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愛國詩人林景熙的山水詩

南宋愛國詩人林景熙的山水詩

南宋愛國詩人的山水詩,滲透了傷時憂國之情,總體格調沉鬱蒼涼,卻又具有不同的藝術個性,在思想內容和藝術表現兩方面,都給宋代山水詩注入了新因素,改變了南宋後期山水詩過分追求纖弱的風氣.。林景熙詩歌表現出深沉的故國之思。其中的山水詩,也有這一特點。如《重過虎林》、《鄭氏西庄》、《天柱峰》、《括城》、《山中早行》、《送春分》、《古松》、《溪亭》等山水詩,都是在表現山水文美中寄託故國之思的愛國作品。

《重過虎林》林景熙

漠漠江湖夢,蕭蕭禾黍秋。

清笳吹落日,白髮過西州。

池涸神龍逝,山空老鳳愁。

惟余關外水,寂寞自東流。

虎林,山名,市稱武林,在錢塘舊治北。實寫南宋故都。詩人重遊舊地,觸景傷懷,無限黍離之悲,使故都景物,蒙上了濃重的悲愴慘淡的色彩。詩的中間兩聯所寫的落日,西州,神龍,老鳳的形象,顯然有隱喻和象徵的用意。

《鄭氏西庄》林景熙

不踏紅塵道,結廬依水鄉。

遠峰開宿雨,高樹表初陽。

犢卧野門寂,雁飛秋稻香。

午橋花竹地,回首已凄涼。

寫鄭氏宗仁隱處的景色佳作,極幽雅高潔。深沉悼念老鄉鄭宗仁與自已收埋六陵遺骨的遺民老鄉。

《天柱峰》林景熙

誰卓孤峰紫翠巔,流泉一脈到宮前。

地鄰千尺擎天柱,不拄東南半壁天。

寫餘杭洞霄天柱峰的高峻挺拔,嘆恨它撐不住東南半邊天,造成了天塌地陷,借天柱峰來抒發亡國之恨。

《栝城》林景熙

寒芒曾動少微星,一水溶溶疊嶂橫。

落日漁舟吹遠笛,斷煙戍屋帶荒城。

沙鷗欲近如招隱,關樹無多亦厭兵。

卻憶鶯花亭外路,太平簫鼓沸春聲。

《山中早行》林景熙

短策穿幽徑,山樵半掩扉。

月斜林影薄,石尺水聲微。

一犬隔籬吠,孤僧何處歸。

相逢松下立,風露滿秋衣。

《送春分》林景熙

蜀魄聲聲訴綠陰,誰家門巷落花深。

遊絲不系春暉住,愁絕天涯寸草心。

《古松》林景熙

獨佔寬閑地,不知搖落天。

山林猶古色,風雪自窮年。

龜伏靈根壽,禽巢絕頂仙。

棟樑非所屑,幾見海成田。

《溪亭》林景熙

清秋有餘思,日暮尚溪亭。

高樹月初白,微風酒半醒。

獨行穿落葉,閑坐數流螢。

何處漁歌起?孤燈隔遠汀。

詩意:在秋天清冷之時,我更覺愁思鬱結,到溪亭觀覽景色,到黃昏還徘徊著不想離去。翹首遐觀,我只見初月掛在高高的樹上;微風吹過,好似覺得酣酒已經醒了一半。林中落葉飄零,野地空曠寂寥,獨行無緒,唯有閑坐,細數著那空中的點點螢光。忽聞漁歌唱晚,不知起於何處,放眼遙望,遠汀之外孤燈隱現,想必是漁歌放處。

該詩寫作者於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獨自在落葉飄零的樹林中穿行,形象地傳達出作者孤獨、徘徊的情緒,傳神地描繪出詩作者苦悶無聊的心境。

頷聯緊承一二句。「高樹月初白」,是說高高樹巔掛著一彎潔白的初月,切上聯「日暮」。「微風酒半醒」,在微風吹拂之下,詩人酒意初醒,與上聯「餘思」呼應。月上高樹,周圍一片冷清幽寂。當此之時,詩人心緒不寧,「餘思」縈繞,難以去懷,從其半醉半醒的精神狀態,正說明他感慨至深。

頸聯寫詩人舉止。「獨行穿落葉」,踽踽獨行之狀如見,「穿」字尤妙。「閑坐數流螢」,獨坐百無聊賴,只得藉數流螢以遣悶,其侘傺不平的心情可以想見,用一「數」字,更見生動。這兩句詩把其複雜的矛盾心情注入形象鮮明的畫面,不難看出,其中隱現著詩人對生活的感受和時代亂離的影子。注家評曰:「此聯本平,然用『穿』、『數』二字,便覺精神振竦,所謂五言詩以第三字為眼,是也。」足見詩人用字之工。

末聯寫景。「何處漁歌起,孤燈隔遠汀。」一聲聲悠長的漁歌,打亂了詩人的冥思遐想,舉目四顧,只有遠處水面上飄動著一點若明若暗的燈火,此情此景,倍添凄涼孤寂,蘊含著國破家亡、飄泊無依之感。

通觀全詩,以景傳情,用富有象徵意義的景物描寫,寄寓詩人的感慨餘思,情韻深長,頗具特色。


推薦閱讀:

成為科學家比軍人難所以更愛國?美國知乎前海豹隊員的回復亮了!
陳端洪:香港人到底愛不愛國? 2014-08-01
我在MINISO買了一雙拖鞋,走在大街真的怕被打
舌頭和牙齒的故事,是只屬於我們民族的智慧
談一談新時代的愛國主義

TAG:愛國 | 南宋 | 詩人 | 山水 | 愛國詩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