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家鄉韶山的中軸線】
李長春與韶山學校的少先隊員們在毛澤東同志銅像前合影留念。圖/湖南日報記者張目○11月30日,「整容提質」後的韶山,迎來了李長春一行。這是李長春近六年來第三次來韶山○「我們受到了一次靈魂的洗滌。」李長春看完韶山「一號工程」後,十分滿意○韶山「一號工程」的所有景點全免費開放,從近一年的運營情況來看,其教育功能得到了更大提升.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韶山因偉人而名揚天下,韶山因偉人而讓人掛懷。早在2003年10月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親往韶山瞻仰,來到當時尚未正式開館的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參觀。他指出,韶山是革命聖地,為世界人民嚮往,一定要把韶山建設好。「一定要把毛主席的家鄉韶山建設好!」這是黨中央的關懷和號令。故居、道路、毛澤東銅像廣場……毛主席家鄉的點滴變化都牽動著中央領導的心。2003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考察韶山,對韶山的建設提出「兩個責任」:「我們這一代人有責任把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故居、紀念館等紀念設施管理好、建設好、利用好。」「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我們有責任把毛澤東同志家鄉首先建設好。」隨即,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將韶山、井岡山、延安三個紅色旅遊中心區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一號工程」進行建設;經過四年努力,韶山「一號工程」主體項目於去年12月25日竣工。其間,李長春再次親臨韶山視察。2009年11月30日,「整容提質」後的韶山,迎來了李長春一行。這是李長春近六年來第三次來韶山。前往走韶山高速進入偉人故里11月30日上午8時30分,一個中巴車隊經過長沙市區,進入長潭西線,駛上13公里長的韶山高速公路。車上,坐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一身深色正裝。同行的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雲山。湖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春賢,省委副書記、省長周強等陪同。「建議大家一定要去韶山看看!」在11月29日召開的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交流會上,李長春就特別說到——「既然來了湖南,抓緊時間去參觀一下韶山。」但這次去韶山,於李長春來說,既是瞻仰,也是檢視,他如一個初來乍到的遊客,關注著韶山「一號工程」建設之後的每一個地方。李長春仔細看著車窗外的韶山高速公路——這是韶山「一號工程」的重要部分。從設計理念到施工,李長春一直都在關注。韶山高速公路在設計時以人為本,引入新理念,採用了環保和安全效果都很好的蝶形邊溝,邊坡採用緩坡,通透式護欄,人、車、路與周邊自然環境和諧融為一體。鏡頭回閃到2007年。在韶山高速公路路線和設計效果圖面前,李長春詳細詢問了線路走向、設計標準、安全環保、投資概算、施工環境等情況。他親臨工地,慰問一線建設工人,並叮囑:「質量第一,時間服從質量。」他甚至還細緻到提出,要認真研究路面剛柔過渡的技術處理方案,處理好軟基和硬基的交介面,解決好橋頭跳車等問題。以往去韶山,所有車輛都必須經過核心景區,高峰期間,交通擁堵現象嚴重。韶山「一號工程」中修建有三條路四個停車場,三條路是:韶山高速公路和南北兩條繞行公路。這三條路解開了韶山交通的「腸梗阻」,韶山交通體系由此「通經活絡」。50分鐘到長沙、1個小時到黃花機場——韶山高速公路的建設,拉近了偉人故里與世界的距離。冬日裡,遠看這三條路,像三條漂亮的絲帶。敬意向毛主席銅像深深三鞠躬車輛駛下韶山高速,進入韶山景區第一站——毛澤東廣場。廣場大氣恢宏,移位後的主席銅像背靠韶峰,面向故居,視野開闊,十分莊嚴。改擴建後的毛澤東廣場,以銅像為聚焦點、以瞻仰大道為中軸線,依次分為瞻仰區、紀念區、集會區、休閑區四個功能區,形成了濃郁的紀念氛圍。1993年銅像剛落成時,主席面朝東南方向。現在,毛澤東銅像向西南移位約90米,朝向為東偏北51.5度,與韶山山峰方向相符合,廣場面積也由原來的3000多平方米擴大至10萬餘平方米。寬敞的瞻仰大道直通毛澤東廣場。「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大道兩邊小景觀石與入口處大景觀石遙相呼應,毛主席氣勢磅礴的詩詞躍然石上,不禁讓人想起那段崢嶸歲月。「人最多是什麼時候,廣場上人都滿了嗎?」李長春問講解員。「大概是四五萬人,春節晚上來瞻仰的人特別多,站在紀念區,鞠躬都不能彎下腰來。」廣場上有很多遊客。李長春笑著向大家打招呼,並主動和他們握手交談:「大家好!你們從什麼地方來的?」「我是廣東的。」「我是廣西南寧的。」「你們是專門來毛主席故鄉瞻仰的嗎?」「對對對。」遊客爭先恐後和李長春握手。廣場上,莊嚴的銅像靜靜聳立。東方紅樂曲響起,兩位武警抬著花籃,李長春整理好花籃緞帶,鄭重地向毛主席銅像獻上花籃,深深地三鞠躬,並繞銅像一周。廣場上,風輕輕吹過,隱隱傳來清脆的童音,「你覺得幸福是什麼?」在廣場一角,韶山小學的少先隊員正在舉行主題隊日活動。囑託要把毛主席的精神宣傳好主席故居前面那個荷塘,早成為經典「攝像點」所在。來故居的人都會在這裡留影。「我先留個影啊!」李長春健步走了過去,大聲招呼:「來,大家都來照一張,留作紀念。」冬天的韶山,冷風吹過,寒氣襲人。李長春渾然不顧,和隨行人員一一合影。進入故居,李長春最關心還是文物。講解員介紹:「廚房裡大部分都是原物。這裡是餐廳,這些桌椅是原物。」「按文物等級劃分,這應該是一級文物,不知道劃沒划進去?」對每一件文物,李長春都看得仔細、問得仔細。在毛主席父母卧房中,有一張毛主席母親1919年春在長沙看病時照的照片,她當年10月份就過世了,這也是毛主席母親的最後一張照片。「那個時候能照一張照片,還真不容易呢。」李長春感嘆。走出故居,李長春誠懇地對講解員說:「我拜託你們,把毛主席的故居維護好保養好,把毛主席的精神宣傳好講解好。」故居前面的荷塘前,站滿了前來參觀的遊客。李長春向遊人揮手問好。臨上車前,他還不忘向熱情的遊客揮手告別。駐足再看一次最後的護理記錄73個補丁的睡衣、最後一天的記錄表……一件件遺物的背後,是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一件件普通的生活用品,都在無聲地講述著主人公的故事。在毛澤東遺物館,李長春久久駐足。遺物館是「一號工程」的新建建築,總建築面積1.9萬平方米,為江南園林建築風格,內設4個基本陳列,展出1008件主席遺物,收藏和保護主席遺物6536件。其中一張護理記錄表,記錄的是1976年9月8日主席逝世前的情況,因為當時主席已不能吞咽食物,只能插著流食管來維持生命體征,即使這樣,主席仍堅持看書和辦公,這份記錄清楚地顯示,當天主席看書11次,時長兩小時50分。這個故事讓在場的人都很震撼,李長春在這份記錄面前駐立良久。主席一生酷愛讀書。主席生前愛看的書,在展廳中,只要動動手指,你也可以看到。展廳里有一個虛擬翻書的環節,裡面收錄了一些主席讀過的書籍,點觸一下即可。遺物館還設有數碼互動桌,戴上耳機,點擊觸摸屏,就可欣賞毛主席生前喜歡的京劇片段。展館陳設由於聲光電等手段的運用,大大增強了觀眾的參與性和互動性。對這些現代化手段的運用,李長春十分感興趣:「歷史上留下來的毛主席寶貴影視資料,特別是解放前的紀錄片,結合數字技術,將來還可以重新進行修理和數字化,再推向全國,事迹、資料、出版物、圖片、視頻,要再加工再出版。」李長春對遺物館作了一個最簡潔也最高的評價:「設計的風格好,建設的質量好,陳列的內容好,工作人員的精神狀態好。」感悟受到了一次靈魂的洗滌韶山「一號工程」建成後效果如何?百姓是否從中受益?這是李長春最關注的。在行走間隙,他問講解員:「你是韶山本地人,『一號工程』是地方文化設施投資量最大的工程,你覺得『一號工程』建設後有什麼變化?」「我們覺得,韶山的整體建設都很好,和韶山整個風貌融合,容納量很大,遊客也很多,評價也很高。今年1至11月份,遊客就達到460萬人次,年底還會有一個高峰期,預計全年要超過500萬人次。而去年整年的遊客量是350萬人次。大家的收入也隨著增多了,韶山的老百姓更富裕了。」「好!好!好!」李長春連連說。他回憶,自己上世紀70年代第一次來韶山,當時這裡的人民生活還很苦。今年1至9月,韶山市經濟增長13.5%,財政收入增長20.3%,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1.6%和10.29%。韶山人民真正得到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參觀中,講解員告訴大家一個真實的故事:曾多次到過韶山的義大利著名畫家亞歷山大·克勞迪,今年7月再次來韶山時感慨道:「韶山變大了,變美了,我和很多來這裡的遊客一樣,感到了一種震撼,這才是毛澤東的故鄉。」「我們受到了一次靈魂的洗滌。」李長春觀看完韶山「一號工程」後,十分滿意。他指出,韶山的環境面貌發生了大變化,與毛主席作為世紀偉人、全國人民敬仰的偉大領袖,作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空前的民族英雄的地位相稱,這才像毛主席的故鄉。實踐證明,黨中央實施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一號工程」建設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已經取得了預期效果。各級各部門要不斷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更好地完成建設任務,充分發揮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富民工程、民心工程的作用,進一步發揮韶山「一號工程」在毛主席生平事迹研究開發中的作用;要進一步豐富展陳內容,改善服務水平,最大限度地發揮韶山「一號工程」的教育、示範功能。李長春說,中央決定建設「一號工程」,推動「紅色旅遊」,就是要讓大家把中國共產黨領導億萬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創建新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制度,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行改革開放的革命史、奮鬥史和創業史,永遠銘刻在民族振興史、國史和黨史上;要把這些歷史、遺迹牢固地凝固在中華大地上,把我們黨領導億萬人民創造的寶貴精神財富,深深地植根於廣大人民群眾中,使它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過去每次到韶山,都非常敬仰,這一次,多了一番欣慰。」同行的劉雲山說。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隨著韶山「一號工程」主體項目的圓滿竣工,1959年毛主席回韶山時描繪的這幅美好而壯觀的藍圖,如今正變為現實並賦予了全新的內涵……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