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唐高宗真相4  永徽疑案

演講人:孟憲實

講師簡介: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國學院副教授。北京大學史學博士、南開大學歷史系博士後,主要從事隋唐史、敦煌吐魯番學研究,著有《敦煌百年》、《漢唐文化與高昌歷史》等論著。

內容簡介:永徽時期大唐政壇的政治格局是李治當皇帝,舅舅長孫無忌當家,長孫無忌政治經驗豐富,李治能夠當時皇帝,長孫無忌起了很大作用,所以這時長孫無忌權力大點似乎並不過分,但是在永徽三年的時候發生了一起影響深遠的案件,房遺愛謀反案。在這個案件的審理中舅舅長孫無忌與李治之間的關係開始變得微妙起來,長孫無忌的權力因為這個案子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那麼,房遺愛謀反案的背後真相究竟是什麼呢?

全文:

我們現在就說說這個房遺愛謀反案,最開始是怎麼發生的呢?給他一個題目,都是公主惹的禍,房玄齡生了三個兒子,大兒子房遺直,二兒子就是這個房遺愛,這個老二取的是公主,高陽公主。老三叫房遺則,房玄齡一生謹慎,他是唐朝當宰相年頭最長的一個,他臨死的時候就做了一個屏風,很漂亮的屏風,每個兒子送了一幅。屏風上面寫的字,寫什麼字,把古代有名的家訓都寫在上面,提醒兒子們每天看這個家訓,要幹什麼呢?要戒驕戒躁,不說明哲保身,但是要保持忠心,保持一個身名,不要出問題。可是這些不孝子孫,特別這幾個兒子,這個情況根本不像房玄齡希望的那樣,房玄齡剛死家裡就出了問題。誰的問題呢?就是高陽公主,高陽公主是唐太宗很喜歡的一個公主,有一段時間就是皇帝的掌上明珠。

以至於房遺愛這個駙馬都尉,他比別的駙馬都牛,為什麼呢?因為皇帝喜歡高陽,所以這個女婿也跟著一塊喜歡了,高陽這個公主做法可是很奇怪,公主就有公主的脾氣。房玄齡一死,她就鼓動房遺愛和房遺直分家,先把家產分了,這個我們現在可能都不太明白這個事,但在當時一個家庭如果分家這不是什麼好事,父親一死立刻分家,這說明兄弟不睦,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房玄齡生前有一個爵位叫梁國公,你不是親王,你不是人家皇家的人,國公就是最高的爵位了。這個爵位後來就傳給了他的長子房遺直,然後高陽公主就對這個爵位感興趣,就希望他的夫君把這個爵位奪回來,於是就在家裡面鬧,鬧騰,要跟房遺直要這個爵位,房遺直也不想給,房遺直就把這個事情直接講給了唐太宗,唐太宗聽了以後勃然大怒,把這個高陽公主叫來臭罵了一頓,然後不知道怎麼罵的,反正從此以後爺倆的關係掰了,高陽公主對皇帝滿肚子意見,唐太宗再不像以前那樣喜歡高陽了。

這個時清海沒完,高陽有一次跟房遺愛出去打獵,在一個風景很美的山裡面碰見一個和尚,這個和尚叫辯機,這個高陽公主一見就喜歡。就是那一次就把房遺愛支走了,她就跟那個和尚發生關係了,那個就是辯機和尚,從此以後這倆人關係就沒完沒了了,她是公主,她有錢,等於包養了這個和尚,天天給錢,發錢,發了很多很多的錢,結果這個事情大家有的人知道,有的人不知道,比如房遺愛他哪能不知道呀,他的夫人紅杏出牆了,這個公主還有辦法,找來兩個美女專門伺候她的夫君,然後自己跟和尚泡在一起。這個事情開始是沒人知道的,後來有一個盜竊案件發生了,御史治盜竊案,小偷偷一個很漂亮的枕頭,可能不僅是鑲花雕銀也可能有珠寶,反正是一個很漂亮的枕頭給偷了,大概是這麼樣。

就問這是誰的枕頭,從哪偷來的,小偷給抓住了。他說這是辯機的,一個和尚,和尚講究樸素的生活,這個辯機很不樸素呀,還有這麼高級的枕頭,哪來的。三問兩問給問出來了,高陽公主賜的,賜給人家枕頭,這關係不一樣。最後就查出來了,查出唐太宗氣死了,這多丟人的事呀,公主跟和尚有這種關係,唐太宗就把辯機腰斬了,殺掉了,然後把高陽公主身邊的那個幫忙的丫鬟婢女殺了十來個。這個事情發生以後高陽公主跟皇帝的關係,跟唐太宗的關係就是徹底掰了。她認為是不是她的父親不理解,所以就氣得不得了,氣到什麼程度呢?以至於唐太宗去世的時候公主無哀容,還沒有一點悲傷的表示,她不哭,他心裡是恨他父親的,恨唐太宗的。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唐太宗已經死了,現在他的弟弟李治當了皇帝,現在她還是想奪房遺直那個爵位,梁國公,這些公主就想怎麼把這個爵位奪下來呢。上次鬧騰的時候被唐太宗臭罵了一頓,看來這招不行。直接跟皇帝說吧,把爵位拿過來給房遺直,這不行,上一次已經試過了不成功。這回就想一招絕的,那麼她想一個什麼招呢?這招挺高,史書有記載,《資治通鑒》是這麼說的,高陽公主謀儲宜直奪其封爵,使人誣告,宜直無禮於已。什麼意思?目標還是奪那個爵位,但是得有個手段,這個手段就是誣告,誣告什麼呢?誣告房遺愛對自己無理,我們現在叫什麼呀?叫非禮,耍流氓。這個房遺直這個大伯子對弟媳婦無理。這個是非常文雅的說法,這個概念你可以用想像去延伸,他到底是怎麼無禮了。他為什麼想起這招呢?她怎麼想的沒說,沒告訴咱們,但是估計可能有這麼兩個方向可以考慮。現在的皇帝是咱家兄弟,對吧。他不像父親那麼嚴厲,那是肯定的。這種案件發生了一定會照顧姐妹,照顧公主的,一想你們房家鬧什麼鬧,哪有你們房家這麼無禮的,公主也敢非禮,高宗一聽肯定生氣。如果這個案子查出來最多是了不起,查出真相,沒有非禮的事情,公主不過是有點誣陷而已,公主誣陷這個大伯子又能怎麼樣呢,那恐怕叫去訓了訓了不起了。但是一旦如果無禮這個事被證實,這個流氓罪跟我們現在想像的可不一樣,因為他是有姻親關係的,在唐代有一個概念,就叫內亂。內亂不是內部的戰亂,就是亂倫的,用強迫的手段最後達到了一個亂倫的後果,這個是非常嚴重的罪行,是十惡不赦之條。

如果這個罪被證實,房遺直肯定殺掉,殺了房遺直這不就簡單了嗎,你看公主水平高,她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他房遺直幹掉了,那個爵位自然就讓給弟弟了,讓給最大的弟弟那就是房遺愛了。

解說:高陽公主原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掌上明珠,從小就嬌生慣養,自從弟弟李治繼位後,高陽公主就越發胡作非為,驕傲專橫,她為了幫助丈夫房遺愛奪得爵位,不惜誣告自己丈夫的哥哥房遺直對自己非禮。事發之後根據《舊唐書》的記載,唐高宗命令長孫無忌來審理這個案子,這個案子究竟是如何審理的呢?高陽公主的如意算盤最終會奏效嗎?

要說這個流氓案要審也不複雜,我們現在憑空都能想像出來,那就很簡單嗎。高陽公主肯定說有這個事,房遺直說沒有這個事,就各舉證嗎,個人各舉個人的證嗎,證據舉到一起無非會有三種結果:房遺直自己不能做自我辯護,案件成立,殺頭完事。房遺直能夠舉出證據,證明他沒有違法,那麼就算公主誣告,誣告簡單的訓斥兩句也沒事。第三種結局誰也說不清楚,沒有很堅強的證據能證明確實房遺直非禮公主,那這個案子就是查無證據結案也可以。後來的結果是什麼呢?後來結果是這個案子不成立,房遺直非禮公主這個案件是不成立的,那很簡單這個案子就結束了,你告的就是流氓罪,沒有就算了,最多算是誣陷或者是理解有誤就完了。

結果事情到這根本就沒停下腳步的意思,案情忽然之間就發生了變化,一個流氓案就變成了一個謀反案。長孫無忌一開始就沒有被這個所謂的流氓案捆住手腳,他偵查的方向根本就沒有限制在流氓案這個事上。而是進行了廣泛徹底深入地調查,那應該是把所有的有關係的人都叫來了,把所有能利用的矛盾都充分的利用,公主都跟什麼人來往,經過調查在辯機以後高陽公主還跟幾個人有來往,這些人有兩個和尚,一個道士。有一個叫智冔的和尚會算命,這個很厲害,給高陽一算命把關係算到一起去了,還有一個和尚叫惠弘,這人更厲害,能捉鬼,鬼咱們平時看都看不見,他能給捉到,這個更厲害。所以高陽公主也喜歡,還有一個道士叫李晃,這個道士水平很高,醫術水平很高,你看高陽也不是什麼人都喜歡的,就喜歡有一技之長的和尚和道士。

可是這種生活作風案上升不了政治上去,所以這個事就算了,過去了。他要查那些有打擊力度的案情,結果給查出來,這個公主自己的行為不是一般的不檢點,生活作風是另外的問題,在政治上看起來也不檢點,根據兩唐書的記載是這樣,公主使掖庭令陳玄運,伺宮省吉祥步星次。意思是什麼呢?陳玄運是一個宦官,他跟公主關係不錯,跟公主一起了解內省的狀況,就是公主們的狀況,一起看星雲變化,這個有什麼毛病呢?在今天我們這不算毛病。吃完飯碗去香山,然後看看星象,看看星星,認識幾個星星,那是織女,那是牛郎,現在是業餘愛好,根本沒關係,很好的一個業餘愛好,喜歡天文嗎。但那個時候唐代不行,整個古代都不行,因為那時候有一個觀念,說人是和天天象聯繫在一起的,有機會看天象的人,懂得看天象的人可以透過天象看出政治變化,或者看出未來的政治變化。所以唐代有法律規定,除了專業人員別人是不許看天象的。所以在這個上面栽的人也很多,都是政治案件,你領著朋友在半夜裡面跑外面看星星,這個被人家發現麻煩很大的。因為什麼呢?你一定是先有不良動機企圖通過天象來窺探朝廷的秘密。

公主她就犯了這麼一個錯,這就是屬於謀反罪證,最主要的謀反罪證就是這樣。公主原來的設想是什麼呢?原來的設想是把房遺直幹掉,讓自己的夫君奪得那個爵位,梁國公的爵位,可是她沒有想到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人家長孫無忌就找這個機會呢。怎麼說呢?在貞觀後期房玄齡和長孫無忌不是一路人,他們在擁護太子這個問題上立場不一樣。

解說: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的過節,還是要追溯到唐太宗晚年立太子的問題上,當時在朝廷上分為兩派,一派是以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為首的支持晉王李治當太子,另一派是以房玄齡為首支持魏王李泰當太子。所以雙方是水火不容,自從貞觀十七年李治被立為太子後,長孫無忌就總想打壓房玄齡,但是房玄齡是唐太宗倚重的大臣之一,有唐太宗的保護長孫無忌也拿房玄齡沒有辦法。而此時唐太宗已死,李治當上了皇帝,因此房家的內部糾紛案一出正好給了長孫無忌一個機會,所以,長孫無忌才會跳出來,趁亂整治一下以房玄齡為首的反對派。

長孫無忌可是官場老手,他知道找案件的薄弱環節,誰是薄弱環節呢?房遺愛。經過調查長孫無忌有更重大的發現,發現房遺愛他們有一個陰謀集團,他們被證實出來一些謀反的語言了。房遺愛是那種沒事找事,碰事怕事的人,現在這個案子出來了,人家要追他謀反。他不想死啊,謀反肯定是死,他不想死,沒有活夠呢,那怎麼辦呢?他想活下來。想活的願望很強烈,強烈到什麼程度呢?被長孫無忌給發現了,這個人不想死,不想死就可以利用,那就好吧,古往今來都有一條立功就授獎,說你立功吧,你有立功表現,這個情況就可以討論了,他就想立功,想出賣朋友,用出賣朋友的方式保住自己的性命。

解說:在案件的審理過程中,房遺愛這個人既膽小又怕事,他為了保存自己,不僅交代出自己謀反,根據史書記載他還牽連出了眾多的皇親國戚。其中在歷史上爭議最大的就是,房遺愛竟然供認出了唐高宗的哥哥吳王李恪,及唐高宗的叔叔李道宗,也是這個謀反集團的重要成員,那麼房遺愛為什麼敢供認出唐高宗的哥哥吳往李恪,以及唐高宗的叔叔李道宗,這兩個大人物孟憲實先生認為,對於這個歷史真相的探究還要追溯到唐太宗時期的太子之爭上,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吳王李恪的母親是隋煬帝的女兒,嫁給唐太宗兩個人生了吳王,因為李恪有一點隋朝的血脈,所以他在爭奪太子這個問題上,他是資格有點欠低的。就是隋朝的血脈是他的不利條件,而且他又不是皇后生的,所以算庶出,所以這兩條使得他爭奪太子的地位他資格比較欠,所以貞觀時期沒有看到他有什麼這方面的動作,真的沒有看到。但是唐太宗某些時候還很喜歡這個兒子,雖然是庶出,說這個孩子文武雙全,脾氣、秉性類我,像我。所以在立了李治做太子以後曾經跟長孫無忌商量過,說這個李治還是太弱,要不要用李恪,這個李恪英果類我,英明、果斷都像我。還是讓他來當太子,長孫無忌一口就給否決了說那不行,唐太宗說為什麼不行呀?因為他不是你的外甥嗎?他說也不是,這個皇儲這個事,哪能今天立明天就廢的呢,這朝廷就不穩了,他說了這個話。

當然唐太宗因此以後就沒有提過這個事,可是這個事情大家還都知道了,所以吳王恪跟長孫無忌的關係當然就緊張了,唐太宗都想立吳王恪,你這個大臣給攔住了,那吳王恪當然心裡有氣呀。長孫無忌擋住了吳王恪的皇位之路,他自己心裡也知道怎麼回事。所以長孫無忌現在最想陷害的人,最想搞掉的人就是這個吳王恪,因為吳王恪不僅老皇帝唐太宗曾經說他好,在官場上人旺也特高,他們都覺得他了不起。曆書上是有記載的,《資治通鑒》這麼說,恪名望素高為物情所向,無忌深忌之,欲因事銖以絕眾望,遺愛知之,因言與恪同謀冀如麧干承基得免死。這是《資治通鑒》的這段記載。

這記載是什麼意思呢?吳王恪人望特高,所以長孫無忌特嫉恨,長孫無忌名無忌,他還是有嫉恨的。他嫉恨吳王恪。他的這個心裡就被房遺愛了解到了,房遺愛希望把吳王恪搞進來,拉進來自己立功,討好長孫無忌,然後自己就可以立功免死。那麼長孫無忌跟吳王恪的矛盾大家是知道的,長孫無忌想殺吳王恪這誰知道。如果長孫無忌不告訴或者暗示或者提醒房遺愛,房遺愛怎麼知道他想殺他,那是高宗的哥哥,名望那麼高,哪敢想說殺就殺呀。所以肯定地說百分之百地說一定是長孫無忌告訴了房遺愛,或者讓房遺愛明確無誤的了解到了這個情況,我想殺他,你把他弄進來,你就沒事了,你就立功了,我就不殺你了。

一定是有這種事先許諾在前,房遺愛的行動才會採取,要不然房遺愛傻呀,那房遺愛為什麼敢呀,後來房遺愛果然這麼做了,說吳王恪跟我一起謀反了,提供了一系列的證明,其實根本就沒這事。那邊是急需要這樣的情況,急需要這樣的情報就把吳王恪給拉進來了,就說吳王恪跟房遺愛一起謀反,誰是證明呢?房遺愛是證明,房遺愛怎麼說怎麼說,吳王恪辯護沒有理想,沒有意義,人家不聽。不僅是吳王恪被拉進來了,還有別人呢?皇帝的宗親李道宗,在皇帝的宗親裡面,就是宗室的成員裡面李道宗是立功最大的人,唐太宗說過他也是三大名將之一,這個人其實是很不錯,戰場上能打仗,晚年很注意修養,讀書讀得很好。所以名望也很高,史書上怎麼說的呢,史書上說長孫無忌褚遂良這兩個人素與道宗不協,關係不好。所以也用這個案件把李道宗搞進來了,怎麼搞李道宗,也不能說李道宗也參加謀反了,就說李道宗跟房遺愛有交通,就是他倆關係太密切,房遺愛那麼謀反了,他這個問題也不小,雖然不能按謀反罪來,那流放了。所以最後決定讓李道宗決定流放嶺南。

所以這個案件越來越大,越來越大,最後變成了一個永徽年間最大的政治事件。

解說:根據史書的記載,按照長孫無忌的審理,所有牽扯到房遺愛謀反案的人都背叛重刑,其中有高陽公主駙馬薛萬徹,柴令武,荊王李元景,吳王李恪等一干人,被判死刑,李道宗被判流放,房遺愛雖然按照長孫無忌的要求陷害他人以求自保,但最終也難逃被長孫無忌殺人滅口的厄運噩運。但是通過孟憲實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房遺愛謀反案其實是一個口說無憑的案件,李恪和李道宗由於與長孫無忌有過節,所以才被牽連進去的,那麼歷史的真相是這樣嗎,長孫無忌雖然權傾朝野,但是他上面畢竟還有個頂頭上司,皇帝李治。那麼高宗面對著自己的眾多親戚被判死刑,他究竟是什麼態度呢?

正在這時高宗不幹了,高宗出面干預了。干預的結果怎麼樣呢?等我們一點點講,本來這個案子是長孫無忌一手操作的,從審訊,從開始到最後,然後他畢竟不是皇帝,這些人判死刑或者判自盡都需要皇帝批的,要皇帝下令的,都要經過皇帝手。這個沒法繞過去,所以必須得承包給皇帝。高宗一看死了這麼多人,你想想這都是什麼人,要麼是公主,要麼是親王,要不是駙馬,全是他們家的人,這一頓殺了這麼多人,而且都是大人物,名望很高的人,可是高宗又沒有參與審判,高宗只能動用他其他的力量來干預這個事,然後就當著這些主要的大臣們,高宗哭了,流了淚,說什麼呢?欲丐其死可乎,我想替他們乞求一下,不要讓他們死掉,就是饒他們一命,你要流放也行,怎麼著也行,只要他們活著就行。可不可以啊?你想那麼多大臣,至少宰相們都在場,不僅宰相,一定是更高級的會議,因為還有兵部尚書在場。高宗哭了,當著眾人的面淚流滿面說這一個是我的叔叔,一個是我的哥哥,我可以不可以求點情,讓他倆不死呀。沒人理他,沒人說行啊,皇帝都說話了,總得考慮點皇帝的情面吧,沒有人說話,後來兵部尚書叫崔敦禮,他說不行,把高宗的要求駁回,按照長孫無忌的審判執行了。

所以這個皇帝的地位大家就可想而知,我們雖然沒有經過皇帝制度,但是我們至少頭腦中皇帝應該是至高無上的,他說話應該算術的,他想保護兄弟應該能保住的。但是在永徽這個政治結構中,在這種權力結局中皇帝無所作為,他的意志沒有人能貫徹,人家想擋他,很簡單一句話就把他嘣回去了,這還是皇帝嗎。所以這是名以上是皇帝,實際上權力一點也沒有,崔敦禮當眾把高宗擋回去了替誰擋的,替長孫無忌擋的呀,對不對,長孫無忌哪能起來說陛下你這個話不合適,該殺就得殺,長孫無忌不會說這話的,大人物,核心人物,只動腦不動手的,最多動動口,也不能動手,而且是背後的。小人物就會出來幹這種事,所以崔敦禮表現得很英勇,上來把皇帝給擋回去了,擋回去了有沒有報酬啊,有報酬,回頭就把他升了,他從兵部尚書升為門下省的長官,門下侍中。

解說:長孫無忌利用房遺愛的謀反案件,打擊了一大批自己的潛在政治對手,樹立了自己的政治權威,之後又通過一系列人事安排,他把自己的政治死黨都安排到了三省去任要職,唐朝的三省是中央政府最高機構,它包括中書省,門下省,上疏省,中書省負責頒發皇帝的詔令,門下省負責審核,上書省負責執行,事實上如果高宗要做一件事情,也需要經過三省的長官才能夠執行的,而長孫無忌對三省的絕對控制等於是架空了唐高宗,那麼唐高宗李治難道對此就沒有察覺嗎。是高宗太懦弱了還是他深長不露呢?

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所有的大官都是長孫無忌的兄弟,都是他的哥們兒,高宗原來還可能有說話的,現在沒有了。這種情況,這種政治格局,這種權力結構高宗了解不了解啊,24歲了,好幾個孩子的父親,他懂不懂啊,他是不是傻啊不懂,不會的。史書說得很清楚,李治這個人身體弱了點,可是身體弱不等於傻,頭腦好使。你想他是多才多藝的人,音樂水平很高的,唐朝有一個很有名的音樂是一個經典曲目叫《春螢囀》,那個作曲是李治,早晨起來聽外面的春螢在唱歌,就把這個旋律給記下來,回頭讓月工做了譜,做了曲,然後就成了《春螢囀》,一個很有名的曲子。那李治書法水平也很高,對不對,你看不論音樂還是書法,他們李家都是世傳的,這方面水平都很高。當然這是屬於才藝,但是具備這種才藝的人一定是很敏銳的人,你聽小鳥一唱歌就能做的曲子來不容易,他能。所以從很多跡象上來看李治對於朝廷現在這個局面是清晰的,永徽三年有一天大概是春天的時候,高宗講了這麼一件事,這事講得很奇怪,我是覺得很奇怪,他是說給誰聽的呢?他說我昨天去城門樓了,叫安福門樓。看什麼呢?看長安風俗,過去啊,我聽說西域來的少數民族很擅長打這個馬球,騎馬打球,這是唐代很有名的體育運動,很擅長,後來我就看了一次,看了他們果然打得不錯,昨天我登上城門樓一看,那伙胡人還在打馬球,而且打得特別賣力,很使勁,打得也很精彩。我就立刻產生了警惕心,你看這個皇帝很警覺,他說什麼呢?他說我不過是看一看,我並沒有這方面的愛好,可是那些胡人他要幹什麼呢,他就是有意要表演給我看,然後讓我喜歡這個運動,甚至然後再往下發展什麼什麼的。

別看離那麼老遠,我根本看不出長什麼樣,但是他們那些動作,我就看懂了,他們是想引誘我,但是我不上當,我把那球場拆了,想引誘我不容易,想騙我不容易。我拆了,然後把把這個話給大臣們講,我覺得特有深意。說他們打馬球那幫人,那點計量,那麼老遠的計謀都被我看見了。你在我身邊設置了這麼大的圈套,把皇帝緊緊的包圍起來了,這事我瞞不到呀,你說高宗看不到,你以為他真傻呀,長孫無忌你以為他真傻啊。

他這意思就是告訴大家,這事我懂,我看出來了,甭騙我。所以歷史既然把這件事記下來了,我覺得就是在表明高宗是明察秋毫的,那麼樣一個遙遠的事,一個打馬球的事都跟自己聯繫起來,旁邊這事他都置若罔聞,視若無睹,可能嗎,不可能。當著滿朝文武去求情,人家不理他,哭的那個傷心的,可憐的樣,他自己不知道難受啊。他不知道他自己的意志伸張不了呀,他不知道意志沒有辦法在朝廷上貫徹呀,我覺得他是知道的。但是關鍵是從哪兒找到突圍的那個突破口,從哪兒找,朝廷,朝外,社會,從什麼地方找,從什麼地方,李治這個高宗皇帝他能找到突破長孫無忌這個圍呢?下次再講。


推薦閱讀:

驚天揭秘:8000年太極真相
大明被滅的真相 崇禎有一個缺點很致命
揭秘美容院卵巢保養的真相
美白的真相!懂得這些道理,你才能真正白起來
中國竟私藏6艘航母 真相震撼整個西方

TAG: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