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隆慶萬曆瓷器
06-16
明代嘉靖萬曆的青花和藍釉瓷器,十分珍貴。事實上,整個明代青花和藍釉瓷隨著歷史的進程有著奇妙的變化。早期顏色濃艷,中期淡雅,晚期又回到濃艷;器形早期碩大,中期小巧,晚期回到了碩大;嘉靖萬曆瓷器的器形繁多,風格在碩大的基礎上前後也有變化。晚明瓷器不僅品種多,產量也較高,現在的存世量相對明早期的永樂宣德、明中期的成化弘治要多一些,在拍賣會上較容易見到,收藏的機會也多一些。明晚期色彩變濃嘉靖開始進入明代的晚期,青花和藍釉瓷這時一改明中期成化、弘治的淡雅,而變得濃艷。官窯如此,民窯亦如此。明中期青花瓷用的那種發色淡雅的平等青不知是開採不到了,還是用完了,回青料開始登上了舞台,扮演了青花和藍釉瓷的重要角色。有了回青也就有了濃艷,回青料中提煉出最好的(一般稱作佛頭青,藍中有些發紫)自然被官窯壟斷,差一些的則廣泛用於民窯。現在認為回青料與元青花、永宣青花用的蘇麻離青均來自於西域。元青花藍中帶黑點,偶有微紫現象,永宣青花藍中常帶微紫,嘉萬青花瓷器幾乎個個藍中帶紫色。這個現象十分有趣(當時道教盛行,道教講究陰陽調和。紅為陽,青為陰,紅與青調和在一起即紫,回青帶紫色,正合了道教),這也給了現代鑒定一個很好的依據。嘉靖皇帝對道教十分痴迷,不是求仙就是煉丹。在皇帝的影響下,這時期的瓷器,不論官窯民窯都帶有濃重的道教色彩。除了顏色外,八仙、八卦、雲鶴、麒麟、靈芝、萬年松、仙桃等紋飾多了,胡茹、香爐、仙槎等器形多了,四方、六方、八方的瓶子也多了,這一切皆與道教有關。器形變大與道教也有聯繫,那時實際使用的法器都較大,有些瓷器本身就是法器。藍釉瓷更為珍貴這時期的藍釉瓷器比青花瓷器少得多,也珍貴得多。青花的發色劑為鈷料,鈷料不可多得,優質鈷料更是十分稀少。一個藍釉瓷上使用的鈷料比一個青花瓷上消耗的鈷料多得多,這就是藍釉瓷比青花瓷少得多也珍貴得多的一個重要原因。另外,藍釉瓷也比青花瓷難燒。眾所周知,鈷料在自然界中是以氧化鈷的形式存在,原本是黑色,還原後才是亮麗的藍色。鈷料在釉下比較容易還原,混合在釉中要還原,窯爐工作時的氣氛要求很嚴。那時雖然煉丹術盛行,化學方面的知識還沒上升到理論高度。當然不知道什麼叫還原,什麼叫氧化,憑的全是經驗和運氣,這也是藍釉瓷比青花瓷珍貴得多的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明晚期的青花瓷雖然不可多得,但一些大的拍賣公司,在春秋兩季的大型拍賣中還時有所見,但這個時期的藍釉瓷則可遇而不可求。嘉靖萬曆時期的藍釉瓷也確實亮麗可愛,它往往不是簡單的藍釉而已,藍釉中常帶紋飾,這個紋飾基本是白色的。它是在上完藍釉後,在半干不幹之時,以小刀刮出紋飾,露出白色的胎,再在白色的胎上填上白釉。也有刮完不填白釉的,這種工藝在藍釉壺上多見,紋飾有仙桃、麒麟望月等。鑒定要素細考量嘉靖萬曆時期的瓷器生產,選料嚴格、淘練精細、胎體厚實、胎質較白。紋飾寫意的多,人物挺拔;如畫小孩頭部較大,不合比例;龍紋較瘦、龍咀較長,稱豬咀龍。晚期畫龍略顯草率,但龍爪有力,八寶圖案較多,順序為輪、螺、傘、蓋、花、魚、罐、腸,還有以文字作為裝飾的瓷器,如百壽、萬福等,紋飾多為雲龍、雲鳳、麒麟,八仙、人物故事等。官窯瓷器工整細緻,民窯則粗放、生動。這時期還有個較為奇特的現象,器物的底釉為亮青色,其清亮程度往往超過器物主體的釉色。1、嘉靖胎質不及前朝,器型多種多樣,有方形、棱形的造型。 2、琢器胎體厚重,接痕顯露。圓器多有隨底心下凹和塌陷。 3、一般器物釉面粗糙不平,官窯及民窯小件器物則細潤肥厚。往往見釉下的青花輪廊線有模糊不清及暈散的現象。 4、青花用回青料,有時加入石青,其色調呈特殊的紫蘭,青金蘭色,同時也有發淺淡黑灰色。 5、青花及白釉器物,常於口部塗刷醬黃釉,形成黃口之特徵。 6、紋飾線條雖纖細清麗,畫風多寫意卻顯得粗率, 畫面多見道教色彩及吉祥祈福內容。 7、器底施釉,多為亮青釉。 8、圓器圈足多向內收斂,甚至有的可用手指掛起來。玲瓏薄胎器皿一般為滾圓矮淺窄小的圓足。 9、款識字體,筆劃較粗,均為楷書體。一般多於底足書寫六字雙行、帶有雙圈。「大」字的一拋一捺較平,「靖」字立部往上,「年」字一拋挨上點,「制」字衣橫少越刀。 10、隆慶時青花色調蘭中泛紫,濃重艷麗。在嘉靖、隆慶、萬曆三朝的青花中,以隆慶時青花呈色最佳。這點可作鑒定判別隆慶青花器的主要依據。 11、款識多寫「大明隆慶年造」,極少寫「制」字。隆慶時器物傳世不多。 1、萬曆瓷器,一般質地粗松,胎體厚重,器身多變形不規。 2、青花色調,早中期呈蘭中泛紫,晚期為灰暗暈散,並開始採用淺描手法。 3、裝飾工藝技法,有樓雕、樓空、開光、暗刻等,青花中出現類似鐵線描的繪畫。此時繪畫風格,繁縛麻密,幼稚滯拙,具有粗礦的民間藝術色彩。晚期畫面不考究,布局繁亂,比例失當。 4、大器多粗砂底,也有個別平底或淺寬圈足,底部落款處常略微凹陷,並於中心施釉如臍。盤碗之類,足徑較闊,底部多施釉,無釉的砂底,可見明顯的放射狀跳刀痕與火石紅色,官窯圈足多處理為滾圃,民窯則多斜削, 並出現了通常認為是康熙時才有的那種斜削式拱壁底。 5、青花瓷器釉色:早期渾重艷麗,蘭中泛紫。中期蘭中閃灰,發色漸淺。晚期蘭色灰暗,多有暈散。嘉靖、隆慶、萬曆時期瓷器的認識嘉靖時期(1522----1566年)一、嘉靖時期瓷器的概況明代傳至嘉靖,國政漸漸趨腐朽衰敗。由於對封建王朝的驕奢淫逸,橫徽暴敘,加上自然災害的禍及,此時已是國庫空虛,民力耗竭;同時史貪官橫,激起人民的不滿和反抗,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動搖了封建王朝的根基。明代統治至此每況愈下。此時的景德鎮瓷器,風格與前朝相比大不相同,大型器物如大龍缸、大罐、葫蘆瓶、大盤等的製作日漸增多,而且一般都較粗糙,不注重修胎,甚至琢器腹部的胎體銜接痕比明初還要明顯。但官窯的小件器物仍很精細,只是與成化、弘治、正德時的色調和風格不同而已。嘉靖時,瓷器製作仍以景德鎮為中心。由於當時對外交往和貿易的擴展,瓷器也作為主要外銷產品而大量傾注於國外市場,從而刺激和促使其品種和花樣迅速創新。據藍浦《景德鎮陶錄》一書記載:「製作益考,無物不有。」尤其是五彩器開創了一代彩瓷製作新局面,質量和數量都蔚然可觀,為我國陶瓷發展作出了新的貢獻。正德時的瓷器以多書阿拉伯文為其突出的特點,嘉靖時的瓷器紋飾則多具道教的色彩,常見器皿有大葫蘆瓶(諧音「福祿」之意)及口徑達80厘米的大盤,(有說是用以盛冰的冰盤)等,造型也開始趨向多樣化,如將各類瓷器做成八方、六方、四方、斗形和天圓地方等形狀(可能與道教有關),其造型工藝的難度,遠勝過那類簡單的天圓地方;但造型多不規範,有夾扁、翹棱現象。由於青花色料改用回青料(有的加石青),又稱之為「青金藍」或「佛頭青」,其色調如朝珠串上的青金藍石呈現的佛頭青色,藍中泛紫,構成鮮明的時代特徵,這種色調,持續於嘉靖、隆慶、萬曆三朝。萬曆初期色多淺淡,隆慶時色澤最佳,呈色濃艷;至萬曆晚期,則色調灰暗,平庸無奇。此外,嘉靖官窯青花器中也有如成化時期的,藍色鮮亮極富神韻。此時,與五彩並行發展的另一類彩釉套疊工藝也很流行,如紅釉黃彩,綠釉紅彩、紅釉綠彩等等,雖釉彩單調,但紋飾豐富,正反色搭配巧妙,十分醒目,顯得新穎別緻,以後,清代粉彩器上紛繁的色地、軋道等,就是在繼承這種釉彩疊飾工藝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嘉靖時,金彩也在瓷器的紋飾中得到廣泛應用。明代仿古之風,成化時首開先例,嘉靖時更有發展,此時所仿成化青花器和鬥彩器非常成功,如鬥彩嬰戲杯,頗具形神,為明仿明的佳作。萬曆時崇古之風更甚,當時成化雞缸杯可值錢十萬,價格如此昂貴並非偶然,除悠久的尚古淵源外,應當說,嘉靖時的大量仿品至少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二、造型特徵:嘉靖時期,唯重大器,瓷器造型繁雜而拙笨,風格渾厚敦實,與前朝大相徑庭。琢器中瓶類多飾活環雙耳,執壺垂腹常凸起雞心,最為流行的是各式各樣的大小葫蘆瓶。圓器盤、碗類口多不圓,圈足直徑較萬曆略小,足脊較薄,圈足一般均向心傾斜,傾斜度大者可以用手指勾掛起。器型選例:梅瓶----撇口,長頸,硬折肩,腹直下斂或呈束腰形。有青花或白釉品種,青花多繪老人、八仙、雲鶴及纏枝蓮等。活環瓶----洗口,長頸,扁腹下垂,高足外撇,平底,頸部飾有雙獸耳套活環。品種有青花與五彩器,多以龍鳳紋為飾,外口沿署「大明嘉靖年制」官窯橫款,清代康熙時與民間常有仿品,其區分點為:嘉靖器釉面肥潤光亮,青花色澤濃艷深沉;康熙器胎堅體重,平底露胎緻密纖細,青花呈翠藍色調,民國器釉面泛青綠色,青花色調灰暗暈散、漂浮。玉壺春----撇口,細頸,長頸下豐。其青花器,胎體較薄,繪有花鳥紋飾。蒜頭瓶----器型多樣,蒜頭形小口,長頸,扁腹,足有高矮之分與圈足中空或平底之別。有青花、藍釉、五彩、釉里紅等品種。其裝飾或以青花、五彩繪瓔珞、靈芝、雲鶴、松竹梅、八仙,或堆塑出露胎火石紅的蟠螭紋。葫蘆瓶----在原有的基礎上發展出多種樣式,如四方、六方、八方、上圓下方或多棱等。品種有青花、五彩、五彩描金、哥釉、藍釉、白釉、黃釉及其他彩器。紋飾多具道教色彩,如雲鶴、八仙、八卦、瓔珞、纏枝蓮、福祿壽及「國泰民安」、「風調雨順」、「萬壽清平」等吉祥文字。執壺----器型多樣,頸部細長,溜肩圓腹,足部高矮不等。常見有青花、藍釉、白釉、五彩鏤空開光三彩描金、紅彩描金、金彩(紅、藍、諸地)等品種。裝飾有露胎的火石紅麒麟或描金的雲龍、鳳凰牡丹、折枝花八寶等。腹部常凸起雞心為飾。梨壺----與永樂、宣德時造型相似,但型制略大。有青花器與黃釉托紅彩釉器。罐----式樣較多,大小高矮不一,大器高達71厘米。有圓形、瓜棱、四方、四方倭角、六方、八方、長方、扁方等,常見的有青花及各色彩釉器物,紋飾內容豐富,有團壽、魚藻、雲鶴、開光人物等。塑像----比例適中,形象生動,瀟洒。有壽星、文昌帝君、東方朔、八仙、觀音、老君與人形枕。常以青花、三彩或五彩為飾。缸----器型較大,高矮不等,多署邊款,青花、五彩器較為多見,紋飾有雲龍、穿花龍王、龍鳳、嬰戲、魚藻、荷蓮、纏枝蓮等。大碗----此時多見,為墩式或撇口式。有五彩、青花等品種,繪鳳穿花、海水龍、松樹壽字、人物等紋飾。爵杯----類似青銅器造型,屬於祭祀器,造型高矮,大小不一,其高奘器三足直立狀,小器足腿外卷.有青花、藍釉、黃釉、白釉、五彩及黃釉描金等品種。方斗杯----呈斗形,因製作工藝較圓器複雜,故器型多不規整,見有青花、黃地綠彩、紅地綠彩、綠地紅彩及紅地描金等彩器品種。紋飾為松竹梅、嬰戲、纏枝花、松鶴等到圖案。款識多不帶欄圈。馬蹄杯-----呈馬蹄形,器口較成化時的外卷。有回青、灑籃、孔雀籃、白釉等品種。 盤-----有青花、黃釉青花、孔雀綠釉、孔雀籃釉、茄皮紫釉、五彩等品種,器型多樣。其中青花和黃釉青花龍紋大盤。最大口徑可至80厘米,足內無釉,圈足內斂。其小盤與碟,除圓口外,還有方形與菱花形口,多為淺廣,並常見塌底現象。紋飾有雲龍、雲鶴、松竹梅、「壽」字十八卦、道教符咒、吉祥文字、等等。三、圖案紋飾特徵嘉靖時的瓷器紋飾多用雙勾輪廓線填塗,畫風自然,既使圖案畫亦不板滯,仍顯生趣。此時的紋飾,突出地表現了為封建統治者「吉祥祈福」的內容,如靈枝、瑞獸祥麟、福壽康寧、壽山福海、團壽字、纏枝蓮托壽字等,是最為常見的紋飾,甚至還有以樹木或花枝纏繞形成「福」字或「壽」字的圖案。由於嘉靖皇帝本人好黃老之道,此時,瓷器上也相應地有道教思想內容的圖案紋飾,如八仙、八寶、八卦、如意、老子講經、靈枝捧八卦、纏枝蓮托八寶、雲鶴,等等。宣德時期已有的的纓絡紋,嘉靖時也大量出現,多見於青花、五彩及琺琅花器上。魚藻紋在此時用得更加普遍、所畫魚體多肥大。同時,通俗演義與傳奇人物也逐漸被採納作為紋飾的主題,如東方朔偷桃、孫悟空大鬧天宮等。以吉祥文字作瓷器裝飾的,內容多為「五穀豐登」、「國泰民安」、「萬壽清平」等,除為統治階級祈福外,也有粉飾太平之意;有一些吉祥語,則作為款識而出現,富有時代特徵。嘉靖時所畫龍紋,體漸細膩;仿繪宣德時的蟠螭龍紋,也遠不如宣德龍那樣氣宇軒昂。總之,嘉靖時期瓷器紋飾已趨富麗繁褥,筆法雖清麗,但畫面缺少層次。常見圖案紋飾:雲龍、團龍、飛龍、荷塘龍、海水團龍、穿花龍、鳳凰、鳳穿花、麒麟、獅子、龍虎、獅球、八駿、三羊、四雲(龍、鳳、麟、龜)、蟠螭、雲鶴、桃鶴、海馬、異獸、海馬雲紋。荷塘鴛鴦、鯉魚、四魚、水草魚、魚藻、纏枝蓮、纏枝靈枝、纏枝葡萄、纏枝子午蓮、纏枝蓮托壽字、折枝花、折枝蓮、瓜蝶、朵蓮、蕉葉、忍冬紋、纓絡、開光圖景。海水、雲紋雲頭、八寶、八卦、嬰戲、竹林老人、松下老人、牧牛、八仙過海、加官圖、賞月圖、阿拉伯文、梵文、符咒、吉祥語(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永保長春、福、壽、百壽)等等。四、各品種特徵青花-----嘉靖時青花品種的典型特徵是,由於採用回青料,改變了經往青花的色調,形成了濃艷泛紫的色澤。但嘉靖一朝,燒瓷年代長,數量多,不同時期的產品有不同的特徵。其呈色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1)青花呈黑藍色,色調深沉而灰暗,紋飾有暈散現象,類同於正德晚期。這種現象,主要見於嘉靖前期,在嘉靖晚期也時有出現,如嘉靖仿明初的青花罐及壙碗之類,但釉面色澤與洪武時的那種灰青不同,而是青中閃白。(2)青花藍色淺淡,這種色調嘉靖中期最為常見,並且不乏精細之作。至萬曆時愈發淺淡,唯紋飾線條更加細密。此類青花器,有魚藻紋盤及嬰戲蓋罐,不但紋飾精細,而且胎體玲瓏,釉質細潤,頗有成化青花器的效果。(3)青花色調濃重而泛紫,為嘉靖時典型的上等顏色,這是「回青」中加有「石青」的緣故,其色澤如寶石一樣鮮亮,又似青金藍般艷麗。釉里紅-----據《大明會典,卷201》記載「嘉靖二年,令江西燒造瓷器,內鮮紅改為深紅。」故歷來陶瓷器中的紅釉至嘉靖失傳一說。但故宮博物館珍藏著一件此時的釉里紅蒜頭瓶,其長頸至肩處凸雕一釉里紅蟠螭,器身細潤肥厚光潔的白釉,與永樂甜白釉十分貼近,但器型與凸雕裝飾工藝為嘉靖時所盛行的,故其創作年代應確定為後者。此外,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文具小品中,還有幾件較為獨特的紅釉器,如靈枝式洗、羊形筆架與山石鎮紙等。據其圓渾的造型、肥潤的釉面和鮮艷又沉著的色澤等特徵判斷,也應為嘉靖時期的作品。 上述幾件器物,雖為世所罕見,欲證明嘉靖時景德鎮仍能燒制釉里紅品種。至於文獻所記載的嘉靖時以紅代替紅釉之說,筆者認為,此處並非指紅釉失傳,僅指此時與紅釉並存的創新品種。如故宮博物院所藏的嘉靖紅彩釉盤,即為此類紅彩的瓷型,盤內外均施紅彩釉,色呈黑紫的棗皮紅,表面無光,底足內釉面也是亮青釉,圈足窄而細緻。青花釉里紅-----見有繪人物山水景緻的瓷扳,釉面青白肥潤,青花為回青料,藍中泛紫,所繪人物形象洒脫,鮮見的是明鮮的釉里紅點出旭日,給人以畫龍點睛的視覺效果。五彩-----嘉靖五彩盛極一時,色調純正,並以紅濃綠鮮取勝,其製作之精者,可與傑出的永樂、宣德青花頡頏。此時五彩所用彩料有紅、黃、藍、綠、紫、黑等色,有的間繪青花。所用紅彩為棗皮紅,凝厚光潔;而多用孔雀綠是嘉靖五彩的突出特點。此時於白釉地上直接繪以五彩的器物,胎體不如以前規整,釉面亦不夠細潤,其中紅彩艷麗,多用黃彩托紅,使紅黃色重疊,呈現凝厚,柔美的燈紅色調黃彩同蜜,綠彩為大綠、淡綠或淺孔雀綠;色彩的對比極為強烈,十分醒目。如嘉靖五彩團龍大罐,(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及荷蘭海牙市博物館、法國巴黎吉美博物館均有收藏)就屬於這類五彩器,其器足底部有一圈露胎,中間施釉如臍形,並有款識寫於臍內。此時,五彩器中大器較多,如大罐、大缸、大盤、花盤等;罐類中的方形、圓形等不同樣式。目前流散在國內外的嘉靖五彩大罐為數不少,並和仿品魚龍混珠,如仿嘉靖五彩團龍或魚藻紋的大罐,釉面的陳舊和光澤都不自然,顯露人為作舊處理的痕迹。飾以青花紋五彩器,因青花色調濃艷,所以更能襯托的雅緻明澤,如五彩雲鶴八吉祥罐、鳳穿花花盆之類,青花色澤濃艷,藍中泛紫。這些用青花紋飾襯托的五彩器,都屬於官窯器中的精品。嘉靖五彩器所用的紫色為赭紫,其色濃艷,多塗於紋飾中的山石或樹桿(青花五彩器所繪樹桿則少用赭紫色)。其圖案紋飾用等尚稱細緻,但畫意表現得不夠細緻,如所繪的龍紋雖貌似兇猛,卻因線條很細而不顯得色調色壓內荏。常見的五彩盤和罐,繪的雲龍、雲鳳、花鳥、八仙、八吉祥等紋飾。黃地五彩和黃地紅龍紋飾,多見諸罐與方斗杯、盤類。凡出土的五彩器,彩色多有被腐蝕的痕迹,如綠彩常帶的氧化泛鉛的「銀片」或粉劑狀的鐵斑,表面閃爍五光十色的光澤,僅土浸年久自然形成的現象,可成為我們鑒定時的有力旁證。其彩色受腐蝕後易脫落,因此,清洗時要特別注意。同時應注意區分人為腐蝕充作出土的仿品。這種仿品上的綉斑,僅酸性或鹼性藥劑浸泡而成的,並非自底層泛出,僅浮於表面,白蒙蒙近似日常食用之白碗。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所仿的嘉靖五彩器,胎體都很規整,紋飾繪製也很精細,但往往失之過細,所畫龍紋,卷身粗短,風貌失神,與中國龍紋形象不同。鑒別時,應從胎體、釉面。底足亮青釉,色彩、紋飾等方面細心揣摩判定。鬥彩-----嘉靖鬥彩製作比較精細,其器型和紋飾等多與成化鬥彩相似。如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嘉靖鬥彩子午蓮紋盤,盤底畫折枝牡丹、花心黑彩開光,署嘉靖款識,仿成化鬥彩的效果甚是逼真,又有嘉靖鬥彩雙耳三乳足爐,從造型到器身給的鬥彩折枝花圖案(其間的八卦紋飾除外)均與成化相似,施彩也很淺淡,最為突出的是仿成化的鬥彩嬰戲杯,其色調、畫意幾乎可以亂真。但上述仿品雖仿製精緻,均無成化器特有的奼紫色。三彩-----其色調濃重而沉悶,不夠鮮艷、勻凈,顯得古舊;胎體上多有粗線條的暗刻花裝飾,其施彩或色地上給以紅、綠、紫彩;或在色地上繪以黃、綠紫彩,也有留出白地作局部紋飾圖案的,常見器有梅瓶、大罐及綉墩等,民國時期有以舊胎後挂彩釉的。金彩-----此時廣泛使用金彩,常見樊紅地彩器及藍釉、紅彩釉、瓜綠釉、黃釉、白釉、赭釉是使用。雖金綵線條纖細,但紋飾畫意卻顯粗率。所見有葫蘆瓶、罐、執壺、碗等。還有於霽藍釉香爐鏤孔的白龍紋上塗以金彩的,也有於霽藍或黃釉爵杯等祭器上飾以金彩的,等等。白釉孔雀藍或孔雀綠彩-----這是用孔雀藍或孔雀綠彩直接於白釉器上一筆塗繪出花紋日新品種(此品種紋飾中至今未見兼用其他色彩來勾勒輪廓線的)施彩雖不均勻,但色調卻濃艷凝重。白釉黃彩-----和孔雀藍彩、孔雀綠彩一樣,也是單獨用黃彩來描給紋飾,黃彩淺淡、繪以龍紋,毋須用其他色彩勾勒輪廓線。見有盤、碗類,為摹擬成化官窯之作。白彩赭彩-----赭色發紫。常見器有高足碗與小折沿盤,多繪山景松樹、松鼠葡萄及花卉等。白釉紅黃綠紫黑孔雀綠彩-----此品種中的黑彩並不用來勾描輪廓線,而僅用以繪局部紋飾。如嘉靖紅綠彩八仙人物罐,就是僅用黑彩來描繪人物的頭髮、衣服和鞋等,其色澤不及清代康熙時漆黑烏亮。黃釉綠彩------此品種器物,嘉靖時較以前多見,但黃彩不及以前勻凈,且多雜質。常見有方斗杯、盤、碗、高足碗、圓盒、罐等,刻填的綠彩紋飾,有鳳穿花、龍鳳、纏枝花,或八子等人物。綠釉黃彩-----是相反於黃釉綠彩的品種。兩者器型、紋飾大體相同,綠彩深淺不一。黃釉紅彩-----俗稱「黃上紅」此一工藝技巧紿自宣德時期,於嘉靖彩器中多用。通常以黃釉為地,紅彩塗繪,並特意留出黃地圖案構楊主題紋飾,有的刻有花紋,還有的則是紅彩或黑褐彩勾描主題花紋輪廓,更有的於黃釉上塗紅彩後用濃紅色勾畫輪廓。民國時的仿品有卷唇圓腹罐和高奘罐,較之真品器型單薄而欠渾厚感,胎質白釉不閃青而泛白,並且不夠肥潤、明亮。紅釉黃彩-----此品種相反於黃釉紅彩,而器型、紋飾、色彩及工藝均民於黃釉紅彩品種。此類紅上黃或黃上紅品種,器型有罐、碗、方杯及盤,民國時屢有仿品。紅釉綠彩-----以紅彩釉為地,刻填或繪以綠彩紋飾,多見方斗杯、盤、碗與罐類,紋飾中有魚藻、松鶴、嬰戲、獅球等。綠釉紅彩-----與紅釉綠彩品種相反。見有纏枝紋葫蘆瓶與方斗杯。黃釉黃彩-----此類物品,是在淡黃釉上以赭彩勾描彈頭飾輪廓線,再填以黃彩的品種,又稱「黃上黃」見有嘉靖官窯黃釉黃彩龍紋盤之類。青花紅彩-----嘉靖、隆慶、萬曆三朝的青花和紅彩的色調基本一致,故此品種在這三朝區分不大,要以款識而定。紋飾除青花海水紅彩龍紋外,還有與此相反的紅彩海水青花龍紋,多見於大盤、大碗或一般器物。其紅彩既與宣德的黑紅濃艷色彩不同。清代康熙時所仿此類品種,除紅色較淺外,在鑒定中還要據青花色調、釉面特徵來區分。藍釉五彩-----藍釉色彩並不濃艷,釉厚處顯黑,薄處閃灰白,惜不能襯托出五彩的濃艷效果。但其釉面肥厚光亮,完全不同於清代的藍釉器。若見到此種加繪五彩的藍釉器物,當可定為明代嘉靖或者萬曆時期所製作。紅釉-----此品種的釉色多不鮮艷,呈濃重的褐紅色,所施文具類,造型敦厚,釉亦肥腴,風格古樸。 青花地白花-----此品種紿於元代,以青花為地,特意留出空白以作圖案。嘉靖時製作的,線條纖細不柔和,較之正德時的顯得簡單生硬。常見盤、碗之類。還有的以回青釉作地,留出白釉花紋圖案(同時期還有以紅、黃彩塗染的一類)。其回青色調是透黑,並有深淺不一的旋轉刷痕。有的器物底部亦施回青釉,並覆蓋青花款識。藍釉-----嘉靖藍釉,其色調濃處泛黑,稍淺處泛灰,釉面都很光亮。常見有葫蘆、扁瓶、罐、洗、爐、執壺與盤、碗等。茄皮紫釉-----有深淺兩色,深者紫色,於大盤、大碗等大型供器之上,淺者,似同末熟之茄皮,露淡紫色。此類釉色多見於比較精細的盤、碗類。冬青釉-----僅仿宋龍泉窯的品種,其青綠色調介於豆青和粉青之間。釉面肥厚,光亮潔凈,玻璃質強,見有暗刻靈芝、竹紋、雲楷的直口圓腹瓶及盤、碗,多署的嘉靖官窯年款。灑藍釉-----此時的灑藍釉作為低溫色釉,釉面肥厚,色調晦暗、濃深。所見器型的馬蹄小杯與撇口盤,其器滿施藍釉,底暗刻楷書六字款。清代康熙時的灑藍釉則為高溫釉,釉面光澤度較高。…………五、胎釉特徵胎體:嘉靖瓷的胎質有的不及前朝,大件器物多製作粗糙,時有夾扃;接痕明顯,易脫斷、掉底;底足處理粗糙,有跳刀痕與粘砂現象,露胎處火石紅色濃重。大部分琢器胎體厚重,而一般官窯的小件器的製作仍舊相當精細,胎薄體輕,瓷質堅硬細密,造型規整,底足處理亦很齊整。由此而知,嘉靖時期瓷器胎體的面貌,是厚重古拙與輕盈秀麗兼而有之。釉面:嘉靖瓷的釉面與胎體的情況一樣,粗糙、厚薄參差不齊。一般官窯器及民窯小件精品。釉面都很細潤,呈青白、黃白或灰白色;而那些釉面欠平,製作極其粗糙的大器類,與官窯及民窯小件精品相比,有天壤之別。六、鑒定要點1、嘉靖時期大件器物燒制日盛,器型多種多樣,尤多見方形、棱形的造型。 2、琢器胎體厚重,銜接痕顯露,常見繞結下堅固以至接痕斷裂的現象,器里尤其明顯。3、大件器多有翹棱、夾扁、並伴隨底心下凹和塌陷的現象。4、圓器圈足多向內收斂,有的甚至可用手指勾起。玲瓏的薄胎器皿、一般為滾圓矮淺窄小的圈足。5、器底施釉多為「亮青釉」。6、大器一般釉面粗糙不平,多數官窯及民窯小品則細潤肥厚。7、青花用回青色料,有時加入石灰、其色調呈特殊的紫藍、青金藍色,同時亦有發淺淡的黑灰之色,釉下的青花輪廓線的模糊不清及暈散的現象。8、青花及白釉器物常於口部塗刷醬黃釉,形成黃口之特徵。9、紋飾線條雖纖細清麗,畫風顯得粗率,多見道教色彩及吉祥祈福內容的畫面。 隆慶時期(1567---1572年)一、隆慶時期瓷器的概況隆慶一朝,僅六年。當時政局不穩,社會動蕩不安,經濟蕭條,生產凋敞,景德鎮又屢遭水患,因而瓷器生產的規模急劇收縮,其品種和數量均大量減少,但也並非如一些文獻記載那樣:此時無物。從遺存的傳世寶物來看,此時的青花和五彩器兩類,製作技藝更加精細,於嘉靖、隆慶、萬曆三朝中猶如鶴立雞群,光彩奪目。如所見的青花團龍提梁壺,五彩荷蓮水禽大魚缸、五彩鳳紋六方罐及各式各式盒、洗、盤、碗等,製作都很精美,更勝嘉靖青花、五彩一籌。二、造型特徵隆慶一朝的瓷器造型,大體同於前朝風格,古樸渾厚,多出花形器,並有較多的鏤空工藝作品。器型選例:提梁壺-----器型渾圓,提梁式柄;柄與流上均繪纏枝葉紋;壺身緩雲龍或團龍間以八寶。錢紋;青花色澤艷麗,紋飾繁密。此種提梁式柄為一種新的裝飾方法,既穩重古雅、又大方實用。魚缸-----器呈鼓形,高至35.6厘米。所繪水禽荷蓮細膩,青花五彩與嘉靖時的色澤一樣艷麗。其「大明隆慶年造」款,寫於口沿內鍘。雲龍紋瓶-----為青花器,有銘文:「隆慶元年李啟十一承造漳濱遺人制」,現收藏於故宮博物院。罐-----的圓、方、六方等型制,且有大器。見有花和五彩品種,紋飾多為飛鳳、團鳳、雲龍、花鳥、纏枝靈枝等。爐-----器有朝冠雙耳,下承三足如鼎,口沿下飾凸弦紋,並以紅彩書款「大明隆慶年造」口、器身以紅彩繪纏枝蓮或龍紋。盒-----隆慶朝瓷盒的造型繁多,常見四方。長方、八方及銀錠式、鏤空器等,有青花與五彩品種。菱蓊式洗-----此時洗的造型以花口為多,除梅花式外,尚有棱花式洗,其器口內斂,器身矮淺,胎薄規整,書有青花龍、猴、鹿紋等。另還有於青花地黃彩龍上用紅彩描繪龍麟的彩器,色澤艷麗。</P 碗-----有撇口、洗口、卧足、墩式和諸葛碗等,器分大小,有青花、五彩與青花五彩等品種。紋飾多繪龍鳳、穿花龍、纏枝靈枝、蟠螭、人物等。盤-----有收口和撇口式,器型渾圓,製作規整,腹壁較淺坦。常見青花、黃釉、五彩、青花紅彩器等。杯-----多見撇口。有白釉、黃釉、青花和青花紅彩等品種。三、圖案紋飾隆慶時期的紋飾大致沿襲嘉靖舊制,但書意瀟洒,尤其人的身材修長,姿態飄逸。此時創新與流行的圖案有行書詩句、攀枝娃娃、三鳳朝陽。常見圖案紋飾:靈芝、纏枝靈芝、纏枝靈芝托八寶、松竹梅、雉雞牡丹、團雲龍、雙龍、六龍、龍鳳、團龍鳳、三鳳朝陽、龍鳳穿花、團螭、荷蓮、魚藻、玉兔、獅子、松猴、虎、垂直花鳥、攀枝娃娃、高士、仕女、嬰戲、花葉、蕉葉、團輪花、行書詩句等。四、各品種特徵青花-----嘉靖、隆慶、萬曆時所用青花料都是「回青」,色調也相近;但隆慶青花器由於選料的精細和技術的純熟、色調最為美麗,「回青」的呈色藍中泛紫,純正穩定,可謂爐火純青。這一現象是筆者從多年實踐中觀察發現的,完全可以作為判斷隆慶青花器的一個重要特徵。官窯器傳世品較少,其青花大器少見,小品胎薄體輕,盤、碗之類常以蟠螭紋作邊飾或主題紋飾,色調多濃重(萬曆時亦常用此邊飾,但線條細弱,青花色淡,畫意粗率)。官窯青花器款識和以往不同,多寫「大明隆慶年造」,用筆遒勁、粗重豪放。民窯器物胎體比較薄,玲瓏規整,青花色調的濃艷比之官窯器毫不遜色。紋飾枸圖簡潔,多己山石蘭草、垂直花鳥、玉兔月亮、松竹梅、蜂鹿等。署款草率,字體密集而靠攏。青花紅綠彩-----以青花為主題,輔之以紅綠彩紋飾,紋飾布局顯得密麻零亂。此種畫風至萬曆朝更甚,幾乎是無隙不入。五彩-----隆慶五彩也與青花器一樣,同為極致,此時,紅黃綠紫各色都極為鮮艷(赭彩較嘉靖時淺淡),色調純正,對比強烈,加之以濃艷的青花相烘托,顯得五彩繽紛。鬥彩----此品種仍摹仿成化有蕉葉。所見隆慶鬥彩鴛鴦荷蓮盤,紋飾用色調與成化鬥彩同類器相仿,但署隆慶款,還見有於成化鬥彩花卉杯底,以「大明隆慶年造」紅彩款覆蓋原成化官窯青花紅彩器,其中凡青花色調艷麗醒目者,均可考慮歸隆慶時期。黃釉青花-----黃釉肥厚潤,色調濃深;青花色澤亦很鮮艷。二者相互輝映,格外悅目。黃釉-----比之前朝色調更為濃深。釉面雖肥厚光潤,但厚薄不勻,略欠平整,是入火熔時形成的滯留現象,透過器物的釉面,時常可見單線勾劃的暗刻纏枝花紋,圖案粗率。由於黃釉覆蓋較厚,使多數器皿花紋模糊不清,底足釉面仍為獨特的亮青釉。白釉-----釉質肥腴純凈,釉面潔白光潤,色調的純白或白中閃青兩種同嘉靖時的一樣,亮青色明顯。此品種器物中,刻花及光素器皆有。五、胎釉特徵胎體:隆慶瓷胎堅緻慎密,大器、小品,其特徵基本和嘉靖時一樣,但器型較前朝更為規整。釉面:隆慶官窯青花器釉面較白,一般民窯器物的釉面白中閃淡青色,都很光亮、肥腴。六、鑒定要點1、隆慶青花器色調藍中泛紫,濃重艷麗。在嘉靖、隆慶、萬曆三朝的青花中,以隆慶時青花呈色最佳,這點可作為嘉靖青花器的主要依據。2、官窯款識多寫「大明隆慶年造」,極少寫「制」字,字體以中鋒運筆,格外粗放,色澤濃艷。除精細的官窯器外,民窯器大多胎薄玲瓏,器型規整,紋飾真切,署款的字體草率面集攏。</P</P萬曆時期(1573---1620年)一、萬曆時期瓷器的概況萬曆是明代十六皇帝中統治時間最長的一個,在位的四十八年,處於晚明衰弱階段。此時,王公貴族奢侈極欲,對百姓壓榨愈甚。萬曆皇帝更不惜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積極為自已營造定陵,加之連年的兵變及災荒,更使帑藏空虛,民生困苦,生產低落。這種社會狀況,也影響到瓷器製造。據文獻記載:「萬曆七年江西大飢,,災情嚴重:萬曆十一年,景德鎮地方官上報災情,請求減燒瓷器,但未能獲准;萬曆二十七年,太監潘相督造龍缸,由於逼迫嚴緊,窯工童跳火自焚,激起了工匠們的反抗。統治階級的侈糜之風,充分表現在瓷器的製作上。當時,五彩器的製作達到了鼎盛時期,其數量之多,質量之精,堪稱空前絕後。萬曆以後,五彩器漸趨衰敗,至明末,昔日濟濟葳蕤之態已不復在。 萬曆時期,瓷器裝飾工藝普通地採用鏤孔手法,正面龍紋及紋飾也較嘉靖時運用得更加廣泛,面鳳紋的頸部,則時常繪出細密的毛髮(隆慶時實已肇始其端,見隆慶青花三鳳朝陽盤);此外,還開始將盆景、花籃、盤花等作為主題紋飾。在製作工藝上,萬曆官窯小件器物比較注重質量,精雕細作;而一般大器卻製作草率,顯得粗笨。其間的青花器物,早、中期仍為濃深的回青色,至晚期限,則多呈灰暗色調。另一突出特點為,普遍採用淡描手法來進行青花器的紋飾描繪/所仿先朝資器的品種數量大增,有的民窯器甚至隨意書寫宣德或成化年款。自萬曆中期始,中國與南洋和西方各國的瓷器貿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上百萬件中國瓷器被葡萄牙、荷蘭商船源源不斷地載往世界各地,當時歐洲各國的上層社會以搜集中國瓷器為時髦,從而使景德鎮外銷瓷產量巨增。萬曆三十年(1602年)後,荷蘭商人開始把歐洲流行的器皿造型、紋樣介紹到中國來,以使景德鎮生產的日用瓷更符合歐洲人的習慣。因此,這一時期的瓷器紋飾除傳統的花鳥、瑞獸及人物圖案外,還常見西方國家的族微、外國文字、羅盤、經書、噴水圖及西洋風景畫;邊飾間隔開光,內繪枝花或碩果。造型有軍持壺、花口盤、碗及鏤雕器物等。萬曆晚期,中國瓷器在世界各國市場上豐厚利潤引起了日本人的注意,他們開始大量摹仿被稱之為「芙蓉手」的中國青花瓷器,其造型、胎釉雖近似景德鎮瓷,但紋飾構圖及運筆卻顯呆板,具有日本繪畫風格。同時期內,歐洲、荷蘭與葡萄牙等各國也在進行仿製。荷蘭的陶器匠師們在萬曆十二年(1584年)後,通過東印度公司直接從中國購得白色釉料及青花顏料,用來仿燒中國青花器皿,並獲得成功;但其胎質並非為瓷而屬精陶,釉面雖也呈青白色卻顯乳濁而不透亮。二、造型特徵萬曆時器型最多樣,幾乎所有日常實用器和陳設品都可以在同期的瓷器中見到,最常見的是各式瓷盒與文具類(如五龍筆山、硯、鎮紙、印盒、筆擱、筆管等)以及五彩和青花的各種折沿盆與器座。新出現的造型的壁瓶、筒瓶、蟋蟀罐、棋子罐及外銷的各種大盤、食具等。器型選例:梅瓶-----撇口或小直口,長頸硬折肩,腹細長漸收,器身最高的可達60厘米左右。有青花與斗釉器等品種。紋飾常繪各類人物、蓮辨、纏枝蓮、雲龍等。</P萬曆時期(1573---1620年)一、萬曆時期瓷器的概況萬曆是明代十六皇帝中統治時間最長的一個,在位的四十八年,處於晚明衰弱階段。此時,王公貴族奢侈極欲,對百姓壓榨愈甚。萬曆皇帝更不惜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積極為自已營造定陵,加之連年的兵變及災荒,更使帑藏空虛,民生困苦,生產低落。這種社會狀況,也影響到瓷器製造。據文獻記載:「萬曆七年江西大飢,,災情嚴重:萬曆十一年,景德鎮地方官上報災情,請求減燒瓷器,但未能獲准;萬曆二十七年,太監潘相督造龍缸,由於逼迫嚴緊,窯工童跳火自焚,激起了工匠們的反抗。統治階級的侈糜之風,充分表現在瓷器的製作上。當時,五彩器的製作達到了鼎盛時期,其數量之多,質量之精,堪稱空前絕後。萬曆以後,五彩器漸趨衰敗,至明末,昔日濟濟葳蕤之態已不復在。 萬曆時期,瓷器裝飾工藝普通地採用鏤孔手法,正面龍紋及紋飾也較嘉靖時運用得更加廣泛,面鳳紋的頸部,則時常繪出細密的毛髮(隆慶時實已肇始其端,見隆慶青花三鳳朝陽盤);此外,還開始將盆景、花籃、盤花等作為主題紋飾。在製作工藝上,萬曆官窯小件器物比較注重質量,精雕細作;而一般大器卻製作草率,顯得粗笨。其間的青花器物,早、中期仍為濃深的回青色,至晚期限,則多呈灰暗色調。另一突出特點為,普遍採用淡描手法來進行青花器的紋飾描繪/所仿先朝資器的品種數量大增,有的民窯器甚至隨意書寫宣德或成化年款。自萬曆中期始,中國與南洋和西方各國的瓷器貿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上百萬件中國瓷器被葡萄牙、荷蘭商船源源不斷地載往世界各地,當時歐洲各國的上層社會以搜集中國瓷器為時髦,從而使景德鎮外銷瓷產量巨增。萬曆三十年(1602年)後,荷蘭商人開始把歐洲流行的器皿造型、紋樣介紹到中國來,以使景德鎮生產的日用瓷更符合歐洲人的習慣。因此,這一時期的瓷器紋飾除傳統的花鳥、瑞獸及人物圖案外,還常見西方國家的族微、外國文字、羅盤、經書、噴水圖及西洋風景畫;邊飾間隔開光,內繪枝花或碩果。造型有軍持壺、花口盤、碗及鏤雕器物等。萬曆晚期,中國瓷器在世界各國市場上豐厚利潤引起了日本人的注意,他們開始大量摹仿被稱之為「芙蓉手」的中國青花瓷器,其造型、胎釉雖近似景德鎮瓷,但紋飾構圖及運筆卻顯呆板,具有日本繪畫風格。同時期內,歐洲、荷蘭與葡萄牙等各國也在進行仿製。荷蘭的陶器匠師們在萬曆十二年(1584年)後,通過東印度公司直接從中國購得白色釉料及青花顏料,用來仿燒中國青花器皿,並獲得成功;但其胎質並非為瓷而屬精陶,釉面雖也呈青白色卻顯乳濁而不透亮。二、造型特徵萬曆時器型最多樣,幾乎所有日常實用器和陳設品都可以在同期的瓷器中見到,最常見的是各式瓷盒與文具類(如五龍筆山、硯、鎮紙、印盒、筆擱、筆管等)以及五彩和青花的各種折沿盆與器座。新出現的造型的壁瓶、筒瓶、蟋蟀罐、棋子罐及外銷的各種大盤、食具等。器型選例:梅瓶-----撇口或小直口,長頸硬折肩,腹細長漸收,器身最高的可達60厘米左右。有青花與斗釉器等品種。紋飾常繪各類人物、蓮辨、纏枝蓮、雲龍等。蒜頭瓶-----蒜頭形直口較嘉靖時開始闊,長頸較粗,圓腹、圈足。有青花、五彩、藍釉、醬釉等品種。紋飾多繪龍鳳、鴛鴦荷蓮。花卉單蟲、纓絡等。葫蘆瓶-----造型有圓形、瓜棱形或小口細長頸式,也有的器型較嘉靖時粗短。品種有青花和五彩等。紋飾多繪人物、八仙、纏枝蓮、花鳥、獅子牡丹等。筒瓶-----為萬曆時首創的新造型之一,並一直沿襲至清代康熙年間,風行一時。器呈直口,溜肩、腹至足為長筒形。器身以青花繪較為細緻的山水人物為飾,青花色澤穩定或暈散。廣東省博物館有此類藏品。鏤孔洗瓶-----故宮博物館藏有萬曆五彩鏤孔雲鳳紋洗口瓶,洗口、長頸、圓腹、圈足、頸間塑有獸首銜活耳裝飾。所繪鳳紋、雲頭和錦地紋均為鏤孔透雕。壁瓶-----器型多樣,有葫蘆式、半圓式、蓮花口式、瓜棱式等,尺寸也有大小之分。見有青花、五彩及藍釉品種。所繪圖案的龍紋、高士、八仙、松竹梅、鬥雞、蘆雁、折枝花葉、雉雞牡丹等。青花雲龍壁瓶上常的仰覆荷葉托長方牌形的萬曆官窯年款,頗為新穎。軍持-----為嘉靖、萬曆時所外銷瓷品種,廣見於南洋與歐洲各國。其造型繁雜多變,並有高矮與大小之分;有青花、青花加彩、紅綠彩、五彩及加金彩等品種;工藝有粗有細;還見有署紀年款的。花觚-----有圓形、四方、四方撇口、方腹折角、六方和出戟等式樣,最高可至74厘米,大器造型多不規整。有青花和五彩品種。紋飾多繪花鳥、花籃、雲龍、龍穿花及人物等,筆劃粗率、構圖繁密。蟋蟀罐-----有圓、方、扇面、梅花、瓜棱、葵辨等式樣。繪有人物、花卉、龍鳳、團龍等紋飾。品種有青花和五彩器。罐-----器型多樣,有圓、扁、瓜棱、大口、小口多種,並有大小高矮等不同規格,繼永樂之後復現耳系裝飾。品種有青花器和五彩器。繪有花鳥、雲鶴、 香爐-----有扁形、筒形、瓜棱形、蓮辨形。雙獸耳形、朝冠耳形等式樣。見有青花、哥釉青花、五彩、三彩、醬釉、藍釉等品種。所繪圖案有八仙、高士、龍紋、鳳紋、花鳥、荷蓮魚藻等。缸-----器型較大,多見五彩器和青花器。繪有嬰戲、龍鳳、海水雲龍、龍穿花、鳳穿花、魚藻荷蓮、鴛鴦卧蓮等紋飾。折沿盤-----造型有圓形、八方形、葵辨口形(同於隆慶器)、梅花形等多為青花和五彩器,繪有龍鳳、八仙飲酒、老子騎牛等紋飾。盒-----器型多種多樣,有圓形、桃形、長方形、長方倭角和長方帶格式、帶屜式、銀錠式、方勝式、牛眼式、天蓋地式以及鏤空器物等。其傳世品完整器少,蓋多散失。見有青花和五彩品種。紋飾以龍鳳紋飾為主,也有花卉、草蟲、錢紋錦地以及鏤雕裝飾。高足杯-----器型大致為兩類,除特意仿宣德青花器外,尚有胎薄體輕,紋飾纖細的淡描青花器。足彩多為平底高足或淺圈底高足。碗-----器型與嘉靖時相似,唯器口常有小折沿,或折沿後邊沿再向內收攏;腹較深;器足除較高的直形圈足與里矮外高的平面斜削圈足外,還有卧足。盤-----器型與嘉靖時人體相仿,但此時的盤類,器口較厚,塌底嚴重(有的平放時底面甚至可以旋轉);淺盤圈足較前開闊。盤類造型,於萬曆時始見攢盤。外銷人盤-----多為寬板沿品,器壁淺坦,胎體較薄,並成為萬曆至康熙時期外銷瓷盤的傳統造型,萬曆青花人物類因廣見於西方各國,故常被認為是外銷瓷的典型;其實,這類人盤並非僅用於外銷,本世紀三十年代曾大量積聚於北京古玩市場,近年於江西省廣昌地區萬曆三十年(1600年)前後墓葬中也有相當數量出土.這說明,在明代萬曆當時,瓷器產品的外銷與內售並沒有涇渭分明的界線.</P樹木壽字、百鹿、雲蝠、雉雞牡丹等紋飾。文具類-----此時造型豐富,有五龍筆山, 筆船、筆洗、筆插、硯、水盛、顏色碟、小印盒等。品種多為青花和五彩器,甚至有的瓷筆塗漆畫彩,仿作成漆器,紋飾有人物、花鳥、草蟲、龍鳳紋等。雕塑類-----多為人物,如吹螺人、布袋僧。八仙人,壽星、真武、觀音、仕女、文昌、坐佛、童子等。有青花與五彩品種。有的青花人物塑像還見縫插針加繪紅、黃、綠彩,以適應彼時流行的嗜好濃艷彩的風尚。三、圖案紋飾特徵萬曆時期,瓷器是最為突出的裝飾是鏤孔與雕塑,這是以前不常用的工藝手法。鏤雕器中常見瓶、盒之類,鏤雕手法大多粗率、無細膩感。雕塑工藝則多用於人物形象,與嘉靖時同樣帶有道教色彩和吉祥內容,如八仙、壽星、真武人帝、觀音、布袋僧等。工藝裝飾中,除用刻、劃、鏤孔、雕塑外,還喜用前朝己有的開光圖案。這種突出主題的裝飾手法,對後世有著深遠的影響。這時,瓷器的繪畫風格,表現為布局繁密,主題不明,有的器物甚至里外均飾圖案。筆法是,早期近似嘉靖、線條頗細,有深淺陰陽之分,晚期則簡單草率得如同兒童畫一樣幼稚。此外,萬曆晚期,還開創了青花淡描、錢線描及勾勒淡水點染的繪畫技法。這一時期,常見的圖案為龍鳳、蟠螭、折枝靈枝及錢紋。其中龍紋獃滯無力,氣魄不足人物和獸類的體形都比例不當,常常失真;人物畫多富於道教色彩,如張天師斬五毒等;那些用各種錦文為在的圖案,畫畫往往過於繁密,紛紜雜杳。值提注意的是,此時紋飾寓有嘉靖更多有福、祿、壽內容,如樹木「福」字、「壽」字、壽山福海、百鹿、百鶴、雲里百蝠等。以後清代各朝普遍飾用的這類圖案(如乾隆時的粉彩百鹿圖。五蝠捧壽等),蓋源於此。以青花渲染白筋的白色、淡水點染的葡萄及鐵線勾描出的人物等,也是此時流行的新創畫面。此外,民窯器物中,繼嘉靖之後,也有一些放牧、捕魚、秋收之類描繪勞動人民生產、生活的場景、具有濃厚有生活氣息。常見圖案紋飾:雙龍、雲龍、穿花雲龍、穿花行龍、穿花團龍、龍托「水」字、龍舟、龍鳳、雲鳳、雙鳳、獅球、獅子牡丹、麒麟、蟠螭、海獸、百鹿、百鵲、仙鶴、松鶴、竹鵲、鴛鴦荷蓮、雉雞牡丹、桃樹花鳥、雲里百蝠、荷塘蘆雁、花草蟲蝶、垂枝花鳥、花鳥、雄雞、魚藻、蜂蝶、三魚、秋蟲、花卉、荷蓮、團花、朵梅、花葉、三果、葫蘆、葡萄、白菜、花籃、盆花、石榴花、秋葵花、松竹梅、月影梅、纓絡蓮花、牡丹盆景、垂枝牡丹、洞石花卉、靈枝、纏枝蓮、纏枝葫蘆、纏枝蓮托梵文、折枝蓮八寶、折枝花卉、八寶、陰氣八寶、八卦、雲肩、雲頭、長條蓮辨、錢紋、燈籠、樹木「福」「壽」字、吉祥詞句(大吉、全壽、天下太平等)、行楷書體詩句、陶淵明愛菊、周茂叔愛蓮、松下老人、八仙慶壽、醉八仙、五穀豐登、老子說經、老子出關、張天師斬五毒(五毒為蛇、蜈蚣、蜥蜴、蟾蜍、蠍子)、壽星、三國故事(關公贊貂嬋、關公審貂嬋、夜讀春秋等)對弈、仕女、嬰戲等。</P四、各品種特徵青花-----前朝純正的色澤的基調與嘉靖、隆慶時一致,也是藍中泛紫,但像隆慶時那麼濃艷深重的色調則逐漸少見。萬曆青花呈現的色調,與中晚期有明顯區別,大致可分為早期;深重艷麗,藍中泛紫、典型器有梅瓶、缸、罐等;中期;藍中閃灰,發色漸淺,晚期;藍色灰暗,多有暈散,如胎體單薄,稍欠規整的盤、碗類;及至萬曆未期,出現更加淺淡的色調,並延續到天啟時期,如淡描青花的嬰戲碗、盤。所繪人物形象都較小。還有一些奇特的青花器,如深壁花口大碗。折沿花口大盤與軍持等器型,多屬當時的外銷瓷。採用連續開光和鏤孔工藝,頗的異國情調;另有萬曆官窯鏤孔凸雕青花開光八仙人物紋碗等,亦很新穎。釉里紅-----署萬曆年款的紅釉器,至今尚未見到。但萬曆官窯釉里紅或釉下紋飾卻呈色鮮紅,十分悅目。而以青花相襯的一類官窯器物,釉里紅色調卻不艷麗。如蓮辨式洗,蓮辨上所繪的釉里紅,淺淡如粉紅色又如故宮博物院所藏的「鬧學圖」碗,其青花色調濃艷,釉里紅卻為鐵紅色。民窯中,這類青花釉里紅器物,也時有所見。儘管所見釉里紅器物不多,卻證明銅紅釉品種在萬曆時確有燒制。舊有文獻所記載的紅釉失傳之說,看來未必恰當。哥釉青花-----常見的萬曆哥釉青花器(瓶、樽、罐、缸、薰、洗、爐等),究竟是江西省的景德鎮窯或吉州窯所燒,還是廣東省潮洲窯所燒,目前尚無定論,這類器物,大多胎體粗糙厚重,銜接痕明顯,底足處理多不規整,釉面閃米黃色或黃色,開片的紋路並非常見的黑色,而是粉紅色,青花色調為藍是泛黑或發灰的回青色。常見用白花、赭花堆出簡單圖案的裝飾,如松鹿、花蝶、蟠螭生平。堆出的白花、赭花開片不明顯.器底除署本朝年款外,還時常題有「金玉佳器」、「萬曆年制玉堂佳器」、「富貴佳器」。「雅」、「福」等字,青花款識色重。這一品種的器物,除大量傳世品外,於墓葬出土物中也時有所見,如一九六五年江西南城縣於天啟四年(1624年)墓中出土的哥釉青花松鹿梅瓶,一九六六年江西省南城縣於崇禎元年(1628年)墓中出土的哥釉青花折枝花蝶膽瓶(後者墓主於泰昌即1620年,葬於,崇禎元年)。這兩件哥釉青花器,釉面肥厚,器足處理規整,口施醬釉。筆者認為,它們應屬於同一地區所燒制的同一品種,其製作年代,應為先於天啟、崇禎的前朝,即萬曆時期。五彩-----萬曆五彩素負盛名,深受國內外的珍視,贏得了極高的聲譽,因而也具有很大的經濟價值。過去它曾大量地流散到國外,早己為世界各國的中國瓷器愛好者所熟悉;日本人尤其重視,視若國寶,而且件件立檔,作為重要文化財富而登記在案。萬曆五彩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徵:(1)胎體厚重,有歪斜和不圓的現象,尤以鏤孔瓶、盒更為明顯,由於瓷土淘煉不精,而胎質略顯粗糙,大件器物多為砂底,修胎不規整,銜接痕迹顯露,器足多斜削並留有刮痕,盤、碗底心與凹。一般中,小件器物,則製作得很精細、規範。(2)釉面乳白瑩潤,但與嘉靖、隆慶時相比己略顯遜色,後期釉面稀薄而呈青白色。</P(3)彩的色調對比都很強烈,較嘉靖時更加濃艷凝厚,大紅大綠,有華麗之感(嘉靖時五彩器多用孔雀綠,而嘉靖時則少用)。多用釉下青花作局部圖案或勾描輪廓。早期青花色艷,中期色調則顯晦暗,未期更為淺淡。(4)較多採用開光圖案和鏤孔工藝,為此時五彩器的又一特點。(5)繪畫技法幼稚,圖案不規整,線條雖細,卻以繁密為重。紋飾中以青花雙線勾勒出輪廓然後填彩,其彩色常溢漫出線。致使紋飾顯得粗率模糊;所畫人物形象不是上身過大,就是下身過小,比例失調;所繪人物即不生動,也不嚴謹,形象欠缺氣魄,僅以熾烈的色彩取勝。萬曆五彩大型器物很多,但完整的較少。如此較多見的五彩大缸與花觚類,胎體厚重,瓷土粘接不牢,接痕處常有斷裂,或因冰凍而破碎。中、小件常見器物,有盤、碗、盆、盒之類,但隔盒類常祗剩下半部的隔屜與盒底,彩色好多損傷。萬曆時的蒜頭瓶有青花器也有五彩器,瓶上所畫鴛鴦荷蓮,為沿襲宣德、成化官窯彩器紋飾演變而成,易於辯認。成化以後各朝,這種固定紋飾大體相同而微有差異;繪此類圖案的盤、碗,如不仔細觀察對比真偽款識,往往不易辨別其時代。因萬曆五彩重見於世,同樣也被國內外做假者所青眯,筆者過去見過許多仿品,所用彩料多為明代遺留下來的舊顏料,所繪人物等圖案紋飾的風格也和萬曆一樣,潦草不規,從形態、甚至器型也照搬舊品,對這些器物應特別注意,可從款識和時代特徵方面去區分真偽。過去日本人所仿萬曆五彩器水平較高,其胎釉、青花色調、彩繪、款識都很精細,但因與景德鎮燒造溫度不同,胎體玲瓏,胎質瓷化程度高,玻璃質強,迎光透視胎體透亮,具有不可掩飾的日本工藝風格,其所仿萬曆五彩小品,如小盒、小盒及碗之類,多被帶來中國配製古色古香的錦盒,盛裝之後再運回日本,魚目混珠充作古玩兜售,甚至有不少中國人也上當受騙。更有詭譎者,故意在器蓋或口邊沿做好殘缺之狀,稍不經心,便入彀中。鬥彩-----所見的萬曆鬥彩器物不多,其器型及紋飾仍宗仰成化,如開光折枝花葉碗、團蓮高足杯、團花碗、人物碗及方鼎等。但所繪的青花與彩色,卻都比成化鬥彩的色調明顯加重,顯然和萬曆五彩器色調一脈相通。以鬥彩鴛鴦荷花碗為例,雖然外表與成化時期的器物大體相似,但青花色調卻顯得濃重艷麗,仍具有本時期的特徵。三彩-----萬曆三彩器有各種色地。其彩均直接施於胎坯上。以黃釉為地的黃綠紫三彩器,黃釉色重,色調沉悶,透過黃釉層,可見粗糙胎體上密布的黑色小斑點,同時黃釉中也多因釉質不純而見有小紅點或血絲痕;其綠彩淺淡鮮艷;以紫色所勾描的紋飾輪廓線,加黃釉後呈色黑赭,也有於黃地紫綠彩上留以白釉龍紋的裝飾。款識中有青花款和青花上罩黃釉所致的黑色款。常見器型有大小不等的盤、碗、爐等,後來這類器型和龍紋已成固定式樣,歷代相襲,清代自康熙至宣統,都有尊崇萬曆三彩樣式而由官窯仿製的黃地紫綠龍紋盤。</P萬曆時,另有以茄皮紫色為地,刻暗花後填以白、綠、黃色、組成龍紋、折枝花等圖案的茄皮紫釉三彩碗、盤。這類器物的茄皮釉面多不鮮亮,底部也施茄皮紫釉。並有刻款。此外,遺有於暗刻紋飾上僅填單一綠彩的折枝花盤。北京地區明代定陵出土的一件萬曆三足鼎爐,卻是以黃釉為地,塑有施茄皮紫釉的蟠螭龍,龍首盤繞成為雙耳,甚為奇特。與此造型完全一致的,還有孔雀綠低溫釉,因年久而部份剝釉,這一珍品現藏於山西省博物院。過去,嘉靖、萬曆三彩器也和琺琅、琉璃器一樣,多流入法國,為彼方人士所嗜好和珍藏。金彩-----此時紅、綠、赭彩器上喜加金彩紋飾,金彩與嘉靖時相同,但署款為「大明萬曆年制」或「萬曆攸同」、「富貴佳器」等。青花紫彩-----採用鬥彩工藝手法,以青花勾描部份輪廓,再填以紫彩或用紫彩描繪部份紋飾,見有萬曆官窯青花紫彩龍紋碗等。青花綠彩-----以青花勾描紋飾的輪廓作局部或片斷的圖案,然後在勾描的紋飾中填以綠彩。如萬曆官窯青花綠彩花卉碗。青花紅彩-----萬曆時期的青花紅彩,青花色調多為青金藍色,紅彩亦有深淺之分。紋飾中,有青花海水、紅彩龍紋;亦的與此相反的紅彩海水、青花龍紋,釉面均呈亮青色。器型有杯、碗、盤、高足碗與大碗、大盤等,大多署有官窯款識。紅地青花-----此品種也稱「青花加紅」。其裝飾方法為:以繁密的青花紋飾為主,特意在空白地上填塗紅彩(個別也填以綠彩)。與青花紅彩之區劃,在於紅地青花是以青花紋飾作主題的,紋飾有雲龍、獅子、牡丹等,畫意都很草率。萬曆晚期青花色調為青灰色,塗施的紅彩常見厚薄不勻的現象,常見的琢器有葫蘆瓶、壺、罐等,多無款。而署官窯年款的的盤、碗類圓器,比較少見。另外,還有民國時於萬曆青花器上後掛紅彩的偽作,其紅彩泛黑而艷。據知,過去常有在宣德、正德、嘉靖與萬曆時的舊青花器上,後掛孔雀、瓜皮綠及紅彩釉的偽作,有的後掛釉器因久售不出,又將彩釉脫去,恢復原來面目。越是名貴的品種,越是稀有的年款,古董商人越要想方設法的去偽作。青花地白花-----以青花為地,留出白花紡飾,多繪麒麟、牡丹紋,見有香爐與盤、碗類。其草率的畫意,生硬的線條,為明晚期瓷畫的通病。藍釉白花-----是繼承宣德瓷的品種,如這時製作的藍釉白花魚藻紋盤,就近似宣德的同類器,但釉面明亮色澤卻遜於宣德的寶石藍,而泛深灰色,器型的蒜頭瓶、梅瓶、膽瓶、罐、香爐及盤等,其中的香爐最常見,其爐型為收口式三足,胎體銜接痕明顯,器里為白釉式青白釉,器外腹灰藍釉面凸起的白雲裝飾,與上述哥釉青花白花工藝相同,器底常署「玉堂佳器」或「大明萬曆年制」款。醬釉青花-----醬釉青花面較肥厚,有的很光亮,堆起的白花紋飾,與藍釉白花的效果一樣,器型種類也與藍釉白花大致相同;胎體比較厚重;紋飾中有龍紋、鳳紋、麒麟、折枝花鳥、八卦等;底足刮削齊整,足脊帶有棱。白釉紅彩-----萬曆紅彩與嘉靖、隆慶時一樣,一樣的色澤鮮艷似棗皮紅,濃者泛黑紫,淺淡者如珊瑚紅色黃釉五彩-----此品種為萬曆時所獨具,僅由黃釉青花以青花紋飾為主,通體罩以黃釉,釉面不及前朝的細潤,加繪的紅、綠彩、濃重艷麗。款識有青花款和暗刻款。黃釉-----其色澤濃深,釉面肥厚。此時並存兩種施釉工藝;一種是以白釉襯底覆施黃釉;另一種則是於毛胎上直接施釉,後者釉中多隱現小黑點或血絲狀小點。所見碗類,器型多不規整,碗壁與嘉靖時的相比略厚較高,有刻劃紋飾的,亦有光素器,有的為白釉裹,其暗刻紋飾均同於萬曆白釉器,圓器口沿部多有內斂小折邊。藍釉-----釉面光潤,藍中閃黑灰色。盤、碗類除通體施藍釉者外,也有刻暗花或器裹為白釉器的器型和底足特點來區分。哥釉-----盤、碗等圓器類器型不規整,胎體較薄,釉面光亮,多開細碎片紋。梅瓶、錐把瓶及葫蘆瓶等琢器類,釉麵灰白,不光亮,有圓形口、花辨形口與醬黃釉面。底足一般為平砂底。器身多以錢泥釉花、醬色花或青花開光為飾。回青釉-----特點與嘉靖時一樣,但此時少見。有刻龍紋圖案的盤、碗類。個別器口施有醬青黃釉。冬青釉-----此品種,嘉靖時色澤青綠,萬曆時色調淺淡,泛黃白色。此時,三乳足香爐一類刻有松竹梅花紋,署款為「玉堂佳器」、「大明萬曆年制」等。還有色調更淺淡的薄胎淺碗一類,造型不規整,款字色淡,潦草,均為萬曆晚期之物。五、胎釉特徵胎體:萬曆時,由於瓷上淘煉不精,製作粗糙,器物胎體大多厚重,屢見夾扁、窯裂等現象。大件器物胎體不規整,底足為砂底。盤、碗底足除有顯著刮削,跳刀痕外,底心多下塌,甚至有的底塌到圈足不能著地,但萬曆器物並非全部粗糙,多數官窯圓器類仍精細,其修胎規整,胎體薄厚適度。至晚期,官、民窯中仍有薄胎之作。釉面:早期器物釉面厚潤,有玻璃質感,中期精緻的器物,釉面仍很細潤,呈乳白色或青白色;晚期器物多為淡青色,釉質稀薄,常見漏釉現象。六、鑒定要點1、萬曆瓷器一般質地粗糙,胎體厚重;器身多有雙形,欠規整。2、其青花色澤、早、中期呈藍中泛紫色,晚期灰暗暈散。</P3、裝飾工藝技法,有鏤雕、鏤孔、開光、暗刻等,青花紋飾開始採用淡描及塗抹手法。此時,給畫風格繁褥麻密,幼稚滯拙,具有粗獷的民間藝術色彩。晚期畫面更不考究,布局繁亂,人物形象比例不當。4、常見大器多粗獷砂底,也有個別為平底或淺寬圈足,底部中心落款處凹陷,並於中心施釉如臍;盤、碗之類足徑較闊,底部多施釉,而無釉的砂底可見明顯的放射狀跳刀痕與火石紅色,官窯圈足處理多滾圓,民窯則多斜削,並出現了通常認為是清代康熙時才有那種斜削式細砂拱壁底,如河南省一九八二年文物展覽中的明萬曆四十五年墓出土的青花白菜紋小碗。5、落名款自嘉靖始,漸次增多。萬曆時,民窯器的繪圖標記有仙鶴、靈技、蘭草、如意去頭之類,以後清代康熙瓷中所採用的圖記,源於此。6、國內外傳世的萬曆瓷器中,有許多其實是歷代仿品和後加彩的偽作,鑒定時要仔細觀察。清代仿品多帶有本朝時代特徵;對日本偽作,應從胎體、色彩及畫風上區分之。</P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科普:究竟什麼是曜變?
※古人為什麼要用燒制的瓷器做枕頭?
※哪位大神能科普一下這是個什麼東西?
※瓷器緒論(一)——瓷器的特質
※中世紀法國利摩日的陶瓷藝術
TAG:瓷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