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舉派代表人物
瑪爾巴譯師降生在西藏一個農牧家庭中,雖非大富大貴,但資財也並不匱乏。自小譯師就聰慧靈敏,只是性格暴烈。因此他的父親希望他能學習佛法,以免日後惹是生非或者遭遇不測。
時值卓彌譯師剛從印度學法歸來,瑪爾巴譯師就帶著禮品,拜師求學。但卓彌譯師並未傳授給瑪爾巴任何灌頂或者密法教誡,只是教他學習印度梵文相關知識,這可能是卓彌譯師早已預知瑪爾巴以後將會赴印度學習吧。
經過三年的學習,梵文語法雖已達到了一定的水平,但瑪爾巴同時也領悟到,卓彌譯師並不是自己有緣的上師。經過空行母的指點,他便準備趕往印度,拜見自己有緣的上師——那若巴大師。沒想到此舉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對,瑪爾巴大師說:「當初不是你們讓我學習佛法的嗎?為什麼現在又來阻止呢?」他父親說道:「在西藏一樣可以學習佛法,為什麼要千里跋涉去印度學呢?」但倔強的瑪爾巴並未因為家人的阻止而放棄去印度的計劃。
當經歷了千辛萬苦,拜見那若巴大師後,瑪爾巴得到了那若巴的信任和喜愛,相繼學習了父續密集金剛、母續勝樂金剛、空行母等無上密的法要。並且在上師那若巴的引介下,在古古日巴大師那裡學到了母續瑪哈瑪雅密法。
瑪爾巴譯師一生赴印三次,跟隨以那若巴大師為首的密宗大師學習無量顯密佛法,特別是對於大印的教法,有神秘的體驗。大印,又名大手印,是嘎舉派精髓的教法,主要分為顯宗大手印和密宗大手印。顯宗大手印其實就是中觀空性的修持方法,密宗大手印應該說才是嘎舉派的心要。所謂密宗大手印是指令體內的風息,融於中脈後所生的大樂光明境界,這就是最有名的《七部修法》、《三種心要》中所詮解的中心意義,是一切無上密續部中的精要之法。
現今無論學佛或者不學佛的人,對於大手印這個名詞應該不算陌生,從武俠小說中對大手印的渲染,到學習藏傳佛教者對藏密大手印的好奇與欣羨,無不展現出大手印教法的魅力。不過嘎舉以及其他各派大德無不同聲宣說,雖然大手印教法非常殊勝,但對修學者自身素養的要求也頗高。假若自身不具備修持大手印的條件而盲目修持,其結果就如薩迦班智達所說那樣:「愚者盲修大手印,大都墮為畜生因。」因此,嘎舉先德為了更好弘揚大手印教法,做了很多前行引導,如崗波巴大師的《俱生和合》,藏巴嘉熱大師的《八大引導》以及《山法寶鬘》等。意欲求學大手印者,對此應該正確認識,在尋找到具格大手印上師的前提下,循序漸進,方有望成就真正的大手印。
瑪爾巴譯師雖然是在家居士,娶妻生子,但是他的修證成就深廣難測。所傳授的佛法,現在也在各派中廣為流傳。瑪爾巴譯師弟子無數,最著名的有四大弟子,其中以米拉日巴最為出名。在八十八歲那年的七月十五日(公元1097年),太陽剛出來時,他不但沒有一點疾病,而且表情恬靜。說道:「快擺設上好的供品。我的大寶上師那若巴前來接我,我即將往生空行凈土了。」說罷,雪域除暗明燈、密乘中流砥柱的瑪爾巴譯師嫣然而逝。米拉日巴傳略 編輯:悟空 | 來源:中國寺廟網宋康定元年(藏曆第一饒迥陽金龍年,公元1040年),米拉日巴出生於吐蕃貢塘地區(今日喀則地區吉隆縣北部,靠近阿里)。俗名米拉日巴·脫巴噶,法名協巴多吉,一般人稱得道者米拉日巴。他的祖上以經商為業,兼及農耕,家境富有。據《米拉日巴傳》的作者桑結堅贊記載:米拉日巴的祖先原先出生在前藏北方的瓊波氏家族中。該家族裡有一舊密宗上師,名曰較塞。較塞的兒子是一個修瑜伽行者,(瑜伽:梵語,意為「相應」。指以凡俗的三業去修契合佛的三密而得到相應而成就的修行方法。傳說其經典《瑜伽經》的作者缽顛闍利是瑜伽修行方法的創始人。瑜伽行者即修行瑜伽行出家人。瑜伽行派是印度大乘佛教的一大派別。三業:身、語、意)固本尊加持,(本尊:修密法者所依止的主神。)所修之真言頗有威力。他遊行國中,遍謁聖地,到藏北拉堆絳草原地區的一個叫窘巴基的地方,在那裡調伏魔鬼,施行加持,以有威力之緣故,做了許多有益於眾人的事情,他所化度、所做的事情,乃甚多甚大,故名瓊波較塞,意為瓊波家族的佛子。
瓊波較塞的孫子米拉·喜饒堅贊年滿20歲時,娶了雜地方娘氏家族的姑娘娘·查噶堅(白莊嚴),生了一個兒子。當時他正在絳達孜(現昂仁縣北)地方做生意,聽到這一消息後,喜出望外,故取名「聞喜」(即米拉日巴)。米拉·喜饒堅贊除耕地外,還經商和行醫,家道慢慢上升。待米拉日巴4歲時,母親又生了一個女孩,名叫袞摩姬,愛名白達,故又稱白達袞摩姬。兄妹2人佩戴有許多金銀首飾,富麗堂皇,真是天之驕子。但是好景不長,米拉日巴7歲(1046年)時,父親去世,年輕的寡母和他兄妹2人相依為命。
父親去世前,曾當著眾親友的面,立下了「子承父業」的遺囑,並將米拉母子三人的家產全託付給了伯父雍仲堅贊和姑母瓊擦賽德照料。不幸的是,米拉日巴的伯父、姑母居心不良。其伯父為侵佔他們的家產,強迫米拉日巴24歲的母親嫁給伯父的兒子,母親不同意,他們就強行霸佔了母子三人的財產,而且牲畜般地役使著他們:夏天給伯父家耕田干農活;冬天給姑母家捻毛線。吃的如狗食一樣的東西,要干如毛驢一般的重活兒,穿的衣服破爛不堪,只得用草繩做腰帶拴起來。整天無休無止地幹活,手腳皸裂,骨瘦如柴,面容憔悴,受盡了人間饑寒折磨。
儘管從殷實富足的小康人家一下子淪落到了寄人籬下的窮困境地,母親娘·查噶堅仍滿懷信心,希望米拉日巴成年後能實現亡夫「子承父業」的遺囑,讓兒子從伯父和姑母手中接過自己的財產,重振家業。可是殘酷的事實卻使米拉日巴母子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嚴重打擊,伯父和姑母的手下人多,他們借勢顛倒黑白,在大庭廣眾之下,硬將米拉·喜饒堅贊在世時委託他們看管的房屋和田地、金銀財帛、牛羊牲畜等財物,謊稱是米拉·喜饒堅贊借債還給他們的,趁機侵吞了他們的財產,將米拉日巴的母親和妹妹趕出了家門。孤兒寡母無依無靠,流浪街頭。在繼承父業成為泡影后,米拉日巴母子三人決心報仇伸冤。母親娘·查噶堅咬牙賣掉了娘家給他的陪嫁地的一半,備了一份厚禮,送兒子出遠門學習咒術,以報伯父霸產之仇。
米拉日巴牢記母親的囑咐,到亞隆覺波仲(位今山南乃東縣境內)的聶·雲丹措傑喇嘛和藏絨魯庫隆(位今仁布縣西北地區)的庫隆巴雲登嘉措喇嘛二人那裡學會了苯教咒術。當他的伯父為其長子舉行婚禮時,米拉日巴放咒致35人死於房屋坍塌之下。不久。他應母親的請求,又連續3次施咒降雹,家鄉莊稼盡毀,村民們怨聲載道,視米拉一家為仇敵。雖然報了冤讎,泄了母恨,但米拉日巴再也不敢重返故里。由此他也深感殺人毀禾,造孽匪淺,悔恨莫及。為了棄惡從善,以消罪愆,他不得不修習正法,改信了佛教。
後來,米拉日巴來到了藏絨的拉爾地方(位今西藏仁布縣境內),尋榮敦拉迦大師求法。榮敦又把他介紹到當時有名的佛教大譯師那裡。為了表示身、語、意皆供奉上師,「凈除罪障」,時年38歲的米拉日巴為瑪爾巴修房蓋樓、種地幹活、勤服勞役,經歷了9次大的折磨,經受了難以忍受的考驗,終於感動了瑪爾巴,把全部密法的修鍊辦法傳給了他,成為其大弟子。米拉日巴在瑪爾巴那裡學7~8年之久,始學得佛法要旨。身穿單薄棉衣,就能抗禦嚴寒,故稱「日巴」(意為穿布衣者)。米拉日巴45歲那年,當他回家得知母親已去世,妹妹流落在外乞討之後,遵照瑪爾巴的教命,入吉隆、聶拉木深山老林,以野草為食,坐靜潛心苦修秘密真言達9年之久,最後獲得了所謂「即生成佛」之「正果」,領悟了所學之各種教法,乃遍游西藏各地,弘揚佛教教義,收徒傳法,擴大噶舉派的勢力,進而達到「利益眾生」的目的,湧現了日瓊巴、塔布拉結等許多著名的弟子,終成為藏傳佛教噶舉派一代宗師。
米拉日巴生活在吐蕃王朝崩潰之後,烏斯藏地方陷於四分五裂、割據勢力之間攻伐,戰亂頗仍,人民流離失所,慘遣塗炭的時代。當時,佛教宗派紛紛興起,各派僧徒竟相宣揚本派主張。而米拉日巴自幼喜愛唱歌,又有一副好嗓子,大家都喜愛聽他唱歌。晚年他成為名僧以後,便借用詩歌的形式,向眾弟子信徒們宣傳佛法,創作了不少證道性的詩歌。這些詩歌被後人桑結堅贊等四處搜集記錄,綜合編撰成完整系統的詩歌集,稱為《米拉日巴詩歌集》,又因為該歌集是宣講佛學哲理的,故漢文譯為《米拉日巴道歌集》。
《米拉日巴道歌集》包括三部分。即:一、降服來犯鬼神(非人),使受佛法約束;二、引導具緣弟子走入成熟解脫道(即成佛道路);三、其他種種。全書共分58節,約400首詩歌。米拉日巴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出世主義者。主張摒棄一切物質生活的享受,潛入深山野林,刻苦修行。他的童年時代遭受到豪強的伯父、姑母的欺凌和奴役,備嘗了人間的辛酸,所以在他的詩歌中,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情況、各階層人們思想和「人生苦海」的消極厭世的人生觀。但是,在客觀上他的詩歌對剝削者和統治者的殘暴不仁和貪婪成性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批判,對於某些上層喇嘛不守清規戒律,欺世盜名,假借宗教騙取金錢財物以供自己,過著糜爛腐朽的生活等等進行了嚴厲的抨擊。另外,在寫作技巧上,多採用比喻的手法,無論是寫景、寫入都很生動細膩,對以後藏族詩歌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藏族文學吏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宋宣和五年(藏曆第二饒迥陰水兔年,1123年),米拉日巴被人毒害,享年83歲。噶瑪巴·噶瑪拔希編輯:流水 | 來源:中國寺廟網噶瑪巴·噶瑪拔希(1204~1283)生於康區金沙江流域佛教盛行的細離察多地方。幼時名為「卻真」(意為熱教者),跟從噶瑪噶舉派創始人都欽巴的再傳弟子崩扎巴學習讀寫和經典等。11歲時受沙彌戒,起名「卻吉喇嘛」(意為佛法上師),被認定為都松欽巴圍轉世,迎到楚浦寺接受十年培養,得大成就。1247年(蒙古定宗二年)任楚浦寺法座,成為噶瑪噶舉派的領袖。
1256年(蒙古憲宗六年)奉詔赴和林,遠憲宗賞賜金邊黑色僧帽一頂及金印一顆,其法嗣傳被稱為「黑帽系」。噶瑪拔希被認定為都松欽巴的轉世,開藏傳佛教「活佛轉世」的先河。此辦法後被各派廣泛襲用,並不斷完善,形成一套嚴格的制度。噶瑪拔希為藏傳佛教的第一位轉世活佛,為噶瑪噶舉黑帽系第二世活佛。那頂金邊黑色僧帽就成為以楚浦寺為根本道場的這個活佛轉世系統的佛法傳承的珍寶,楚浦寺成為創立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制度的第一座寺廟。至今為止的八百多年中,傳世十七輩,是藏傳佛教一個影響很大的教派。1992年9月27日,第十七世噶瑪巴活佛伍金卓堆·赤列多傑的坐床典禮在楚浦寺隆重舉行。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中央政府批准的第一位轉世活佛。司都·卻吉郡乃編輯:流水 | 來源:中國寺廟網司都·卻吉郡乃,又名司都祖拉·卻吉昂瓦。藏曆第十二繞遇之金龍年(1700年,清康熙三十九年)生於四川朵甘思六崗中金沙、瀾滄二江間之色莫崗地方。父阿旺才讓,母查格瑪。
3歲時,由噶瑪派黑帽系第十二世噶瑪巴·絳曲多傑等認定為四世司都活佛的轉世靈童,由紅帽系八世活佛噶瑪·官卻南嘉為其取名為卻吉郡乃程列公欽益西。5歲時,跟父親學習藏文,由於他聰明刻苦,僅7日就基本上掌握了藏文讀涌方法。7歲時在華覺寺始學儀軌。後來,從克欽華智學習天文歷算、語言文法、修辭學;從阿洛喇嘛衷欽學習內明學。水龍年(1712年)五月由德格去拉薩,在噶瑪·官卻南嘉跟前受沙彌戒,又取法名為噶瑪丹白祖拉·卻吉昂瓦。從此跟隨紅黑兩系大師學習噶舉派教法,還從積霍仁波且聞司寧瑪派教法;朝拜了拉薩附近的各寺院,兩年後返回德格。22歲時(1721年),與母親查格瑪去西藏朝拜,並隨噶瑪紅黑兩派喇嘛前去尼泊爾,受到雅布王的盛情接待。在那裡,他和印度、尼泊爾班智達扎哈納、布德瓦底、噶拉那雜雅瑪崗一起研究佛教四續,解開了語言、韻律、修辭等方面的疑難,閱讀了許多書籍。返藏後,從紅帽系八世活佛受比丘戒。還從七世達賴噶桑嘉措聞習「菩提道論」。
28歲(1727年)時,在德格修建了八邦寺。司都活佛原來住在昌都類烏齊的丹薩替寺,從卻吉郡乃建八邦寺起,司都的轉世系統就以八邦寺為其主寺了。
35歲時第三次去西藏,又應尼泊爾雅布王之邀去尼泊爾,拜見了婆羅門班智達和昂巴班欽,並與之討論文法、修辭學、醫學等,受到噶夏班智達雜雅瑪崗的稱讚。以後於48歲和51歲時又兩次赴西藏講經學法。
卻吉郡乃一生中曾前後兩次去尼泊爾,五次赴西藏,還到過四川、雲南等地。他不持地方和宗源偏見,廣學佛法,佈道善施,利益眾生,深得僧俗敬仰。在學問上,他能虛心學習漢、藏、印、尼等地各學者的著述理論和教法,還能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體現在他的論著中,人們稱他為大司都大學者。他在內明學、佛學、聲明、醫藥、歷算、語言文法、修辭學等方面的著作極多,彙集有14卷。尤以自吐蕃王松贊干布以來,有關印度歷算、天花療法、各種醫藥典籍《巴尼巴聲明》、《陽金韻經》、《同義藻詞·長生藏》等,未譯者新譯,記譯者重校,功績甚大。《司都文法廣釋》一書,是他自37歲至45歲間,歷時8年內著成,為藏文文法書中之名著。
於藏曆第十三繞迥之木馬年(1774年,清乾隆三十九年)二月二十四日,應乾隆皇帝的邀請,從德格起程去北京,路經察哇絨時病故於旅途,時為75歲高齡。熱瓊巴·多傑札巴編輯:流水 | 來源:中國寺廟網 | 標籤: | 發布時間:2011-10-12熱瓊巴·多傑札巴,於藏曆第一繞迥之木鼠年(1084年,宋元豐七年)誕生在後藏貢塘地方。其父早年逝世,母親轉房給他叔父,他便成了叔父的僕役。少年時即善於誦經,每以為俗家誦經懺的報酬供奉給母親和叔父,以取得他們的歡心。10歲時,恰好是至尊米拉日巴閉關修鍊9年圓滿時的1093年,熱瓊巴在貢塘的山谷中與雲遊傳教的至尊米拉相見,當即在米拉尊前獻上禮品,為此母親與叔父對米拉和地皆心生不悅。雖如此,熱瓊巴堅意跟米拉學法。米拉就收他為徒,命其修臍輪火,獲得進益。當熱瓊巴從米拉修習時,突於15歲那年患了麻瘋病,不得不離開師尊而到深山裡的一間空屋中獨居。那時正好來了三位印度遊方僧,對熱瓊巴生起憐憫之心,將他帶到印度,在上師撥拉真扎座前聆聽傳授的《威猛鵬裙本等法》,命他反覆念誦。誦修不久而麻瘋痊癒。後來熱瓊巴到尼泊爾,從師阿都那達俠聞習《勝樂》等一些密續經後,仍回到米拉那裡。米拉對他說:「印度的所有無身空行母之法,有九種法門,我從至尊瑪爾巴斯所傳語教中僅得其中五種,現在你應去印度完全求得九種全備之法。」熱瓊巴遵師之命,起身來到印度,在那若和麥哲兩師的嫡傳弟子底普巴和瑪兒珠傑等師處學完無身空行母法等九種全備之法,此外還拜求到了許多教授,然後返回西藏,將學到的九種法門傳給米拉日巴。米拉日巴又將此法傳授於仲敦巴,仲敦巴復著出此種法門論本,由此發展成名為「勝樂耳傳」之法。由熱瓊巴自己發展而出者,稱「熱瓊耳傳」。就這樣熱瓊巴從至等米拉日巴而獲得殊勝通達。
熱瓊巴要求雲遊修鍊,經師尊允准,他便來到卻嘎地區,做了一些利益弟子的事業,在此地住了5年。此後前往前藏,來到烏如的北方和尼泊爾來藏的阿蘇大師相見。在那裡他一邊跟阿蘇大師學法,一邊到處化緣,用來作阿蘇大師的供養。爾後他雲遊藏區南北各地,居住在年地方和洛若地方最久,廣收門徒,作了許多有益於廣大民眾的事業,並講述道情(一種修行者的歌)多種及米拉日巴的生平事迹。
於第二繞迥之金蛇年(1161年,宋紹興三十一年)圓寂,享壽78歲。藏巴嘉熱·益喜多傑編輯:流水 | 來源:中國寺廟網藏巴嘉熱·益富多傑,意為「慧金剛」,藏曆第三繞迥之金蛇年(1161年,宋紹興三十一年)生於後藏娘多(今江孜)地區,屬甲氏家族,父名甲樹波察巴,母名瑪薩禎吉,有七子,藏巴為最小。因弟兄眾多,父親對他不甚寵愛,母親將他托給一苯教徒,命名雍仲華(永固吉祥)。
8歲時母親去世。12歲時,兄長嘎敦帶他到藏絨,在洛尼克哇跟前學習藏文。13歲在軌範師達塘西處住了3年,學習了《現對法》、「瑜伽」、「息結」等教法。15歲時,先後拜軌範師喀隆巴、柯熱哇、藏察等為師,聞習《大圓滿》、《因明論》《大圓滿智理圓滿》、《幻化》、《大悲觀音秘藏法》、《人行論》、《文殊名稱經》等。23歲時,他的父親請來阿赭黎喀隆巴說法,他悉心研習。後來至尊嶺熱·白瑪多傑在熱隆時,他前去拜見,獻上一升鹽巴的見面禮而學得一些教法。又跟隨師尊到納普寺繼續學法,寒冬修習7天便能穿單衣而修。這時納普寺正修佛殿,寺內僧人如往別處去或間斷工作,寺院規定要罰黃金一錢。益喜多傑想離開這裡,便獻黃金一錢。上師說:「那麼你就去特鄔穹吧。」他知道師長不高興,自己的修行會不起效用,於是又來到上師面前說:「我錯了,特來求懺悔!」上師喜道,「對,這才是懂得佛法的行為。」又連續做了5個月修造供殿的服役,修行也隨之出現稀有的進步。有次上師破何立宗與他辯論,師說:「應是離速遮生三要(即是法身之相)。」他反駁師說:「那麼,虛空也應是法身,則犯過。」師無言可答,對他越加喜歡。據說,藏巴嘉熱專心在納普寺閉關精修,出現風息內外都能增加的功能,通過高大牆壁毫無阻礙。他將出現的奇異情況稟告上師,師說:「至尊米拉日巴也發生過這樣的情況,甚是稀有!」他在納普寺學法5年,學完了所有教誡,聽完了一切「釋義導修」,學會了噶舉派的「拙火定」,還講說佛法。
公元1188年師尊白瑪多傑謝世後,藏巴嘉熱又從軌範師俄巴昆沖那裡求得傳授《金剛幕標本》、《瑪哈瑪雅》和《文殊名稱經》等法及傳統教法。並對至尊納普巴的論著從頭筆錄了一遍;還對朋輩中諸人的寫本遺缺部分幫助作了填補。
益喜多傑33歲(1193年)時才從香來巴正式受戒出家,之後在熱壟(江孜縣境)地方倡建了熱壟寺,繼而在拉薩西南的朗木地方修建了「竹」寺。竹巴噶舉創始於嶺熱·白瑪多傑,而形成於其弟子益喜多傑,因「竹」寺而得名。在此前後,益喜多傑將至尊的弟子5000人派往各地學法傳教,遍佈於鄔仗那、那爛陀、喀察、靈鷲山、內地五台山、咱日、俠鄔達果、崗底斯等聖地。藏巴嘉熱在圓滿佛業成就中,在教法方面獨創了一種「八大指導」的修行要訣,廣傳弟子,使他們受益頗深。據傳藏巴是師祖馬爾巴的上師那若巴轉生的活佛,大多數人出於尊崇也承許這一傳稱。他圓滿了此生事業後,享年51歲,於藏曆第四繞迥之金羊年(1211年,來寧宗嘉定四年)六月下弦初十日黎明逝世。據傳火葬遺體之日,空中現趙虹幕、天雨瑞花。21節脊椎骨上皆現有一尊觀音像,全部奉安在其靈塔中。瑪爾巴·曲吉洛追編輯:流水 | 來源:中國寺廟網瑪爾巴·曲吉洛追,噶舉一大派別之創始人,塔波噶舉派尊奉為一代祖師。生於藏南洛扎普曲琪,自幼習法,先從卓米譯師學梵文,繼又多次去尼泊爾、印度等地,從納若巴、彌勒巴、智藏等學喜金剛、密集、大印等密法。返藏後曾多方說教,最終定居於洛扎卓窩隆,一生未出家而從學弟子甚多,形成與香巴噶舉並存的一派勢力,至其再傳弟子塔波拉傑時更為強盛,世稱塔波噶舉。遂被尊奉為祖師。穹布奈覺編輯:流水 | 來源:中國寺廟網 | 標籤: | 發布時間:2011-10-12
香巴噶舉的創始人名穹布奈覺(一作瓊波南交),系前藏尼木熱芒人,家族屬穹布。幼年時學過苯教教法,後又學習寧瑪派的大圓滿教法。此後,攜帶著許多黃金至尼婆羅(今尼泊爾),在班智達巴蘇瑪底尊前學習教法,並求得灌頂和續部修法約50種。
後赴印度,依止那爛陀寺金剛座主受沙彌戒,廣學各種教法和佛教經典。在印度期間,他曾拜百餘人為師,廣學教法,其中隨從大空行尼古瑪和蘇喀齊蒂兩位師母學習《拙火》等六法教授,又從彌勒巴修習大手印。他前半生走遍了尼泊爾、印度的各大佛教聖地,遍訪名師,學得許多精深的密法。返藏後,拜噶舉派的朗日塘巴為師受比丘戒。此後,他廣建寺院,招收徒眾,傳法佈道,其中在後藏的香巴地區建有108座寺院,接納徒眾數萬人。從此,他的傳承法嗣稱為香巴噶舉,興盛期持續約400年。推薦閱讀:
※代表怎樣代表民意
※八字十神中正印食神正官財星比肩這些吉神所代表的含義
※六名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刑法增設「非法放貸罪」
※奧運五環的五種顏色分別代表什麼?
※佛前三炷香代表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