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兩千年來番禺建制的變遷沿革 ·邵景森·[轉帖]

兩千年來番禺建制的變遷沿革 ·邵景森·[轉帖][複製鏈接]
子曰3363

2

主題

0

聽眾

140

積分

中士

  • 收聽TA
  • 發消息
  • 1#

    發表於 2006-8-28 11:00:10|只看該作者|倒序瀏覽

    番禺,這個在中國南方歷史上最初出現的名字,至今已有兩千多年。《史記·貨殖列傳》載:「番禺亦其一都會也」。比《史記》成書更早的《淮南子·人間訓》敘述秦始皇派五軍進入嶺南時,有「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說。這不但說明了番禺建制之悠久,且是嶺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及軍事的重心。  番禺,這個與南海郡同時誕生的縣邑,與南海郡治、廣州府城及廣東省會結下了不解之緣。然而,番禺建制比廣州和廣東要早。故有說:「先有番禺,後有廣州,再後才有廣東。」廣州市建制之前,番禺一直是南海郡治、廣州府治和廣東省會。番禺,地處東、北、西三江之匯合點,地域遼闊。秦漢建制之初,範圍約相當於現今面積的十四五倍。它容納下今日的廣州、東莞、南海、順德、中山、珠海、深圳、香港、佛山、三水、花縣、從化、增城、龍門等市縣的全部或大部,以及台山的一部分,大致相當於三國時始建的廣州屬區。  番禺,又是三朝古都,漢初的南越國、五代的南漢國和南明紹武政權都在此建都。建制的變遷  番禺一名之起源。歷來史志都說其得名於番山、禺山兩山。番禺之「番」,又作「賁」或「蕃」,故別寫亦作賁禺或蕃禺。但番禺之得名尚有幾種說法:一說「番山之隅」(禺通隅),一說古蠻夷之地謂之蕃,禺即區域,一說源於人名(據《山海經》傳說黃帝之曾孫叫番禺),一說源於南海神,還有一說「番禺者盤古也」。除了前面兩說頗有道理可作參考外,後三者說服力不強。  建制前後《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三十三年(前214)發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略取陸梁地為桂林、象郡、南海。」番禺為南海郡治,故建制自此始。公元前215年,秦遣尉屠睢率五軍入嶺南,其進軍最前線是番禺(「一軍處番禺之都」),因這裡是西、北、東江總匯的重心。秦平嶺南,率軍南下的任囂、趙佗分別任南海郡尉和龍川縣令。秦亡,趙佗出兵桂林、象郡,統一嶺南(兩廣),建立南越國,定都番禺。南越國曆時93年亡於漢。漢把南越全境劃分為南海、蒼梧、鬱林、合浦、珠崖、儋耳以及交趾、九真、日南(後三郡在今越南)九郡,番禺仍舊為南海郡治所在。  南越國亡時都城為戰火所焚,番禺縣治(及郡治)曾他遷。《漢書》說:「築番禺城於郡南五十里,西接糝(指今西江),沮洳難居」。據《方輿紀要》記載:漢平南越後番禺曾遷治於郡城南60里外的龍灣、古壩之間。《廣東通志》(黃志)及《番禺縣誌》(李志)亦持此說。但據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系曾昭璇、吳壯達教授等人到沙灣之紫坭、古壩和龍灣等村實地調查勘察,均無結果。這裡多為宋村,並無漢代遺址。近年曾昭璇認為很可能是順德的簡岸,但略嫌證據欠足。因此,從漢平南越至建安二十二年(217)吳交州刺史步騭重建番禺城於今廣州,這328年間番禺縣治究在何處,仍是懸案。  漢以後隸屬廣州南海郡。三國時,番禺交州南海郡。步騭重建番禺城後把州治從廣信(今封川縣)遷返番禺城。吳黃武五年(226),孫權分合浦以北為廣州,廣州之名自此始。州治、郡治及縣治均設在番禺城。歷兩晉、南北朝,共372年。  兩度廢置,併入南海縣。隋文帝開皇九年(589),撤銷南海郡,把番禺併入南海縣,屬廣州總管。三年後,廣州府治遷始興(今粵北始興縣),八年後復遷返廣州。仁壽元年(601)改廣州為番州。大業三年(607)罷州置郡,恢復南海郡。唐武德四年(621)廢南海郡,復置廣州,恢復番禺縣建制(另一說於長安三年,即703),縣治設於江南洲(今廣州河南)。貞觀元年(627)置道,廣州屬嶺南道。天寶元年(742),廢廣州,復置南海郡,仍屬嶺南道。至德元年(756),又改南海郡為廣州郡。咸通元年(860),道改稱嶺南東道。乾寧二年(895)廢道,改清海軍。五代十國時,嶺南節度使劉隱建立南漢國於廣州,乾亨元年(917)設置興王府。番禺縣隸屬興王府。此乃番禺第二度為南國古都。南漢歷四主五十五年。宋開寶四年(971),宋滅南漢,廢興王府,恢復清海軍。開寶五年(972),番禺第二次廢置,併入南海縣。皇__三年(1051)復置番禺縣。  番禺南海同時附郭廣州府。廣州府城前身是秦末任囂建的番禺城,當時只是一座僅四五里的小城池,又稱任囂城。三國步騭重建後,歷代不斷擴大,而宋代以後尤為顯著。宋代中,東、西三城並列相連,城區面積比以前擴大了三四倍。明代兩次擴建,把宋三城合為一城,並向東北擴展,跨越秀山,成為一座周圍達10餘公里的完整城市。1563年再向南擴建「新城」。清代又於今越秀南、人民南一帶修築雞翼城,廣州已具城市規模。  自宋皇繸三年以後,今日的廣州市區珠江以北部分分屬番禺南海兩縣,番禺在東,南海在西,兩縣均附郭。自宋紹興六年(1136)廣東路建制(後稱廣東道、廣東省)起,路治、道治、省會、府治與兩縣縣治同在廣州。至民國10年(1921)廣州市建制,分屬兩縣管轄的東、西城區,才劃歸廣州市管轄。  南宋至清末建制變更不大。廣東路建制後,宋祥興元年(1278)曾改為翔龍府。兩年後,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又改為廣東道廣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改建製為廣東省廣州府,番禺縣隸屬廣州府,清沿明制,故建制一直至清末不變。這期間,南明唐王聿秕曾於廣州稱帝約40天(1646),時雖短暫,番禺也可算做過第三個朝代古都。  民國廢府,直隸廣東省。民國元年(1912)廢廣州府,番禺縣直隸廣東省。1921年廣州市建制,同時直隸廣東省。番禺縣署、學宮、學校及機關沿舊未遷,成為旅市機構。1933年,縣治遷新造。抗日戰爭爆發後,日機濫炸新造,縣署被毀。1945年抗戰勝利後,9月,縣政府遷市橋。市橋為縣治自此始,一直沿至今。清至民國,番禺縣分設四司(鹿步、茭塘、沙灣、慕德里),一捕屬區(廣州東半市區,清朝稱典史)。四司駐地分別為:鹿步圩、新造、市橋和江村。  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後建制小有變更。1950年3月~1952年11月,番禺縣隸屬廣東省珠江地區。1952年12月~1956年1月,隸屬粵中地區。1956年2月~1974年底,隸屬佛山專區。1975年至今,隸屬廣州市。[在1958年下半年至1959年間,建制曾有兩個變更:一是縣行政權機構改為番禺人民公社(1958年9月~1959年3月),二是番禺順德兩縣合併為番順縣(1958年12月15日~1959年6月10日),縣治設於大良。]地域的變遷  番禺自秦末建縣以來,地域變遷較大。與現今縣境面積(1025平方公里)相比較,始建時範圍大約相當於現今的十四五倍。  漢至清代從番禺析出12個縣。秦漢時南海郡地域相當大,約為現在的大半個廣東省,東至東、韓兩江流域,北至連江口,西至清遠、四會、羅定,南止於濱海之地。下轄六縣:番禺龍川、博羅、揭陽、四會、冽江(另一說轄五縣,不包冽江)。番禺自東漢建安至清代,先後析出增城、平彝、東官(東莞)、懷化、熙安、南海、從化、花縣。並由這些縣再析出龍門、薪寧(台山)、香山(中山)、新安(寶安)、順德、三水等縣。  廣州市建制後,番禺地域陸續劃入廣州,有2000年歷史的番禺城成為廣州市後,從東、南、北三面環抱廣州的番禺,由於城市日益擴大的需要,自1921年始,陸續劃入廣州市。廣州建市,首先把番禺管轄之捕屬(北京路以東至寺右路)以及河南沿江之同福路、洪德路一帶劃入 廣州。1937年7月1日,番禺縣屬的公和鄉、敦和鄉、瀝滘鄉、彬社鄉(今廣州河南海珠區、新滘區)、崇文二十四鄉(今芳村區)以及龍洞堡、石牌堡、冼獵楊、車陂堡(今天河區、黃博區)等九鄉劃歸廣州市管轄。抗日戰爭期間,為了便利動員民眾抗敵,於1940年10月起,上述九鄉暫歸番禺縣管轄。抗戰勝利後,於1946年12月重歸廣州市。建國後,初期僅是禺東、禺北部分鄉村逐步劃入,後來整個禺東、禺北併入廣州。1950年12月,由於擴建白雲機場的需要,把嘉禾鄉的江夏、陳田村,佛嶺鄉的蕭崗、黃沙崗村劃入廣州。1953年4月,廟頭鄉的沙埔、雙崗村劃入黃埔區,6月,長洲鄉劃入黃埔區,7月,茅崗、黃村、新塘、觀音約、珠村、石官龍、車陂、棠下、長裋、文沖、橫沙、暹崗等村劃入黃埔區。1958年1月,整個禺北、禺東地區(前慕德里司、鹿步司),包括江村、神山、蚌湖、人和、龍歸、太和、鍾落潭、九佛、良田、竹料、嘉禾、石井、蘿崗、南崗等鄉劃入廣州市,即現今的白雲區、黃埔區。  1958年,番禺縣地域只保留原禺南地區(前沙灣司及茭塘司大部),人口25萬,耕地65萬畝。1959年7月,合併半載的番順縣重新分縣恢復番禺縣後,原屬中山縣的大崗、漳州、黃閣、南沙、萬頃沙劃入番禺(萬頃沙、南沙在新中國成立前及其初期曾歸屬東莞)。這就是沿至今天的番禺縣地域。

    推薦閱讀:

    西方圖片上中國形象變遷[組圖]
    從兩會服飾看中國時尚變遷
    史學界對「買辦」評價的變遷
    看美國人衣著時尚的百年變遷
    【國君零售】推薦閱讀!從美國百年消費變遷看中國消費機遇—消費行業系列報告之四

    TAG:變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