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文明禮儀養成教育 促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中華民族歷來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講文明、懂禮貌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從小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的養成教育,使其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是小學教育工作者神聖而光榮的職責。我校是一所寄宿制農村小學,學生中,單親家庭子女、留守子女、貧困家庭子女占的比例比較大。這些學生由於缺少家庭的溫暖與親情的關愛,造成了他們性格內向、孤僻,自控能力差,行為習慣差,感情脆弱,厭學等情緒性行為反應和心理性行為反應。這樣,就對如何加強他們的思想道德教育,培養他們良好的文明禮貌行為,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針對學生實際,我校著重對學生進行了禮儀、守紀、整潔、健美、安全等方面教育,通過用愛心改變其陋習,用愛心培養其文明禮貌行為的教育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有力地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地發展。

一、學校高度重視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

宋朝王應麟曾說過:「積絲成寸,積寸成尺,寸尺不已,逐成丈匹。」樸實的句子向人們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好習慣的養成須從小處做起,循序漸進;好習慣的養成會終生受益。因此,我校高度重視對學生進行禮儀常規教育。學校把對學生禮儀常規教育納入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和黨風廉政建設、師德教育、安全工作、教學工作一起布置,一起檢查,一起考核。學校每期把對學生進行禮儀常規教育寫入工作計劃,少先隊每周有關於學生禮儀常規教育的工作安排。並通過各種活動,來規範學生的言行,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狠抓校園環境建設,形成了良好育人氛圍

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不僅具有情感陶冶的作用,而且具有心理行為的制約作用, 為營造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和使用文明語言的環境,我校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有各種圖版,人字碑、行知園,花草飄香,綠樹成陰。宣傳櫥窗內容高雅。教室、走廊分別掛上名人畫像,名言警句。同時結合廣播、牆報、校報等宣傳著好人好事。學生在溫馨和諧的環境中去完善自我。整潔、優美、生氣勃勃的校園文化環境,發揮著強大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整個群體生活的規範力量,使在校園的每一名教師和學生都能自覺規範自己的言行,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規範禮貌語言模式,實現有據可依

為了規範學生文明禮儀行為,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學校先後制定了《復興小學校園安全十不準》、《復興小學樓道安全十不準》、《寄宿生安全管理規則》、《學生宿舍管理制度》《復興小學文明寢室標準》《文明班檢查細則》、《星級班評比要求》、《學生獎懲條例》、《學生一日常規》、《升降國旗制度》、《學生禮貌須知》、《個人衛生要求》等規章制度,結合《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等規範了學生的文明禮儀行為。

四、樹立榜樣,深入引導,強化示範作用

有據可依是意識形態上的,要做到提高學生文明禮儀的實效,榜樣就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動力。為了學生有學習榜樣,學校堅持每周評選行為清潔、紀律紅旗及文明班級,每班選出5名學生作為校園文明禮儀監督員,每天不定時檢查學校學生的禮儀規範及校園衛生情況,堅持每學期評選優秀班集體、文明寢室。通過評比使學生有了學習的榜樣,同時也激發了學生自覺規範自己言行的自覺性。

俗話說:若要人敬己,先要己敬人。教師與學生朝夕相處,長期生活在一起,由於他們比學生有著豐富的社會生活經驗,學生自然地視老師為學習的楷模,它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著直接或間接的教育意義。因此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要做到,以教師的示範帶學生的規範。為了規範教師的言行,學校強化師德教育,認真貫徹執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呼倫貝爾市教師行為規範》、《阿榮旗教師十不準》等規章制度,同時根據我校實際,學校還制定了《教師課堂常規》等規章制度,並根據各項規章制度對教師進行師德考核。通過這些活動的的開展,有力地規範了教師言行,教師言行的進一步規範,在學生中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

五、持之以恆,一抓到底

文明禮儀教育,是一種養成教育。通過教育訓練,使學生逐步形成文明識禮的好習慣,必須持之以恆,若出現反覆,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應對學生充滿信心,抓反覆、反覆抓、扎紮實實,堅持不懈。

針對學生行為容易出現反覆的現象,學校堅持利用每期的開學典禮、每周升旗儀式對學生進行禮儀常規教育,對表現優異的學生進行表彰和獎勵;各班利用晨會課、主題班隊會課對學生進行禮儀常規教育;少先隊利用紅領巾監督崗對學生行為進行監督,利用紅領巾廣播站對學生的陋習進行曝光。同時學校要求每位教師都要監督學生的行為(如:紅領巾佩戴、著裝禮儀行為、上下樓道行為、課間文明休息行為等),對學生做得不好的要堅決予以糾正,必要時要報學校少先隊或政教處,做到齊抓共管。

推薦閱讀:

「強勢家長」綜合征可能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
為什麼我們的身心會出問題
佛光菜根譚之十二:身心安頓的良方
舞蹈訓練作為身心整合的方法
你可能練習了假瑜伽 | 以運動科學揭開瑜伽體式的神秘面紗(全文)

TAG:禮儀 | 健康 | 教育 | 發展 | 學生 | 文明 | 養成 | 身心健康 | 文明禮儀 | 身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