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相地術
06-15
詹鄞鑫 閩西諺語:「風水先生指一指,石匠師傅累半死。」這是說營建工程要聽從風水先生的安排。所謂「風水」,是相地術的一個俗稱。按中國的傳統習俗,大凡興工動土,都要察看地形環境,看它是否得「風」得「水」,然後擇宜土,避凶地。清人范宜賓注郭璞《葬書》云:「無水則風到而氣散,有水則氣止而風無,故風水二字為地學之最重,而其中以得水之地為上等,以藏風之地為次等。」「風水」之義,由此可以大略窺知。 相地術名稱很多,除稱風水之外,又叫相宅、堪輿、地理、青囊之術、青烏術等等。「相」的意思是察看、審定:「宅」包括陽宅和陰宅,活人住所叫陽宅,死人墓穴叫陰宅。在古人的迷信觀念中,鬼魂與活人一樣,仍需要起居飲食,墓穴通常也模仿宮寢的形制而建造,故亦稱「宅」。其稱「堪輿」者,堪通勘,義為勘察,與「相」同義:「輿」則指地,《史記。三王世家索隱》:「謂地為輿者,天地有覆載之德,故謂天為蓋,謂地為輿。」「地理」之稱則與「天文」對言,「理」與「文」同義,指文理、脈絡、變化規律。「青囊」之稱,大概是由於晉人郭璞所著堪輿書為《青囊中書》,古人以青囊盛數術之書,因有此稱。「青烏」本是漢代相地家,相傳有《青烏子》三卷(《舊唐書。經籍志》),因而也成為相地術別名。 正如星占術與天文學的發展有密切關係一樣,相地術與地理學的發展也有密切關係。科學與迷信,就象一對不可分離的孿生兄弟,同時降生於原始社會的母胎中,互相依存地發展過來。為了營建宅邑而勘察地理環境,本來與神學無關,可是由於古人思維的局限性,認為自然環境關係到鬼神對人類宅居的禍福。相地得宜,則宅邑平安,人丁盛旺,子孫多福;相地失宜,則宅邑鬧鬼,衰敗蕭條,殃及子孫。不僅活人所居必勘察,死人所葬也必勘察。相地的辦法,到後來也越趨於神秘化,不僅講究山川形勢,藏風得水,還與陰陽五行和黃道吉日相附會,成為地地道道的神學把戲了。下面我們把相地術的發展分成三個階段來敘述。 ^^相地術的起源和商周時代的相宅營邑相地之法,起源於原始村落邑宅的營建。先秦時代傳說「古者包犧(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易。繫辭下》),反映了原始人對觀天相地的重視。早期文獻中有不少相地營宅邑的記載,雖然深深地流露出對鬼神天命的畏懼,但相地方法反映的是樸素的唯物觀,迷信色彩很淡。 甲骨文中有一些關於武丁王相土作大邑的卜辭,如:貞:作大邑於唐土。(金611 ) 己卯卜,爭貞:王作邑,帝若,我從之唐。(乙570 ) 庚午卜,丙貞:王勿作邑,在茲(此)帝若。 庚午卜,丙貞:王作邑,帝若。八月。(丙86) 文中「爭」、「丙」是占卜者的名,「貞」義為問。前二辭卜問是否宜在唐土作新邑。後二辭卜問武丁王作邑,上帝是否允許。「若」義為順,辭中表示允許。這是通過占卜法決定營邑的地點是否合適。《商書。盤庚》記商王盤庚遷都於殷的訓話,其中說「天其永我命於茲新邑」,意謂天帝將授命我們在此建新邑,永遠昌盛。表面上看,商人遷都和作邑是根據占卜反映的鬼神意志決定的,實際上歷史學家都認為商人遷都和作邑的根本原因是由於部落戰爭、氣候、水草和其他資源等因素決定的。 周人也曾多次遷都和營新邑,見於史籍的有公劉遷豳、古公遷岐山、成王營洛邑三次。每次相地相宅,都以勘察地理資源為主,而以占卜吉凶為輔。遷豳的相地情景,《詩。大雅。公劉》記載甚詳。《詩》云:「篤公劉,於胥斯原,既庶既繁。」胥義同相,公劉察看豳地原野,人多草茂,是個好去處。「篤公劉,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岡,乃覯於京。」公劉察看各種水源,瞭望廣大的平原,又登上南岡,可以看到整個京都。「篤公劉,既博既長,既景乃岡,相其陰陽,觀其流泉。其軍三單,度其隰原,徹田為糧。度其夕陽,豳居允荒。」土地開拓之後,公劉再次登上山岡,察看日光向背和水利;量度低地,墾田種糧;又測量山的西面,豳地的確廣大遼闊。詩中所述相地情景,完全是從便於居住和生產為出發點的。《大雅。綿》敘述古公亶父來到岐山下,帶著夫人姜女來往「胥宇」,「胥宇」等於說「相宅」:「周原,堇荼如飴」,是描寫土地肥美,「爰始爰謀,爰契我龜,曰止曰時,築室於茲」,是說通過占卜龜甲,得到好兆頭,於是開始營造宮室。《周書。召誥》則記載了成王使召公相宅營洛邑的史事,其中說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又說「越三日戊申,太保朝至於洛,卜宅。厥既得卜(得吉兆),則經營」。 以上所述的相地之法,是根據自然條件選擇宜土,然後占卜,卜得吉兆再經營宅邑。《公劉》所述相地過程時,還提到測量日影,這是利用土圭和日影測定方位。《周禮。夏官》有「土方氏」之職,「掌土圭之法,以致日景(影),以土地相宅,而建邦國都鄙。」看來,「以土地相宅」乃是商周時代城市建設的必需步驟。觀念上雖有神的影響,而方法則基本上符合科學道理。 ^^秦漢時代的相地術與「天人感應」 大約從秦漢開始,相地術在進一步發展地理學的同時,也進一步跨入迷信術的行列。墮入迷信術的標誌有三點:(一)認為陰宅位置關係到子孫後代的前途,(二)與陰陽五行理論相結合,(三)把營建宮室墓穴的人事與天體運行相聯繫,產生「黃道」、「太歲」、「月建」等忌諱。 戰國秦惠王弟名疾,據說他死後葬於渭南章台之東,這地方是他生前選定的。他說:「後百歲,是當有天子之宮夾我墓。」至漢代,果然「長樂宮在其東,未央宮在其西,武庫正直其墓」。這意味著他所相定的陰宅能造福於子孫後代,因此廁於帝王宮殿之間。由於他的墓地所在是渭南樗里鄉,所以俗稱為「樗里子」(《史記。樗里子列傳》)。後代地理家也由此奉他為相宅術正宗。 至漢代,各種迷信術如占龜、占筮、占星、看相、求仙等風盛一時,相地術的理論也越發玄秘起來。王充《論衡。四諱篇》云:俗有大諱四。一日諱西益宅,西益宅謂之不祥,不祥必有死亡。相懼以此,故世莫敢西益宅。 圖為西漢「六壬栻盤」 圖中左為天盤,右為地盤(1977年安徽阜陽雙古堆西漢汝陰侯墓出土,原件為篆文書寫) 「西益宅」即向西擴建宅室。諱不敢建,即成為相宅的一條原則。這種禁忌與自然條件是毫無關係的。請看《論衡。諫時篇》有關方位忌諱的介紹:世俗起土興功,歲月有所食;所食之地,必有死者。假令太歲在子,歲食於酉,正月建寅,月食於巳,子寅地興功,則酉已之家見食矣。 這是把相地與觀天相結合。古人把四方分成十二等分,以十二辰命名,刻在方木上,作為地盤;又把二十八宿、北斗等主要星象刻在圓木上,作為天盤。天盤的圓心釘在地盤上,可以隨天體的運行轉動天盤。這樣就可以根據它確定天體運動與大地方位的關係。這種儀器舊稱「栻盤」(如圖)。由於天人感應學說的盛行,漢代相地家認為動土興功要考慮天體如日(黃道)、月(月建)、太歲(依木星運行的相反方向虛擬的天體)、二十八宿等運行情況。王充所述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假如動土的年和月,正好是太歲在子之年,月建在寅之月,則地上子位寅位動土,就要殃及酉位巳位的居民。此即所謂「太歲頭上動土」的禁忌。 由上已可大略了解漢代相地之術,它發展了先秦相地術中的迷信成分,而且把原先包含了科學性的測日影定方位等方法也改造為荒唐的迷信術。相地術從此走向邪途。漢代還出現一批有關相地術的專著,除《神農教田相土耕種》可能有一些農業生產經驗以外,又有《堪輿金匱》,《宮宅地形》、《周公卜宅經》、《圖宅卜》等,都是迷信成分很大的數術書。 ^^魏晉以後的相地術與「風水」 魏晉以後的相地術走得更遠。其特點是葬地選擇越來越被重視,相地著作也多以《葬經》命名。比較重要的有晉人郭璞《葬經》,傳為漢青烏先生所撰實出於南北朝人之手的《青烏先生葬經》、佚名氏《黃帝宅經》、明繆希雍《葬經翼》、清吳鼒《陽宅撮要》等。 這個階段的相地術,除了繼承陰陽五行學說和天人感應諸法以外,又十分重視審察山川形勢,講究宮宅墓穴的方位、向背、排列結構等。其中山川形勢的勘察最為講究,涉及山脈、水流、林木的位置、走向、榮枯等,尤其看重所謂「氣」。如繆希雍論山川的「勢」、「形」、「氣」時說,山氣剛,川氣柔,「剛柔相盪而地道立矣」。「氣」有升沉,變化莫測,然而山川的發源必然有「勢」,《經》(按指《青烏先生葬經》)所謂「千尺為勢,百尺為形」,「勢來形止」,說的是「形近而勢遠,形小而勢大」。審察「勢」的方法,取其來勢而棄其離去之勢,以大的勢、強的勢、異常的勢、聚合的勢、逆向的勢為宜。「氣之積而成體」,其狀有五:山勢尖銳的叫火勢,波曲的叫水勢,直的叫木勢,圓的叫金勢,方的叫土勢。五體咸備,即為最盛旺的「氣」(《葬經翼。原勢篇》)。又引《經》雲「勢來形止,是謂全氣」,意思是說,山勢必須趨來若奔馬,山形必須靜止如凝結,這樣才能保持其氣(《察形篇》)。又說觀望「氣」的方法,「凡山,形勢崩傷,其氣散絕謂之死,形勢雖具,生氣未舒謂之枯。死者不可復生,枯則有時而潤」。大凡煙氣騰繞,皮無崩蝕,色澤油油,草木繁茂,流泉甘冽,土膩石潤,如此者其氣正鍾聚不止;雲氣不生,崩摧破裂,色澤暗淡,草木零落,水泉乾涸,石枯土燥,如此者若不是由於挖掘開鑿而斷絕其氣,便是生氣行於他方,「有一於此,法不可葬」(《望氣篇》)。 繆氏所述是有關形、勢、氣的總原則,至於具體的相法則多不勝舉,所謂「風水」,則又是形、勢、氣中的具體原則之一。這些原則不僅適用於陰宅墓穴,其實對陽宅村邑房舍,大致也是適用的。明乎此,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農村居民非常看重村前村後的「風水林」。原來,風水林和河流等作用在於「藏風得水」,保持「生氣」,所以絕對禁止砍伐破壞,否則「生氣行乎他方」,小則後世不出人材,大則村邑衰敗,疫生人死。 相地術在中國源遠流長,深入民間。一方面它從秦漢以後,迷信意味非常濃厚,代表了古代地理學發展中的逆流。另一方面,從積極方面來看,它總結了各種類型的地理地貌形態,對古代地理學的發展仍有積極意義;同時,由於「風水」的神聖不可侵犯,對保護自然環境、維護生態平衡也有一定的意義。這些方面仍值得研究和發掘。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古代妓女拜的白眉神,到底是誰?為什麼有人錯認為是關二爺。
※中國古代六大名槍,最後一桿槍,譜寫「一門忠烈」!
※中國古代詩歌載體簡介 (主講:李全勝)
※古代詩歌鑒賞學案(三)
※《古代文學史》習題集試題 轉自網易 似水流年
TAG: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