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重溫中國1993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初期,經濟一直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1991年的經濟增長率為8%,1992年為13.2%,1993年為13.4%,1994年為11%,工業總產值達到42572.7億元。但是,1994年的通貨膨脹率也是歷史上最高的:全國商品零售物價指數漲幅高達27.1%,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高達24.1%。【贇註:這些統計數字不太準確,後來被修正了,1991年的真實經濟增長率為9.2%,1992年為14.2%,1993年為14%,1994年為13.1%,極度不正常吧?見下圖】

  從貨幣投放量來看,我國1994年的貨幣投放並未超過經濟增長所需要的數量。全年國家銀行貸款餘額為31602.9億元,比上年增長19.5%,1994年末市場貨幣流通量約為7270億元,比上年增長24%,與年工業總產值增長率21.35%的增幅相差不太大。但是,1992年流通中的貨幣量比上年增加了36.4%,1993年則增加了35.3%,兩年的增長率均高於經濟增長與物價上漲幅度之和。它們累積起來的影響滯後到1994年,最終導致零售物價和居民生活費用的上漲。

  另外,當時正值我國價格改革邁出一大步之際,主要農產品收購價格和石油、煤炭等生產資料價格有明顯提高。這本是對計劃經濟中不合理定價方式的調整,但在客觀上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成本。隨後,中央又出台了稅制改革和匯率並軌,以及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改革,企業也進行了工資套改,這些都加重了各種企業的成本負擔,最終造成物價上漲。

  從投資需求看,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也開始呈現明顯的膨脹。1985年,全社會的固定資產投資為2543億元,1990年增至4451億元,1993年猛增至11829億元,1994年竟達16000億元。就固定資產投資率來說,1993年已高達39.7%,1994年增速雖略有回落,但也仍然高達36.5%。投資結構本身也不夠合理,這主要表現是:農業投入連年下降,工業的投入則猛增;高速增長的工業投入有與消費需求脫節之處,一些產品超過了市場需求(市場容量),造成生產能力過剩,其中尤以耐用品為突出。其中,汽車的生產能力過剩量達3/4,冰箱達2/3,彩色電視達1/2,空調達1/2,洗衣機達1/3,棉毛紡達1/3。生產過剩的結果必然是商業庫存迅速增加。1984年,我國的商業庫存僅為2000億元,1990年突破了6000億元。與此同時,國有企業虧損嚴重,到1994年末虧損面已超過40%。由於企業虧損過多,財政收入減少,支出大增,導致赤字。全國財政赤字硬預算1988年為78.55億元,1994年為700億元;軟預算赤字1988年為349億元,1993年突破了1000億元。由於財政赤字越來越嚴重,政府不是向銀行大量透支,就是大量發行國債,無論怎樣做,都會促成大量的貨幣發行,引發通貨膨脹。

  案例分析:  關於通貨膨脹的原因,經濟學理論上一直未有定論。從短期分析的角度看,主要有需求拉動、成本推動和結構性原因三個方面;從長期分析的角度看,學術界一般認為,通貨膨脹的原因在於貨幣量的增加:當中央銀行大量供給貨幣時,貨幣的價值迅速下降,引起物價水平上升;而長期的貨幣增長又會引起持續的通貨膨脹。

  具體到中國1993-1994年代初通貨膨脹的成因,已有的解釋主要有以下幾種。  1.成本推動說  這種觀點認為,正是由於案例中提到的各種因素加重了企業的成本負擔,造成商品價格的上漲。換言之,中國20世紀90年代的通貨膨脹是由於成本推動所導致的,即由農產品和生產資料價格上漲以及工資成本提高等引起的商品價格提高在先,貨幣追逐商品在後。

  實際上,在總需求一定或貨幣供給量不變的情況下,單一成本推動的價格上漲所引起的連鎖反應,會經過一系列的比價調整而結束,一般不會引起整個價格水平的持續上漲。而全面的成本上升只有在總需求水平不斷大於實際總供給能力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出現。

  2.貨幣供給過量說  這一觀點的基本出發點是,中國在20世紀90年代的通貨膨脹是因為貨幣供給量超過需求量引起的。由於中國經濟內部存在著自發的投資衝動傾向,價格水平不斷地受到向上的壓力,就會導致價格上漲和通貨膨脹。在通脹過程中,成本上升和價格上漲一方面使企業收人和財政收入膨脹,而膨脹起來的收入又被通脹吞噬掉,使企業下一輪生產出現支付困難;另一方面,由於預期的作用,價格上升不僅不會降低需求,反而會刺激需求。二者結合在一起,就會使本期貨幣供給不足,這時如果增加貨幣供應,就會加劇通貨膨脹。  這一分析可以說基本上抓住了通脹的實質,並揭示了通脹形成的基本過程。

  3.價格衝擊說  價格衝擊表現為一種或數種投人品的價格突然大幅上升,引起相關產品價格上升,從而形成價格總水平的上升,如石油危機時的情況。如案例中所述,1994年我國農副產品和部分資源性產品價格上調,匯率調整以及稅制改革引起價外稅等,形成了價格衝擊型通貨膨脹。

  在西方經濟學中,價格衝擊一般表現為非體制性的外部因素,而在中國,價格衝擊具有長期的內生的體制性特徵,並且會周期性地出現,形成中國經濟中通貨膨脹——經濟緊縮的周期性循環的基礎。這是由漸進式改革的方式決定的。因為在漸進式改革中,首先放開的是供給價格彈性較高的產品,如工業製成品;繼續受控制的產品的共同特徵是:供給價格彈性較低,如農產品、基礎原材料和礦產品。實際上,這是將計劃體制下長期形成的不合理的價格體系進行調整所產生的價格衝擊分解為多次,並使供給價格彈性高的產品侵蝕彈性低的產品價格上升的利益。這一方面使受控產品生產者的利益受損,比較勞動生產率降低;另一方面,政府對受控產品價格的調整往往到問題嚴重時方才作出反應。這就形成了中國物價水平上升的長期壓力。

  4.綜合現象說  在堅持這一觀點的學者看來,通貨膨脹是一種經濟綜合症,主要癥狀有:一般價格水平公開或隱蔽上升,貨幣增長快於國民收入增長,總需求大於總給,經濟過熱等。其具體成因和發展過程是:在微觀上,產權模糊、利益主體多元化和企業效益差,促成了初次分配中輕消費重積累的傾向和需求膨脹的局面;在宏觀上,財政收入的相對減少,為增加基礎設部門投資而不得不搞赤字財政,當借債不能彌補時就向銀行透支;銀行為保證經濟增長而向企業貸款,當貸款大於存款時就靠增發通貨來彌補,這就使通脹變成現實。

  另外,還有外資流入說。這種觀點將20世紀90年代的通貨膨脹歸結於隨著1994年我國的匯率並軌和較大幅度貶值而出現的外資的大量流入和外匯儲備大量增加。外資的大量流入一方面通過外匯儲備的增加直接推動通貨膨脹,另一方面通過人民幣國內配套間接增大通脹壓力。這主要是由我國現行的特殊貨幣供給體制不是負債約束資產、而是資產倒逼負債增長,不是現金髮放決定貸款貨幣、而是現金跟著貸款走,地方銀行發放貸款創造貨幣在前、中央銀行加印現鈔在後,因而是由地方銀行自主增發貸款形成的「基層推動型通貨膨脹」。

  顯然,上述幾種觀點並非處於完全對立,而是相互補充的。它們分別從各不相同的獨特角度,解釋了造成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通貨膨脹的某一方面的原因。  總體上,通貨膨脹是一種十分複雜的經濟現象,任何一種解釋都不可能窮盡所有的方面。每一種具體條件下出現的通貨膨脹,其成因和機理都不完全相同,所以分析時需要將各種理論成因綜合考慮。(百度文庫)

1991年至2012年近22年中國GDP增速:

相關閱讀:《人民幣廢紙化:M2破百萬億,60年增近萬倍,是赤裸裸的搶劫》

推薦閱讀:

場爺說一周:重磅新車都往北京車展扎堆?你太高看中國汽車市場了
有一種中國風叫「青春」
《中國搖錢古卜講義》總論篇(62)
中國男人最常見5虛,五種食補效果不錯呦~
《王的盛宴》:中國政治文化黑暗之源

TAG: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