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部中國綜藝一半涉抄襲 偶像練習生抄襲力快90分

2018-04-17 08:22 來源:數字之道原標題:54部中國綜藝一半涉抄襲 偶像練習生抄襲力快90分

終於有一檔不抄襲的中國綜藝節目,一集評分飆到9.1中國綜藝又在抄韓國了,還是全盤照抄。戛納電視節上,國際節目模式保護協會稱在中國國內大火的《偶像練習生》對韓國綜藝《produce 101》的抄襲度達到88分(滿分100分),刷新「世界紀錄」。據韓國製作公司現場播放的對比視頻,兩檔節目從模式、舞美甚至到片頭幾乎全部相同。作為觀眾非常想感嘆:離了韓國,我們的綜藝節目就辦不下去了嗎?除了抄韓國 中國綜藝瘋起來連自己人都抄中國綜藝屢屢被爆抄襲,曾有韓國觀眾質疑中國有那麼多人,難道就找不到有創意的人嗎?從數據來看,找還是能找到的,就是不太多。搜狐號數字之道查閱了藝恩網等專業娛樂數據平台發布的2015-2017年歷年播放量排行榜,將每年播放量前10(或前15)的網路綜藝與衛視綜藝作為樣本(共54部,同一綜藝系列算作一部),總結了這些節目的原創狀況:

你可能要說,還有一半沒抄襲呢,不好意思,剩下28個沒抄襲的作品有13個屬於版權引進,也就是花錢買的!版權引進數本來是14,引進的里還有1個涉及抄襲,這樣算下來,刨去自己人抄襲自己人的尷尬劇情,原汁原味的中國原創只有15部,僅佔28%。這些年我們就像割韭菜一樣收割韓國的綜藝節目。比較經典的要數東方衛視的《極限挑戰》(圖右),這檔節目被韓國MBC點名批評全盤照抄《無限挑戰》(圖左),按照MBC列出的罪狀,如果抄襲界有排行榜,這檔節目大概可以和《偶像練習生》一較高下。

此外還有和《三時三餐》(韓國)撞了一堆腦洞的《嚮往的生活》(圖右)

碰巧和《孝利家民宿》(韓國)很像的《青春旅社》(圖右)

「全世界都在做這種節目」、我們只是順趨勢而為的《我想和你唱》(涉嫌抄襲韓國《Fantastic Duo》)等等。

本著誰紅抄誰的原則,我們就連自己人也沒放過。東方衛視火了一檔《歡樂喜劇人》(圖左),隔壁浙江台便推出相似度很高的《喜劇總動員》(圖右)。

不僅節目環節很像,連主持人和嘉賓陣容都基本一樣,在帶給你歡笑的同時還能順便玩一把「大家來找茬」。節目模式是抄襲重災區 話筒樣式也不放過除了「從哪裡抄」,「抄什麼」也很有講究。搜狐號數字之道對54部綜藝節目的相關新聞進行了不完全統計,我們來一起看看中國綜藝都在抄些什麼:

開發新綜藝節目最主要的部分就是節目模式研發,這也成了國內抄襲重災區。湖南衛視研發中心主任曾在採訪中提及,國外研發創造一個節目模式一般以兩年為周期,但很多中國業者想在三個月或半年內就有一個爆款模式,這顯然不可能。然而諷刺的是,湖南衛視本身就經常因為抄襲被觀眾詬病。比如湖南台的《我想和你唱》曾被指抄襲韓國綜藝《Fantastic Duo》的節目模式,兩檔節目都是素人通過APP與明星合唱,從海選、現場合唱、觀察團的設置等環節上存在諸多相同之處,令人不得不懷疑。除了節目模式外,其他節目細節也沒能逃脫抄襲者堪比機場安檢的犀利目光。

這顯然已經超出浮躁二字的描述範圍,這種程度的偷懶不禁令人質疑業者對待作品與觀眾的誠意。我們上文提到2015到2017年版權引進的14個節目里有1個涉嫌抄襲,就是湖南衛視的《我是歌手》。這檔綜藝引進自韓國的節目至今已播出五季,收視不俗,你可能會問版權買都買了還要抄?這個問題實在沒有同理心,買版權買到的是節目模式,其他很多節目細節還要自己想,很累的。於是我們看到《我是歌手》被原作找上門的高仿海報,以及被網友譏諷「一比一、逐禎抄襲」的片頭。下面讓我們來欣賞一下這款「絕美版片頭」:(未連接wifi時播放視頻將消耗流量)我是歌手片頭

西班牙公司Dvein為《EVA》設計的片頭

中國綜藝躲在原創名義下的「借鑒」 海外維權難除了偷懶,成本也是抄襲者考慮的因素。任何創新都需要試錯的過程,這對於製作方來說意味著時間、金錢的投入,還有不確定的風險,爆款可遇不可求,想快速成功,那就只有拿現成的成功模板了。想要模板有兩種選擇,要麼花錢要麼抄,直接抄襲顯然比花錢買版權的成本低的多,而且綜藝界想花錢的路還被限制了。為拯救慘不忍睹的原創綜藝,2016年廣電總局曾下發通知限制上星頻道引進版權節目的數量,並希望將晚間黃金時段打造成「自主創新的重要基地」,於是不少節目躲在原創名義之下開啟抄抄抄,2017年數字之道統計的18部原創綜藝中有12部涉嫌抄襲。抄襲往好聽了說也可以叫「借鑒」,大概是受到「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的啟發,國內綜藝界一直流傳著「先借鑒,後原創」的理論。想區分抄襲和借鑒其實並不容易,《著作權法》保護的是「獨創」作品,而非「首創」作品,換句話說並不是你用過的想法別人不能再用,萬一只是「撞梗」而已呢?法律對此很難界定。再者節目模式、遊戲創意屬於思想範疇,是抽象概念,不在《著作權法》約束範圍內,法律只能保護節目中寫成白紙黑字的腳本(呈現在節目中就是嘉賓說的話、表現)、舞美設計等具體細節。即使有法可依,中國綜藝大多從海外「借鑒」,考慮到成本,原版製作方不遠千里來追責也成問題。2017年湖南衛視《中餐廳》被指抄襲韓國的《尹食堂》,對此韓方只是略帶調侃與諷刺的回應道「版權不貴,請買正版。」也有公司會發聲明闡明立場,比如這次被《偶像練習生》抄襲的Mnet。

但這些聲明對抄襲者有沒有威懾力就不得而知了,畢竟面子和臉皮乃身外物,丟了它就可以天下無敵。中國真的無法做出優秀的原創綜藝節目嗎?當然不是,在數字之道編輯統計的這些綜藝節目中,不乏收視口碑雙豐收、甚至火到國外被美國電視台引進的優質節目,然而抄襲的大風刮過,原創的光芒早就被灰塵掩蓋了。中國綜藝總和抄襲兩個字聯繫到一起不僅敗壞行業名聲,也讓真正認真創作的人也一起背鍋,這不是中國觀眾想看到的。然而創作環境的改變並非一朝一夕,觀眾們也只能作為看客扼腕嘆息。資料來源:藝恩諮詢 《2017中國網路綜藝市場白皮書》藝恩網 《綜藝節目:抄襲與借鑒如何區分?》中國知識產權報 《綜藝節目模式受著作權法保護嗎?》人民網 《原創節目模式獲總局大力扶持 "天價"引進將被叫停》看電視 《創新成功率僅5%、都在做無用功?兩大衛視研發負責人揭秘原創節目創新機制》責任編輯:邱艷莉 UN65
推薦閱讀:

《偶像練習生》助品牌銷量大漲,我們能學到些什麼?
《偶像練習生》周潔瓊對C位要求嚴格?沒有誰比她更懂C位的心酸
偶像練習生第六期為周彥辰朱星傑小鬼打call
張藝興、蔡徐坤這兩個90後:其實也沒什麼,憑什麼紅成這樣
《偶像練習生》最終勝出的將是這九位練習生

TAG:中國 | 抄襲 | 偶像 | 練習 | 綜藝 | 偶像練習生 | 一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