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藥須知:藥店買葯防騙 十大注意事項

隨著醫療制度改革的深化,不少市民逐漸熱衷自購藥品。自購藥品雖然便宜、方便、快捷,卻也麻煩不少。

劉先生吃藥的經歷也許能讓不少人有所警覺,半個月前,他因為吃錯藥而被送到急救中心搶救。 原因是那天中午,他覺得胃不舒服,便急匆匆地跑到藥店買了某一知名胃藥。吃藥不到半小時,他便頭暈眼花,站立不穩,後被家人送到醫院,接診醫生說,這是因為他「對該藥品過敏」。事後他找出藥品說明書閱讀時才發現,其「禁忌症」一欄寫著如下字樣」對本品過敏者禁用「而劉先生在服藥前卻沒看到這句話。

然而,當你走進藥房看到琳琅滿目的藥品時,不知你是否知道買葯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在購買藥物時應注意以下十方面的問題:

一、從合法的藥店購葯

電視、網路購葯陷阱多,存在虛假誇大宣傳。有的產品往往「功能強大」、「功效神奇」,有些還打上某科研機構高科技成果的旗號,無限放大產品的功能、功效,並採用虛假的現場演示、經電腦數碼技術處理的「明顯效果」吸引觀眾的注意,有些產品甚至宣稱其能包治百病。眼下電視、網路購藥行為逐漸增多,但是還存在藥品質量無法保證、出現糾紛難以調解等問題。

二、應明確說明購葯的目的和病症

要充分了解病情,買葯治病,是人命關天的大事,但有些患者卻是憑著自己的判斷去買葯,或者是跟著廣告去買葯,經常會因為不對症治療而出現不良的結果,輕則延誤病情,重則損傷身體。可見,這種盲目買葯的方法是不可取的,患者到藥店買葯時,特別是家長給孩子買葯時,一定要先去醫院看病,後去買葯。

三、憑處方購買處方葯

自選處方葯危害非常大,因為處方葯的不良反應遠遠高於非處方葯,隨意使用,直接威脅著你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可以設想,在沒有醫藥專業人員監督指導下,消費者自行使用這些藥品後果的嚴重性,因此,購買處方葯必須憑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購買和使用。

四、購買非處方葯應認清紅綠標誌

選用綠色標誌非處方葯,應對自己本身的疾病有明確的了解,如曾用過什麼藥品,用藥的效果如何,有無過敏史。應仔細閱讀藥品使用說明書並按說明使用。選用紅色標誌非處方葯,應向執業藥師詢問注意事項,並在執業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五、購葯時主動向藥師諮詢

在藥店買葯時,多與藥師交談能讓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病情的藥物。國家規定,每個藥店都應該配備一位駐店藥師,以指導消費者選購處方葯。但要注意的是,藥店里並不是每個穿白大褂的人都是藥師,真正的駐店藥師應該取得執業藥師資格證,並且證件必須懸掛在藥店的牆上。

六、要小心坐堂醫師或導購員的購葯陷阱

到藥店買處方葯要憑醫師的處方,正是針對這種需要,時下一些具有處方權的退休醫師開始坐堂行醫,給患者看病開處方,然後推薦到固定的藥店取葯。這些坐堂醫師確實能給患者正確購買藥品提供方便,但要提醒患者,切不可輕信坐堂醫師推薦的藥品。因為缺乏輔助診斷設備,一些坐堂醫師的診斷能力有限,甚至有一些坐堂醫師,完全出自商業目的為藥店推銷藥品。因此,購葯者在詢問坐堂醫師時,不要誤中圈套。在一些藥店,當你去選購某種葯時,某個導購員會「提醒」你,這個葯或那個藥效果特好,對這些導購員,你也應小心,在一部分或是廠方代表或是此類藥品代理商或是推銷員,特別要慎購他們賣力推銷的新葯、特葯。因病情需要到藥店買處方葯,還是先去趟醫院為好,從醫師那裡開了處方,再到藥店按方購葯。

七、莫參與「義診」「講座」購葯

在公園、居民小區、賓館時常出現一些「義診」、「講座」、「體驗館」等活動,除了可以量血壓、免費查體外,還能「診斷」、「治療」。診斷下來,很少有人沒有毛病。想治療就得用他們推薦的藥品,是否可信?聽信了所謂「健康講座」和「義診」、「體驗」等,結果發現所買的「藥品」並沒有講座上說的那些功效,而且價格比正規藥店要貴得多。有些消費者與廠家聯繫時發現電話已無人接聽,公司地址更是無處可尋。因此,應提高自我防範意識,正規義診是是不以贏利為目的的公益活動,千萬不要貪圖贈品、免費體驗等,以免經濟受損失,還耽誤了病情。

八、要注意藥品有效期

藥品的有效期直接關係到藥品的質量,失效的藥品質量容易出現不良反應,使用這些失效藥品,不但影響治療,還有可能造成不良後果。因此,應查看藥品包裝上標註的生產日期、有效期等內容,必須注意藥品只能在有效期內使用,並注意保存的方法。

九、注意索要和保留購葯憑證

購葯憑證為維權證據,建議消費者在購買藥品時要多留一個心眼,購買藥品後,應要求開具發票,寫清藥品名稱、數量、規格、單價、生產廠家、批號等內容,並將其妥善保存,以防在出現糾紛時能更好地保護好自己的合法權益。消費者沒有索取發票,那不僅給自己的身體帶來巨大傷害,也不能向藥品執法監督部門進行公開舉報,不但自己維權難,更給執法增加了難度。

十、用藥有問題應諮詢醫師或藥師

若用藥後出現意外情況,則應儘快就醫。如有的解熱鎮痛葯說明書上註明治療發熱用藥不超過3天,若癥狀並無緩解或反而加重,應儘快向醫師或藥師諮詢。最好自備一份準確的用藥記錄,一旦發生用藥問題,用藥記錄可作為醫師考慮病情的依據。

最後還必須提醒大家的是,自購葯治病畢竟只能對付小毛小病,且以改善癥狀為主。對於慢性病,應在醫師明確診斷下,按醫師制訂的方案治療一個階段後,再繼續以維持量用藥。用藥期間,還需密切觀察,一旦出現新情況,應立即找醫師諮詢。


推薦閱讀:

買葯前後做好五件事

TAG:防騙 | 藥店 | 用藥 | 注意 | 十大 | 買葯 | 注意事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