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景德鎮南窯唐代窯址,出土的瓷器擺放整整齊齊!
南窯遺址位於江西省景德鎮樂平市接渡鎮南窯村東北,1964年由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發現。對遺址進行考古發掘,揭示龍窯遺迹2座、灰坑10個、灰溝1條、道路遺迹1條,總計揭露面積1013.5平方米,出土大批窯具和瓷片標本,重達數十噸。
醬釉腰鼓
發掘表明南窯遺址文化層堆積厚,達1-3米,堆積最深超過5米,規模宏大,分布面積超過3萬平方米,其保存規模之巨大、完好在江西省境內同類窯址中罕見。
南窯遺址遺存豐富,包含了取土的白土塘、運輸原料的江湖塘、溪坑、碼頭、儲料池以及燒造產品的窯爐等反映制瓷工藝流程的作坊遺迹。這些遺迹保存較好,連成一片,無論從整體規模還是制瓷工藝流程等方面都能夠再現和復原南窯唐代制瓷的真實面貌。
在南窯村窯山北部散布大量窯具和瓷器殘片,東西最寬200米、南北最長153米,地表可見13條明顯隆起的脊狀堆積。經勘探得知,每兩條隆起的脊狀堆積之間分布有一長條狀龍窯遺迹,總計有12條,由中心最高點向東、北、西呈扇形分布。全面揭露一條長達78.8米的龍窯遺迹,窯頭方向為北偏東30°,由窯前工作面、火門、火膛、窯床、窯牆、窯尾等幾部分組成。整體水平長78,斜長78.8,寬1.6-2.4米,殘高0-0.6米,靠近窯頭前16米的窯床坡度較平緩,為10°;後段略陡,為13°。
根據地層疊壓關係以及出土遺物,推斷該龍窯是使用竹藤類材料起劵,用泥糊砌,採用支座墊燒青瓷的中晚唐時期龍窯。龍窯長達78.8米,是迄今為止考古揭露最長的唐代龍窯遺迹。窯室內多處部位保留排列整齊的原始狀態的裝燒坯件的支座,對於了解當時龍窯的裝窯量提供了重要資料,為研究南窯的生產流程、窯爐砌造技術、探索南窯的燒造工藝和當時的社會經濟史提供了依據。
龍窯內支座
該龍窯至少經過5次修補,窯底有5層燒結層,部分窯牆可見5層窯壁,尤為獨特的是,該龍窯早期燒造時在窯床中段使用了方形減火坑的技術手法,這是以往龍窯遺迹中所不見的。
考古研究證明,南窯是江西地區一處重要的獨具風格、特色鮮明的唐代青瓷窯場,具有長沙窯風格,兼具洪州窯、越窯和河南魯山窯的特點,部分產品具有外銷的性質。產品多數採用明火燒造,少量高檔產品採用匣缽先進工藝,制瓷技術高超,燒造水平一流,生產的瓷器質量精緻,造型典雅,藝術性高,燒制技法和裝飾藝術富有特色,有的技術走在同時期窯場的前列。
龍窯全景(由東往西)
瓷器釉色種類多,有青釉瓷、醬黑釉瓷、青釉褐斑瓷、青釉褐色彩繪瓷以及素胎瓷,以青釉瓷為主。器物造型端莊,器形豐富,大者雄渾,小者精巧,有雙系瓶、小瓶、執壺、盤口壺、罐、碗、腰鼓以及器蓋等,以碗、盤、雙系瓶居多。還發現了人面塤、茶碾、瓷權、硯滴等罕見的器物。值得關注的是青釉、醬黑釉腰鼓和器形碩大的大碗,有可能是為滿足胡人所需而專門燒造或訂燒的,彰顯了唐代贛鄱與西域地區文化交流頻繁的史實。尤為重要的是出土了夾耳罐、穿帶壺等具有重要斷代意義的器形。夾耳蓋罐是公元800年前後的新產品,是隨著海上陶瓷之路的興起而出現的,是海上陶瓷之路興起的標誌性產品。
青釉雙系瓶
考古證明南窯始燒於中唐,興盛於中晚唐,衰落於晚唐,距今有1200多年的燒造歷史。文獻記載「新平冶陶,始於漢世」,景德鎮的陶瓷生產歷史有兩千多年。然而考古資料表明其最早的瓷業遺存是10世紀晚唐五代時期生產青瓷和白瓷的窯業遺存。此次發掘的南窯遺址是景德鎮地區目前已知最早的瓷業遺存,不僅填補了景德鎮地區唐代瓷窯遺存的空白,把瓷都景德鎮的瓷器燒造歷史向前推進一步,具有正史補史的作用;而且豐富了景德鎮地區陶瓷文化的內涵,為探討景德鎮的陶瓷發展歷史、探索景德鎮的瓷業源頭提供了重要線索,為研究唐代制瓷手工業和青釉瓷器發展史提供了重要資料。
南窯窯場的興起得益於當地豐富的燒瓷資源和地處環鄱陽湖以及東西南北大交通線等綜合因素;是唐代多民族國家繁榮富強、多文化因素融合的結果;是瓷都景德鎮「工匠來八方,器成天下走」的先聲,為明清時期瓷都景德鎮的興起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古董古玩鑒定交流可加微信:18818068587,QQ:3236425745
推薦閱讀:
※江西龍虎山[12P]
※江西省的經濟情況是不是比東北三省更慘?
※心心念念包米果,我可能是個假廣東人
※江西印象Ⅰ | 和你講講江西
※下次去江西,別只顧著拍婺源的油菜花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