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行話典故三則

  2.中藥店為何稱「堂」

  中國各地的中藥店,大多稱「堂」,比如北京的同仁堂、長沙的九芝堂、寧波的壽仁堂、濟南的宏濟堂、瀋陽的天益堂、貴陽的同濟堂等等。這種叫法因何而來呢?這是出自漢末名醫張仲景「坐堂行醫」的典故。

  張仲景是河南南陽人,年輕時從史書上看到春秋時名醫扁鵲為人治病的故事,心裡很感動,就拜同鄉名醫張伯祖為師,盡得真傳。後來,他官至長沙太守,當時傷寒等疫病流傳,為了拯救黎民百姓,他邊作官邊行醫,探索治療傷寒的方法,不僅治好了許多病人,而且終於著成我國醫藥史上的一部醫學傑作——《傷寒雜病論》。在為民治病時,他還打破官府的清規戒律,公然坐在衙門的大堂上行醫,為病人診脈開方,辦公行醫兩不誤,自稱「坐堂行醫」,以表示自己藐視功名、為民治病的決心。後人敬仰這位名醫的高尚品德,就沿用起「堂」這個字,行醫者都願意把自己的中藥店叫「某某堂」,意在要像張仲景那樣不計名利、救死扶傷。

  3.行醫緣何稱「懸壺」

  孫中山先生早年習醫,在《革命原始》中自述「卒業之後,懸壺於澳門、羊城兩地。」所述「懸壺」一詞,本是中醫對醫生行醫的雅稱。說起這個雅稱,還有一段神話傳說。

  東漢時有個叫費長房的人。一日,他在酒樓喝酒解悶,偶見街上有一賣葯的老翁,懸掛著一個葯葫蘆兜售丸散膏丹。天色已晚,街上行人漸漸稀少,老翁就悄悄鑽入了葫蘆之中。費長房看得真切,認定這位老翁一定是神仙。於是,他買了酒肉,恭恭敬敬地來拜見老翁。

  老翁知他來意,便領他一同鑽入葫蘆。他進到葫蘆中睜眼一看,只見朱欄畫棟,富麗堂皇,奇花異草,宛若仙山瓊閣,別有洞天。在葫蘆中,費長房隨老翁十餘日,學得方術,臨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他騎上飛出葫蘆。返回故里時,他才知道家裡人都以為他早死了,原來他在葫蘆中的十餘日在世間卻已過了十餘年。從此,費長房便四處行醫,為百姓治病療疾。從那時起,郎中腰間掛的和診所前懸的葫蘆,便成了行醫的標誌。如今,雖然中醫大夫的診室里已很少見到「懸壺」,但「懸壺」這一說法卻保留了下來。

(實習編輯:潘信凝)


推薦閱讀:

【佛典故事】摩訶迦葉 頭陀第一
30條不可不知的中外文學典故,漲知識
我在峨眉山雷洞坪看到了圓形虹光,但沒有查到相關資料,有誰知道嗎?
《四庫全書史部職官類-詞林典故》清-鄂爾泰

TAG:中藥 | 典故 | 行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