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誠長老:菩提無盡海 智慧功德藏
一誠長老 (圖片來源:資料圖)
【編者按】在一誠法師擔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期間,他弘教育人,且不忘造福社會,積极參与公益慈善事業,推動佛教的對外交往,努力促進宗教和睦,被教界譽為「佛門領袖,禪門尊宿」。金秋時節,彭歷洲居士在北京廣濟寺對現任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一誠法師進行了專訪,並許可本刊刊載,以饗更多有緣。
廣濟寺坐落於北京阜成門大街內,是繁華的北京西城區中鬧中取靜的一片凈地。該寺始建於宋朝末年,名西劉村寺,明天順初年重建,成化二年(1466)憲宗皇帝下詔命名「弘慈廣濟寺」。1931年寺院失火焚毀,1935年重建。1953年,中國佛教協會在北京成立,即以該寺為會址,廣濟寺從此成為中國佛教的中心。伴著廣濟寺悠揚的梵唄唱念聲,我們走進了今年已過米壽的一誠長老的接待室。
記者:感謝您在靜養自修期間撥冗接受我們的專訪。我們知道,出家人的根本在於以戒為師,作為中國佛教協會曾經的掌舵人,可否請您談談持戒的意義?
一誠長老:佛在世時,每天早起在頭上摸三下。老百姓有頭髮,和尚沒有,時間久了會忘記,比丘要摸三下頭,摸一摸就不(會)忘記了。出家不是隨便的事,是大丈夫之事,大丈夫要做大丈夫之事,要利已利人,不能把自己看輕,在社會上是有影響的。所以要注意僧格的養成。
虛雲老和尚(以下簡稱「虛老」)常說「菩薩呀,注意呀!」以警惕大眾。在雲居山時,一天虛老帶著我和一個侍者到海會塔去,教誡道:「木佛不渡火,金佛不渡爐,泥佛不渡水,菩薩呀,注意呀!」注意什麼呢?注意僧格養成與堅固。當時聽來不經意,現在回憶起來就有用了。我經常對出家弟子講:「要用智慧來莊嚴道場;要用慈悲來培養僧格。」
太虛大師講「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說人格完成了,就成佛了。所以我們要做好人,要做善人,要做聖人——佛是大聖人。人如何成呢?從心開始。心即是佛,心即是戒,若沒有好心,哪裡是戒呢?戒來戒去又有什麼意義?因此,打掃好我們的心,才是戒的真正意義所在。戒是清凈法,是解脫法。那麼我們要把這個法放在哪裡呢?我們不能讓它放在染污的凡夫心中吧?!因此,落實到個人而言,就是「以戒為師」。「 師」啊,什麼意思呢?就是在僧格的養成中,戒是根本,是基礎,也是一種實踐。譬如建房,若根基不穩,終不成大廈。
記者:您於1949年出家,8年後手持虛雲老和尚的手紮上雲居山,從此跟隨虛雲老和尚直到他圓寂。虛老當時便視您為法門龍象,在老和尚的主持下,您得到了溈仰、臨濟兩家的法脈。自1985年任雲居山真如禪寺方丈以來,繼承虛雲大師遺風,一直重視禪宗的修學和實踐。您作為當今的禪門泰斗,能否為我們的讀者開示一下禪的妙用?
一誠長老:禪宗一脈,源自昔日佛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迦葉尊者破顏微笑而來。其時佛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付囑於汝。」傳的是什麼法?叫無相法,也就是正法眼藏。
嚴格意義上的禪不可以言說,不可以心思,說似一法即不中,彌倫三世,通貫十方。收來在一微塵,散去遍及法界,渾身有口說不得。這樣講似乎又離人很遠,其實不然,不在他方,就在當下,就在平常日用中。所以馬祖道一禪師說:「平常心是道。」只如今行住坐卧,應機接物,儘是道。如果只說平常心是道,也未免太簡單了一點,大家都會行住坐卧、應機接物,豈不都是禪師了嗎?不然。雖然同樣行住坐卧,有人問大珠慧海禪師:「如何是道?」慧海禪師說:「飢來吃飯困來眠。」問:「大家都吃飯睏覺有什麼不同?」慧海禪師說:「別人吃飯時想東想西,不好好吃;睡覺時想前想後,不好好睡;而禪師則不然,吃飯時好好吃,睡覺時好好睡。」
參禪不在虛玄之上,無論穿衣、吃飯、睡覺、學習、工作。若能不分別,不妄想,不執著,佛法就在這個地方,即心即佛。退而言之,若是妄想不能除,人家說我好就高興;批評我一下,心裡就不好過;妄想紛飛,要趕快對治。從「歇」字下手,從忍辱下手。不能說我就是這個樣子,不能改,這樣修行有什麼用?所謂修行,修就是改,行就是實行。
記者:我們看到您住持雲居山幾十年,堅持和實踐著農禪家風。所謂農禪並重,就是勞動和參禪兩不耽誤,在勞動中參禪,在勞動之餘禪修。1987年2月您在中國佛教協會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言時,具體地說到雲居山真如禪寺農禪並重的情形:「現在,僧眾們不僅每天上早、晚殿和日間出坡勞動,還堅持每日過堂,早、中、晚坐香四支,堅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動靜如一』的百丈家風。」請問,農禪並重家風與當今大家所提倡踐行「人間佛教」理念的關係是什麼?
一誠長老:在印度,掘地、拔生草、織布是犯戒的。過去出家人不能挖地,因為熱帶地方,蟲子很多。我曾經去過緬甸,正月間去,腳踏地上,燙得不得了。可是到了中國,由於地理、氣候、風俗民情的不同,必須要有定居的地方,有了定居之處,就得自給自足。
百丈禪師「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遺訓,在日食日耕中體現禪法。一方面,把寺院的開銷建立在自食其力的基礎上。通過僧人們自耕自作、自種自收維持日常生活,同時還常常把多餘的糧、茶、菜送給附近山裡的貧困居民,直到現在每年仍有10餘萬斤的糧食分給周圍的窮困群眾。另一方面,每一個到雲居寺來學習佛法的人都希望能夠潛心修法,全神貫注,需要迴避一些外緣,我們這種農禪並重的家風恰恰給他們提供了合適的參學空間——提供一個相對安靜的修學環境,使之集中精力和時間,更能心無旁騖地研習佛法。
農禪並重的本質就是體現在實踐上。佛教界很早就提出了「人間佛教」的理念,指的就是怎樣把佛法的理念圓滿地落實到每個人的日常生活、行為習慣以及生活態度中。實際上釋迦牟尼佛本身所倡導的就是人間佛教的思想,因為佛陀本身就是在人間實現、在人間成道、在人間涅槃的,而佛陀的教法也是直指人心、作用於人心的。注重實踐本身就是佛教所倡導的。
記者:社會上不了解佛教的人通常誤會佛教是出世的宗教,因為「它教人如何逃避痛苦,是消極的人生態度」。您怎麼看?
一誠長老:佛教講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佛教雖是出世的宗教,但它所關注的卻是入世的事情,比如它講衣食住行都是實踐、講人要面對世間的各種因緣等等。佛教談人生,首先是很客觀的,不能說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正反面它都說了,比較全面。比如四聖諦,它很真實地告訴人們「人生是苦」,人有各種苦,要客觀地面對衰老和死亡,面對漂泊沉浮之苦;它真實地告訴人們人生是不圓滿的,不可能事事如意、天天快樂,總會有煩惱。然後它分析苦的原因,反思這個原因,最後它指出了找到和解決這些苦的具體方法。
人之所以苦的原因是無明,因為無明,所以不覺悟,才生貪、瞋、痴,如果你對無明有覺悟,就不會如此。佛教所說的是要你放下負面的情緒,放下內心的壓力和失落,這些壓力和失落恰恰來自你內心的不堅定、不明朗。同樣一件事情,讓一個信念堅定、內心從容的人去做,他就沒有那麼多的煩惱和失落,反而樂此不疲,你說對不對?佛教告訴你該止即止,該行則積極地去行,告訴你要放下你內心的失望和悲傷,積極地去做你要做的事,而不是什麼都不做。它始終教導人們用一種積極的、明朗的、從容的心態去對待事物。
所謂出世的說法是對佛教沒有深入地了解,佛教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這是佛教的根本。佛法是心法,不作惡,行善,始終要人們放下的是內心的消極的執著,以完成人生的升華。
記者:如何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實踐佛法?
一誠長老:對上恭敬,對下慈悲,對事認真,對人和氣。佛像和木魚都是木頭做的,但佛像受人恭敬,木魚受人敲打,為什麼呢?因為木魚口大表是非多,肚子大裝的卻儘是貢高、妒嫉、無明煩惱,所以要被人打。而佛相慈悲歡喜,妙相莊嚴,所以受人恭敬。同時,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會和諧、世界和平;自心是佛,自心見佛,不向外求,即心即佛,發大心,成大事,愛國愛教,這也是對建設「和諧社會」,早日實現「中國夢」很好的貢獻。
一誠長老簡介
俗姓周,名雲生,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現任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1926年生,湖南省長沙市大河西先導區寧鄉縣(舊為湖南望城縣)人。1949年6月出家,1956年冬由虛雲老和尚親任得戒和尚,受具足戒。1957年,在虛雲法師的主持下,得溈仰、臨濟法脈。1985年,榮膺真如禪寺方丈,重興祖庭。一誠長老歷任江西省佛教協會會長、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佛學院院長、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等職。一誠長老愛國愛教,以弘法利眾為己任,實踐著苦行頭陀之志向,海內外聲譽極高,深受教內外尊重。
推薦閱讀:
※真正的智慧,就是不耍小聰明
※張其成:最迷易經時,我過紅綠燈,都會算一卦
※你和牛人的差距僅在拍腦袋的一瞬間……
※幽默之中,深藏著智慧【精美圖文】
※開示丨佛的智慧在哪裡
TAG: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