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楚柏舉戰役
吳楚柏舉戰役發生於周敬王十四年,吳王闔閭九年,楚昭王十年,秦哀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06年)。這是吳楚之間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吳軍長驅直入,攻克楚都郢,為楚立國以來遭受的最大失敗。
吳楚柏舉戰役起因
吳自壽夢起,逐漸成為東南新興強國,它與晉國結為聯盟,在主要諸侯國中日益具有重要地位。 吳王闔閭是戰爭中成長起來的將領,有豐富作戰經驗,歷經很多勝仗,但他認為過去的勝利,僅是局部性的小勝,離摧垮和戰勝楚軍還有很大的距離,要徹底征服楚國,單憑吳軍現有將領加上伍員、伯嚭在內也不行,而他們又都是楚人避難而來,各有打算,很難專心為吳,因而為此憂慮。伍員了解吳王的這種心情,遂向他推薦孫武,並把孫武所著兵法呈上,吳王起用孫武為吳軍統帥。從此吳國軍隊在孫武、伍員督導下,整頓訓練3年,軍威嚴整,面目一新。 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蔡昭侯攜帶「佩玉」和「狐裘」往楚朝聘,把玉和裘供獻給楚昭王,昭王設宴招待蔡侯,兩位國君各佩玉穿裘以示華貴。楚令尹囊瓦貪污成性,因向蔡侯索要玉裘等貴重物品,遭到蔡侯拒絕而惱羞成怒,竟擅自把蔡侯軟禁,不許歸國。與蔡侯同時期到楚朝聘的唐成公,帶著兩匹號稱「肅霜」的馬,囊瓦同樣伸手索要。唐侯沒有同意,也被軟禁。唐派人代替唐侯隨從,讓隨從竊馬,獻於楚令尹,令尹才放唐侯歸國。蔡人也仿效唐人辦法送給囊瓦貴重禮品,蔡侯也被獲釋歸國。蔡侯在歸途中,渡漢水時把寶玉投入水中,立誓要報楚屈辱之仇。蔡從此與楚絕交,轉而往晉求援,請兵伐楚,但無結果,於是轉向吳國。 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問伍員、孫武:「始子之言郢未可入,今果如何」?伍員、孫武認為時機還不成熟,況且,楚兵天下強敵,與之爭鋒,有十亡一存的危險,因而提出聯合蔡、唐共同伐楚的建議,認為:「囊瓦貪利,多開罪於諸侯。蔡、唐怒之,得蔡、唐有助,可以成功」。吳王同意後,分派使臣通告蔡、唐兩國君說:「楚為無道,虐殺忠良,侵蝕諸侯,困辱二君,舉兵伐楚,願二君有謀」。蔡、唐對楚滿腹怒氣,吳國通告正是時候,欣然答應。吳與蔡、唐結成聯合陣營,三國軍隊集結淮河以南,準備向楚國境內進攻。
吳楚兩軍作戰序列
吳楚兩軍作戰策劃
吳軍對楚作戰,歷來採取爭取淮上,沿淮西進攻楚國北部地區的戰略,孫武等把它改為經過柏舉直趨江漢地區的戰略,將舟船和重裝備,停於淮汭;主力軍經過豫章,直趨江漢地區與楚軍舉行會戰。 吳軍由豫章向楚國境內推進,接近漢水流域,首邑郢城緊張。令尹囊瓦率兵東進,與吳軍挾漢水相峙。左司馬沈尹戎向囊瓦建議把全軍分為沿江機動防禦和敵後迂迴部隊兩大部分。囊瓦沿漢水與吳軍周旋戰鬥,沈尹戎率兵毀壞吳軍舟船;突襲淮汭後,沈尹戎還塞大隧、直轅、冥阨三關,囊瓦渡漢水進攻,沈尹戎再從後方攻擊吳軍,以便給敵人以殲滅性的打擊。
柏舉戰役經過
周敬王十四年十月,楚將沈尹戎的部隊,開始向淮汭吳軍基地進軍,主力軍則擔任漢水前線的守備。但是囊瓦左右將領在作戰開始後,卻不斷提反對意見,大夫武城黑說:「吳用木也,我用革也,不可久也,不如速戰。」囊瓦親信將領大夫史皇也說:「楚人惡子(討厭你)而好司馬。若司馬毀吳舟於淮,塞城口而入,是獨克吳也。」武城黑等提出的這些庸碌之見,竟為統帥囊瓦所接受,改原定作戰計劃而被動渡江,推進到今大別山之線,對吳軍進攻。楚軍渡漢水東進,吳軍立即向東轉移,兩軍迅即於大別山東南麓展開了交戰。 楚軍三戰三敗,作為楚軍統帥的囊瓦,竟欲棄軍而逃。史皇義正詞嚴地勸阻說:國家太平時,你爭著執政,現在作戰不利,你想逃脫,這就等於犯了死罪。必須拚命死戰,才可以解脫前罪。囊瓦只好停止逃跑,整頓部隊,向柏舉附近布陣,準備戰鬥。不久,楚將 射率領增援部隊到達。但雍澨與囊瓦互相蔑視,互不協作,各自立營紮寨。吳軍於十一月十九日,列陣與楚對峙。吳軍先鋒部隊將領夫概看出楚軍的不和情況,當即向吳王提出進攻的建議說:「先伐之,其卒必奔,而後大師續之必克」。吳王沒有同意。夫概返回,按照自己的設想,指揮5000先鋒部隊,向楚軍進攻,囊瓦戰敗兵潰,夫概攻進楚軍營寨,吳軍主力也展開聲勢浩大的攻擊,楚軍統帥囊瓦竟於混亂中棄軍逃往鄭國。史皇為掩護他出險,力戰而死。楚軍新到達的援兵,竟未參加柏舉會戰而自動撤退,囊瓦所率的楚軍被殲滅於柏舉地區。柏舉戰役楚軍的失利,成為春秋時期關係重大的一次戰爭。 雍澨撤到清發水,正在渡江之際,吳軍跟蹤追擊而來,先鋒部隊即將攻擊,夫概立即制止說:要放一部分人先過河逃生,後面的人就會不顧一切地爭先逃命,這樣才可收到半渡而擊的戰果。於是,吳軍略停攻擊,乘楚軍渡過一半,突然發起攻擊,楚軍爭渡大亂,未渡水的全被吳軍俘獲,渡水後的楚軍到雍澨,停軍造飯,飯剛熟,吳軍趕到,楚軍棄食而走,吳軍食楚軍飯,繼續追擊。此時,沈尹戎所率向淮汭進軍的部隊,得到主力軍覆滅的消息,並於雍澨遇到楚軍殘部和追擊而來的吳軍,知道楚軍已潰不成軍。但沈尹戎卻不顧吳軍的強大,當即分兵數路向吳軍進攻,擊破吳先鋒部隊夫概部。吳軍主力趕到,孫武指揮的伍員、伯嚭等部迅速將楚軍包圍,沈尹戎奮勇力戰,負傷三處,見大勢已去,不能再戰,飭部屬吳句卑割下自己首級回報楚王。楚軍至此雖大部潰敗,但在雍澨到郢城沿途仍繼續抗擊吳軍,吳軍經過五戰,才接近楚首邑郢城。 楚軍損失慘重,首邑郢城,風聲鶴唳,人心動蕩。楚昭王主張棄城西逃,大臣子西、子期堅決反對不戰而走的決策。昭王不改變自己的主張,不顧全城軍民的生死存亡,率領少數家人開門出城而逃。子西、子期正督率軍民對敵戰鬥,聽到這個消息,子期率部分精兵去追趕保護昭王。子西指揮的其餘部隊,士氣消沉,兵無鬥志,吳軍未經大戰,即進佔楚首邑郢城。這是楚國自建國以來,第1次將首邑陷淪於敵軍之手,也是楚軍最大的一次失敗。 吳軍進佔楚都郢城後,伍員從私人恩怨出發,放縱吳軍對郢城極盡蹂躪破壞之能事,為春秋以來戰勝國對戰敗國殊屬少見的現象。吳王進入楚宮,強佔平王夫人(即昭王母),蔡、唐兩侯則進佔令尹囊瓦官邸,以索回賄略珍寶為名,搬走所有財產物品。夫概與公子山為爭奪楚令尹宮室,竟至動武,終為夫概強行佔有。伍員掘開平王墳墓,鞭屍三百,以泄憤報仇。全軍將士姦汙搶劫,滿城騷動,並把楚敬祀祖先的社稷也全部拆毀。吳軍進佔郢城的行為,引起諸侯戒懼警惕,在政治上使自己陷於孤立之境。 楚昭王涉睢濟江經過雲中,奔往鄖城進至隨國,楚軍敗將殘兵繼續向隨集結,吳軍也隨著趕到。申包胥於昭王出奔,郢城失守前奉命往秦乞師求援。申包胥與伍員原為至交,伍員出奔時對申包胥說:「我必覆楚!」申包胥答覆說:「我必存之。」申包胥日夜兼程,趕到秦國,向秦哀公遞書求援。申包胥說:吳人貪得無厭,如楚國存在,秦國就可安然無事;如楚國被吳滅亡,秦國就會遭到吳國的侵略。懇請秦出兵挽救楚國,楚願意今後世世敬奉秦國。秦哀公以事關重大,未便貿然應允。先讓申包胥就館休息,待與大臣商量後再定。但申包胥認為楚王尚在顛沛流離之中,自己做為楚國的臣子,不能住下休息,於是依牆而哭,不食不飲。秦國君臣終於受到感動,決定出兵救楚。 周敬王十五年(公元前505年)六月,秦軍將領子蒲、子虎率兵東進援楚。此時楚軍匯聚於隨境內的殘兵敗將,也重新整頓就緒,秦楚兩軍於稷會師。秦將子蒲對楚將說:秦軍沒有與吳軍作戰經驗,不了解吳軍慣用的戰術,「使楚人先與吳人戰,而自稷會之」。秦、楚兩軍進攻吳軍夫概部於沂,楚軍先展開進攻,秦軍隨之參戰,吳軍發現有秦軍參戰,形勢不利,軍心動搖,一經接觸,即被秦、楚聯合軍所擊敗。沂水戰後,吳軍集中兵力于軍祥,將領伯嚭等沒有重視楚方有秦軍參戰所起的變化,認真研究對策。而這時,楚軍又增加了雍澨 戰後潰散收集起來的蓬延、沈諸梁等部,兵力更佔優勢。伯嚭指揮萬餘吳軍貿然對秦楚聯軍進攻。沈諸梁軍從右側、蓬延軍從左側形成鉗形攻勢,秦軍又向中部穿插攻擊,把吳軍分裂為幾段,形勢十分危急。幸虧伍員援軍及時趕到支援,伯嚭才率部突出包圍,但其所屬兵力已損失大半。 秦、楚聯合軍擊破吳軍於沂、軍祥,留一部兵力與吳軍保持接觸,轉移兵力攻滅唐國,以消除後背之敵。吳夫概乘軍事頓挫之際,秘密返吳,自立為王。吳王闔閭不得不把前方軍權交由孫武、伍員負責,自己返國處理突然事變,內亂遂迅速平定。 夫概逃奔於楚,此事引起吳軍極大波動,加上吳軍在郢城的行為:「燒高府之粟,破九龍之鐘,鞭荊(平)王之屍,舍昭王之宮」。激起廣大楚人的惡感,因而同仇敵愾,競起而逐之。同時秦軍又支援打了兩個大勝仗,聲勢浩大,軍威日壯,迫使吳軍不得不由郢城和其它佔領地區分別撤退回國。
評 析
吳國本是東南方的一個蠻夷小國,發展較慢。但在壽夢、闔間為王以來,採取了一些開明措施,任用謀臣戰將巫臣、伍員、孫武等人,國力迅速興起,國家奮發向上。所以能夠每每戰勝爭霸中原多年的強大楚國,一躍而為我國當時東南方的強國。 吳、楚歷來爭奪的重點為淮上。吳軍這次進攻,改變過去在淮上糾纏、徒事消耗的戰略。改為在淮上只存留舟船等運載工具,主力則由江淮間地區直趨楚政治中樞郢城。這一戰略進攻方針的改變,起了重大作用:它迷惑了楚軍,使楚軍誤認為吳人「舍舟就陸」是捨棄了自己的長處。引起楚軍戰略上的輕敵;使吳軍能夠出敵不意地從便於吳軍進軍的方向,順利突入楚之腹地,直達漢水之濱,創造了攻取郢都的有利態勢;調動了楚軍。使楚軍改變了自己的戰略計劃,為吳軍決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楚在100多年爭霸中原的戰爭中,雖不能說百戰百勝,但卻是威震中原的主要強國,只有齊桓公和晉文公的霸業能夠與之匹敵。但這一赫赫強國卻在長達60餘年的吳楚戰爭中,屢屢敗於吳國之手,這主要是由於楚國政治腐敗,內部動亂,爭權奪利,社會矛盾尖銳對立所致。楚在柏舉戰場上直接失敗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疏於戒備,開始就陷於被動,繼之在漢水兩軍對峙時,楚軍統帥又否定了司馬沈尹戎的建議,這就使楚軍喪失了迂迴吳軍背後,切斷吳軍退路,前後夾擊殲滅吳軍,扭轉戰略被動局面的良好戰機。反而採取了渡過漢水,脫離了有利的漢水陣地,在不利的條件下輕率地與吳軍決戰,導致了無可挽回的失敗。 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歷來是戰爭中的基本著眼點,柏舉附近的作戰,吳軍殲滅楚軍囊瓦主力,但對逃走的雍澨援軍,沒有「力求全殲,不使漏網」,實是一大失策。追擊戰鬥中,夫概部在清發乘敵半渡之後發起攻擊,獲得相當大的成功。雍澨之戰,吳軍企圖在運動中殲滅敵人,事實上沒有完全做到,以致走脫了大部敵人。柏舉、清發、雍澨3次殲滅戰的不徹底,使楚的殘兵敗將重新彙集起來,成了戰略反攻的基本力量。可見,只有徹底殲滅敵人有生力量,才能確保戰場上的勝利。 吳軍柏舉之戰的勝利,超過歷來任何一次吳、楚戰爭勝利的規模,但並未取得全局性的勝利。因為殘存的楚軍,重新恢復了戰鬥力,加上秦軍的支援,戰局立即發生變化,使楚進入戰略反攻。吳軍所以失利,主要是吳軍沒有關照全局的戰略眼光,尤其是伍員和吳王等只顧「報復」、「尋歡」,既無窮追楚軍到底的計劃,又影響了全軍的鬥志。因而,在秦楚聯合反攻面前,不得不撤出楚境。使一場本來唾手可得的戰略全局上的勝利,失之交臂,留下了吳王的千古之恨,也給英名千載的戰略家孫武子,塗抹了一個小小的疵點。
推薦閱讀:
※林彪一生十大經典戰役回眸之三
※松錦戰役
※你知道解放海南島的戰役嗎?
※大明最屈辱戰役,亡猛將300名!輸了此戰,大明怎能不亡?
※平型關戰役與平型關大捷
TAG:戰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