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第90集 文字/mp3)凈空法師講於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

楞嚴經  (第九十集)  198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090

請掀開經本第六十一頁,倒數第四行。

【是故當知。見與色空俱無處所。即色與見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這幾句是總結眼色處無自性。所謂無處所者,就是指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沒有一定的住處,這是說它『無處所』。『二處虛妄』,實際上就是指它的體性也沒有,根塵識是相對而生的。這一段的意思是比較深一點,它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實相。眾生因為不能夠如實了知一切事理的實相,這就叫做起惑,佛法裡面講迷惑。因為迷,所以才有妄動,這才有造作,造作如果與理性相違背,在佛法的名詞就叫做業障,業是事業,也就是造作,所謂障是障礙了見性。佛法終極的目標就是見性,性是什麼?也就是宇宙人生的真實相。禪宗叫明心見性,《般若經》裡面常說諸法實相,《華嚴》裡面講一真法界,其實是同樣的境界,是一樣的意思,這是佛法修學終極求證的目標。佛在楞嚴會上這一大段經文,這是有相當之長,四科七大一共是五個段落。五個段落,前面我們曾經講過五陰六入,此地這是第三個段落講到十二處,後面還有兩大段就是十八界與七大。五個層次的說法,諸位要曉得它是說一樁事情,一樁事情為什麼要五次的來說?我們世間講是一而三、三而四,佛在此地是四而五,其目的是叫我們開悟。如果要是不悟,不要說是說五次,說五百次、五千次都不多!悟了以後就不必再說,如果再說那就叫累贅,所以終極的目標是叫我們開悟。

佛法的修學在期限上來講沒有長短,不是像我們世間修學它有期限,小學有六年、中學有六年、大學有四年,給你定上期限。佛法沒有期限,而是叫你開悟就是圓滿,如果沒悟,就是永久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開悟這就畢業了。有人很短的時間就開悟,有些人真正是三大阿僧祇劫還開不了悟,所以你要問學佛究竟要用多少時間,這沒有一定的。我們讀《六祖壇經》,六祖大師他大概不到兩個鐘點就開悟了,這是我們在中國歷史上所見到的最快的一位;其餘的我們看到是一年、二年、三年開悟的有,有幾個;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開悟的,這個人數就相當之多,在《禪宗語錄》、《高僧傳》裡面總有幾千人。一生不能開悟的,這個數量太多了,原因在什麼地方?原因實在說沒有找到門道。好像入門,他沒找到門,所以他沒有法子入門;如果你要是找到門,那就有入門的希望。

實際上門在什麼地方?門太多了,佛法裡面講無量法門,此地所說的四科七大一共就是二十五門。這二十五門是講的綱領,所以佛說這二十五門,第一門入不進去還有第二門,二門入不進去還有第三門,二十五門都入不進去,從頭再來,一遍一遍的薰修。諸位要是明白這個意思,你就曉得佛所說的一切法門並沒有重複也不雷同,但是它確是一個目標、一個方向。中下程度的人,在佛法裡面講根性,中下根性的人,往往我們要有相當長的時間來薰習、來陶練,而後才能夠找到門道、門徑、道路。學佛如果不懂這點意思,你讀佛經免不了就枯燥無味,尤其佛經比世間書籍難懂的地方就是它是意在言外,我們要從文字裡面去求它的意思就很難了。《楞嚴》稍微還好一點,為什麼?直接講理。諸位如果讀《華嚴》、讀《法華》,佛在裡面講許多的比喻,那真是字字句句都含著有很殊勝、微妙的意思,可是你要從文字以外去體會,字裡行間是很不容易體會到的,真正是弦外有音,奇特。

將來有因緣,也許今年下半年,我們星期三的時間可以能夠抽得出來,如果有這個時間的話我們來講《法華經》。這幾天講《法華經》大意,我看也有三、四十個人來聽,聽了也很有趣味,這是講大意,經文更有趣味,但是講經文要相當長的時間。諸位從這節經文裡面,這節是眼色處的總結,前面已經說明了,所以佛在此地做一個結論,告訴我們眼根與色塵的處所也是虛妄的,「二處虛妄」。為什麼?色性之體不可得,眼根之體也不可得,可見得它是無自性的,無自性就是沒有自體。有沒有這些事?有,這些事叫因緣生法。諸位要曉得,凡是因緣所生法它就沒有自體;換句話說,沒有自體就是虛妄的,不是實在的。所以我們了解這個真相,了解真相這就能夠得正知見,就是對於眼色處你有個正確的看法,不至於看錯了,我們佛法裡面常講的正知正見,這是非常難得的。知見不正,換句話說,就是所謂邪知邪見,是一種錯誤的知見。

諸位要曉得,佛法的修學,大家都知道有大小乘。小乘法就是偏重在事相上的修學,在事上的修學;大乘佛法重在知見,這是不相同的。小乘的目標是以定為主,雖然修慧,還是以定為主,小乘到阿羅漢果是最高地位,他所成就的是九次第定。大乘人修行是以開智慧為主,所以大乘講一切種智,它是以智為主,不是以定為主,縱然修定還是在慧,這是大小乘不相同的地方。唯有大乘人才能夠入佛知見,這是佛法裡面的究竟法,也就是像佛在《法華經》裡面講的,「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這個意思在此地。這些可以說是在佛法裡頭很重要的修學原則,這個地方也不例外,告訴我們這個兩處是相對而生的。由於一切眾生不曉得事實的真相,把我們眼根也執著認為是真的能見,你去問問:你能見,能見的是誰?能見是眼,哪一個人不執著眼能見?眼是不是真的能見?這裡頭很有問題,深入一追究,問題就出來了;如果不追究,含含糊糊的好像是有這麼回事情。色塵真的是我們所見嗎?真有這個東西嗎?這裡面有許多的問題。

從唯識上來說,我們眼見色,唯識是不講第一義,這講的是第二義,單單講見色,我們眼是不是真的見色?沒有。眼根就像照相機的鏡頭一樣,是把外面的色相照在裡面,由於眼識造成一個相、一個畫面,這個畫面跟外面的畫面完全一樣。諸位曉得,眼識是不分別的,我們讀唯識,曉得前五識也有相應的心所,更有相應的煩惱心所。實際上前五識哪裡會有相應的心所?唯識學裡頭說得很清楚,這些相應心所是被拐帶的,被第六識、第七識連帶而生,不像第六、第七的心所是直接的,前五識它的心所起作用是被牽連的。能夠分別一切色相是第六識,不是眼識,所以眼識只有了別,而沒有分別,分別色相的好醜、善惡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是不是分別我們外面色相?沒有。第六意識就好像現在的無線電傳播一樣,將眼識的畫面傳播到第六識,於是第六識又起了個相分。你們讀過唯識的就曉得,心心所都有四分,各有各的見分,各有各的相分。第六意識把畫面傳過去,貪心所這個畫面每個心所都接觸,但是哪個心所會跟它起作用,這個心所它的力量就特彆強,就是它貪愛了。貪愛,你們曉得,二十六個煩惱裡面貪心所貪愛,貪心所於是又從第六意識的畫面接收過去,它自己又造出一個畫面。你要是真正懂這個道理,與外面境界簡直不相干,簡直叫胡鬧!所以佛給我們說,迷惑顛倒。眼色處情形是這樣的,下面五處都是一樣,沒有一樣是例外。唯識說得精細,把這些詳細情形一樣一樣給我們仔細說明。但是在楞嚴會上,就不是那樣的細說,因為《楞嚴經》在佛法裡面它是一部相當高深也是重要的一部經典,它不是屬於初學的。譬如唯識裡面《百法明門》那是初學,在初學的時候已經把這些事情跟你講清楚,所以在這些經典裡頭不必要再那麼詳細的說明,一提大家都曉得。

這是叫我們認識見色聞聲以及心裡起種種感受,實際上這些情狀、過程是非常的複雜。這還沒有說到體性,如果說到體性完全是虛妄的,所以大經裡面常常把這些現象比作空花、比作燈上的圓影。《金剛經》上佛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是拿這個東西來做比喻。一切有為法是哪些?世出世間一切法可以說都是有為法。如果諸位要是讀百法,百法前面九十四種都是有為法,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應行法全是有為法。佛說有為法皆是夢幻泡影,不是實在的,何止二處虛妄,這九十四處統統是虛妄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我們要是執著因緣,因緣裡頭找不到;執著自然,自然裡頭也沒有,這是說明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但是諸位要曉得,虛妄之相從哪裡來的?是從真性當中來的。妄是依真起的,迷是依悟起的,正如同《起信論》裡面講不覺是依覺而起的,這要很細心去體會。因為妄是依真而起,所以就相上來說它是虛妄的,就性上來說它是真實的,所以在一乘教義裡面給我們講真妄不二、性相一如。如果對這個意思我們一下還不容易會通,實際上從夢幻泡影的比喻也能夠想得到。古人還有個比喻比較淺顯,容易體會,所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把金比作真性,把金器比作妄相。我們用黃金可以造成千成萬不相同的樣子,做出很多花樣來,花樣是隨時可以變化的,所以這些花樣是虛妄的,但是金是真實的。這個比喻沒有法子比到恰到好處,只能比個彷彿,希望從這個彷彿的意思,諸位能夠悟入實相。

說到性相不二,我們用唯識的話來講就很容易明了,見分、相分是同出於自證分,在此地我們講的色相是指相分,眼見是講見分,見相都是從自證分出生的,可見得見相同源,同是一體。經上常講理智一如,如如理與如如智是一不是二,所以才說明「本非因緣,非自然性」。佛在前面跟我們說過,在綱領上給我們提過「俱無處所」,這總綱上有這麼一句話,在此地又給我們說出「二處虛妄」,我們要從這些言語文字當中去體會妙真如性。佛這個說法,是用一種所謂烘雲托月的方法來顯示出來,言外有音,言外有意思我們要能夠體會,這個意思就是叫我們體會妙真如性。諸位再看下面第二段,第二段講的是耳聲處,我們的耳根,它起作用的對象是聲塵。

【阿難。汝更聽此祇陀園中。食辦擊鼓。眾集撞鐘。鐘鼓音聲前後相續。】

佛叫著阿難給他說,說法的前提都是眼前的境界。『祇陀園』,就是《金剛經》上所講的「祇樹給孤獨園」,佛在這個地方講過很多重要的經論,這個地方今天也是佛教的聖地。在當年佛在世的時候,可以說這個精舍是有相當的規模。因為跟佛在一起的這些常隨眾,就是常隨的學生,佛到哪裡他們就跟到那裡,都不散的,這些人在經典裡面所說的就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所以有這樣大的一個團體。可是在當時出家人的生活方式是乞食制度,所以精舍只是住宿、講經的地方。每天吃飯都要到舍衛大城去托缽,這在《楞嚴經》前面跟諸位講過,是托缽的制度。一直到今天,南洋小乘佛法依然是行托缽制度,日中一食,是行托缽制度。但是托缽,諸位要記住,絕不是在外面人家供養的飯,一面走著一面吃,不是的,那人家看這出家人也沒有威儀,人家也瞧不起。托著這一缽飯,還要回到精舍裡面來吃,不是一面走著一面吃。諸位想想,祇園精舍到舍衛大城,經典里說有三、四里的路程,這一個往返至少要一個小時,每天這樣的托缽。大眾在一塊吃的時候,『擊鼓』,一同進食,僧團裡面生活是有規律的。『眾集撞鐘』,集眾都是講經、上課的時候敲鐘。敲鐘是上課的信號,擊鼓是大家在一塊用齋的信號,就是吃午飯的信號。

我們曉得佛陀在世,他的事業就是教學,經裡面常說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所以佛教我們一定要把它搞清楚。諸位要是認為佛教是個宗教,那你是一開頭就錯了,這一錯就錯到底,佛教不是宗教。宗教有沒有?有,當時在印度九十六種外道,宗教是外道。佛教傳到中國來,我們中國人也沒有把它看作宗教。而我們今天一學佛,佛教是屬於宗教,所以你不能開悟,為什麼?一開頭你就錯了。佛教是什麼?你從佛教的宗旨上來說,它的宗旨是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所以佛陀在世的時候一生是教學,與我們中國孔子差不多,而只是說教學的內容方面有點差別,他的精神、他的方法可以說沒有差別,實在是最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教學的範圍侷限在一世,就是我們一生,始從胎教一直到老死,慎終追遠,這是孔子的教學。而佛的教學比這個範圍要大,佛法裡面所講的不止這一世,它講過去世、講未來世,我們可以說佛陀的教學是三世的教育,孔子的教學是一世的教育。他們兩個相同的、相通的所在很多很多,諸位如果細細的去觀察,你就能夠了解。這是我們首先要認識清楚,我們絕不是在這裡學宗教。因此任何宗教徒都可以學佛,學佛是接受教育,你不能說宗教徒就不接受教育,哪有這個話?沒有這個話。不接受教育怎麼能開智慧?這是我們首先要把它認識清楚的。

佛門裡面的一切設施,要拿今天的術語來說就是教具,教具是幫助教學的。佛的大殿就是當年的講堂,佛不在世了,我們還建大殿,我們塑一尊佛像供在當中,如同老師當年在世的時候一樣。佛像,我們把他當作神去看待那就錯了,大錯特錯。佛門裡面的稱呼,我們稱釋迦牟尼佛稱本師,自稱為三寶弟子。師、弟子,拿今天來講,就是老師、學生,所以我們跟佛的關係是師生的關係,這一定要搞清楚。我們對於佛像的禮拜,這是表示尊師重道,跟一般宗教徒拜神,意思完全不相同。宗教徒拜神是祈求著神賜福給他、祈求神保佑他,我們不是的,我們是對於老師的尊重,對於道業的重視,這是一層意思。第二層意思是見賢思齊,佛是個道德、學問、智慧都圓滿的人,這是我們的榜樣,他成佛了,有這樣大的成就,我們希望在這一生當中也要像他同樣有成就,這個意義很深!所以佛門裡麵塑造的佛菩薩形像,是教我們供養,不是教我們當神看待。佛法裡面沒有迷信,佛是聖人、菩薩是賢人,菩薩是我們早期的學長。像我們現在建孔廟,當中是大成至聖先師,就好比是佛陀;旁邊供的有七十二位賢人,那是菩薩、那是佛的弟子。我們今天也是佛的弟子,那我們是先後同一個老師,這是前後期的學長,我們跟菩薩是這樣的關係。

在我們中國所提倡的四大菩薩,這四大菩薩就代表佛法的四大綱領,好比一個大學四個學院一樣,這一個菩薩就代表著一個學院,就是這麼個意思。這四大菩薩教學的宗旨,地藏菩薩教我們尊師重道,教我們孝順父母;觀世音菩薩教我們慈悲一切,教我們要救度一切眾生;文殊菩薩教我們智慧;普賢菩薩教我們心行要平等、要普遍。這四大菩薩就代表大乘佛法的四大綱領,我們塑造這些菩薩的形像,無非就是啟發這個意思。我們見了地藏菩薩,就要曉得我要孝順父母、要尊敬師長;見到觀音菩薩,我要大慈大悲,一切眾生有苦有難的時候我們要盡心儘力去幫助他解決。這樣一來,你自己就是地藏、就是觀音、就是文殊普賢,修學圓滿就叫成佛。所以佛門裡麵塑造的這些形象是表法的,決定不是神像。但是在今天,確實一些宗教的思想混進佛門來,使佛門帶著有濃厚的宗教色彩。今天人家說佛教是宗教,我們也沒法子否認,為什麼?你看看一般寺廟它是宗教,它確實把佛菩薩當作神明去膜拜,向這些泥塑木雕的佛像去求福,這叫迷信。

佛法的本意是破迷開悟的,不是叫我們去迷信,所以佛法剛剛傳到中國來的時候,它所做的工作是教育工作、教學的工作。我們從歷史的淵源去看,佛教教學的機構稱為寺,今天寺廟連在一起,寺就是廟、廟就是寺,這是糟透了,廟是宗教,是跟鬼神打交道的場合那叫廟,寺本來是政府辦公的機關。諸位要是讀歷史你就明白,佛教是從漢朝時候傳到中國來,漢朝的制度,帝王直屬辦事的機關就叫做寺,直屬於皇帝的。我們中國確實自古以來,差不多就是君權與相權都分得很清楚,首相底下辦事的機關,好像現在行政院底下設的叫部,所以從前有六部,部的長官我們現在叫部長,從前叫尚書。直屬於皇帝辦事的機關叫寺,寺的長官叫卿,那個時候有九寺,所以有九卿。最初竺法蘭、摩騰這兩位尊者,我們中國皇帝派了特使把他們請到中國來,就是由鴻臚寺接待他們。鴻臚寺相當於現在的外交部,在過去辦外交,外交的權是歸皇帝的,宰相底下沒有外交部。所以鴻臚卿就是外交部長,由鴻臚寺來招待。

以後我們這個皇帝一高興了,不放他走,讓他們永久住在我們中國教學。外交部不能專門招待他們,怎麼辦?另外再建個一寺,於是皇帝底下九個寺就變成十個寺。這個寺的名字叫白馬寺。我們中國人厚道,白馬馱經像來,也不能忘掉牠,所以這個寺就起個名字叫白馬寺。於是摩騰、竺法蘭尊者就長住中國,這是佛教的起源。白馬寺辦的第一樁大事就是翻譯經典,就像我們現在國立編譯館一樣,翻譯經典、講解佛學、指導修行,做這個工作,純粹是教學的工作。從此以後國家就大量的譯經。所以它是學術,不是廟,與這些鬼神一絲毫的關係都沒有。很不幸的,現在的佛教可以說是完全變質了,佛教怎麼能不衰?看到今天好像佛教挺盛,實際上佛教衰到極處。為什麼?變質。它今天怎麼樣盛,它變成宗教了,已經不是學術。在從前佛教是學術,應當說是佛陀教育,這是對的,或者講佛陀的教學,也可以講得通,決定不是宗教。今天,你信什麼教?我信「佛教」,這無意當中自己就承認佛教是宗教,這就是講的在學佛一開頭就錯了,這一錯就錯到底。在這種情況之下,這個錯誤觀念之下,佛教怎麼能復興?今天就是連我們政府也疏忽,把寺跟廟聯合在一起稱。如果佛教徒要是覺悟的話,應該提出來抗議,為什麼?寺不是廟,性質完全不相同。

我們讀到這些經文很感慨,你看看當年佛教是什麼樣子?佛陀在世的時候每天是二時講經,這個二時是現在的八個小時。印度的時,計算的時間單位,它是一晝夜分六時,晝三時、夜三時。中國在過去是分為十二個時,子丑寅卯十二時,印度時比我們的時大一倍。我們現在用的時是西洋的時,所以我們稱為小時,小時是從哪來的?比我們中國時小。但是印度時比我們中國大,所以它的二時就是現在的八小時,就跟學校差不多,一天八小時講經。除這個之外,同學與同學之間還有互相討論,特別是印度人辯論的風氣很盛,所以我們三藏經典裡面有許多論藏,論藏是什麼?論藏都是些辯論的記錄。所以經多半是佛說的,論多半是菩薩說的,就是當時這些佛弟子,他們闡揚佛經典當中的義趣,互相在辯論,愈辯愈明白,使我們初學的人愈容易理解,等於說是小組討論會的記錄。

純粹是學術機構,我們學佛的人首先要認清這點。宗教你信也好、不信也好,沒有什麼大關係,教育一定要學。我們說一個人要是沒受過教育,大家聽到好像是種很可恥的話;接受高等教育,是非常榮耀的事情。宗教我們信不信,實在講沒有關係,那些鬼神,我們願意跟他往來就往來,不願意往來就不往來,在我們整個生活當中因為它不是必要的。可是教育這是必要的,特別是佛陀的教育,這是真正的智慧,是真實、究竟、徹底明達世出世間一切事理的真實相,所以它是智慧的教育、智慧的教學。我們可以說小乘佛法裡面還帶著有少許宗教的色彩,大乘佛法裡面決定沒有,特別是一乘法裡頭一絲毫宗教色彩都不帶,這就是在佛法教學過程當中愈是高級愈純。諸位要是把佛法的根本意思認識清楚,我們讀到經典,與那些宗教經典不相同,這是佛陀的教科書,你就可以把它看作教科書,不像一般宗教的經典。所以佛法是允許你討論的,允許你提出問題來辨別的,而不像其他的宗教裡面,某個問題不能解決,「神這樣說的,神說的就不能反對」。佛法不是如此,佛所說的你也可以提出問題來辯論,所以佛法的教學是民主的,它不專制,而且鼓勵辯論、鼓勵提問題。當年印度這種風氣非常之盛,我們玄奘大師就曾經開過一次著名的辯論大會。

這段文字,我們在前面一段看到,「色生眼見,眼生色相」,有這個句子。此地說「聲來耳邊,耳往聲處」,到底是聲入我們耳朵裡面來了,還是我們的耳識跑到聲音的所在那裡去了?這是佛講這一段意思的時候先給我們立的前提。

【於意云何。此等為是聲來耳邊。耳往聲處。】

『耳』是說耳識,『聲』是講聲塵。這個現象確實是有,我們也一天到晚來聞聲,在講堂我在這裡說、你們在那裡聽,你們有沒有想到,是你的耳識到我音聲這裡來的,還是我的音聲跑到你的耳朵進去了?仔細一研究,處處都是問題,把這些問題都搞清楚了,你智慧才開。如果一天到晚懵懵懂懂,我什麼問題也沒有,你就永遠開不了智慧。佛門常說「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你不疑就不悟。宗教不許你懷疑,佛法是希望你懷疑,你不疑就不能追根究柢,事情就搞不清楚,事實的真相你就不能夠通達。所以講經,我再給諸位說,如果佛陀當年講經像我們這個講法,你們想一想,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能講幾部經?我們今天所翻譯的經典,釋迦牟尼佛當年那些經典大概十分之一都不到。

我們現在在這裡講經是註解,註解裡頭再註解。佛當年講經就是經文,你現在照這個經文念,就是佛當年所講,一天講八個小時。真有那麼多人來記錄,記錄成這樣豐富的著作,我們講古今中外哪個人的著作有釋迦牟尼佛的多?我們今天講的這是註解之註解,這個講法對大家有沒有好處?給諸位說,只能夠說對初學有點幫助,實際上教學上來講,這是錯誤的。所以今天講經,那真是過去李老師所講的,只是宣傳而已,不是教學。教學不是這個講法,教學是講綱領來討論問題,每一章、每一節裡面我們提出問題來辯論,這才是教學。不是一句一句給你講解,不是一個字一個字講的,那要費多少時間!所以教學,是老師教學生學,教給他方法、教給他原則,叫他去學,老師在旁邊看著。諸位要是讀《學記》,你也會了解,《學記》裡面所講的教學,老師很輕鬆,學生很苦。

譬如你要是學《楞嚴經》,我們指定在這星期一個半小時的這堂課當中,我們研究的科目是十二處。十二處裡面一共有六節經文,這一個半小時我們的進度就是這個科目,經文你自己去念,再提供你幾種註解去研究。到了課堂裡面,學生先把這一科的經文大意要說出來,宗旨要說出來,然後再提出問題來研究討論。老師做什麼事情?老師充其量到最後給學生們做個結論、做個講評,這一堂課就結束了。學習的人至少在這一個科目、這一節經文,他要用一個禮拜的時間去預備,去找參考資料,這樣的學習才能夠收到真實的利益。聽講,老師不負責任的,這叫講學,講學老師辛苦,學生很安逸,坐在那裡不動,愛聽就聽,不愛聽也可以打打瞌睡、也可以打打妄想,學生很舒服。教學的時候老師很輕鬆、很舒服,老師也可以在底下打打瞌睡,學生苦!如果學生學習,完全路子都很正確、沒有錯,老師再點點頭,可以了,他的一堂課就說三個字「可以了」,就行了。要是哪個地方還不行的,老師指導指導,講幾句話批評批評,叫你們改正過來就行,教學輕鬆。

佛在此地提出問題來,像這些地方我們得常常想一想,如果我們要是作老師、作佛的地位,我們來教學生,我們會不會想到這個問題?我們要是跟人家講十二處,講到耳聲處,我們能不能想得出提這個題目來研究討論?這就要看智慧。你在《楞嚴經》里處處去看,他提出這個問題確實不是普通人能夠想像得到的,佛提出來的問題,阿難所提出來的問題,都非常的巧妙。譬如前面講的七處征心,心在哪個地方?阿難能想到七個地方,我們有沒有辦法想到七個地方?我們如果問,心在哪裡?「心在這裡」,我們想不到七個地方,他能想到七個地方,不簡單!我們今天看起經來好像很容易,你仔細想一想,人家提出這個問題,不簡單,而佛解答得更妙。從這一問一答,自己要會到自己心裏面來,如果當時我是佛,或者我是阿難,我們怎麼應付?我們是怎麼個狀況?再看看別人,不能不佩服。這一段意思與前面一節的格局是相同的,前面一節你要是明白,這一節看起來就很輕鬆,經文一念意思就曉得。

耳識對著鐘鼓的音聲,假如我們的耳識果然是跑到鐘鼓,這兩種聲音佛舉的例子都很巧妙,一個是敲鐘,一個是擊鼓。如果是同時又有鍾、又有鼓,我們的耳識,如果說跑到鐘的那個地方去,鐘聲聽到了,鼓那個地方沒有耳識,那裡敲鼓就不應該聽到;如果說耳識說跑到敲鼓的地方,那敲鐘你不應該聽到。或者你又起了個念頭,「我有兩個耳朵,一個跑到鍾那裡去、一個跑到鼓那裡去,我兩邊都聽到」,這也可以試驗,你把耳朵塞一個,用一個耳朵來聽,鐘鼓都聽到了,你這一個耳朵到底跑到哪裡去?這就說明什麼?你耳識聞聲塵,決定不是耳跑到聲那裡去,這個前提不能成立。再看第二個,是不是聲跑到我們耳裡面來?聲如果跑到我們的耳裡面來,也有過失。聲如果到我們的耳來,跟我們同時站在一起的人,入了我的耳,就不應該入他的耳,為什麼別人也能聞到音聲?今天學術可以說比以往要進步得多,我們可以從物理上來探討。但是佛法在此地不是給你講物理,是跟你講心理,它是叫你覺妄,唯有覺妄之後才能夠證真。

所以聲塵生滅,動靜皆空,聲塵不到耳根,耳根也不往聲處;換句話說,彼此沒有往來,這是事實的真相。了解真實相,你才曉得心境寂滅了不可知、了不可得。可是我們現在畢竟是聞聲,而且是同時俱聞,所謂十方齊擊鼓,我們在一個處所全都能夠聽得到。能聞與所聞,這究竟是一回什麼事情?既然沒有出處,彼此不相到,所以佛在經典裡面給我們講,當處湛然,心境俱寂。而我們今天在彼此不相到的處所起了妄想,麻煩在這個地方;換句話說,都不是真實的。為什麼?我們要是以唯識學來說,大家就更容易了解這個境界,我們今天能聞的是耳識、五俱起意識。五俱起,《起信論》里說得很清楚,阿賴耶的三細相三種、第七識、第六識,這五種,與耳識共同起作用。但是諸位要曉得,這是有為法,不是真實的;真實的境界是彼此不相到。有為法正是本經裡面所說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才是真實。諸位就是從物理學上來研究,研究到最高的,一定會發現到這個真相,就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

更深一層來說,那就是即聞即幻,即幻即性。所以在經典裡面才說性音真空、真空性音,在這個境界裡面跟誰來往!可是我們世間人迷了真實相,這個真實相的境界確實有相當的深度。這個經要是乍從此地中間來聽,不太容易懂;如果從前面一直聽下來,那要好多了,因為有許多道理前面都說過。我們凡夫迷失了真相,可以說在音聲門頭錯過了!幾個人能像觀世音菩薩,「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真正善於用耳根當中聞性的是觀音第一;換句話說,他會聽,他一聽音聲就開悟了。我們聽音聲,迷在音聲里,迷而不悟;人家會聽的,一聽就開悟,是悟而不迷,這個不一樣。所以學佛的人在此地要用心,我們迷在哪裡?我們錯在哪裡?觀世音菩薩他對在什麼地方?把自己的病根找到,障礙找到,消除病根障礙,我們就跟觀世音菩薩沒有兩樣,我們也會聽了。

這些事情絕不是說經典裡面說,我們沒有見過這個人,實際上在我們中國古代高僧大德裡面,像這樣的人真是不在少數。禪宗六祖這是頂頂大名,是我們中國人,一提起來哪個不曉得!六祖的耳根就會聽,他一聽就開悟。所以他見五祖的時候,第一次見面跟五祖說,惠能心中常生智慧。這個話是真的,為什麼?他見色聞聲都生智慧、都長智慧,他不迷,智慧就是覺。我們今天見色聞聲都生煩惱,為什麼?我們迷,不覺。煩惱是從迷裡面生,智慧是從覺悟裡面生的,覺而不迷他就常生智慧,我們今天是迷而不覺所以常生煩惱,這不相同。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推薦閱讀:

法國電影《岳父岳母真難當》裡面那些梗誰能解釋下么?
凈空法師:華嚴經講述菁華(第65集)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
凈空法師:華嚴經講述菁華(第74集)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
為什麼我妹妹(7歲)不看小馬寶莉?但我喜歡?(?ω?)?

TAG:台灣 | 文化 | 圖書館 | 凈空法師 | 文字 | 法師 | 多元文化 | 儒釋道 | 楞嚴經 | 凈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