人像,座前置陳政(元光父)神像。

右側設魏媽神龕,懸匾「女中豪傑」,祀元光祖母魏敬像,兩側撰聯「巾幗長征臨海嶠,中原南下靖雲霄」;左側為許天正神龕,懸匾「建功南郡」,書聯「同來啟士標青史,共起興文惠庶民」。大殿兩側設左右兩廡,右為王女「柔懿夫人」陳懷玉殿,左為「王子」陳珦殿。

雲霄威惠廟是漳州市與台灣、海內外進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多年來海內外遊客絡繹不絕。廟內還有不少製作精美的金字牌匾,包括國民黨前主席連戰的「威靈惠民」和現任主席江丙坤的「慈暉普照」。近十年來,台灣地區開漳聖王廟團聯誼會已數十次組團蒞臨雲霄晉謁威惠祖廟,並頻頻贈匾獻幛,傳達了這些開漳後裔敬宗報本的良好風範,而雲霄威惠廟的陳元光神像也曾作為兩岸人民的友好使者,兩度赴台巡安交流。

距威惠廟不遠,有高東溪祠,原為清乾隆年間,高氏一世祖天端公發動宗親出資建成的的「追遠堂」。解放後一度被佔用為縣屬糧倉及職工宿舍,現存建築主體為近年重建,流金溢彩,沒有古樸的感覺。高東溪是南宋的理學家、名賢、文學家,被朱熹尊為「百世師」,《宋史》、《福建通志》、《漳州府志》、《八閩通志》、《廣東通志》、《中國文學家詞典》等都有立傳。其作《高東溪文集》載入《四庫全書》,也是個響噹噹的歷史名人。

有資料稱秋瑾的故居亦在附近,口罩在幾條衚衕里打聽數次才來到近前,發現這裡已被醫療站佔用。秋瑾的祖父是光緒年間的雲霄廳同知,攜家眷至雲霄上任寓居此處,到任次年秋瑾出生於後堂左卧房。此宅為清嘉慶八年的雲霄廳同知李承報所建,初為紫陽書院學舍,繼為清代置廳雲霄後的邑宰官邸,再後作為奉祀施邦曜、陳汝咸、汪紳文、江環、薛凝度、章輔廷、倪惟欽等七位先賢之所,故稱「七先生祠」。

秋瑾參與民主主義革命前曾在日本加入洪門天地會,受封「白紙扇」(軍師)。據學者考證,雲霄以東八公里的高溪廟是康熙初年福建南少林寺蔡德忠、方大洪、馬超興、胡德帝、李式開等五位僧人即天地會前五祖歃血盟誓的地點,高溪觀音亭則是天地會的大哥提喜(雲龍禪師)於乾隆年間正式創立洪門天地會的地點。

口罩打聽多人,無人知道高溪在何處,看看天色已晚,不得不放棄拜謁洪門聖地的想法。後來得知高溪在距高速入口不遠的地方,待口罩在雲霄遊覽回程時天色已黑,只好放棄,想來以後到雲霄的機會不少,留待日後造訪也並非難事。


推薦閱讀:

秋瑾的血與魯迅的《葯》——魯迅小說導讀之三
秋瑾丈夫墓及秋瑾衣冠冢被盜墓賊炸開 遺骨四處散落
《秋瑾參加革命》

TAG:故鄉 | 秋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