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新展|「竹素流芳」② 交遊地方 · 嘉定文心 (??H5版,??二維碼)
2016年6月16日—8月15日「竹素流芳」——周顥藝術特展「竹素流芳」之二交遊地方 ·嘉定文心 明清嘉定人傑地靈疁城嘉定是以怎樣的人文環境孕育出竹刻如此絕藝?竹人與文人的角色身份又是如何於書畫刻竹中肆意轉換徜徉?竹刻絕藝中又蘊含著何種文化美學?
TOUCH
長按二維碼
Ready To H5 長按二維碼-H5方式閱讀
——普通圖文閱讀——
▼明清·疁城嘉定
▲光緒《嘉定縣誌》所繪嘉定縣城、市鎮與鄉區所謂「賦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自唐宋以降,中國經濟重心逐漸轉移到了江南,這給江南的發展帶來了絕佳的社會政治條件。嘉定是江南地區的一個小縣。秦代屬於會稽縣所轄的婁縣,在隋唐時期則屬於崑山縣。嘉定十年(1217)底,社會經濟發展,新縣正式成立,縣名用的是年號「嘉定」,目的是要以重鎮懾。明清時期江南地區的商品經濟十分繁榮,其表現就是出現了大量的市鎮。在嘉定,據正德《姑蘇志》的記載,縣境內已有九市六鎮。到了明代以後,市鎮又有了新發展,有則是市升格成了鎮。萬曆《嘉定縣誌》記錄縣內已有三市十二行十七鎮。明代前期至後期的變化很明顯。由於行政區劃的調整,有些鎮在後來劃入了別的縣境。一般而言的嘉定縣的主要市鎮,就是南翔、黃渡、安亭、方泰與外岡等,以南翔為最盛。
民風淳樸士習好古康熙《嘉定縣誌》記載:「嘉邑無名山奧區,所產與他邑同,惟木棉,嘉實資之以生,與各邑同」,清光緒《嘉定縣誌》記載:「縉紳先生自昔尊德尚行,重廉恥而畏名義」,「以清節自立」,「以文章氣節相砥礪,引掖後進」;又言「士風淳樸,文有師承」,「往時風尚樸實,民以本富,尤崇尚詩禮,教訓子孫,保世宜家」。士習好古這一傳統是嘉定文化的一大特色。古學的精神內涵,在於追求人生的大道;人生需要常懷一種理想,一種追求,即對真善美的追求,是一種人心之同然,一種美善祥和、無憂無慮、悅己悅人、自由放達的人生,正是士人心中理想的人生。
竹人·嘉定竹刻源流
「疁城(嘉定別名)竹刻,自明正嘉間高人朱松鄰鶴創為之,繼者其子小松纓,至其孫三松稚征而技臻絕妙。」——《南村隨筆》明代後期,朱鶴(松鄰)、朱纓(小松)、朱稚征(三松)祖孫三代合力將竹刻發展為高度獨立的工藝品類,開創了竹刻之嘉定派。竹刻發展成為一項專門的藝術,蔚為大觀。▲明朱鶴 竹雕松鶴筆筒
▲明朱纓 竹雕劉阮入天台香筒
▲明 朱稚征 竹雕高士圖筆筒明清易代之際,戰亂頻仍,嘉定竹刻在民間繁榮發展的局面被迫中斷。侯崤曾、沈大生、王永芳等不以竹刻為本業的竹人,傾心竹刻而不必賴以謀生,由此保全了三朱一脈的正傳。
▲明 侯崤曾 竹根雕壽星
▲清沈大生 竹雕庭院讀書圖筆筒
▲清王永芳 竹刻行書書論筆筒康熙年間,國家政治局勢穩定,江南經濟恢復,嘉定竹刻重行蓬勃發展,受眾群體急劇擴張。康熙十二年刊行的《嘉定縣誌》已將「雕刻竹刻」列為物產中一項。清代康雍乾三朝,國力鼎盛,社會財富增加,文藝創作繁榮,嘉定竹刻發展至鼎盛階段。吳之璠、封錫祿、周芷岩諸家各立門庭,遠開風氣。作品形制繁雜、裝飾題材豐富,無論是竹根雕還是竹筒雕中的浮雕、鏤雕和陰刻,都發展到最高的藝術水平。
▲清吳之璠 竹雕劉海戲蟾圖筆筒
▲清封錫祿 竹根雕羅漢
▲清 周顥 竹刻松壑雲泉圖筆筒清代乾隆後期直到鴉片戰爭以前,嘉定竹刻藝術在地方上刻竹已經蔚然成風,運用已經非常成熟的傳統技法來沿襲、模仿以往名家典型風格的創作模式成為絕大多數竹人的選擇。代表竹人有馬國珍、王梅鄰、時氏一門等。
▲清王梅鄰 竹刻洛神賦書畫臂擱道光朝以後,竹人日以於竹上模擬書畫為能事,往昔盛行的圓雕、高浮雕、透雕技法趨與式微,向工藝品和商業化迅速轉變。咸豐、同治年間,嘉定竹人逐漸接觸到貼黃工藝,遂開始製作並列肆營生。嘉定傳統竹刻徹底衰落。上世紀50年代以來,嘉定竹刻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開啟新篇章。文人與匠人·書風畫藝上琅軒「或行草楷隸,或人物山水,並稱絕技」——金元鈺《竹人錄》
竹刻藝術為文人藝術之一途,與文人書畫淵源深厚。明清以至近現代竹刻名家大多兼能書畫,他們的竹刻創作不僅在題材、造型、構圖等表層直接汲取著書畫藝術的營養,更在氣氛、節奏、韻味和意境等深層次上與書畫之道相師相通,從而能在渾厚精湛的雕刻本體之外,別具一種文雅雋永的意蘊。1紙上得來終覺淺自宋迄明,文人登山臨水之際,每有吟詠,常刻之於竹,以至「題詩刻竹」竟成句中熟典。宋代以來文人皆善書,其題詩刻竹時,於書法有所留意十分自然,書法與竹刻的發展一路相隨。
清中期以前的竹刻書法以大字為主,字體尤多行草,這是晚明和清初書壇盛行行草大字之風在工藝作品中的體現。清初王永芳鐫字書法東坡「秀媚遒勁」;劉起書摹王獻之,虞世南,「行草婉麗遒勁」,清前期周顥書法亦師東坡,行草「跌宕齊偉而多自得之趣」。
自清代中期開始,鐫刻小字成為風尚,字體以行楷為多見,從中折射出館閣書風的強烈影響。其中以嘉定竹人鄧渭的成就最為突出,所刻皆古文長篇,行楷小字一絲不苟,章法停勻,結字工穩,刀法秀整,別具情趣。
▲清徐裕基 竹雕柳陰醉吟筆筒
到了清代晚期,隨著乾嘉以來金石學的大興和書壇「碑學」的崛起,摹刻金石銘文成為竹刻書法的又一新興形式,篆隸二體成就最高。
以刻字形態呈現的書法藝術,所以能和竹刻結為如此緊密的關係,緣由有四:其一,文人畫自宋元以來形成畫必有題的獨特形式;其二,在勒碑刻帖的文化傳統中,刻字工藝已有著優良的技術基礎;其三,隨著晚明文人篆刻的勃興和普及,刻字刀法更為豐富和成熟;其四,文人制器作銘的風氣盛行。2妙將畫意屬良工 繪畫對竹刻的影響是全方位、深層次的。在竹刻的發展歷程中,幾乎所有獨特風貌的形成以及創法、變法的緣起,都根基於繪畫。●三朱均善畫,皆以畫家身份名列《佩文齋書畫譜》,朱鶴工圖繪,人物山水無所不能。小松於繪事造詣更深,「畫尤長於氣韻,山川雲樹,迂曲盤折,盡屬化工。」三松「善畫遠山淡石,叢林枯木,尤長畫驢。」●三松的再傳弟子時期,以沈兩之、周乃始為代表的一部分清初嘉定竹人,致力於在竹刻上表現文人簡筆、意筆繪畫的情趣,遂開竹刻中的南宗一派。●康雍乾三朝,南北二宗的畫學傾向於在竹刻上都綻放出綺麗的花朵。周顥「合南北宗為一體」的成功正是「畫兼南北」這一畫學指導思想下的產物。嘉定竹刻之文化美學在觀賞竹刻藝術時,其文化魅力與美學意境是自然糅合在一起的,關於嘉定竹刻的美學可以從多方面解讀。●竹子的材質之美:平直條達、朗潤素雅的天然美。歷代文人都以竹之直節、終年不凋來比擬堅貞的節操和不屈不撓、不畏強勢的美德,竹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擁有一種重要的符號意義。●竹刻常用的創作題材:高人逸士、山水花草、詩文歌賦、鳥獸蟲魚等,乃是天地間、人文社會中最具有精神價值的事物。代表的是人世間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是一種人心之同然,是可以超越時空而永遠存在的。●「文以載道」,嘉定的竹人們正是借刻竹之作來傳達其「道」,竹人創造了竹刻藝術,竹刻藝術又傳載了竹人的精神,作品與作者兩相合一、不能分離,這就是中國文化中文藝的最高理想。本文資料來源:
推薦閱讀:
※【全國兩會地方談】中國詩詞大會彰顯文化自信
※這3個地方肉嘟嘟的女人,天生好命,富貴一生
※夏天旅遊的秘密,再也不要去錯地方!
※凈土法門的殊勝之處在什麼地方...?
※這些地方的痣是吉痣,能帶來好運氣,可不要給點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