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說說未病那點事

  狹義的未病指未火小腸疾病,廣義的未病包括除了脾胃疾病和心病之外的其他疾病。黃帝內經是治病的醫理巨著,而不是世人所謂的大而不當的養生文化。黃帝內經的治療原則重在治病務求其本,從這個角度出發,黃帝內經把疾病種類大分為三種:巳病、未病、病巳成。巳病即脾胃病,病巳成即心病,未病包括脾胃疾病和心病之外的其他疾病。這樣劃分的原則和依據是什麼?劃分的原則就是一切從實戰出發,依據則是疾病入侵人體的行軍路線和軍事目標。  疾病侵入,最終目的是佔領人體。對疾病而言,最快結束戰爭,迫使人體放棄抵抗,最有效的軍事手段就是佔領人體的心臟和心經,重創人體的最高領袖心君的意志。但人體具有與生俱來的網狀防禦體系,其防禦體系以保護心君為中心,以經絡為主網和無數的經絡分支為輔網結成能量通道,有文官經濟管理和武將軍事防禦兩大指揮系統,有宗氣、元氣、營氣、衛氣、臟腑之氣、經絡之氣等無數士兵,如蜘蛛結網一般,層層設防,步步為營。這種天然渾成的網狀防禦體系,其防守能力是異常強大的,這就使得外部六邪很難直接攻擊到居於防禦體系中心位置的心君。疾病為此制定了相應的攻擊戰略和戰術,一明一暗,交相呼應。明的是生理攻擊,即軍事行軍路線;暗的是心理攻擊,即疾病文化。  疾病入侵人體的軍事行軍路線是按照攻擊人體文、武兩大防禦體系制定的,以搶奪軍糧為作戰目標。攻克體表之後,首選臟腑即是脾胃。人的脾氣變壞就是生病的開始,脾胃之後被攻擊的就是肺。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肺在黃帝內經靈蘭秘典論十二官的排序中位列第二,僅次於君主之官的心,肺貴為天子之師,幫助皇帝治理天下。肺是人體文官經濟管理體系的最高行政長官,相當於公司的CEO,國家的總理。  肺主氣,司呼吸。肺所主的氣叫宗氣,也叫大氣,主要由肺從自然界吸入的清氣和脾胃從食物中運化生成的水谷精氣組成。因此,肺所主的呼吸之氣的強弱直接由脾胃功能的強弱決定,所以黃帝內經中說:夫傷肺者,脾氣不守,胃氣不清,經氣不為使。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宗氣的主要功能在兩個方面:一是走息道以行呼吸,凡語言、聲音、呼吸等的強弱都與宗氣的盛衰有關。二是貫心脈以行氣血,凡氣血的運行、肢體的寒熱、動作的遲緩與敏捷、筋骨的強弱等也都與宗氣的盛衰有關。  俗話說人活一口氣,這個氣可遠非人們平常認為的呼吸之氣這麼簡單。人活一口氣,這個氣除了肺所主的宗氣外,還有元氣、營氣、衛氣、臟腑之氣、經絡之氣等。我們經常聽中醫講腎不納氣,這個氣就是元氣。元氣又叫原氣、真氣,是人體最基本、最重要的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元氣來源於腎,黃帝內經靈樞的刺節真邪中說: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者也。由此可知,元氣固然受父母先天之精的遺傳因素影響,但後天受脾胃水谷精氣的培育也很重要。景岳全書的論脾中也說:故人之自生至老,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後天培養之力,則補天之功,亦可居其強半,此脾胃之氣所關於人生者不小。  元氣的主要功能是幫助人體生長和發育,激發和溫煦各個臟腑器官和經絡組織的生理功能。所以,青春期的孩子消耗元氣就比較大,應多注意休息。但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大,作業多。很多孩子課外的補習任務較重,該睡覺的時候還在學習,第二天還要面對學校繁重的正規課程。尤其是面臨中考、高考的孩子,更是苦不堪言,身體透支比成年人還嚴重,為成年後的疾病埋下了隱患。難經的六十六難中說: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其實,三焦太大了,整個人體的這個皮囊都是三焦。不止元氣,可以說人體所有的氣都是通過三焦而流行,包括溢出水道的水氣,也歸三焦管理。所以黃帝內經中說: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心包和三焦相表裡,心包里的心包液叫天水。易經中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說法,這是河圖洛書關於五行之一水的生成的論述。每年的十一月冬至前,水星見於北方。時值冬天,地上萬物蟄伏,唯見雪花飄舞。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可見地水原本來自於天上。對人體而言,心包就是天一生水,腎則是地六成之。心包經上的九大穴位,起始是天池,接著是天泉,曲澤,都是和水有關。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心包又名膻中,相當於西醫所說的胸腺,胸腺是指人體膻中到肚臍之間的一條直線。在人出生之前,胸腺是一個很大的器官,等到人出生以後,它就迅速地萎縮。其實,這裡邊隱藏著一個很重要的道理,就是小孩子之所以能用十個月就完成人類幾億年的進化,和膻中、胸腺是有密切關係的。  中國傳統文化的道家注重於探討人體生命科學,他通過大量的實踐,研究總結出了一條人體由後天返先天的修鍊通道,就是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這裡的精包括水谷的精微物質和腎中的真精,氣則是元氣和宗氣,還有營氣、衛氣、臟腑之氣、經絡之氣等,神即心神。這些都和心包和三焦有極大的關係,心包和三焦是連接人體先天與後天的神秘通道。心包和三焦如果出現問題,水生木,人體後天對肝膽陽氣的生髮機制就會出現不正常。這種情況下,人體就不得不啟動腎的先天能量庫來解決能量不足的問題。長期透支就會造成腎虛、陰虛、心腎不交。心腎不交是失眠的主要原因,起因則是脾胃不和,脾胃不和就會土乘水,脾胃土過分克制心包和三焦水。心包和三焦被過分克制,就會削弱對心君的保護作用,最終導致心腎不交。有分析認為肝膽兩旺是心腎不交的主要原因,其實肝膽兩旺是由於心包和三焦功能異常以及長期透支人體的先天能量庫——腎造成的,根源還在脾胃。土克水,開始是脾胃不和則寢食不安,慢慢演變下去,就會出現心包和三焦異常、透支腎的先天能量庫的情況,繼而肝膽兩旺。木克土,肝膽兩旺使得脾胃愈發不和,惡性循環,最終就會形成心腎不交的病已成局面。人過中年,貪財、怕死、不瞌睡是大多數人面臨的尷尬。失眠成了中老年人的專利。人老了自然睡覺就少,這樣的認識也是錯誤的。只要明白造成失眠的醫理,簡單地點揉、**相關敏感的穴位,一覺睡到自然醒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除了宗氣、元氣之外,營氣、衛氣的基本概念也必須了解。營是營養、營運的意思,營氣又稱榮氣,和血液共同運行於脈中。營氣與血液關係密切,可分而不可離,所以常常營血並稱。營氣與衛氣相對而言屬陰,故還稱陰營。營氣的主要作用就是營養全身和化生血液。衛是護衛、保衛的意思,衛氣運行於脈外,與營氣相對而言屬陽,又稱陽衛。衛氣的特點是慓疾滑利,衛氣的活動能力極強,流動速度很快,所以不受脈管的束縛。黃帝內經素問的痹論中說:衛者,水谷之悍氣也,其氣慓疾滑利,不能入於脈也,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肓膜,散於胸膛。靈樞的本藏中說: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合者也;衛氣充則分肉解利,皮膚調柔,腠理緻密矣。衛氣不僅能溫養溫內外一切臟器組織,而且還具有滋養腠理,開闔汗孔,護衛肌表,防禦外邪入侵的作用。營氣和衛氣雖然都來自於水谷的精氣,但營在脈中、衛在脈外,二者之間的運行必須協調,人體才能維持正常的腠理開合、正常的體溫、正常的晝精而夜寐,以及正常的抵禦外邪的能力。反之,若營衛失和,就會出現惡寒發熱、無汗或多汗、晝不精而夜不寐,抵禦外邪的能力也會下降。  中醫醫理中的氣,具有一字多義的特點:把人體從飲食中汲取的營養物質稱作水谷精氣;把治病的物質或因素稱作邪氣;把人體內部不正常的水液稱作水氣;把人體自愈的能量稱作正氣;把葯的溫熱寒涼稱作四氣等。肺主氣,主的是人體的宗氣。肺的宗氣出現問題,人就會出現各種呼吸道疾病。西醫認為呼吸道疾病是病菌感染所致,其實這只是結果,原因則是脾胃失調、營衛不和,這也是目前所知的所有肺部疾病產生的根源。除了主人體宗氣之外,肺還具有宣發和肅降的功能。  宣發體現在三個方面:排出體內的濁氣,宣散水谷精微、津夜至周身與體表以及輸布衛氣。肺主宣發功能失常就會出現胸悶、咳、喘;皮毛憔悴,易外感;排泄異常。肅降是清肅、下降的意思。肺主肅降是指肺氣具有向下、向內、清肅、下降的生理功能。主要體現在:吸入清氣並向下布散、向下布散水谷精微和津夜、保持肺及呼吸道的清潔、促進腸內糟粕和無用水液的排泄。肺主肅降的功能失常,就會出現呼吸短促或表淺、咳痰、喘息,水腫及排泄困難等。肺主宣發和肅降的生理功能,相互配合、相輔相成,如果兩者功能失去協調,則稱之為肺失宣降,會出現胸悶、咳嗽及喘息等癥狀。民間有中醫不治喘的說法,因肺居於臟腑的最高位置,肺葉嬌嫩,不耐寒熱,易受邪伐,所以肺又被稱為華蓋、嬌客。中醫不治喘,不是不能治的意思,而是不直接治,不見喘治喘。因肺為嬌客,咳嗽及喘息雖然是肺部的病症表現,但病的起因未必來自於肺。  黃帝內經的咳論篇中說: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五臟在一定的時令受病而後傳至肺臟:乘秋則肺先受邪,乘春則肝先受之,乘夏則心先受之,乘至陰則脾先受之,乘冬則腎先受之。五臟受邪而後傳肺至咳,各臟咳又傳於六腑,如擊鼓傳花一般,咳嗽在五臟六腑之間互相傳遞。各種癥狀並不難區分,黃帝內經中對此有很明確的說明: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心咳之狀,咳則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痹。肝咳之狀,咳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轉則兩胠下滿。脾咳之狀,咳則右脅下痛,陰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劇。腎咳之狀,咳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咳涎。帝曰:六腑之咳奈何?安所受病?岐伯曰:五臟之久咳,乃移於六腑。脾咳不已,則胃受之。胃咳之狀,咳而嘔,嘔甚則長蟲出。肝咳不已則膽受之,膽咳之狀,咳嘔膽汁。肺咳不已則大腸變之,大腸咳狀,咳而遺失。心咳不已則小腸受之,小腸咳狀,咳而失氣,氣與咳俱失。腎咳不已則膀胱受之,膀胱咳狀,咳而遺溺。久咳不已則三焦受之,三焦咳狀,咳而腹滿不欲食飲。此皆緊於胃關於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臟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腫者治其經。帝曰:善。  肺與大腸相表裡,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傳道同傳導,即傳導不潔之糟粕,變化即將糟粕變成有形之糞便。大腸之所以傳導者,以其為肺之腑,肺氣下達,故能傳導。人體三濁的濁氣、濁水、宿便的排泄都和肺與大腸具有直接的關係。濁氣的排出以肺的呼吸和肛門的放屁為主;濁水的排出以出汗和小便為主,而肺主皮毛;宿便走大腸的魄門,與肺臟宗氣推動力的強弱關係密切。中國古代醫籍稱大腸為傳不潔之道,不潔包含毒性物質。飲食水谷經脾胃運化轉輸後,下注大腸之不潔糟粕,含有很多毒性物質,故應及時排便。若熱邪結於陽明大腸,耗其陰津,引起便結,不潔之物在腸中存留過久,引起運化轉輸病狀。如傷寒論指出: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而痛者,此有燥屎也。由於腹滿而痛必然引起嘔惡、納呆、厭食等,還能引起神志病狀。傷寒論數次言及大便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而出現煩不解、心中懊而煩、煩躁發作有時者、譫語、喘冒不能卧者、獨語如見鬼狀、微喘直視等癥狀。魄門為五臟使,糟粕不能久藏。在正常生理情況下,大腸能及時從魄門排不潔之物於體外,不致久存,以利腸胃之正常運化轉輸,以保神志之安謐和清明。  身為相傅之官的肺,還具有治節百官的權利。治節百官即肺朝百脈,肺執掌著人體能量分配的大權,是人體文官經濟管理體系的最高行政長官。肺臟如果出現問題,形成病變,人體的經濟管理體系就會陷入混亂,這和朝綱失紀、民不聊生的社會亂象相似。在這種情況下,人體就會自動、被迫地啟動腎的先天能量庫進行能量透支。腎乃作強之官,技巧出焉。腎的元氣是人體力量的源泉,腎氣充足的人總是感覺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大腦也很聰明,這是因為腎主骨生髓的原因,老年人容易健忘、痴呆,是由於腎氣衰弱造成的。少年心事當拿雲,少年者皆有凌雲壯志,是因為腎藏志,是腎氣充足的自然表現。初生牛犢不怕虎,同樣是由於腎氣充足。腎主恐,腎氣足就不會產生恐懼的感覺。判斷一個人腎氣是否虛弱,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觀察他的頭髮:腎藏精,其華在發,腎氣衰,發脫落,發早白。  腎和膀胱相表裡,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唐朝王冰注曰:位當孤府,故謂都官。居下內空,故藏津液。若得氣海之氣施化,則溲便注泄;氣海之氣不及,則閉隱不通,故曰氣化則能出矣。靈樞經曰:腎上連肺,故將兩藏,膀胱是孤府。則此之謂也。明朝張介賓在其所著類經的十二官中解釋道:膀胱位居最下,三焦水液所歸,是同都會之地,故曰州都之官,津液藏焉。膀胱有下口而無上口,津液之入者為水,水之化者由氣,有化而入,而後有出,是謂氣化則能出矣。現代則把膀胱經看作是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主要指得是水濁。尿急、尿頻、尿痛、尿不盡等這些癥狀,日常往往被當作膀胱炎或前列腺炎治療,其實大多是氣化不足造成的:若得氣海之氣施化,則溲便注泄;氣海之氣不及,則閉隱不通,故曰氣化則能出矣。氣海之氣指的是肺部的宗氣,主要來源則是脾胃的水谷精微。  補腎是社會上一個經久不衰的熱門話題,鹿茸、紫河車、淫羊藿、龜板、地皇、何首烏等等,補腎大都是在罕見的吃貨上面做文章。其實大可不必如此,過分沉迷於此即是疾病文化的一種。這些東西即便真能補腎,但如果經絡不通皆是枉然。有時可能不僅起不到應有的功效,反而會出現副作用。這就像羽毛球愛好者想要提高水平,正道只能是在技戰術上下功夫,而不是把心思花在尋找一副與眾不同的球拍上面。武林至尊寶刀屠龍,倚天不出誰與爭鋒?問題是真給你一把屠龍刀、倚天劍,別說舞動,你能不能舉起來都是問題。攢拳怒目增力氣,兩手攀足固腎腰。導引術八段錦中對腎真是情有獨鍾,八個動作中有兩個就專門給了腎。攢拳即通過握固來鍛煉腎的元氣,怒目可調理肝氣;兩手攀足重點在於疏通膀胱經。再輔之以散步、慢跑、爬山等能出汗的有氧運動。經絡通暢之後,就是舔口鹽巴都補腎。儒家六經之一尚書的說命下中有這樣一句話:若作和羹,爾惟鹽梅,這是商王武丁在任命傅說為宰相時說的話。鹽是鹹的,梅子是酸的,要把這兩種味道調和到一起,讓人吃起來口感不錯,那就需要下點功夫才行。五味中咸入腎,酸入肝,鹽梅絕對是補腎益肝的佳品。  肝者,將軍之官,謀略出焉。肝是人體軍事武裝力量的統帥,其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統領京畿衛戍部隊,保護心君的安全;二是指揮調度三軍,平定諸亂。黃帝內經中說: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腎藏精,心藏神,調節人體精神的通道就是肝。中醫認為,人的精神活動除由心所主外,還與肝的疏泄功能有關。肝的這一功能正常,人體就能較好地協調自身的精神、情志活動,表現為精神愉快、心情舒暢、理智靈敏;疏泄不及,則表現為精神抑鬱、多愁善慮、沉悶欲哭、噯氣太息、胸脅脹悶等;疏泄太過,則表現為興奮狀態,如煩躁易怒、頭暈脹痛、失眠多夢等。素問的六節臟象論中說: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唐代王冰注云:夫人之運動者,皆筋力之所為也,肝主筋其神魂,故曰肝為罷極之本,魂之居也。說文解字中:罷,遣有罪也。本義為遣散罪行,罷的本義是遣散之義,由此可引申為解除、消除等義。罷極的極是窮極的意思,可引申為困也、病也、疲也。罷極即祛除疾病、消除疲勞之意。罷極之本還有另外一種意思,就是透支體力的極限是肝,以不傷肝氣為原則。凡十一臟,取決於膽也。而肝與膽相表裡,子時膽的先天一陽來複,受肝魂統攝。肝者,罷極之本,正是說明肝是人體最高軍事統帥,在人體與疾病的戰爭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肝在人體當中的重要功能是一個過濾和藏血的過程,肝主藏血。其機理如內經的五臟生成篇中所說:故人卧,血歸於肝,目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肝開竅於目,肝魂白天在目,夜晚歸肝。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肝氣不舒、鬱結,極易夜夢頻發,嚴重的會出現夢遊。人常說閉目養神,其實是養肝。眼睛的開閉是調節肝工作節奏快慢的閥門,閉住眼後,肝就處於休養生息狀態,會過濾出新鮮的血液供心神使用。  飲酒無度和長期熬夜是現代肝病患者越來越多的主要原因。煙酒,奇物也。尤其是酒,表面看是水,點著了卻是火。酒是五穀的精華,可主生髮之氣。適量飲酒可以活血化瘀,對人體大有裨益。所以孔子儒家在飲食文化的十二個細分原則中說:唯酒無量,不及亂。喝酒沒有限量,以不醉為標準。酒文化和夜生活文化是現代社會的流行元素,和流行性感冒一樣泛濫成災,最容易傷肝的解毒功能和罷極之本。值得指出的是,肝的奇特之處還在於肝經直接繞生殖器而循行。很多的性功能患者有時可能是因為肝出了問題而不是腎,一味補腎的結果最終可能會使腎真得出了問題。肝病的傳變具有一定的規律,它會隨著元氣的逐漸虛弱而惡化。一般肝病的發展過程是先得乙肝,然後傳變為肝硬化,再是肝腹水,最後是肝癌。肝病的治療首先要疏通肝經和膽經的通道,肝膽相照,膽經的堵塞會使肝氣不能正常宣洩。長期的肝膽氣鬱會造成肝中毒,使人體失去解毒能力,體內三濁滋生,百病叢生。  從感冒到脾胃疾病,肺和大腸疾病,心包和三焦疾病,再到腎和膀胱疾病,肝膽疾病,可以說,人體任何一個部位出了問題,都會使 人的心氣不順。心作為君主之官,是不受邪氣的。心有邪氣,會拿與之相表裡的小腸出氣,小腸受氣多了,會出現問題。所以,小到感冒,大到各種臟腑疾病,都可能是導致小腸功能不正常的誘因,廣義上可以歸納到未病的範疇。脾胃巳病直接源自於小腸未病,因小腸的主要功能就是受盛化物和泌別清濁,它在人體對食物的加工處理環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吸收不好首先問小腸,其次才是脾。食物進入胃裡,經過小腸的二次加工,五味再由脾的運化入五臟。脾氣不好,肺氣、心包氣、腎氣、肝氣等臟氣就會隨之變壞。臟與腑通過經絡聯繫,互為表裡,臟器不好就會使相對應的腑氣也出現問題。這就是臟腑之氣和經絡之氣的病變傳導。病由心生,自脾開始。受五行生剋規律制約,在臟腑、經絡之間順逆傳導。如果傳導至小腸,致使小腸經的經絡堵塞,則未病成。未病若成,心的邪氣便無從宣洩,心病則成。而這一切正是外邪入侵人體的行軍路線和軍事目標,所以,醫理聖典黃帝內經本著大道至簡、化繁為簡的原則,從祛病健身的實戰出發,把人體百病歸納為簡單的三種病:脾胃巳病、未病和心病。  黃帝內經關於聖人不治巳病,治未病的醫理,是老子在道德經中所闡述的無敵之師之道在人體醫療當中的具體運用。老子在道德經中說:用兵有言曰:吾不敢為主而為客,吾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執無兵,乃無敵矣。禍莫大於無敵,無敵近亡吾寶矣。故稱兵相若,則哀者勝。夫兵者,詭道也。在人體與外邪之間的戰爭中,人不能被外邪牽著鼻子走,要把戰爭的主動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裡。聖人不治巳病,治未病正是道家以弱勝強的軍事思想的具體運用。敵從巳來,我從未去,此乃吾不敢為主而為客,吾不敢進寸而退尺。敵從巳來,無非是搶我軍糧、斷我糧道;我從未去,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未火生巳土,我從未去即是斷敵之糧道。你扔你的原子彈,我打我的手榴彈。手榴彈的威力固然無法與原子彈的威力相提並論,但是如果打蛇打到七寸上,效果是一樣的。如同運動場上的較量一樣,勝負的關鍵之處在於哪一方能牢牢地控制住比賽的節奏。打亂對手的賽前部署和技戰術準備,逼迫對手按照自己熟悉的打法比賽,而不被對手影響,掉進對手擅長的套路里去。敵從巳來,我從未去,驕兵之計也。吾不敢為主而為客,吾不敢進寸而退尺: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敵從巳來,我從巳去,貌似勇敢實則無謀,是莽夫舉動。看似主動,其實被動,是被外邪牽著鼻子在走。這就像大戰風車的堂吉柯德,不明風車轉動的原因,正如拜倫所說:堂吉柯德是一個令人傷感的故事,它越是令人發笑,則越使人感到難過。


推薦閱讀:

省中醫名醫教路|說說體檢那些事兒:尿酸高怎麼破?
【說說歷史上的那個小人】
男人,能跟你說說邏輯不?
說說太極拳的收勢
說說家鄉臨海歷史

TAG:說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