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劉備手下每人名字前面加個字 義關羽勇張飛 諸葛亮趙雲該加啥?
雖然《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與《三國演義》並稱四大名著,但是一本《三國演義》就涵蓋了其他三本書所側重的江湖義氣、傳奇玄幻、世事人情,應該算是當之無愧的四大名著之首。因為《三國演義》及衍生作品的渲染,張飛成了屠宰行的祖師爺,劉備成了編織業祖師爺,不管將不講義氣的地方,都供著關二爺的神像,就連剃頭的,也說關羽是他們的祖師爺:「磨礪以須問天下頭顱有幾,及鋒而試,看老夫手段如何!」這對聯一貼,還有誰敢進呀?
笑話說過,咱們書歸正傳,來看看《三國演義》對蜀漢陣營,或者說劉備以下十大名人的性格和遭遇在小說中是怎麼展現的,大家能不能用一個字來概括?筆者在這裡拋磚引玉,先獻醜來送給這十大名人每人一個字,然後由讀者諸君來品評一下是否恰當,如果不恰當,又該用什麼字來代替。
蜀漢陣營中,劉備當然是毫無爭議的老大,其下是三大謀士和五虎上將,為了湊足十個人,咱們把魏延也加進來,至於後來的姜維等人,就只能委屈一下,今天就不說他們了。
魏延魏文長——冤
要說蜀漢陣營里誰最冤,那當然是魏延魏文長了,他簡直比竇娥還冤,所以筆者抱著同情的心態,送給魏延一個「冤」字。
魏延對劉備的忠誠,可謂天日可鑒,在劉備被曹操攆得雞飛狗跳的時候,魏延就打開了襄陽城門,要放劉備進城,但是被文聘帶著人群毆,劉備很不講義氣地走了,只留下魏延被殺得落荒而逃,老婆孩子也不知道被劉琮和曹操怎麼樣了。好不容易劉備有了點實力,也撕下臉皮要奪取長沙了,又是魏延挺身而出。砍死了韓玄救了黃忠獻了長沙城,按理說這功勞不比關羽小,可是別說獎賞,連一句好話都沒聽到,反而因為諸葛亮看他「腦後有反骨」而差點被砍頭。這簡直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了——魏延和諸葛亮面對面,諸葛亮又沒圍著魏延轉三圈,是怎麼看出魏延有反骨的?至於「食其祿而殺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獻其地,是不義也」的說辭,又讓此前的鞏志(殺太守金旋而獻武陵)情何以堪?
而最終魏延還是以「謀反」的罪名被諸葛亮算計死了,可是「謀反」的魏延沒去投靠曹魏,指控魏延謀反的諸葛亮秘書長(長史)楊儀倒是想叛逃,結果沒跑成而畏罪自殺。
黃忠黃漢升——壯
黃忠死後的謚號是剛侯,但是似乎張郃、徐晃、龐德的「壯侯」稱號更適合老將黃忠,因為他真的是「老當益壯」的最佳形象代言人:年近六旬還能跟正當壯年的關雲長大戰一百回合不分勝負,年近七十「兩臂尚開三石之弓,渾身還有千斤之力」,一刀砍死曹操大將夏侯淵。不但身強體壯,這膽氣也真夠壯的。
馬超馬孟起——毒
小說中的錦馬超是個美男子,曾殺得曹孟德割須棄袍。但是細看《三國演義》,卻從那張漂亮的面孔之下,看出十分的狠毒來。馬超起兵造反害死親爹馬騰,那是正史里的事情,暫且不去管他。就說他對待普通老百姓和老弱婦孺的態度,也真跟《水滸傳》里的雙槍將董平有一拼。深受百姓愛戴的涼州刺史衛康為了避免戰火殃及百姓而投降馬超,結果一家四十餘口被馬超「盡斬之,不留一人」。在歷城,馬超「從城南門邊殺起,盡洗城中百姓。至姜敘宅,拿出老母……自取劍殺之。尹奉、趙昂全家老幼,亦盡被馬超所殺。」用人面獸心來形容馬超這個小白臉真是再恰當不過了,難怪後來有的戲劇中的馬超「面如青蟹」,一看就是一個心腸歹毒之人。
趙雲趙子龍——正
都說「春秋無義戰」,實際上三國也是「無義戰」,曹操劉備孫權這三個軍閥,你說誰代表正義的一方似乎都不合適,要是論真有正義之士,曹操陣營首推荀彧,而劉備陣營則要首推趙雲。趙雲的一身正氣,一點也不比他長板坡前七進七出遜色。劉備剛拿下益州的時候,準備將成都有名田宅,分賜諸官。只有趙雲站出來反對:「益州人民,屢遭兵火,田宅皆空;今當歸還百姓,令安居復業,民心方服;不宜奪之為私賞也。」劉備要去打東吳,又是趙雲極力阻止(正史里諸葛亮沒說話,在這一段小說里,諸葛亮也沒說話,後來公卿都至丞相府中見孔明,曰:「今天子初臨大位,親統軍伍,非所以重社稷也。丞相秉鈞衡之職,何不規諫?」孔明曰:「吾苦諫數次,只是不聽。今日公等隨我入教場諫去。」),而且趙雲是在朝堂上跟已經當了皇帝的劉備一遞一句地爭論,並且毫不客氣地指出:「漢賊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擺明了是指責劉備公私不分。
張飛張翼德——勇
張飛謚號「桓侯」,按照古禮,只有最擅開疆拓土、威震敵國之人,始能以「桓」為謚。張飛能威震敵國,這就不用說了,「當陽橋上一聲吼,喝退了曹兵水倒流」,這京劇大家都很熟悉。粗中有細的張飛是勇敢而不是一味的「猛」,這個勇可比猛更有心計——喝退曹兵之前,他已經故布疑陣,讓僅有的二十幾個起兵拖著樹枝在林子里製造霧霾呢。
張飛的勇敢,還體現在他一點也不害怕呂布上,虎牢關前即使沒有關羽劉備幫忙,張飛也未必會敗,後來更是一口一個「三姓家奴」罵著,呂布連聲都不吭。而且張飛後來又跟呂布「大戰一百回合不分勝負」,張飛是越打越有信心,而呂布則是越打越心虛,另一仗中張飛寡不敵眾逃走,呂布也「素知張飛之勇」,連追都沒敢追。
關羽關雲長——義
現在的人結為異姓兄弟,不拜劉備也不拜張飛而只百關二爺,除了大家都知道的義氣關公之外,筆者還想說幾句:關羽的義氣是不分是非曲直的,只要是劉備要做的事情,不管對錯,關羽都要努力去干好,正所謂:「我的兄弟,對的是對的,錯的也是對的。」只有毫無顧慮、毫無顧忌的義,才算義無反顧,雖然未必正確並且顯得狹隘,但我們每個人心中,不都有這種義字情結嗎?
法正法孝直——奸
要說蜀漢陣營里人品較差的,武將以馬超為首(還出賣過彭羕彭永言),文官中除去死掉的張松,就要數法正法孝直了。有人說法正是劉備身邊第一個奸佞小人,其實也不恰當,因為「佞」是沒啥能耐的,而法正雖然人品不佳,但是卻很有本事,在龐統犧牲之後,法正就是劉備的總參謀長,劉備取漢中、黃忠斬夏侯淵,法正都有一半功勞。所以要是說曹操是奸雄的話,那麼法正就是奸臣,跟蔡京、和珅一樣,雖然人品不咋地,但個人能力在當時那是出類拔萃的。
龐統龐士元——直
咱們評定一個人,一般要看他與眾不同的地方。在三國眾多傑出謀士中,龐統是第一直性子。人家謀士跟主公說話,都要拐個彎,而龐統雖然足智多謀,軍事才能可能要比諸葛亮還要強上一點。但是就是直性子坑了龐統,他被魯肅推薦給孫權,一見面就一臉瞧不起地說「我與周瑜所學大不相同」,正沉浸在喪失周瑜的悲痛中的孫權自然氣不打一處來。龐統到了劉備那裡,看著劉備在入川路上剛取得一點戰果就沾沾自喜擺酒慶賀,龐統在旁邊潑冷水:「伐人之國而以為樂,非仁者之兵也。」氣的劉備把龐統攆出宴會廳。後來劉備跟龐統道歉:「昨日之言,惟吾有失。」龐統也不客氣:「君臣俱失,何獨主公?」意思是我是有錯,但您也不是沒毛病。
孔明諸葛亮——獨
諸葛亮的智慧與忠誠,咱們就不說了,對於大漢丞相諸葛亮來說,忠和能這兩個字也是可以的,但是筆者想說的是,諸葛亮還有另一個特點,那就是「獨」。看《三國演義》,諸葛亮一生中做事從不與任何人商量,這任何人當中,也包括劉備和劉禪。我們可以看到,諸葛亮這一生是沒有朋友的,他自比管仲樂毅,卻認為與他一起探討學問的崔州平徐元直等人頂多也就是撈個省長乾乾。諸葛亮好用「錦囊妙計」,於是劉備和五虎上將都成了他的提線木偶——事前不商量,事中要保密,諸葛亮啥事都是靠自己琢磨,這「獨立工作」的能力也太強了點。
諸葛亮還是蜀漢政權的「獨相」——沒有副手也沒有同僚,同樣的「託孤大臣」李嚴也被他攆回了老家。事必躬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蜀漢政權後繼乏人也是滅亡的一大主因。
劉備劉玄德——玄
有人說劉備仁厚,有人說劉備忠義,但是劉備坑曹操袁紹、殺車胄彭羕、奪荊州益州,可是眼睛都不眨。而且劉備武功有多高,誰也不知道,大家之看見劉備經常落荒而逃,但是不知想過沒有:手下兵將都被殺光了,手裡就兩把劍的劉備是怎麼隻身殺出重圍的?三英戰呂布,如果劉備真是個戰五渣,那麼一個照面就會被呂布挑落馬下,關羽和張飛出手相救都來不及,而且關羽和張飛跟呂布打得旗鼓相當,劉備一上來,呂布馬上就支持不住了,說明劉備還是有兩下子的。要知道呂布一個人單挑曹操手下許褚、典韋兩個人不敗,直到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也上來群毆,六員大將才打敗呂布,大家知道,許褚和典韋對戰關羽張飛,估計也是不落下風的。
所以雙手過膝大耳垂肩的劉備是一個玄而又玄的人物,玄就玄在誰也看不透他的底細,也許睿智的讀者諸君才能認清劉備的真面目,並送給他最恰如其分的一個字……
推薦閱讀:
※諸葛亮孔子八字
※六旬老漢研讀古籍自製「諸葛連弩」 可三箭排射(圖)
※諸葛匹夫
※諸葛孔明馬前課
※諸葛亮後代與司馬懿後代相比,到底差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