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論正行與助行以及專修、圓修與雜修
06-15
印光大師論正行與助行以及專修、圓修與雜修 [複製鏈接] 蕅益大師在《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中指出:"諸經示凈土行,萬別千差。如觀像、觀想、禮拜供養、五悔六念等,一一行成,皆生凈土。"凈土行一般包括正行與助行,那麼什麼是凈土正行與助行?如何處理好二者的關係?凈宗十三祖印光大師對此有全面的開示。一、正行與助行的含義凈土正行就是真信切願,持佛名號。凈土助行就是修行眾善,迴向往生。印祖開示說:"佛愍眾生無力斷惑,難了生死,故特開一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之橫超法門。無論斷惑與否,若具真信切願,持佛名號,(此是正行)及修行眾善,迴向往生,(此是助行)無一不得生者。"(1)凈土正行包括了信、願、行三法,是往生的正因,體現了凈土宗的宗旨。印祖認為凈土法門可以用信願行一句概括,"一句者,"信願行"也。非信不足以啟願,非願不足以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而證所信。凈土一切經論,皆發明此旨也。"(2)印祖文鈔也都是發明此旨。信願行的內容是:"凈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乃如來普為一切上聖下凡,令其於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於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此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信,則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極樂世界是樂。信我是業力凡夫,決定不能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信阿彌陀佛,有大誓願。若有眾生,念佛名號,求生佛國,其人臨命終時,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願,則願速出離此苦世界,願速往生彼樂世界。行,則至誠懇切,常念南無(音納莫)阿彌陀佛,時時刻刻,無令暫忘。朝暮於佛前禮拜持誦,隨自身閑忙,立一課程。此外,則行,住,坐,卧,及做不用心的事,均好念。睡時當默念,不宜出聲。宜只念阿彌陀佛四字,以免字多難念。若衣冠不整齊,或洗澡,抽解,或至不潔凈處,均須默念。默念功德一樣,出聲於儀式不合。無論大聲念,小聲念,金剛念,(有聲,而旁人不聞。)心中默念。均須心裡念得清清楚楚,口裡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聽得清清楚楚。如此,則心不外馳,妄想漸息,佛念漸純,功德最大。"(3)凈土助行包括一切世間和出世間善行。印祖開示說:"至於日用之中,所有一絲一毫之善,及誦經禮拜種種善根,皆悉以此功德,迴向往生。如是則一切行門,皆為凈土助行。猶如聚眾塵而成地,聚眾流而成海,廣大淵深,其誰能窮。"(4)按照《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以凈業三福概括諸善,印祖開示說:"按《觀無量壽佛經》,凈業正因有三: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此四種屬世善。二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此三種屬戒善。三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此四種屬慧善。前二大小隨人,此則唯屬大乘。此十一事,若全若半,乃至一事,以深信願,迴向凈土,皆得往生。"(5)修行眾善,可以迴向往生,其中關鍵在於迴向往生,眾善若不迴向求生凈土,就不能成為往生資糧。也就是說信願念佛是直接往生凈土之因,修行眾善並不直接成為往生之因,必須通過迴向發願求生才能成為凈土生因。 |
|
|
持戒念佛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
推薦閱讀:
※印光大師講故事之辯異篇
※印光大師:凡夫欲度人,不但不能度人,且不能自度
※修凈土念佛人必看印光大師答念佛600問 (每日連載 每天15個問答 第34天)
※印光大師論文集白話淺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