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代十大音樂才子,有一豪門世家十占其四,一女性強勢入圍
三國時代自然是人才輩出的時代,無論政治領域還是軍事層面,都有著各類精英人士存應,涉及到文化藝術方面,更是湧現出了一大批的「大家」,諸如書法、畫畫、詩歌,也是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論及到音樂,三國時代的音樂界也很有看頭,音樂家們將個性發揮的同時,給後世留下了不少音樂遺產。
阮 瑀
阮瑀,曹丕的《典論》將其列為「建安七子」之一,他有一個「很有才」的兒子,也就是阮藉。
阮藉對音樂的喜愛,就是得自他的遺傳,阮瑀是一個桀傲不馴的人物,曹操屢次徵召他為官,他就是出不出來,反而是躲入深山老林中自成一統,且自逍遙沒人管,惹得阿瞞性起,將他的老窩燒了,才出來任職。
上任之後,阮瑀一味地消極怠工,惹惱了曹操,把他分配去做樂工,這倒是投其所好,成全了他的音樂夢想。
他曾經作有一首琴歌:
「弈弈天門開,大魏應期運。青蓋巡九州,在西東人怨。士為知已死,女為悅者玩。恩義苟敷暢,他人焉能亂。」
曲調十分優美,為時人所稱頌。
袁孝尼
他是魏國人,嵇康之甥,就是嵇康臨刑前說的那個向他求學《廣陵散》而不得的人,但據傳說袁孝尼曾在嵇康彈琴時偷聽(這倒與楊露蟬偷學陳氏太極有些相似),他從中學得了三十三拍,便被嵇康發現了,因而沒有學全。
原本廣陵散是有四十一拍,袁孝尼領會其意,自行續上了八拍,但這終不是原來嵇康所奏的「廣陵散」了。
阮 瞻
阮鹹的兒子,史書上說他「性清虛寡慾,神氣沖和。」
著名的「將無同」言論,就是他對答王戎時說出來的,他因為得以為官,當時人稱之為「三語掾」,據說,他還是一個「無神論」者。
阮瞻擅於彈琴,很多人要想聽他彈琴,他也不收取高昂的門票費,不要無止盡的出場費,不論是老幼,貴賤,只要是想聽的,他一概是來者不拒,頗有其先人的遺風。
阮 咸
阮咸,與阮籍並為「竹林七賢」,是阮籍的侄子,當時人並稱二人為「大小阮」。
他與阮籍是一個德性,放任而為,視禮法為無物,整日地沉迷於酒之中,這也是沒辦法的,在司馬家族的掌控下,大多數人都是敢怒而不敢言,只能是借酒燒愁,偶而發泄一下。
阮咸善彈琵琶,精通音律。據說阮咸改造了從龜茲傳入的琵琶,後世亦稱為阮咸,簡稱阮。中書監荀勖常與阮咸討論音律,自嘆弗如,由此嫉恨在心,遷阮咸為始平太守,故後人稱之為阮始平。
《世說新語》上有不少有關他的記載,特摘錄較有趣的二則: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貧。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紗羅錦綺。仲容以竿掛大布犢鼻褌於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復爾耳。」?
諸阮皆能飲酒,仲容至宗人間共集,不復用常杯斟酌,以大瓮盛酒,圍坐,相向大酌。時有群豬來飲,直接去上,便共飲之。
荀 勖
荀勖的書法不錯,可與鍾會堪比,他的音樂水平也不賴,?他曾經掌管過在關音樂的官職,與賈充等人共同制定了律令,又修律呂行於世。
《晉書·律曆志》上,有他關於笛律的論述,受到世人的重視,他曾經主持過樂律的改革,依照三分損益法製造了與十二律相應的十二支笛。在此過程中,還發現了管口校正數,對中國音律學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阮籍
阮籍是「竹林七賢」之一,大文學家,音樂成就也不低,因從小愛其父影響,愛好彈琴,常常睡不覺的時候,就會拿把琴出來自娛自樂一番,以穩定不平靜的心靈,給精神予慰藉。
相傳,由阮籍創作的曲譜為《酒狂》,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他在司馬家族大權在握的黑暗統治下,既恐又憂、敢怒而不敢言的真實心態,表達他內心的絕望與痛苦,只能借醉酒者的顛狂來發泄自己的真實感受。(「是曲也,阮籍所作也。籍嘆道之不行,與時不合,故忘世慮於形骸之外,托興於酗酒以樂,終身之志。其趣也若是,豈真嗜於酒耶,有道存焉。妙在於其中,故不為俗子道,達者得之。」——朱權《神奇秘譜》)
阮籍除了音樂作品《酒狂》之外,還有音樂理論著作《樂論》,體現出了他在音樂理論方面也有不錯的成就。
蔡琰
蔡琰,也叫蔡文姬,是當時著名文學家、音樂家、書法家蔡邕的女兒,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環境熏陶,文學書法造詣都不低,尤其是音樂方面的天才常被人稱道。
史上載,她「博學有才辯,又妙於音律」,是對他音樂天賦的肯定,據《蔡琰別傳》所記載,蔡琰很小時候,就展現出了其不凡的音樂才能,當時她才六歲,在一個夜晚,聽得蔡邕彈琴,琴弦突然斷絕,她準確地說出,斷的就是第一弦,蔡邕見他如此神奇,又故意斷了一根弦,讓蔡文姬猜,她脫口而出,第四弦,又是一言中的。
談蔡琰不得不提到,讓她享有聲譽的傾訴生平感受的嘔心瀝血之作《胡笳十八拍》
在戰亂紛飛的年代,女人是掌握不了自己的命運,經董卓之亂後,蔡琰被董卓部下俘虜至南匈奴後,嫁給了左賢王,並還生育兩個兒子,直到曹操統一北方後,才派遣使節將她贖回,後然又嫁給了董祀。
據說,《胡笳十八拍》就是她在回程途中所作的,這琴曲以十分感人的樂調訴說了蔡琰自己一生的悲慘遭遇,蔡琰用胡笳十八拍的音調翻入古琴中,將互不協調甚至差異頗大的南北音樂融於一體,造就不協調中的協調,創作出了具有新穎風格的音樂,體現出了南北音樂文化的交匯。
《胡笳十八拍》流傳至今,成為一曲古典名曲。
左延年
據《晉書·音樂志》載,左延年在黃初年間,「以新聲被寵」,其地位大致相當於漢武帝時代的李延年。
他以能創新曲得寵,又多改舊曲,後為協律中郎將。史書上說他「精通音律,善為鄭聲」。
嵇康
嵇康可說是魏晉奇才,史書上說他「精於笛,妙於琴,善於音律」。尤其對琴及琴曲的最為痴迷。
《世說新語》上載,嵇康臨刑前曾感嘆說:「昔袁孝尼嘗從吾學《廣陵散》,吾每靳,而今絕矣。」
據傳,嵇康是從杜夔的兒子杜猛那裡學得《廣陵散》曲的,他很是喜愛這曲,每當心情好時,經常會彈奏,許多人前來求教,他都不願傳授。
他臨刑前口中所說的袁孝尼,袁淮便是其中之一。
據《晉書》所載,更為神奇:「嵇康嘗游會稽,宿華陽亭,引琴而彈。忽客至,自稱古人,與談音律,辭致清辨,索琴而彈曰:『此《廣陵散》也。』聲調絕倫,遂授於康,誓不傳人,不言姓而去。」
神曲,由一個神奇的相逢而開始。
此曲《廣陵散》的旋律激昂、慷慨,仔細品味,隱隱覺得琴聲之中有一股殺伐之意,與似有古琴曲《聶政刺韓王》之味,因而很多人認為兩者是異曲同名。
在大演奏家嵇康手裡,《廣陵散》之名達到了從所未有的高度,陪受當時人的關注,與「阮籍之嘯」並稱當世。
《廣陵散》因他而聞名,卻因他而失傳。
雖然說現在《神奇秘譜》還保存著《廣陵散》的曲譜,可神曲也只有神人才能彈出天籟之音來,如《笑傲江湖》曲也並非隨便一個精通音律的人,能彈得出來的,從某種意義上講,隨著嵇康的消亡,曲子也湮滅了。
嵇康十分喜愛音樂,他在《琴賦》序中說:「余少好音聲,長而習之,以為物有盛衰而此無變。滋味有厭,而此不倦。」他對傳統及當代的琴曲都非常熟悉,這一點在他的《琴賦》中可見。
傳說,嵇康有一張非常名貴的琴,為了這張琴,他幾乎是傾家蕩產,有一次,好朋友山濤乘著醉意想要剖琴,嵇康竟以自己生命相威脅,可見他十分鐘愛這琴了,可惜現在不得見了。
嵇康創作的琴曲有四曲:《長清》、《短清》、《長側》、《短側》,被人稱為「嵇氏四弄」,與蔡邕創作的「蔡氏五弄」合稱「九弄」,是我國古代一組著名琴曲。
據說,著名的隋煬帝曾把彈奏《九弄》作為取士的條件之一,可見其整整影響了好幾代人。
杜夔
《三國志》有他的傳,在《魏書·方伎傳》中與華佗、管輅、周宣等人並論。杜夔因「以知音為雅樂郎」,曹操讓杜夔為軍謀祭酒,參太樂事,並令他創製雅樂。
杜夔善鐘律,聰敏過人,絲竹八音,無所不能,就是不擅長歌舞,他總統研精,遠考諸經,近采故事,教習講肄,備作樂器,對遠古之樂深有研究。
一次,杜夔命柴玉鑄銅鐘,因聲音樂清濁不均勻,而毀掉了很多,屢次要求重作。柴玉是當時享有聲譽的鑄器名匠,對杜夔的這一行為,很是厭煩,心想是杜夔是來消遣自己的,說杜夔任意而為,拒不實行。
這事還鬧到了曹操那裡,曹操便命人拿來所鑄的銅鐘,按社夔之要求,反覆試聽,果然杜夔的主張正確而柴玉的有問題。
《三國志》上對他的評價是,「自左延年等雖妙於音,咸善鄭聲,其好古存正莫及夔。」
菊花茶,本名鄭良,網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論壇知名歷史作家,資深三國控。曾發表過《華山論劍》、《歷史原來是這樣的》、《三國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禍起蕭牆》等文集。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易烊千璽?
※靈感音樂 | 這8首曲子,讓你的領略質感和節奏感!
※彭于晏張磊是怎麼回事?
※生活風格:台灣美女琵琶手丘涵
※【精典音樂視聽篇】24Bit極品發燒人聲測試《女人咖啡·HIFI女聲2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