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培養責任感 僧團管理中的「六和敬」

放手,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任何一個孩子,都是由於父母的教育和環境的影響,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品質和能力的。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幼兒期心理活動的主動性明顯增加,喜歡自己去嘗試體驗。父母可以因勢利導,把握孩子這個時期的心理特點,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讓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在日常生活中,本著「大人放手,孩子動手」的原則,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  在現實生活中,有一些父母怕累著孩子,怕孩子做不好,自己重新再做太麻煩,因而不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還有一些父母認為,吃飯、穿脫衣服等生活技能是不用訓練的,因為小孩長大自然就會。其實這些觀念都是不正確的。從兒童發展的觀點來看,不給予孩子鍛煉的機會,就等於剝奪了孩子自理能力發展的機會,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喪失了獨立能力。所以我們要本著「大人放手,孩子動手」的原則,讓幼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家裡,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和能力因勢利導,通過具體、細緻的示範,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難,教給幼兒一些自我服務的技能,如學習自己擦嘴、擦鼻涕、洗手、刷牙、洗臉、穿衣服、整理床鋪等。這些看上去雖是很小的事,但實際上給幼兒創造了很好的鍛煉機會,無形中幼兒獨立生活能力。當孩子完成一項工作後,作父母的要給以適當的肯定和讚賞,當孩子的存在價值被肯定,自己的工作能力被肯定,他們也會感到無比的興奮和快樂,在很大程度上增進孩子的自信心。  二、適應幼兒發展的需要,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培養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  自我服務是幼兒發自內心的需要。對幼兒進行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是為了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我們培養的是未來這會的建設者,他不不應光有淵博的知識,更應熱愛勞動,具有一定的勞動技能。在幼兒期對他們進行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正是為他們對未來的勞動奠定心理基礎和物質基礎。幼兒手部肌肉發育不完善,動作不靈活,影響了他們的認識和探索,有目的、有計劃地對他們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不僅可以有效地促進了幼兒肌肉的發育和完善,促進他們動作的協調發展,而且由於手部肌肉活動越多,越豐富,就越能開發幼兒大腦的潛能,促進智力的發展。孩子在「我自己做」的過程中,能不斷增強自信心,提高獨立思、獨立做事或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有助於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  三、尊重幼兒的好奇心,激發他們探索的興趣,培養幼兒獨立思考的能力  眾所周知,獨生子女普遍存在著一個不良的性格特徵,其中之一就是懶惰。由於成人過分的包辦代替,長此以往,幼兒懶於動手動腦,不願獨立思考。所以,成人要培養幼兒的獨立性,教育他們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難要想辦法自己去解決,學會獨立思考。只有這樣,幼兒在獨立的基礎上創造能力才會不斷發展。我國著名的教育專家陳鶴琴先生說:「凡是孩子能做的事情應該讓孩子自己做,不要替代他。」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就是不僅要孩子自己獨立動手去做事,還要孩子獨立的動腦去想問題。獨立思考能力強的孩子,往往具有較強的好奇心。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千萬不要因為孩子提的問題過於幼稚而加以嘲笑,以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隨著家教觀念的更新,有一些具有現代家教觀、教子有方的父母,注意創造機會,從小培養孩子獨立生活和獨立思考的能力。父母可以給孩子講一些科學家、發明家成長的故事,以激勵孩子從小立志,培養孩子對學習新知識、探索新問題的興趣。  四、創造機會,感受挫折,培養幼兒自我抉擇、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有的父母經常說孩子主意不好,應該聽大人的,實際上孩子有主意是件好事,他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認識,應該給孩子創造機會培養他自己拿主意。我們的教育常常是注意培養孩子順從聽話,不大注意去傾聽孩子的需要,從生活小事一直到孩子的發展方面都由父母一手包辦了,因此我們的孩子缺乏自己做決定的機會和權利,就很難培養孩子自我解決問題能力。獨立生活能力差的孩子依賴性強,缺乏進取心和毅力,遇事容易打退堂鼓或把任務轉給成人。這大多是成人嬌慣、包辦代替的結果。那麼孩子的成長也是一樣,大人應給孩子創造機會,培養孩子自己做選擇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讓他在嘗試的過程中感受失敗,碰釘子,這樣孩子就會從失敗中記取教訓而成長起來。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有成功,也有失敗和失誤。而且通常是經過無數次的失敗,才能獲得較大的成功。在生活中,要培養孩子的自我完善能力,要讓幼兒學會自我觀察、自我體驗、自我批評、自我控制,培養孩子的自我抉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給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  父母要給孩子一個獨立自主的好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如果你自己就是一個處處依賴他人,對什麼事都拿不定主意、動不動就尋求幫助的人,那你不要指望你的孩子能夠獨立自主。你的一舉一動,還有你的品質,都是孩子模仿和學習的榜樣。所以,先從你自己獨立自主做。

要量力而行,不要好高騖遠  有一位大師隱居于山林中,平時除了參禪悟道之外,還對武術頗有研究。  聽到他的名聲,人們都千里迢迢來尋找他,想跟他學些武術方面的竅門。  他們到達深山的時候,發現大師正從山谷里挑水。他挑得不多,兩隻木桶里的水都沒有裝滿。按他們的想像,大師應該能夠挑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滿滿的。  他們不解地問:「大師,這是什麼道理?」  大師說:「挑水之道並不在於挑多,而在於挑得夠用。一味貪多,適得其反。」  眾人越發不解。  大師從他們中拉了一個人,讓他重新從山谷里打了兩滿桶水。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搖搖晃晃,沒走幾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灑了,那人的膝蓋也摔破了。  「水灑了,豈不是還得回頭重打一桶嗎?膝蓋破了,走路艱難,豈不是比剛才挑得還少嗎?」大師說。  「那麼大師,請問具體挑多少,怎麼估計呢?」  大師笑道:「你們看這個桶。」眾人看去,桶里畫了一條線。  大師說:「這條線是底線,水絕對不能高於這條線,高於這條線就超過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還需要畫一條線,挑的次數多了以後就不用看那條線了,憑感覺就知道是多是少。有這條線,可以提醒我們,凡事要量力而行,而不要好高騖遠。」  眾人又問:「那麼底線應該定多低呢?」  大師說:「一般來說,越低越好,因為這樣低的目標容易實現,人的勇氣不容易受到挫傷,相反會培養起更大的興趣和熱情,長此以往,循序漸進,自然會挑得更多、挑得更穩。」  挑水如同武術,武術如同做人。循序漸進,逐步實現目標,才能避免許多無謂的挫折。  在當今社會,有的人就像上文中那個打了兩滿桶水的人一樣喜歡好高騖遠,這種人過於急功近利,往往事與願違,很難達到自己的目的。人生有許多成長發展的階段,必須量力而行以做到循序漸進。小孩子先學會翻身、坐立、爬行,然後才學會走路、跑步。每一步驟都十分重要,而且需要時間,沒有一步可以省略。同樣,人生的各個層面,小到學鋼琴,或是與同事相處;大至個人、家庭、婚姻與社會上的種種,莫不如此。了解了這一原則,才能少受挫折,最大限度地去實現自我價值。  道理固然簡單明了,但是生活中人未必能夠真正地理解和貫徹到自己的人生中去。我們知道,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是平凡人,但大多數平凡人都希望自己成為不平凡的人。夢想成功,才華獲得賞識,能力獲得肯定,擁有名譽、地位、財富。不過,遺憾的是,真正能做到的人,似乎總是少數。因為,他們沒有量力而行,總是在經意或不經意之間陷進了好高騖遠的泥潭裡。  水從高原流下,由西向東,渤海口的一條魚逆流而上。它的游技很精湛,因而游得很精彩,一會兒衝過淺灘,一會兒划過激流,它穿過了湖泊中的層層魚網,也躲過無數水鳥的追逐。它不停地游,最後穿過山澗,擠過石隙,游上了高原。然而,它還沒來得及發出一聲歡呼,瞬間卻凍成了冰。  若干年後,一群登山者在高原的冰塊中發現了它,它還保持著遊動的姿勢。有人認出這是渤海口的魚。  一個年輕人感嘆說:這是一條勇敢的魚,它逆行了那麼遠、那麼長、那麼久。  另一個年輕人卻為之嘆息,說這的確是一條勇敢的魚,然而它只有偉大的精神卻沒有偉大的方向,它極端逆向的追求,最後得到的只能是死亡。  這個故事給我們的教訓應該是深刻的,如果你好高騖遠,那就在人生操作上犯了一個大錯誤。你以為可以不經過程而直奔終點,不從卑俗而直達高雅,捨棄細小而直達廣大,跳過近前而直達遠方。你心性高傲、目標遠大固然不錯,但目標好像靶子,必須在你的有效射程之內才有意義。如果目標太偏離實際,反而無益於你的進步。同時,有了目標,還要為目標付出努力,如果你只空懷大志,而不願為理想的實現付出辛勤勞動,那「理想」永遠只能是空中樓閣,一文不值的東西。  好高騖遠者,首要的失誤在於不切合實際,既脫離現實,又脫離自身,總是這也看不慣,那也看不慣。或者以為周圍的一切都與他為難,或者不屑於周圍的一切,終日牢騷滿腹,認為這也不合理,那也有失公允。張三不行,李四也不怎麼樣,唯有自己出類拔萃。不能正視自身,沒有自知之明,是好高騖遠者的突出特徵。你該掂量自己有多大的本事,有多少能耐,不要沾沾自喜於過去某方面的那一點點成績,要知道自己有什麼缺陷,不要以己之所長去比人之所短。不要心中唯有自己的高大形象,從不患不知人,唯患人之不己知。一天又一天,一年復一年,總是有一種懷才不遇、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覺。  脫離了現實便只能生活在虛幻之中,脫離了自身便只能見到一個無限誇大的變形金剛。沒有堅實的基礎,只有空中樓閣、海市蜃樓;沒有切實可行的方案和措施,只有空空洞洞的胡思亂想,這是形成好高騖遠者人生悲劇的前奏。  其次,好高騖遠者大都是懶漢,害怕吃苦,懼怕困難,情緒懶散,從精神到行動都游遊盪盪,好逸惡勞,貪圖享受。甚至打心眼裡瞧不起那些吃苦耐勞者,認為那是愚蠢。也打心眼裡瞧不起每天圍繞在身邊的那些小事,不屑於做它,這是形成好高騖遠者人生悲劇的根本性原因。  好高騖遠者在人際關係中也是極不受歡迎的一類人。對地位比他高的人,或者巴結奉承、奴顏卑膝;或者不屑交往,認為他們也沒有什麼了不起。而對地位比他低的人,則一律鄙視瞧不起。如果他是個工人,則瞧不起農民,開口閉口都是鄉下人這樣臟那樣丑。如果他是個幹部,則瞧不起工人,開口閉口「打工的」,這樣沒修養那樣沒德行。結果,地位比他高的人瞧不起他;地位比他低的人也同樣瞧不起他,成為兩頭受鄙視、被拋棄的人,結果當然是悲慘的。小事瞧不起不願做,而大事想做卻做不來,或者輪不到他做,終於一事無成。眼看著別人碩果累累,他空有抱怨,空有妒嫉。  要想渡過人生的危難,戰勝人生中的種種挫折,完成天下的難事,要在年輕單純的時候,覺得為人處世容易和順利的時候就開始;要想成就高遠宏大的事業,實現理想和追求,必須從最細小最微不足道的地方做起,從最卑賤的事情起步。  好高騖遠,想一蹴而就,不但違反自然規律,而且寸步難行,只會使自己失望,加深挫折感而已。所以,凡事還是應該量力而行,千萬不要好高騖遠,以免收到相反的效果。

僧團管理中的「六和敬」僧眾是住持正法的使者,正法的久住,要依靠和樂清凈的僧團始能實現,而僧團的融洽健全,又以和合為基礎。所謂「和合」,即指「理和」與「事和」,亦即僧眾在真理與行事方面都能和諧相處的意思。佛陀住世時,領導的僧團有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優婆塞、優婆夷等七眾弟子,以佛陀身旁的常隨眾而言,就有千二百五十人之多。如此龐大的僧團,佛陀如何統理,使其和樂清凈,發揮住持正法,度化眾生的集體力量?「六和敬」即是佛陀攝眾的方法之一。略述如下:一、身和同住:在行為上,不侵犯人,就是相處的和樂。僧團大眾,同作佛事,必須做到身業清凈,講求和諧快樂,彼此互相幫助、尊重、包容;遇有疾病,相互照顧,平等共居,和合共住。二、口和無諍:在言語上,和諧無諍,就是語言的親切。僧團大眾,共同信佛、贊法、敬僧,必須做到語業清凈,說話懇切,言語柔和,和平共處。三、意和同悅:在精神上,志同道合,就是心意的開展。僧團大眾,同一信心,共同追求佛法真理,必須做到意業清凈。日常生活中,不違不犯,不比較人我得失,不計較是非利害,心意的和悅才是當下的凈土。四、戒和同修:在法制上,人人平等,就是法制的平等。僧團大眾受持戒法,進退有節,儀禮有據,行住坐卧之中,威儀莊嚴。五、見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識,就是思想的統一。僧團大眾對於出世聖道,能如理通達,捨去分別執著,彼此見解一致,達成共識,此乃共同成就之前提。六、利和同均:在經濟上,均衡分配,就是經濟的均衡。僧團大眾,不論是經濟上的財利,或知識上的法利,大家受用均等。六和敬之中,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是和合的本質;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是和合的表現。身業的實踐,如法共住;語業的談吐,和雅高尚;意業的動念,清凈無染。和樂清凈的僧團,便是正法久住的基礎,因此,經典中以破和合僧與弒父、弒母、弒阿羅漢、出佛身血,同為「五逆重罪」。「僧」是佛法的住持者,割愛辭親,舍離世樂,以弘法為家務,以利生為事業,他們的生活與常人無異,但以耕耘心田為要務,耕耘自己的心田,也耕耘眾生的心田,更做眾生的福田。出家法師也稱為「開發心靈能源的工程師」。佛陀教示人人皆有佛性,僧團奉行佛陀的教法,以紹隆佛種、教化眾生為己任;因為有僧團住世弘化,因而得以「續佛慧命」,因此,僧團就是佛陀的真身。僧團因為奉行「六和敬」,因此能和樂清凈。廣義而言,一個家庭若能奉行佛法,共同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無諍,美滿安詳;一個團體只要能奉行佛法,共同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無諍,發揮團體的力量;一個社會若能奉行佛法,共同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無諍,成就一個安和樂利的社會;一個國家若能奉行佛法,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無諍,成為一個富強康樂之邦。放眼當前的世界,到處充滿缺陷、鬥爭與是非,例如:種族歧視、宗教分歧、國際紛爭等,加上近百年來科技發達,武器的發明日新月異,人類對戰爭的畏懼愈深,渴望和平的呼聲愈高。各強國間,雖有禁武、限核等高峰會議的舉行,然而這些外在的措施卻無法杜絕戰爭的發生。當初佛陀成立僧團,標舉六和敬,以思想、法制、經濟、語言、身行、心意為民主平等的原則,樹立了佛法的平等風範,無疑是一帖止諍的良藥,因此,「六和」不僅是建立僧團的重要基礎,也是人類追求世界和平的根本之道。

量力而行,靈活機動   林語堂:「我們對生命不可要求太多。也不可太少。   一定要抱有一種現實態度。」人生是個不斷探索的過程。   失敗有時並不是由於你的能力、學識的不足。而是由於你錯誤地選擇了目標。在實現目標的努力中。很多時候。除了頑強鬥志和不懈奮進外。更需要正確的方向。一味蠻千。不修正不適合的目標。也許永遠到不了自己的目的地。   先為自己訂立一個切實可行的小目標美國心理學家皇德瓦,曾以跳高為例,說明制定目標對個人的重要性。實踐表明,跳高時沒有橫杆要比有橫杆跳得還低,其中的橫杆就是目標。對個人而言,目標就是我們的希望。   人做事固然要心存目標,我們前面提出了「志當存高遠」的原則。   但如果一開始就制定一個龐大的目標,一是很難實現的;再者,也會給心理造成很大的壓力。所以與其相比,倒不如先制定一個接近於自己能力的小目標。這樣,行動起來既現實又容易。   要為自己制定一個明確的目標是很困難的。比如:向自我目標挑戰時,無論成敗,與一個目標的制定都有著密切的關係。也就是說,若成功,下個目標會訂得更高;而失敗則相反。這是一般人的心理。   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為了逃避失敗的痛苦,而將目標訂得過低。   或者,為求心安而制定高目標。這兩種情況即:常成功或常失敗的人,所制定的目標都無價值。    日本的一位專家指出:「與其一上來就訂大目標,不如先訂一個切實可行的小目標。」在美國南部的一家縫紉機廠,專家把實習的工人分為兩組,對其中的一組 說:「你們實習14周結束後,才能具有熟練工人的技能,大家加把勁。」而對另一組則說:「大家想數天後,就擁有熟練工人的技能,那是不可能的,第一期的課 程就到此為一段落。」結果顯示,後者的成績優於前者。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謂的「下位目標」。對於我們實現人生的理想來說也是一樣,必須先制定一個個短程計 劃,千萬不可好高騖遠,一下子制定一些自己無法施行的龐大目標。   有了計劃,再決定最終目標,繼而定出每天可完成的預計目標。一步步腳踏實地地前進,你才能夠成為真正卓越的人。   「高遠,的志向不能超越一定的量和度」,在葛雷哥萊?拜特森所著的一本書裡面有一個頗為耐人尋味的故事,那是多年前他與女兒之間的對話:    有一天,女兒走到他面前,問了一個問題:「爸爸,為什麼東西總是很容易便弄亂了呢?」拜特森便問道:「乖女兒,你這個『亂』字是什麼意思?」女兒說道: 「你知道嗎,那是指沒有擺整齊。看看我的書桌,東西都沒在~定的位置,這不叫作『亂』叫什麼?昨天晚上我花了不少時間才把它重新擺整齊,可是就沒法保持很 久,所以我說東西很容易便弄亂了。」拜特森聽完就告訴女兒說:「什麼叫做整齊,你擺給我看看。」於是女兒便開始動手整理,把書桌上的東西都歸定位,然後說 道:   「請看,現在它不是整齊了嗎?可是它沒法保持多久。」拜特森又再問她:「如果我把你的水彩盒往這裡移動一二英寸,你覺得怎麼樣 呢?」女兒回答說:「不好,這麼做書桌又弄亂了,你最好讓桌面維護『規規矩矩』的,不要出現那些『脫線』情形。」隨之拜特森又問道:「如果我把鉛筆從這兒 移到那兒呢?」「你又把桌面弄亂了。」女兒回答道。   「如果我把這本書打開呢?」他繼續問道。   「那也叫做亂。」女兒再答道。    拜特森這時微笑著對女兒說道:「乖女兒,不是東西很容易弄亂,而是你心裡對於亂的定義太多了,但對於整齊的定義卻只有一個。」大部分的人定下了許多會使 心情不好的項目,但對於會使心情好的項目卻定得不多,無怪乎他們會被痛苦給纏得動彈不得,那就好像罩上了一張神經大網,越是想掙脫卻越掙不脫,越是想逃避 痛苦卻越逃避不了。   有這麼一個典型例子。他是一家名列財經雜誌500個大企業公司的高級職員,在公司里他很受部屬們愛戴,在家裡跟老婆及5個孩子也很親密,至於健康狀況更沒問題,甚至於是一位長跑健將。當問他:「你是否覺得自己是個成功的人?」他回答得很嚴肅,答案讓大家都吃了一驚: 「不是!」當隨之又問他:「你覺得要怎樣才算是個成功的人?」以下這些就是他認為「成功」的條件:他的年薪必須有300萬美元(當時他的年薪是150萬 美元,不過男包括200萬美元的紅利,只不過他不把這個列在年薪里);他的體重不能超過正常的百分之八(當時他是百分之九);對於孩子他不能感到不耐煩 (別忘了他有5個孩子,每個人的個性都不一樣)。各位可以想一想,像同時有這麼嚴苛且沒有道理的標準,請問你有多大的把握能讓他覺得自己是個成功的人?就 算他真做到了,你認為他會覺得自己成功了嗎?  「志當存高遠」的思想是正確的,但「高」和「遠」是應該有適宜的「量」和「度」的,如果把標準定得過於「苛刻」,就難免會有挫折感。  調整目標,也是減少挫折和失落,控制情緒的一種重要手段。   及時發現和調整不現實的目標羅賓的妻子請了一位調音師到家來給孩子的鋼琴調一調音,這位調音師還真是個能手,只見他很仔細地鎖緊了每一根琴弦,使它們都 綳得恰到好處,而能發出正確的音符。當他完成整個調音工作後,羅賓問他要付多少錢,他笑一笑地答道:「還不急,等我下次來的時候再付吧!」羅賓不解地問 道:「下次?你這是什麼意思?」調音師說:「明天我還會再來,然後一連四個星期每周來一次;再接下來每三個月來一次,共來4次。」他的話弄得羅賓一頭霧 水,不由得問道:「你說什麼?鋼琴不是已經調好音了嗎?難道還有問題?」調音師清了清喉嚨說道:「我是調好音了,可是那只是暫時的,如果琴弦要能保持在正 確的音符上,就必須繼續『調正』,所以我得再來個幾次,直到這些琴弦能始終維持在適當的繃緊程度。」聽完他的話,羅賓不禁心裡嘆道:「原來還有這麼大的學 問!」那天羅賓著實是上了重要的一課。  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希望目標能維持長久直至實現,那就得像鋼琴的調音工作一樣。一旦我們有了什麼樣的進展就得立即強化,這種強化的工作不能只做一次,而得持續做到目標完成為止。  人生是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失敗有時並不是由於你的能力、學識的不足,而是由於你錯誤地選擇了目標,而失敗正是給予了你一個重新思考,從錯誤中解脫的良機。   美國著名的不動產經紀人安德魯最初是葡萄酒推銷員,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他不知道還能幹什麼,於是他認為自己的目標就是「賣葡萄酒」。最初他為一個賣葡 萄酒的朋友幹活,接著為一名葡萄酒進口商工作,最後同另外兩個人合作辦起了自己的進口業務,這並非出自熱情,而是因為,正如他自己所說:「為什麼不?我過 去一直在賣葡萄酒。」生意越來越糟,可安德魯還是拚命抓住最後一根稻草,直到公司倒閉。他不改行,是因為他不知道還能幹什麼。  事業的失敗迫使他去上一門教人們如何開業的課。他的同學有銀行家、藝術家、汽車修理工,他逐漸認識到這些人並不認為他是個「賣葡萄酒的」,而認為他是個「有才能的人」、「多面手」。他們對他的看法使他拋棄了原來的目標。  他開始猛醒,仔細分析,探索其他行業,檢查自己到底想幹什麼。  最後,他選擇了和夫人一起開展不動產業務,這使他取得了推銷葡萄酒永遠不能為他帶來的成功。  許多職業專家認為,一個人一生中至少要經過兩三次變換,才能最後找到適合自己特長的事業;而確定自己合理的目標,則需要同樣長的一段時間。   18世紀英國的大政治家伯基說過:「無法付諸實現的事物,是不值得我們去追求的。在這個世界上,若是經過了解以及正確的追求而仍然無法得到的東西,那麼 這種東西對我們毫無益處可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永遠要有目標――屬於你自己的目標,不是別人強加在你身上的目標――是你自己的目標。  目標必須是你自己的,否則的話,你的努力便對你沒有好處了。身為一個人,你必須澄清你的思想,除去不相干的事件,並深入你的內心,看清你要達到的目標是什麼。   在你擬定自己的目標時,不要讓慣常的思想奪走你的決心。假如做一張桌子能使你感到滿足,那就是一個值得完成的目標――縱使除你以外的人都覺得沒有什麼價 值,那也沒有什麼關係。如果寫一本五百頁的書使你感到厭倦,那就是一個不值一試的目標了,為什麼?因為它不能使你滿足――儘管別人認為那很重要,你也不必去管它。凡是目標,不論大小,都有意義――只要它能使你得到完成之感。  目標本身沒有大小,大小全看你的想法。  英國詩人布朗寧在《一個數學家的葬禮》中寫道:  實事求是的人要找一件小事做,找到事情就去做;空腹高心的人要找一件大事做,沒有找到,自己的人生道路就走到了盡頭。實事求是的人做了一件又一件,不久就做一百件;空腹高心的人一下要做百萬件,結果一件也未實現。  布朗寧的這首詩生動地說明了制定的目標必須「恰當」、「現實」的重要性。   蜘蛛猿是一種很有趣的動物,它是生長在中南美洲、很難捕捉的一種小型動物。多年來人們想盡方法,用裝有鎮靜劑的槍去射擊、或用陷阱捕捉它們都無濟於事, 因為他們的動作實在太快了。後來,有人想出了一個辦法,在一個窄瓶口的透明玻璃瓶內放進一顆花生,然後等待蜘蛛猿走向玻璃瓶,伸手去拿花生。一旦它拿到花 生時,你就可以逮到它了。  因為當時蜘蛛猿手握拳頭緊抓著那顆花生,所以它的手抽不出玻璃瓶,而那個瓶子對它來說又:太大了,使它無法 托著瓶子走。但它十分頑固――或者是太笨了――始終不願意放下那顆已經到手的花生。就算你在它身旁倒下一大堆花生或香蕉,它也不願意放開手中那顆花生,所 以這時狩獵者便可以輕而易舉地抓到它。  生命中有些時候,為了追求更遠大的目標,你就必須先放下手中的那顆「花生」。這不是冒險,而是你願意改變一些習慣,使自己更有彈性,願意在嘗試新的方法之前,先放棄一些現有的利益。    試著降低你的物質目標以及事業野心,往往會帶給你許多的新機會,只要你放棄追求高壓力的成功形象,你便會發現慢步調的平凡生活,竟比在那永無終止的快速車道上追逐,來得令人開朗及滿足。  有可能實現的才堪稱成功的最佳目標一位哲人說:成功的最佳目標不是最有價值的那個,而是最有可能實現的那個。  當你長大逐漸成熟之後,你會開始思考你的人生何去何從。夢想會隨之綻放、茁壯。這是一件好事。沒有了夢想,我們將會失去希望,只不過要記得你的夢想要充滿希望。  但是,你的某些夢想會成真,其他的會漸漸消失或改變,更有些會在你的眼前粉碎。在你的人生中,你可能必須要放棄一到兩個夢想。可是你這麼做的時候,其他的機會又會展現在你面前。    遵循你的夢想,做出最佳的抉擇。當你意識到你正為你自己創造最佳的途徑時,自然會得到心靈的平靜。你有獨一無二的人生。對別人有益的夢,也許會危害到你。你可以擁有夢,不過要懂得知足常樂。  重新給自己定位,找到適合自己的那條道很多成就卓著人士的成功,首先得益於他們充分了解自己的長處,根據自己的特長來進行定位或重新定位。    


推薦閱讀:

海濤法師【原諒的禪修---他非即非,他的不好是我的責任 】
淺談締約過失責任賠償的範圍_第2頁
落實責任 嚴格監督 加強道路運輸安全生產管理
【轉載】簡單男人女人的家庭責任
員工營業場所故意傷害他人,單位承擔主要賠償責任

TAG:孩子 | 管理 | 責任 | 責任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