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法初識(一) 明證法師

佛法初識(一)明證法師開經偈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阿彌陀佛!

南無:讀作「拿摩」,皈依的意思。皈依就是把佛法僧三寶作為唯一的依靠,因為只有三寶才能引導我們真正解脫和成佛。

偈:讀作「記」,也叫頌,或偈頌,是一種類似於詩的體裁,一般四句為一偈,每句字數固定,但有四字、五字、六字、七字不等。

開經偈:

是誦經講法之前,講聼之人共同要誦的一個偈子,傳説是武則天所作,即: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無上:大乘佛法是成佛的方法,其他任何世間法、外道法乃至佛法中的聲聞法、緣覺法都不能與其等同,更不能超越其上,故曰無上法。

甚深:大乘佛法浩瀚無量,博大精深,如無邊、無底,深廣皆不可測量之大海,凡夫、外道,聲聞、緣覺皆無法測度,甚深極甚深,故曰甚深法。

微妙:大乘成佛之法極其微細、精妙,是第八識所含藏之一切功能的智慧,是釋迦牟尼佛成佛的體驗,從佛祖心中自然流出,揭示宇宙人生的全部奧秘,都是可以實證之法,眾生依此修行,亦皆可成佛。

第八識所含藏之法種無量無邊而無比微細、精妙,故證得一切種子而成佛時,所得之智慧與功德亦相應地無比廣大、微細、精妙。故大乘佛法才可以依一切種智之實證而得被稱之為微妙法。【周慧門建議】

阿彌陀佛

阿:無。彌陀:量。佛:覺。阿彌陀:無量。阿彌陀佛:無量覺。阿彌陀佛原是一國王,捨王位出家修行曰法藏比丘,發四十八大願累劫勤修終於成佛,眾生只要有信、願、行,皆必蒙阿彌陀佛接引,往生極樂世界隨其修行,直至成佛。阿彌陀佛有另外兩個名號:無量光佛、無量壽佛。佛菩薩的名號都是表法的。

無量光:

光:表空間,也表智慧。無量光:表宇宙之空間無量;也表一切衆生皆本來具有無量的智慧,而十方諸佛,皆已圓滿證得一切智慧。

無量壽:

壽:表時間,也表壽命。無量壽:表宇宙之時間無量;也表一切衆生皆本來具有無量的壽命,而十方諸佛,已經徹底斷除分段生死和變異生死,成就了最究竟圓滿的無量壽,永無生死,利益眾生無有窮盡。

眾生由於無明,由於妄想執著,由於業力,未能脫離分段生死,只知道極其有限的時空,被有限的時空所局限,本來的無量變成了有量;本具的無量智慧,也沒有能充分地開發利用。八地以上的菩薩雖然斷除了分段生死,但仍然有不可思議的變異生死。唯佛二死永亡。

二死:即分段生死和變異生死。

分段生死:即凡夫、外道、聲聞、緣覺以及七地以前菩薩的生死,因爲一念無明四住地煩惱還沒有斷盡;初地以上的菩薩雖然能「伏煩惱如阿羅漢」,但爲了保留身心,常隨佛學,故意留了一點點煩惱以潤來生,叫做「留惑潤生」。

變異生死:八地以上大菩薩的生死,因爲還沒有成佛,還沒有斷盡微細煩惱的種子隨眠和無始無明的隨眠,第八識中的種子還有生滅;但由於已經斷盡了一念無明四住地煩惱的現行及其種子,進入了無功用行的修道階段,不必起心動念,自動上求佛道,下化衆生,具大神通,隨衆生心而變現身土,自在應現於十方世界,所以也叫「不思議變異生死」。

釋迦牟尼

釋迦:能仁之義,指佛已獲得一切種智,能夠慈悲救度一切衆生。佛用聲聞菩提、緣覺菩提,救度衆生脫離六道輪回;用佛菩提,不但度衆生解脫,還可進一步引導衆生成佛。

佛法宣說二主要道:即解脫道和成佛之道。

牟尼:寂默之義,指佛已經徹底解脫一切粗細煩惱,也指真心之本體本來就無任何煩惱,本來不與任何煩惱相應,本不動搖,本自解脫。

經:即經典,本義是貫穿,經中所說之義理,一以貫之,無可改易。

關於空:

佛法所說的空,有兩種。一種叫空相,指世間的萬事萬物,由多種因緣和合而生,剎那變化,無有停止,最終必滅。一種叫空性,也叫真空,指能夠產生萬事萬物的總根源。真空才是真實的存在,真空含有無量德能,能夠產生萬事萬物,因此真空本身其實並不空。所以佛法所講的空和凡夫所說的、所想像的空是不同的。

凡夫所說的空,一是什麽也沒有。什麽也沒有的空,其實只是衆生的妄想,根本就不存在,那叫斷滅空;主張斷滅空的觀點叫斷滅論,正是佛法所批判的。

二是感覺不到,感覺不到就認爲空。如看到杯子裏沒有東西,就説是空杯子,看到房子裏沒有人,就說是空房子。其實杯子裏雖然沒東西,房子裏雖然沒有人,但還有空氣存在。當然,在世間法的範圍內,按照習慣,大家都能明白是什麽意思。可是把這種對空的理解用在佛法上,就會大錯而特錯。

凡夫、外道不但對佛法所說的「空」會誤解,對佛法所說的「有」,也會誤解。

佛法所說的有:

一叫假有,就是因緣和合所生的萬事萬物,因爲無常,不能長存,只存在一定的時間,而且還不斷變化,所以只是一個假相,只是這個假相不斷變化的一個過程,這個假相最終必然消失,所以只能叫「假有」。正如鏡中花、水中月、夢中境,不能說假相也不存在,但決定沒有任何真實性。

二叫妙有,妙有的第一個意思,指能生萬事萬物的總根源空性,祂才是一種真實的有,因爲祂能產生萬事萬物,能住持萬事萬物;其本身,其產生、住持萬法的功能作用等等,極其微妙,所以叫妙有;

妙有的第二個意思,祂所產生的萬事萬物,雖然有生有滅,但生生不已,無有窮盡,不會因爲生而增加,也不會因爲滅而減少。如一切衆生皆能成佛,從無始劫來,雖有無量衆生已經成佛,衆生界並不因此而減少,佛界也並不因此而增加。正如能量守恆,物質不滅一樣,十分微妙。從萬事萬物本是空性的顯現,本是空性的部分功能的角度來看,空性所生的萬事萬物,其實也是不生不滅的,也是妙有。

妙有的第三個意思,指無漏有爲法。空性所生、所顯的一切法,可分爲三種,即有漏有爲法、無漏有爲法和無漏無爲法。前二種是所生法,後一種是所顯法。無漏有爲法又有兩種。

一是第八識空性如來藏本具的有爲功能,雖然衆生「日用而不知」,但卻時時、處處、事事都在分明顯露,祂才是衆生身、口、意一切善、惡、無記業行的基礎和支持者,若沒有祂的微妙作用,衆生便不可能有任何作爲。

二是諸佛菩薩及修行者的清淨業行。從最常見的念佛,到諸佛菩薩的神通智慧,都有不可思議的微妙作用。如一生作惡多端之人,臨終前得遇善知識講述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懺悔業障,相信念佛法門,並發心願意到那裏去生活、修行,於阿彌陀佛名號,口中或心中能夠十念乃至只有一念,便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遲早能花開見佛悟無生,三不退畢竟成佛。此類妙行,非世間之有爲法,乃出世間之有爲法,亦屬妙有。

不論有漏有爲法還是無漏有爲法,皆是有爲法;既是有爲法,便一定生滅不停,亦如夢如幻。一切世間、出世間有爲之法的相是存在的,但只是有生有滅、變化不停的假相,「有」的存在是物質或精神暫時的聚合,當這種暫時的聚合分散時,「有」的假相就不見了,就成了所謂的「無」,然而在這個時候,「無」其實並不等於原來的「有」的完全消滅,只是又成了另外一種假相。如水被分解,原來的水不見了,變成了氫氣和氧氣;原來的衆生相不見了,通過修行,已經變成了佛相。

佛法不是醫學,但不離醫學,而超越醫學;佛法不是科學,但不離科學,而超越科學。佛法與各門學科的關係都如此,所以佛法不是世間法,但不離世間法,而超越世間法。世間的一切法,只是現象,而佛法,正是要爲衆生揭示一切現象背後的那個本質,是對現象和本質及其微妙關係的體證,是對一切現象中最根本的生命現象的最深廣、最真實的表述,是使一切生命能夠徹底解放,並發揮其最大潛能的方法,即是使一切衆生都能成佛的方法。

佛:佛是覺義,有覺悟、覺者、覺行圓滿三義。

覺悟:覺悟就是覺醒,真正從人生的大夢中徹底醒過來。正如夢中人認爲夢境一切真實,醒來才知道夢境都是虛假一樣,真醒悟的人,就知道世間的一切萬事萬物其實都只是假相,本質上並沒有任何實在性,都不能永久存在,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一種過程,只是一個名字;而名字,也還是一個假相,只是暫時使用的一個符號。但是,所有未醒的人都妄想抓住那些根本抓不住的假相,都在做白日夢,都在夢裏生活。所以,《金剛經》說:「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但覺悟,不僅是要覺悟世間萬法的虛假不實,還要進一步覺悟生命的實相。僅僅覺悟萬法不實是小乘法,可證解脫;進而覺悟生命實相是大乘法,則可成佛。

覺者:就是已經覺悟了的衆生。覺者有種種不同的層次。在解脫道,最初的覺者是分證解脫的初果須陀洹;在佛菩提道,最初的層次是證得真見道的七住明心的始覺菩薩,徹底圓滿覺悟了的衆生,就改名叫佛。

覺行圓滿:覺也是智慧之義,圓滿的智慧,即佛的智慧,叫一切種智,其包括阿羅漢、辟支佛的一切智及菩薩的道種智。行指修行,主要指福德和智慧兩方面,菩薩修行的法門主要是六波羅蜜,簡稱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修其前五度,是修福德,修最後一度,是修智慧。但六度的前五度,也是有般若貫穿的。般若,特指成佛的智慧,聲聞、緣覺的智慧只能叫做菩提。

最高的覺是佛的覺,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文的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其中阿:無。耨多羅:上。三:正。藐:等。菩提:覺。

三菩提:正覺,即正確的覺悟、正確的智慧,指小乘的聲聞菩提和緣覺菩提,即解脫的智慧。

三藐三菩提:正等正覺,即菩薩的覺悟與智慧,其覺悟當與佛的覺悟相等,只是還未圓滿。菩薩的覺悟與智慧,即道種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即佛的覺悟,最高、最廣、最深,無復其上者,故名無上,乃是最究竟圓滿的智慧,即一切種智。

覺的意思,在馬鳴菩薩的《大乘起信論》裏,還有三種説法,即本覺、始覺和不覺:

本覺:是凡夫、外道,乃至不囘小向大的聲聞、緣覺所不瞭解的「第八識」本身所具有的覺知,是本來就有的覺性,不靠修得,不離修得。

始覺:就是通過參禪找到了本覺,開始具有了對這個本覺的正確的認知和體證。禪就是本覺,參就是找,參禪就是找第八識,找到就叫破參,也叫開悟。開是開示,即佛為衆生開發演示佛之知見,悟是悟入,即衆生聽聞了佛法,依教奉行,如理作意,如法修行,悟入了佛之知見,開始與佛智相應。開了悟的菩薩就叫始覺菩薩。

不覺:沒有開悟的眾生所具有的覺知全部叫不覺,因為都僅建立在對夢幻泡影的不實妄想基礎之上,認假為真。

關於第八識:

第八識是根本心,也叫禪,本識、本覺、如來藏、異熟識、無垢識、阿賴耶識、本來面目、本地風光等等。斷除分段生死之前,即小乘的阿羅漢、辟支佛或大乘的七地滿心菩薩在證得有餘涅槃之前,其第八識都叫阿賴耶識。

阿賴耶,含藏之義,故阿賴耶識也叫含藏識,由於阿賴耶識含藏分段生死的種子過重而有此名。

小乘的阿羅漢、辟支佛或大乘七地滿心位以上的菩薩在證得有餘涅槃之後,由於已經滅除了分段生死的種子,所以第八識不能再叫阿賴耶識,只能叫作異熟識了。此名涵義較寬,其實也涵蓋阿賴耶識;因爲直到成佛以前,第八識中的種子都有異時而熟、異地而熟、變異而熟的特點。

異時而熟的意思是,衆生所造善業或惡業的種子,成熟的時間並不是同時,好比一棵果樹種下去,要幾年以後才能結果;衆生所造之善惡業,可能要幾個月以後、幾年以後,也可能要到下一世或者更多世以後,才漸漸由於因緣成熟而受報。

異地而熟的意思是,造業與受報不在同一地。衆生生存的環境共有三界九地。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九地即欲界一地,色界四地(初禪地、二禪地、三禪地、四禪地),無色界四地(空無邊処地、識無邊処地、無所有処地、非想非非想処地)。比如在欲界修得初禪,下一世可能得生初禪天,受報的時候已經不在欲界地了,而到了初禪地了。

變異而熟的意思是,因果很複雜,不但有異時、異地而熟的情況,還常常是變異而熟,比如人身造善業,卻得到了天身,人身造惡業,卻得到了畜生身、餓鬼身甚至地獄身。

問:爲什麽有時好人不得好報?或好心不得好報?

答:首先、人們對好人、好心的概念很模糊。好人的最低標準,應該是受持五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因爲真的能夠受持五戒是得人身的基本條件。因此世人所謂的好人、好心未必就真好。比如殺生,宰殺雞、鴨、魚、豬、牛、羊等,在世間人看來沒什麽,自己飼養,殺了吃肉,或招待客人,或賣掉,沒什麽過錯;但在佛教看來,卻都是大惡業;因爲只要犯了殺生一條,又不懂用懺悔、念佛等法去補救,就一定會失去人身,墮入三惡道而受報。再如好多人從事的職業,都違犯五戒的原則,諸如屠宰、打獵、捕魚、造殺生器具、造酒、賣酒等等,如此國法允許的合法的職業,自認為有理而造作的惡業,一生中不知有多少,所以,不懂修行的世間人,下一世能夠再得人身的機會極其稀少,佛說,得人身者如手中土,而失人身者則如大地土。

其次、一些修行人,其出發點無可非議,但由於入錯了門道,跟隨了「末法時期,邪師説法,如恆河沙」的邪師,跟著誹謗佛法僧三寶,或誹謗大乘了義正法,或誹謗講説正法的出家或在家的菩薩,把毀法當成護法,結果,一生勤苦,卻有意無意造下了大惡業,來世必入三惡道受報。

再次、一些人,或由於前世的善根,或由於得遇外道師,或由於某種特殊的原因等,有一點不太平常的小本事,或能知過去事,或能預知未來事,或能看到人的內臟及其病變,或能看見鬼怪神靈等等,就爲人卜兇問吉,趨利避禍,除病禳災等,全然不懂不該干預因果,時間一長,自己身上便發生種種怪事,其實是邪魅入心;不知驚醒,反以爲奇特,受人財物或尊敬,久之與鬼魅相應,一旦失去利用價值,鬼魅離身,羸弱昏聵,無能所為,死後必落鬼道。此事在《大佛頂首楞嚴經》裏有很詳細的描述。

佛地第八識中的種子,因爲已經全部成爲最極清淨的純善法種,不會再有任何變異,所以又改名叫無垢識。所以修行的全部過程,就是淨化第八識內染污種子的過程。怎樣轉化呢?就是要先找到本來清淨的、不生不滅的、一切衆生皆具的、與諸佛菩薩無二無別的第八識本體——如來藏;就是説要先開悟,然後再轉依這個清淨本識。只有找到,才談得到轉依;只有轉依,才談得到真實淨化種子,就是說,必先見道,方入修道,不能躐等。

第八識如來藏,有四遍,即遍一切時(過去、現在、未來)、遍一切地(九地)、遍一切処(十二処)、遍一切界(十八界)。加起來,其實就是遍一切時空,無所不在。爲什麽?因爲時空及時空中的一切萬法,本來就是第八識所出生、所住持的。

因此第八識如來藏,沒有開始,也永遠沒有消失的時候,甚至沒有一剎那中斷的時候,祂永遠年輕,永遠健康,無需看醫生,無需喫藥;祂靈明不昧,其了知的內涵(根身、器界、種子、七識心行等),恰恰是第六識所不了知的;在第六識中斷不行的五種情況(眠熟、悶絕、正死、無想定、滅受想定)下,祂都繼續工作,祂永遠不累、不睡、不吃、不喝;祂的智慧,祂的能力,是本具的,無需學習,也無須刻意保持,永遠不會丟失、也不會變異。只是由於眾生無明煩惱的覆蓋,使得祂的作用不能充分發揮出來,但祂的功能也從來也沒有失去,如明鏡蒙塵,一旦塵垢去除,便立即照天鍳地。

而第六識所了知的,在衆生位,也恰恰是第八識所不了知的。所以,顛倒夢想、生死煩惱的是第六識,第八識則沒有任何顛倒夢想,沒有任何生死煩惱,祂本來就解脫,本來就自在,本來就是天真佛。

但本來佛、天真佛還不是究竟佛、圓滿佛,因爲只是第八識的本體清淨而已,本體中還含有染污的種子。世間法、出世間法,從有漏、無漏(漏,是煩惱的異名)或有爲、無爲(爲是作用的意思,有爲就是有作用,無爲就是無作用)可以概括為三種法,即有漏有爲法,無漏有爲法和無漏無為法。

世間法都是有漏有爲法,後二者是出世間法。所以第八識中含藏的法種,大致也有三種:有漏有爲法種,無漏有爲法種,無漏無爲法種。(注意:既沒有「有漏無為法」,也沒有這樣的種子)

輔導梁武帝學佛的傅大士有首偈子說:「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起坐鎮相隨,語默同居止;纖毫不相離,如身影相似,欲識佛去處,只這語聲是。」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每個人、每位衆生都有一尊天真佛相隨,這就是我們的真心——第八識如來藏;平常人由於不知道這個真心,他們所說的真心,其實都是妄心。

我們生生世世,因真心而出生,我們的生命,因真心而存在。因爲有真心永不消失,我們才會有下一世;因爲有真心保存我們修行的種子,所以我們此世修行的任何功德利益,才都絕對不會喪失,才都功不唐捐。所以我們不必害怕生死,甚至不必害怕隔陰之謎,我們可以生生世世繼續不斷地學習,繼續不斷地修行,直至成佛。

有你的佛為你站崗,為你看護,累了,你可以儘管放心去睡覺,不必擔心醒不過來;有病,你可以儘管放心去做全麻手術,既可以無痛,也不用擔心醒不過來;修禪定,你也不必怕入了定出不來。你的天真佛,祂忠誠無比,永遠跟著你,絕不會離棄你,決不會背叛你。即使你死了,祂也不會拋棄你,祂一定會再出生一個你,但祂絕不是一般人所說的靈魂。你只是一世又一世「因緣」的聚和;有聚就有散,聚的時候叫生,散的時候叫死,然而祂卻不會死,生生世世,祂永存不滅。這個第八識真心、天真佛,在修行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名字,所以又叫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

除了無餘涅槃一種情況,永遠跟第八識在一起的還有意根第七識,因為除了佛地,第八識不能單獨工作,至少必須有意根或說第七識與之和合運作,方能在三界六道中出現,而現起種種神用。

我們的心,有無量無邊的功能作用,這些功能作用,潛伏在第八識中的時候,就叫做「種子」,種子是比喻的説法;種子活動、起作用的時候,就叫「現行」,也叫「業」。業,按其產生的處所分,有三種,即身業、口業、意業。按其性質分,也有三種,即善業、惡業、無記業。無記業是大量的,無記就是不能說是善,還是惡,無可記別。如我們平常的衣食住行,說寫讀看,眨眼呼吸等等。

關於第七識:

第七識名叫末那識,在十八界中,就是意根。

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

六根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六塵是: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

六識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此六識,以順序,眼識是第一識,耳識是第二識……意識是第六識。

注意:十八界中有第七識,叫末那識,即意根;但第八識不在十八界中,不被十八界所攝,祂是產生十八界的總根源。十八界都是可生可滅的法,而第八識是不生不滅的法。第七識唯有無餘涅槃一種情況可斷滅,但畢竟是可以斷滅的法,既然可斷滅,就並不是常住法。故唯有第八識是真正永恆不滅的常住法。第八識在七地滿心位以前都叫阿賴耶識,成佛以前都可叫異熟識,成佛後叫無垢識。

一心有八種不同的功能,以其功能的不同,分爲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識是識別、分別、了別、知道的意思。眼識了別色塵,耳識了別聲塵,鼻識了別香塵,舌識了別味塵,身識了別觸塵。

前五識只能各自了別與其相應的內塵的粗相,或叫總相。

意識了別內法塵,內法塵是內五塵上的影像,透過這些影像,意識既能了別五塵之粗相,也能了別其細相,或叫別相。祂不像前五識一樣能直接了別前五塵,但也正是因爲祂是透過五塵上所生的法塵來了別的,所以祂不但能了別全部五塵的總相,還能了別五塵的別相,了別其相互關係以及綜合效應。

末那識雖然也是透過五塵上所生的法塵來了別一切的,但祂的了別,既不同於前五識面對面地直接對五塵的總相進行了別,也不同於第六識能作精細的了別,而是另有特點。

末那識的特點主要有三:恆、審、思量。

恆,指第七識在大乘法中,由於菩薩雖證無餘涅槃,而絕不入無餘涅槃,所以,同第八識一樣,也恆常存在,無有滅時,無有間斷之時(但不能因此就說祂也是真心,因爲祂畢竟是可滅的,而第八識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滅的)。

審,指第七識雖能了別所有五塵上所生的法塵,但由於祂遍緣一切法,並只能和五別境心所的慧心所相應,而其慧單獨運作時極其羸劣,所以只能透過法塵了別五塵有無重大變化。但祂對意識所了別結果的審查,卻極其敏銳。當祂發現五塵有重大變化的時候,祂就會叫意識來幫祂進行具體的、細緻的、準確的了別,故亦能剎那剎那做深細微妙的審查。

思量,就是作主、做決定,這是第七識的一個重大功能,而且唯有第七識這個功能與「恆」、「審」俱在;因為第八識恆而不審,第六識審而不恆,而前五識不恆不審。衆生的每一個起心動念,每發出一個詞語,每一個大大小小的行爲動作,都要靠第八識中相應的種子現行才可以,而第八識中相應的種子要現行,就必須有一個發布命令者,因爲第八識是一個被動心體。

這其中,第六識是為第七識提供具體情報者,第七識是根據情報或業力發布命令者,而第八識,則是執行命令者。當然,有的時候,第七識並不一定依第六識所提供的情報作決定、發命令,而是依俱生我執的習氣來做決定、發命令的,所以才會有所謂理智與感情的衝突。理智,屬於第六識根據實際情況的清醒思維或判斷,而感情,則多屬累世形成的駕輕就熟的相對穩定的個人性格。

末那識恆與我見、我愛、我慢、我癡相應,故曰我執識。

阿賴耶識的了別內容恰恰與前六識相反,不了別內六塵,而透過五根的扶塵根直接現量了別外五塵,即根身、器界;祂還了別自身內含之所有種子和前七識的全部心行,因為祂永遠隨緣,成就一切,恰如其分兌現一切因果。

因爲初地菩薩見道位的修行已經圓滿,開始進入修道位,所以初地菩薩的知見和佛的知見一樣,叫「見與佛齊」。

菩薩修行成佛一共有五十二個位次,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共五十個位次,再加上等覺、妙覺兩個位次。

第三轉法輪的唯識經典,又把這五十二個位次分爲五位,即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究竟位。其中從初信到第五住,是資糧位;第六住位,是加行位;從第七住到初地的入地心(每一地又有入地心、住地心、滿地心之區別),是見道位。見道位又有兩種,即真見道、相見道。第七住,是真見道;從第八住到初地的入地心,是相見道。從初地的住地心到等覺,是修道位。妙覺,是究竟位。

三轉法輪和五時説法都是對釋迦牟尼佛説法內容或時間的劃分。

五時説法:

1、華嚴時:佛成道後,於最初二十一天,上天為大菩薩說《華嚴經》,總佛法之大成,度大菩薩,是為華嚴時。

2、阿含時:即在鹿野苑等処,於十二年中,説小乘四阿含經,度聲聞、緣覺乘人,是為阿含時。

3、般若時:繼阿含時後,度菩薩乘人,也為使小乘人囘小向大,於二十二年間,說諸部般若經,講大乘般若總相智和別相智,是為般若時。

4、方等時:方等經即是大乘經典的總稱,也叫方廣經。繼般若時後,於八年中,說《維摩經》、《勝鬘經》等唯識系列的經典,講大乘般若道種智和一切種智,是為方等時。

5、法華涅槃時:再後八年,說《法華經》,會三乘於唯一佛乘;將入滅時,於一日一夜,說《大涅槃經》,顯佛地究竟涅槃之常、樂、我、淨義,昭示一切衆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是為法華涅槃時。

三轉法輪:和三會説法類似,表示釋迦牟尼佛説法,有三個大的時期,所說佛法,有其不同的內容,不同的度化對象。

1、初轉法輪:也叫初會説法,以弘演聲聞、緣覺所修的出離三界生死的解脫道爲主,總名二乘菩提,所度部衆為聲聞部。

2、二轉法輪:也叫二會説法(二會也叫般若會),以弘演大乘般若中道、法界實相般若之總相智與別相智爲主,所度部衆為賢位菩薩(即十住、十行、十囘向)。

3、三轉法輪:也叫三會説法(第三會也叫方等會),以弘演大乘成佛之道爲主,即是方廣經所說諸地菩薩應修證之一切種智究竟了義妙法,乃是唯識增上慧學,所度部眾為登地以上之聖位菩薩。

佛法有五乘之分:人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佛乘。乘,即車,是運載工具。人天乘是世間法,餘四乘則是出世間法。

《法華經》中還有四車之說,即羊車、鹿車、牛車、大白牛車。羊車即聲聞乘,鹿車即緣覺乘,牛車即菩薩乘,大白牛車即佛乘。

如何匯同五時、五乘及三轉、三會?

1、第一會初轉法輪即阿含時,包括人天乘、聲聞乘、緣覺乘。

2、第二會二轉法輪即般若時,菩薩乘。

3、第三會三轉法輪即華嚴時、方等時、法華涅槃時,佛乘。

聲聞乘修四諦法門,四諦即苦諦、苦集諦、苦滅諦、苦滅道諦,簡稱苦諦、集諦、滅諦、道諦,或苦集滅道。聲聞乘所證,有四果,初果名須陀洹,二果名斯陀含,三果名阿那含,四果名阿羅漢(也簡稱羅漢)。阿羅漢已經徹底滅除了分段生死的見思煩惱,見煩惱即我見,思煩惱即我執。衆生所執之自我猶如一張皮,煩惱好像皮上的毛,皮沒有了,毛就沒有地方可以長了。所以要想證解脫果,首先要斷的就是我見。須陀洹是小乘的見道位,小乘的見道位要斷三縛結(我見結、疑見結、戒禁取見結)。

小乘見道的第一個內容,就是斷除我見,要證到根本沒有自我。「我」是衆生錯誤的想像,是不如理作意。我見也叫身見。若我見、身見並用的時候,身見偏指錯認五蘊中的色蘊即色身為自我,我見則偏指錯認五蘊中的其他四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即精神作用為自我。而五蘊都只是因緣暫時聚合所生起的現象,因緣若散即滅,只是過程,並無實質,所以無我。

苦:佛法所說的苦有三種或八種。

三苦是苦苦、壞苦、行苦。

1、苦苦:純粹的受苦,如被打,牙痛等皮肉之苦以及精神上受煎熬等等。

2、壞苦:就是凡夫所認爲的樂,因爲其樂並不能常保,所謂樂的感覺很快就會過去,過去之後又是苦或者不苦不樂。所以真正不變的永恆的快樂,在世間是不存在的。世間往往是苦中有樂,樂中有苦,苦樂參半。比如有愛、能愛是樂,但對所愛人或事的思念可能又是苦,和所愛人或事的分離也是苦。再如吃美味佳餚感到快樂,但吃得太多了,享受過後生病了,就是苦。看見了好東西起了欣賞的念是樂,可轉念一想,得不到又變成了苦。

3、行苦:一切事物,包括我們的身體和精神,剎那變化,無有停止,統統只是一個暫時的過程,就像一場場戱一樣,演過就沒有了,永遠抓不住、留不住,最終一定會消失。因此,所有的事物,包括我們對事物的感受,其實都只是一種不停變化的現象,都為行苦所攝。一般人只能感覺到大的變化,而對於剎那間的那種微細的變化是感覺不到的。

眾生無明,都是以苦為樂。佛法,就是教人從根本上離苦得樂的方法。什麽叫真樂?在小乘來説,沒有分段生死的煩惱就是真樂;在大乘來説,直到成佛,連變異生死的煩惱也徹底去除得乾乾淨淨,才是究竟真樂。

小乘修行的目的僅是自覺,使自己從無明煩惱中覺醒過來,離苦得樂。大乘修行的目的,不僅是自覺,還要覺他,使一切衆生也都能從無明煩惱中覺醒過來,也都離苦得樂。這種自覺覺他的大願什麽時候圓滿?要到成佛的時候才圓滿。菩薩還沒有圓滿,還在逐漸圓滿、走向最後圓滿的過程中。

我們所在的世界叫娑婆世界,就是平常人所說的銀河系。娑婆世界的教主就是釋迦牟尼佛。娑婆的意思是堪忍,因爲娑婆世界的衆生以苦爲樂,極能忍受痛苦,認爲好死不如賴活著,好多人一直忍受多年的病痛,即使到了臨終,還是不願意放棄生命。

從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往西,再過十萬億個世界,那裏有另外一個世界,叫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那裏的教主,正在那裏教化衆生。

那是一個無苦的世界,一切所需,自然而有,無需勞作,所以那裏的人有充分的時間聽聞、思維、修習佛法;那裏的人都從蓮花中化生,長得都像阿彌陀佛一樣,十分莊嚴。

那裏的人沒有煩惱,所以也不生病,不會死亡,永遠年輕,永遠健康,無需醫院、無需醫生、無需藥物;那裏沒有女人,所有的女人往生到那裏,就都變成了男子,所以那裏也沒有家庭,沒有家庭所帶來的一切痛苦煩惱。

那裏黃金為地,地平如掌,池樹皆七寳所成,微風吹動,有百千種美妙音樂自然響起,也有無數美麗的小鳥飛翔鳴叫,都在音樂聲中演説佛法;七寳池中有各色蓮花,大如車輪,放出各種光色,光中有佛化出,無量菩薩圍繞著佛,聼佛説法。

寳樹之間有寳網相連,寳網上有無數寶珠,互相輝映,於寳網上可以看到一切想看的事物,知道自己的過去未來,當然也知道自己必然成佛;那裏有無量的大菩薩,幫助阿彌陀佛教化衆生,所以那裏的修行人,永遠不會退轉,直至成佛……

阿彌陀佛有兩大助手,一名觀世音菩薩,一名大勢至菩薩。他們都有大慈悲、大願力、大智慧、大神通,不但在極樂世界幫助阿彌陀佛,也在娑婆世界幫助釋迦牟尼佛,接引有緣的念佛衆生到極樂世界去生活、修行。

佛法分為三個時期,有不同的說法,其中一種說法是正法時期1000年,像法時期1000年,末法時期10000年,共12000年。現在正處於末法時期的第一個一千年中。

佛法中表示時間極長的單位叫劫,有小劫、中劫、大劫、阿僧祇劫之分。表示劫的方法很多,有一種方法說,人壽從十嵗起,每一百年增長一嵗,一直增到人壽八萬四千嵗,叫一個增劫;再從八萬四千嵗起,每一百年人壽減一嵗,一直減到十嵗,叫一個減劫。這樣一增一減為一小劫。

(84000-10)×100×2=16,798,000,一小劫約為一千六百八十萬年;20個小劫為一個中劫,為335,960,000年,約三億三千六百萬年;四個中劫為一個大劫,為1,343,840,000年,約十三億四千四百萬年。無量個大劫是一個阿僧祇劫。阿僧祇的意思是無量數,並不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無量的概念。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五)〈阿僧祇品第三十〉(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譯)中曾提及「阿僧祇」為124個大數中的第105個:「佛告心王菩薩言:一百洛叉〔洛叉為十萬,為第1個數〕為一俱胝〔千萬,1後面7個0,為第2個數〕;俱胝俱胝為一阿庾多〔1後面14個0,為第3個數〕;阿庾多阿庾多為一那由他〔1後面28個0,為第4個數〕;……僧祇僧祇為一趣;趣趣為一至;至至為一阿僧祇〔此為第105個數」。經中最後一數,為第124個數「不可說不可說轉」〕。到阿僧祇這個數,數目已然太大,無法以前述方式表示,大約是1後面有N個0,而N約略是7後面有31個0,

佛法中表示時間極短的單位叫剎那,一彈指間就有60個剎那。事物的生滅極其迅速,肉眼看不到,心也感受不到,現代的儀器也測量不到,因爲一剎那中就有900個生滅,所以人們不知道是假相。就如電影,大家看到銀幕上的形象都是連續運動的,其實原本是一張一張的單張膠片,因爲人的視覺跟不上一張一張膠片的轉換,所以誤以為是連續的。可見人的感覺,其實都是錯覺,人都是在錯覺中生活而不自知,不知真實,故曰無明。

愛因斯坦說:「物質是人的錯覺」。他的結論與佛法很接近。爲什麽是錯覺?因爲人的感覺器官的能力實在太有限了,即使有現代科學儀器的幫助,也還是很有限。如光譜,我們只能看到赤橙黃綠青藍紫,而此七色,在兩頭都無限的光譜中,只是極其微小的一部分,所以我們看到的,只能是假相,真相永遠也看不到。但論其究竟,所有的相其實都是假相,真相是沒有形相的,所以《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屬虛妄」。

釋迦牟尼佛出生於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其父淨飯王,其母摩耶夫人,住世八十年,示現涅槃至今已有2553年。

我們現在所處的劫,名叫賢劫。這個劫中,共有千佛出現。第一尊名拘留孫佛,第二尊名拘那含牟尼佛,第三尊名迦葉佛,釋迦牟尼佛是第四尊佛,未來的彌勒佛將是第五尊佛。

彌勒佛是未來佛,現在其實還是菩薩,就住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欲界的第四天,叫兜率天。兜率天分內外院,其外院住一般的天眾,其內院則是彌勒淨土,住修行的菩薩們,彌勒菩薩為他們講解第三轉法輪的唯識系列經典,等待因緣成熟,大約5億7千6百萬年以後,下到人間示現成佛。

問:天上和人間的時間如何換算?

答:《佛說齋經》講:「當今人間五十歲。為第一天上一日一夜。第一四天上壽五百歲。彼當人間九百萬歲。佛法齋者。得生此天上。人間百歲為忉利天上一日一夜。忉利天壽千歲。當人間三千六百萬歲。人間二百歲為鹽天上一日一夜。鹽天壽二千歲。當人間一億五千二百萬歲。人間四百歲為兜術天上一日一夜。兜術天壽四千歲。當人間六億八百萬歲。人間八百歲為不驕樂天上一日一夜。不驕樂天壽八千歲。當人間二十三億四千萬歲。人間千六百歲為化應聲天上一日一夜。化應聲天壽萬六千歲。當人間九十二億一千六百萬歲。」

天,在佛法中,是六種生命形式的一種。其生存環境叫天界,簡稱天;其中生活的衆生叫天人,也簡稱天。六道衆生生存的客觀環境,分爲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

欲界的衆生都有男女之別,都有男女慾望,故名欲界。欲界有五趣。趣,義為趣向,五趣指有情生死,有五個去處,即地獄,畜生、餓鬼、人及六欲天,所以也稱五趣雜居地。又佛、菩薩來此度生及有修行成聖果者,故又稱凡聖同居地。欲界共有六天,也叫六欲天。從下往上,依序是: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欲界天的天人,身體已是微細物質構成,一重比一重高大,平常人是看不見的。

色界的衆生已無男女慾望,故亦沒有男女之別。由此可見,並非只是極樂世界沒有男女相,即使娑婆世界的色界也已經沒有男女的區別了。其實三界中,只有欲界的衆生才有男女相和男女的慾望,其他兩界都沒有。

色界衆生處於禪定之中,以禪悅為食,無需飲食,故無大小便利,亦無內臓。沒有鼻根、舌根之勝義根,無香塵、味塵,故亦無鼻識、舌識。十八界中只有十二界了。

色界共有十八天,其中初禪、二禪、三禪各有三天,共九天。四禪則共有九天,其中包括聖人居住的五不還天。色界的最高頂——色究竟天,是釋迦牟尼佛的報身為地上菩薩講説如何成佛的一切種智的地方;已經登地的菩薩,可以發願往生極樂世界跟隨阿彌陀佛學習,也可以發願往生色究竟天跟隨釋迦牟尼佛學習。色界天人的身體更加微細,一重比一重更加高大,色究竟天天人的身體最爲高大。

無色界共有四重天,依序為: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無色界的衆生則已沒有身體,只是精神的存在,所以十八界中,只剩下意根、法塵、意識三界了。色,是物質之義,無色,即沒有物質。故無色界沒有山河大地、亭臺樓閣,也沒有色身。既然沒有身體,當然也沒有男女相以及男女的慾望。

問:無色界沒有物質,可是又說有法塵,而法塵為色法所攝,這豈不矛盾嗎?

答:說法塵是色法,是說法塵依色法五塵而有,是五塵之影像,不能離於五塵而獨起;還因為法塵是意根、意識所分別的對象,不同於心法之能分別。但法塵既然只是影像,畢竟不是實質性的色法,故無色界沒有物質,卻有法塵。

真正的學佛人,並不發願往生無色界天,因爲沒有身體,並且長劫住在四空定中,無法聞思修學,無法實踐佛法,更無法弘揚佛法,自利利他,增長福德和智慧,徒耗生命,浪費時間而已。

佛法雖然也有世間法的人天善法,但祂的主法是出世間法,其人天善法的目的,還是引導衆生修學出世間法。除佛法之外的任何宗教所宣揚的法都只是世間法,而世間法不論多麽好,從本質上來說,就是煩惱法、生死法、輪回法。

中國的儒教,宣揚仁義禮智信,固然是世間善法;道教修身養性,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也是世間善法,但縱然能升天,仍在六道輪回之中。其他的各大宗教,如天主教、基督教、猶太教、東正教、伊斯蘭教等等,也只不過宣說升天的法門而已,而且由於他們不修禪定,不可能生到色界天,只能生到欲界天而已。道教、印度教、婆羅門教、耆那教等由於修禪定,倒有可能生到色界天乃至無色界天;但縱然生到色界、無色界天,仍然在輪回之中,不能脫離生死。

但是,這裡有個大問題,就是其他宗教的人到底能不能昇天,去享天福?論其實,絕大部分的人,不但不能昇到天上,連人身也未必能保住。爲什麽?因爲不能受持五戒故。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是獲得人身的起碼條件,如果連人身都保不住,怎麽可能昇天呢。所以外教所說的昇天法門,並沒有多少真實性。

五戒是:第一、戒殺生,第二、戒偷盜,第三、戒邪婬,第四、戒妄語,第五、戒飲酒。這是獲得人身的五個基本條件,缺一不可。那麽,試試看,五條都能做到的究竟有多少人呢?所以佛說,得人身者如手中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關於小乘與大乘:

乘,車之義。小乘即小車,只能自坐或乘坐少數人;大乘即大車,可以乘坐很多人。小乘指聲聞乘和緣覺乘,大乘指菩薩乘和佛乘。

小乘:

只能乘坐少數人的小車之義,只是自度,不發大願度他,有聲聞、緣覺兩種。但遠超凡夫、外道。外道並不是貶義詞,只是說他們不是佛道。小乘的修行人開悟時,即斷除我見、疑見、戒禁取見之三縛結,證得初果須陀洹;悟後起修,歷經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逐漸斷盡貪、嗔、癡、慢、疑之五根本煩惱,則證得四果阿羅漢。初果、二果、三果為分證,四果為滿證。緣覺的解脫果位,名辟支佛。阿羅漢和辟支佛,都只是小乘聲聞、緣覺證得解脫時的果位名詞,還稱不上是菩薩,所以更不是佛。但他們已是出世間的聖人,若誹謗出世聖人,則有無量罪過。

大乘:

可以乘坐許多人的大車之義,不但自度,而且發大願度他。大乘的法,是成佛的法,當然包括解脫法在內。爲了生生世世隨佛修學,菩薩永不入無餘涅槃,八地以前的菩薩還要故意留一點點煩惱,以潤來生,叫作「留惑潤生」。

大乘菩薩不僅僅是要使自己見道、解脫、成佛,更要幫助眾生見道、解脫,走上成佛的道路,所以叫大乘。大乘的見道位很寬,七住明心是真見道位,其後是相見道位,歷經二十三個位次,直到初地的入地心,見道位方臻圓滿。

百法:佛法把世間、出世間的一切法,概括為一百個法。這一百個法,前九十四個法是有為法,後六個是無爲法。

有爲法:就是有功能、有作用的法,比如水能喝、耳能聼、識能分別等等。有爲法依有漏無漏(漏是煩惱的異名),分爲兩種,即世間的有漏有爲法和出世間的無漏有爲法。所有的有漏法,都必須依靠無漏法的配合,才能運作。只要是有為法,不論有漏、無漏,都是所生法,都如夢幻泡影。

無爲法:就是無功能、無作用的法,比如無餘涅槃,只是第八識獨存狀態的一種表述,再如不動無爲,也只是四禪境界的表述,都只是一個名詞而已。無爲法既然無功能、無作用,當然也不會有煩惱,故也叫無漏無爲法。無為法一定無漏。無為法不是所生法,而是所顯法。

問:第八識阿賴耶識爲什麽被有為法所攝?

答:因為第八識在三界出現、運作,出生一切法,住持一切法,都是有為功能。無為法中的真如無為,指第八識本體真實不虛,沒有變異,如如不動,顯示了祂的無為特性。所以實質上第八識即有為、即無為,非有為、非無為,不落兩邊,唯是中道。

百法分爲五大類,故叫五位百法。

一、心王法:有八個識,也叫八大心王,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

二、心所法:共有五十一個,是與心王共行的法,如臣佐王,王在臣在,全稱為「心所有法」,有六類:

1、遍行心所法,有五個:觸,作意,受,想,思。

2、別境心所法,也有五個:欲,勝解,念,定,慧。

3、善心所法,有十一個:信、精進、慚、愧、無貪、無嗔、無癡、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

4、煩惱心所法,有六個:貪、嗔、癡、慢、疑、惡見。

5、隨煩惱心所法,有二十個: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擧、失念、不正知、散亂。

6、不定心所法,有四個:睡眠、惡作、尋、伺。

三、色法:有十一個,即五根、六塵。

五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六塵: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

四、心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個:得、命根、眾同分、異生性、無想定、滅盡定、無想報、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無常、流轉、定異、相應、勢速、次第、時、方、數、和合性、不和合性。

五、無為法:有六個:虛空無為、擇滅無爲、非擇滅無爲、不動無爲、受想滅無爲、真如無為。

下面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清楚起見,心經原文的句子之前,都加一個記號「○」,以示區別。)

○般若:讀作「玻惹」,意思是成佛的智慧,不但與世間的智慧不同,而且也與小乘的智慧不同,所以經常用般若這個音譯的詞,以示區別。

菩提:菩提與般若都是智慧之義。但僅是小乘解脫的智慧不能叫做般若,只能叫做菩提。菩提涵蓋的意思較廣,包括三個方面:

1、聲聞菩提:即苦集滅道四諦法所宣說的解脫智慧。

2、緣覺菩提:即十二因緣法所宣說的解脫智慧。

3、佛菩提:即大乘菩薩道六度、十度、四攝、十力、四無畏以及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七種性自性、七種第一義等法所宣說的成佛智慧。般若僅指佛菩提,即成佛的智慧。

智慧:如果說智慧,就有三種之別。

1、一切智:小乘解脫道的智慧,包括聲聞菩提、緣覺菩提。一切智細分有十智:世俗智、法智、類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他心智、盡智、無生智。

2、道種智:菩薩成佛之道的智慧,包括根本無分別智、後得無分別智。

3、一切種智:已經成佛的圓滿智慧。

○波羅密多:意思是到彼岸。也就是達到解脫生死、並圓滿成佛的彼岸。

○心經:關於心的經典。《心經》雖短,但凡夫、聲聞、緣覺、菩薩及佛的心都講到了。真心、妄心也都説明了。

心:是精神作用的總稱。每位眾生的心其實只有一個,但爲了讓學佛的人了解心具有的不同的性質與功能,首先把心分爲真心、妄心兩種。真妄最基本的區別是,1、真心不生不滅,妄心有生有滅;2、真心不分別六塵萬法,而妄心必然分別六塵萬法;3、真心可以持身、持種,妄心不能持身、持種;4、真心不與煩惱相應,而妄心與煩惱相應。

一切唯心造,萬法唯識

心有八種不同的功能,以其功能的不同,分別為八識。其中第八識是真心,其他七識是妄心。由第八識出生第七識,由七、八兩個識和合再出生第六識,然後六、七、八三個識和合再出生前五識,再由八個識和合,輾轉出生世間、出世間的一切法。

因此第八識叫第一能變識,第七識叫第二能變識,前六識叫第三能變識。所以說,一切唯心造,萬法唯識。

有爲法:就是有功能、有作用的法,比如水能喝、耳能聼、識能分別等等。有爲法依有漏無漏(漏是煩惱的異名),即有無煩惱,分爲兩種,即世間的有漏有爲法和出世間的無漏有爲法。所有的有漏法,都必須依靠無漏法的配合,才能運作。

無爲法:就是無功能、無作用的法,比如無餘涅槃,只是一種第八識獨存狀態的表述,再如不動無爲,也只是四禪境界的表述,都只是一個名詞而已。無爲法既然無功能、無作用,當然也不會有煩惱,故也叫無漏無爲法。

下面一句一句講《心經》:

○觀自在:大乘作觀行證果,最重要的是對真心的體證。因為真心總是與妄心在一起和合運作的,所以用能觀的妄心,去觀照另一個本來就自在的真心。妄心是能觀,真心是所觀。能觀的妄心主要是第六識意識。觀自在,就是用第六識去觀第八識。

觀:是在定中用般若智慧觀察、觀照的意思,有能觀、所觀兩方面。在這一句裏,能觀的是妄心,不自在;所觀的是真心,自在。或者說,妄心能觀卻不自在,真心不能觀卻自在。觀是重要的修行法門。修行作觀是妄心的事,真心既不作觀,也不須要修行。

自在:是所觀,即被觀的對象。真正自在的有兩個。一個是真心,即衆生的第八識,不包括前七識;一個是佛心,包括八個識,因爲成佛以後,八個識都自在,每個識都能圓滿獨立地運作。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是覺。薩埵是有情,有情是眾生的別名。菩提薩埵,就是覺有情,使衆生能夠覺悟。覺悟什麽呢?覺悟一切衆生皆有真如佛性,悉能解脫一切生死煩惱,都能最終成佛。

觀自在菩薩:即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的另一個名號,就像我們也可能有幾個不同的名字一樣。找到了本來就自在的真心,能夠現前用妄心觀照真心的菩薩,就是能觀自在的菩薩。爲什麽這裡不用觀世音菩薩?因爲觀世音是要觀察世間衆生的心聲、尋聲救苦的,而《心經》所說的觀察,不是用來觀察別人,而是用來觀察自己的。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能夠觀察自在心的菩薩們,在實踐甚深的智慧到彼岸的成佛之法的時候,進入中道現觀,對照這個本來自在的真心,深入現觀五蘊不自在、因緣所生、無常、無我。

因此,觀自在,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前提,而找到真心,又是觀自在的前提。所謂參禪,就是找真心,也是找真心的方法和過程。而找到真心,就是開悟,也叫破參。所以,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是悟後起修的事情。

○照見五蘊皆空:以般若之智慧,觀察五蘊之法,通通是因緣所生、剎那變化、最終歸滅的空相之法,都是假相,只是一個過程,都不自在,都必須依靠自在的第八識心,借緣輾轉假合才能生起並暫存。離開真心第八識,就沒有五蘊皆空可講。因爲如果沒有第八識,根本就不可能有五蘊;如果沒有五蘊,怎麽會有五蘊的無常變異和緣起性空呢?

因此照見五蘊皆空的空,一是說空相,四大皆空,五蘊非實;也是說空性,四大五蘊的本質只能是空性。所以下面會說「色不異空……受想行識,亦複如是」。

五蘊: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蘊是集聚之義,色受想行識,都是因緣暫時聚合呈現的假相。五蘊在說身、心兩個方面,色蘊說色身,其他四蘊說妄心。也就是說,無論是色身還是妄心,都不自在,都由第八識這個自在心直接或間接所生;第八識本身則既不屬於五蘊裏的色蘊,也不屬於五蘊裏的其他四蘊,而是全部五蘊身心的總根源。

問:五蘊為何又名五陰?

答:五蘊也叫五陰,蘊是集聚義,因緣和合而有蘊集;陰是覆蓋義,不知蘊集就是生,有生必有滅,不常住,執以爲實,因而覆蓋小乘所說的無常、苦、空、無我以及大乘所說的真如佛性的真理,使衆生迷惑顛倒,輪回生死,不能解脫和成佛。

色蘊: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諸色,即指五根和內五塵。

問:色蘊爲什麽不包括外五塵?

答:因為阿羅漢滅除五蘊入無餘涅槃,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等並沒有因此而滅除。外五塵是眾生的共業所成,內五塵是眾生的別業所成。

問:爲什麽色蘊不包括法塵?

答:十八界中,心法是意根(意根就是第七識)和六識,色法是五根六塵,法塵為色法所攝,這與百法中的十一個色法是一致的。但法塵並不為色蘊所攝,因為五蘊主要說眾生身心兩方面,法塵既不是五根身色蘊,也不是受想行識其他四蘊。所以色蘊唯有五根五塵十個法。

五根:指身體的五種感覺器官,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五根有五扶塵根和五勝義根的不同。

五扶塵根:就是五種感覺器官及其傳導神經。扶塵根只觸外五塵。

五勝義根:就是大腦,就是大腦視覺中樞、聽覺中樞、嗅覺中樞、味覺中樞、觸覺中樞的集合體。勝義根只觸內五塵。

問:如何區別扶塵根與勝義根

答:只有可以顯現內六塵之處,才是勝義根。除了這個部分,根的其他部分都是扶塵根。

六塵:是指物質及其產生的現象,即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六塵有外六塵和內六塵的區別。

外六塵:外五塵是第八識依四大種而現起的境界,為五扶塵根所觸。外法塵只是外五塵的變動,並無實質。

內六塵:內五塵是第八識在五勝義根上顯現的外五塵的影像,內法塵是第八識在內五塵上顯現的又一重影像。五勝義根觸內五塵,意根觸法塵,因而生六識。內六塵才正是前六識所分別的境界,而外六塵是不能被前六識直接觸知的。衆生不知自己感知的都只是自己內心的影像,誤以爲能直接感知外部的境界,所以都是認假為真,執虛爲實,生活在夢幻泡影之中。

不論五根,還是六塵,其實都離不開四大,即構成物質現象的地、水、火、風四大元素。但內五塵似色非色,不是四大種所成,唯是影像,內法塵更是影像的影像。

對身體來説,

地:是指身體中比較固定的部分,如骨骼、肌肉、筋腱等。

水:是指身體中可以流動的部分,如血液、胃液、膽汁、尿、淚等。

火:是指身體中的熱量、能量。

風:是指能使身體內外運動的機能,是體能的運用,也指呼吸。

四大有能造和所造兩種。能造的四大,指第八識中所含藏的四大的種子——能造色法的功能;所造的四大,指四大種所造色,既五根和外五塵,小到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佛法里叫做「鄰虛塵」),大到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乃至宇宙。

人活著時,就暫用這些集聚的物質及其能量,人一旦死了,這些物質和能量就分散了,又全部回歸於大自然。所以,人的身體,只不過是物質和能量的暫時聚集而已,哪有什麽真實的自我可言?衆生執著,妄謂有我,完全是錯覺矣。

屬於精神現象的其他四蘊,識蘊是根本。每個識一產生都會有五種基本功能伴隨,那就叫「五遍行心所有法」,簡稱「五遍行心所」,即:觸、作意、受、想、思。受蘊、想蘊、行蘊,其實就是其中受心所、想心所、思心所三種功能的顯現。而行蘊,也指識蘊、受蘊、想蘊以及色蘊的運行。

受蘊:就是感受,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三種;有時會說五受,即三受再加憂、喜。苦樂有肉體上的感受和精神上的感受,憂喜則純是精神上的感受。

想蘊:想就是知道、清楚、明白,但凡有知,一定有想,不論是非好壞。想蘊就是了知性。這種了知並不一定要藉助語言文字,乃至不一定要起心動念,往往在六識觸六塵的第三剎那就已經完成,極其迅速。

行蘊:除了受蘊、想蘊,其他的心所法及心不相應行法,皆屬行蘊。思心所對六塵作了決定:或繼續執取,或捨離執取,決定之後就有了心行,乃至進一步有了口行與身行,也都為行蘊所攝。

行的意思是遷流變化。一般來説,行有兩種。依發生的處所說,有身行、口行、意行,也叫身口意三業;以善惡性質來説,有善行、惡性、非善非惡行,也叫善業、惡業、無記業。

無記業就是不能説是善業,也不能說是惡業,無所謂好壞,如平常的吃喝拉撒睡等等。

問:業與行有何異同?

答:身業、口業、意業,也叫身行、口行、意行。善業、惡業、無記業,也可稱為善行、惡行、無記行。業與行雖可通用,但也還是有些區別。業往往指業行的完成,行往往指業行的進行;另一方面,業主要指有情衆生的造作;客觀環境的遷流變化,不能叫業。行,一方面,側重於業正在進行之中;另一方面,也可指客觀環境的遷流變化。

識蘊:指前六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不包括第七識,第八識。菩薩不入無餘涅槃,所以七、八兩個識永遠在一起和合運作,故非屬生滅蘊集之法。

第七識在前六識斷滅的五位,即五種情況(眠熟無夢、悶覺、正死位、無想定、滅盡定)下,以及中陰身入胎前期尚未生起前六識時,都繼續運行不輟。第八識更是在任何情況下都存在,永無間斷之時。但有時也把第七識攝在識蘊之中,因爲第七識畢竟是可斷之法。

關於潛意識:心理學上的潛意識,概念並不十分確定。大約是指第六識的一部分和第七識的一部分。潛意識也叫深層意識,大致是指被業力推動,不由自主而顯示出來的非清醒意識所能理解的、超出常理的意識,如某些直覺等。這基本還屬於第六意識的範圍。

有一種叫集體潛意識,有共業的衆生在某種特定條件下具有的共同認知,其有意識的成分,也有第七識俱生我執的成分。那些不由自主的、自動進行的、一般情況下無法用意識控制的行爲,如維持生命所必需的、身體內部的一系列生理活動,都是七、八兩識直接完成的。而大量的無記業、習慣性行爲,如吃喝拉撒睡等,基本靠七、八兩個識運作完成的,當然有時也有前六識參與,必要時也可以用意識控制。

佛法說的意識,有四種狀態:

1、散亂意識,就是一般人通常的意識狀態。

2、定中意識,是修禪定的人,在禪定中的意識狀態。

3、夢中意識,是人在夢中的意識狀態。

4、病中意識,是精神病患者在發病時的意識狀態。

其實還有兩種不同的狀態,一是被施行催眠的意識狀態,一是吸食迷幻藥物以後的意識狀態。施行催眠由於被人引導,進入一種非睡非醒的狀態。吸食迷幻葯以後,則有點類似於某些夢中意識或某些病中意識的狀態。

○度一切苦厄:就是讓我們現前照見五蘊皆空而證得解脫果。因爲照見五蘊皆空時,我見(也叫身見)就斷了;繼續深觀的話,我執也會跟著斷除,我見我執都斷了,就是有餘涅槃,成慧解脫阿羅漢。在小乘,最後進入無餘涅槃,永斷分段生死,不再回到三界六道中來,也可以說「度一切苦厄」了。但在大乘,更深的意思是究竟涅槃,還要永斷變異生死,才是究竟的「度一切苦厄」。

慧解脫阿羅漢:已斷我見我執,但還沒有具足四禪八定,不能立即隨自意取證滅盡定,不能提前隨時取證無餘涅槃,只能等到壽盡而捨報的時候或捨報以後在中陰階段取證無餘涅槃,這樣的阿羅漢,就叫慧解脫阿羅漢。解脫不堅固的慧解脫阿羅漢,即使不能取證「現般涅槃」(臨命終時入涅槃),至少也可以取證「中般涅槃」(中陰身時入涅槃)。

度:是遠離、超越、斷除的意思。

苦厄:苦是痛苦,身心的逼迫感、煎熬感;厄是災難、危險。

一切苦厄:包括成佛以前身心所感受到的全部苦難。不但有世俗諦苦,如苦苦、壞苦,還有勝義諦苦,屬於聖人無漏智的証境,如行苦。

問:為什麽可以度一切苦厄呢?

答:因爲沒有自我,就沒有我的苦。沒有自我,誰輪回呢?所以佛教救人的方法極其徹底,將一切苦難連根拔除。那就是先證得無我。而無我不是靠修行才得到的,無我是真理,是事實。本來就無我,從來就沒有自我,自我及其一切與自我有關的稱嘰、毀譽、榮辱、苦樂、憂喜等等都只是由於衆生不懂無我真理而起的妄知、妄覺、妄受。若能證得無我的真理,不僅可以救自己,也可以救度眾生。所有的苦都消滅了,就成佛了。

○舍利子:即佛的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由於《心經》是專講般若智慧的,舍利弗又智慧第一,所以舍利弗理所當然地成了當機眾的代表。《心經》就是觀世音菩薩講給舍利弗的。

舍利弗爲什麽又叫舍利子呢?原來,舍利弗的媽媽叫舍利,舍利弗是舍利的兒子,故又名舍利子。這和有些修行人死了以後火化留下來的舍利或舍利子,完全是兩個概念。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從這裡開始講五蘊與空的關係,講爲什麽可以度一切苦厄的道理。先講色蘊與空的關係。「空」是和「有」相對的概念。對於佛法所說的空和有,很多人都誤解了。

有:就是指五蘊、六入、十二処、十八界等世間法。然而這個有,只是假有,只是因緣所生、剎那變化、最終消失的假相。就是説,這些「有」,只是虛幻的有,並不是真實的有,所以也叫「假有」。

空:佛法上所說的空,有兩種。一種指空相,一種指空性。

空相是說,萬事萬物但有其相而無實質,只是過眼煙雲,只是夢幻泡影。

空性是說,能產生、住持空相的根源,祂雖然也無形無相,但卻真實存在,永不磨滅。這個永存而又有無窮妙用的空性,才是真實有。空性其實就是第八識如來藏,是第八識的異名之一。

爲了區別空相的假有,真實的有就叫妙有。祂一直和我們、和萬物共存,可我們的六根卻觸不到祂,六識也不瞭解祂,因爲祂不是六塵。只能通過大乘般若法的實踐去體證祂,並悟後在生活中隨時檢驗祂,逐漸了解、通達祂的功能及祂與其所生萬法的互動關係。

在實證了第八識如來藏以後,再用般若慧觀察萬法,了知萬法其實都是第八識所含功能的體現,雖然萬法無常幻滅,並非斷盡永滅,因緣和合時,就又產生了。在這個意義上,萬法也是妙有。

色不異空:是說色蘊既然由空性所生,那麽,色蘊的本質就與空性無別,如金器與金無別,波浪與水無別。

空不異色:是說空性既然能生色蘊,色蘊必然體現空性的存在,離了色蘊也就無所謂空性,那麽,空性就與色蘊無別,如金子與金子所成的耳環、項鏈無別,如水與水蒸汽、冰無別。

色即是空:色不能離空而獨存,空也不是滅色而歸空,色蘊存在的當下,本質就是空性,如器就是金,波就是水。

空即是色:也不能離色覓空,空性生出萬物,住持萬物,空性在當下,就是萬物。正如金就是器,水就是波。離金無器,離水無波。

這四句是說,我們的色身就是空性如來藏,因爲色身是如來藏製造出來的,而且由如來藏執持,所以色身就是如來藏的一部分。既然色身是如來藏的一部分,就可以說,色身就是空性如來藏。

但這裡要注意,這是從理上來說的,如果從事上來說,色身可以死亡,而空性如來藏永不斷滅,所以也不能說,色身就完全等同於空性如來藏。真正的中道觀,色身與如來藏的關係,應該是不一不異。所以《心經》前面說「照見五蘊皆空」,這裡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學習經典,一定要注意前後連貫,不可斷章取義。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一句是說,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與空性——第八識如來藏的關係,也是如此。如,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通通不異空性如來藏,空性如來藏就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因爲受蘊被如來藏所生,被如來藏所持,就是如來藏的一部分,部分不能不屬於全體。譬如手臂是從身體長出來的,而且不能分離而運作,必須依附在身體上才能運作,手臂就是身體的一部分,不能說手臂不是身體。

乃至識蘊與空性如來藏的關係也是如此,識蘊前七識(在小乘中只說是前六識,第七識末那識只說是意根)就是空性如來藏,空性如來藏就是前七識。因爲空性是與祂所出生的這七識以及根身、器界萬法相依,才能在三界中現行運作的。空性如來藏不能離開這七識心而在三界中運作,前七識妄心也不能離開第八識真心這個空性如來藏而獨自現行運作。一切唯心,一切是一,是一個整體。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不必急著取證涅槃而入滅,要繼續進修;把如來藏裏的有漏有爲法種,轉變成無漏有爲法種,就不必取證無餘涅槃也可以解脫,而且是究竟的解脫,因爲成就了解脫色,有圓滿報身和千百億化身,能夠利益衆生而永無窮盡。

解脫色就是已經斷了煩惱的色身,如阿羅漢、辟支佛、八地以上菩薩和佛的身體,諸佛的莊嚴報身和千百億化身等。

○舍利子:觀世音菩薩又叫一聲舍利弗的名字,提請他注意,因爲下四句是一個小結,要進一步説明空相背後那個空性的具體特點——中道性。當你現前觀察到實相境界的中道性的時候,就是中道的觀行,簡稱中觀。

○是諸法空相:

色蘊的法相無常,剎那變幻,其他四蘊(即妄心)的法相也無常,終歸於空無,並沒有真實不壞的體性,所以都只能叫做空相。真心的法相雖然也是空,可祂有真實的體性,所以不叫空相,而叫空性,有時就簡稱為空。真心與妄心兩種心,其法相都是空,所以說,這一切法的法相都是空相。

產生萬法的總根源真心如來藏之所以不稱爲空相,而稱之爲空性,不但因為祂有真實之體,還因爲祂有許多真實的功能作用存在,這些功能作用就體現於世間及出世間的種種有為境界之中。

因為空相變化不停,所以只是暫時的假相。譬如我們的眼看不到真相,我們永遠看不到真正的顔色及萬物的本質,如果不開悟,我們能看到的,永遠只是不斷變化的假相。就像瞎子摸象一樣,我們永遠只知道部分,而不知道全體。所以,我們所認識的諸法——萬事萬物,並沒有真實性。

我們只有先把五蘊、十二処、十八界(簡稱蘊処界)的虛妄部分弄清楚以後,才有可能想要去證得另一個真實不壞的心。證得真實的如來藏心以後,才會更深地確認蘊處界的虛妄,才會進一步了知,虛妄的蘊處界等法,也是真實不壞的如來藏的一部分,不必厭惡蘊處界,當發心再度受生,世世常修菩薩道,廣利衆生,直至成佛。成佛之後,繼續利益眾生永無窮盡。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雖然如此,但空相的本質就是空性,性相不二,若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獨具慧眼,必然照見五蘊皆空,在見到現象的當下,就見到實質。

這個空性,這個實質,祂有什麽特點呢?祂最重要的特點,就是中道。因爲世間法的特點,必落斷、常兩邊。而祂是出世間法,必離兩邊。也就是說,凡是落在兩邊的法,就是世間法;凡是不落在兩邊的中道法,就是出世間法,就是佛法。世間法唯從現象上著眼,唯有出世間法,才能在本質上著眼,所以叫慧眼。

不生不滅:中道的第一個特點,就是祂永存,既沒有開頭,也沒有結尾。因爲祂正是萬事萬物的源頭。因爲祂永存不滅,所以真實。而世間的一切法,都是有生有滅的。生和死的概念,在世間法裏,本來就是對立的,生就不是死,死就不是生。但妄心如果依附於真心,把祂算作如來藏的局部功能性的時候,就也沒有生滅可言了。再說,生滅只是眾生的妄想,一切法無我,誰生滅呢?

譬如這一輩子的色身滅了,與色身共存的知覺性也滅了,投胎以前,中陰身生起,知覺性又出現了,一旦投胎,這個知覺性永遠斷滅了;但是到了下一輩子,在胎中六、七個月(最早可能會在第四個月)的時候,另一個全新的、不同於此世的覺知心又出現了。

如果不依附於真心如來藏來説,六識妄心的知覺性,就是有生有滅的法,因爲不能去到未來世,因爲夜夜都會斷滅,因爲除了眠熟無夢斷滅外,其他四種情況下,如悶絕、正死位、無想定、滅盡定,也一定會斷滅。而入了無餘涅槃的時候,意根第七識也斷滅了,第七識也是可以滅的法。所以只有如來藏真正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中道的第二個特點,就是祂非垢非淨,不能說祂一定垢,也不能說祂一定淨。垢是煩惱,無煩惱就是淨。《勝鬘經》說:「自性清淨而有染污。」這個空性,說祂不垢,是說祂的體是絕對純淨的,因爲祂根本就不分別六塵諸法,根本就與任何的煩惱都不相應;說祂不淨,是說祂的體內含藏的,不僅有無量無邊的無漏法種,還有無量無邊的有漏法種,有漏就是不淨。只有到了佛地,佛地的第八識,才完全純淨了。所以衆生位的第八識如來藏,一定是不垢不淨的。

不增不減:中道的第三個特點,就是祂不存在增減的問題,既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空性無大無小,大而無外,小而無內,因爲空性根本無任何形相,裡面所含藏的種子——功能差別——也沒有形相。所以空性不會因爲大象、鯨魚的身大而大,也不會因爲蚊子、細菌的身小而小,或者說,祂可以隨緣,隨身大小而大小,因爲不論身大身小,祂都遍身而住。

另外,就是祂所含藏的種子,總數不變。雖然說修行的過程就是轉變種子的過程,其實惡種子消滅一個,善種子就必然相應地增加一個;善種子減少一個,清淨種子就必然增加一個。種子的總數也不增不減。

什麼叫種子?種子也叫界,也叫功能差別,是收藏在真心第八識如來藏中的各種潛在的功能。世間的一切萬事萬物,沒有一個不是種子變現的。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哪怕只是揚眉瞬目,也要靠一系列的種子不斷從第八識中流注而出才能完成。

種子都有哪幾類?有種種不同的分類法。

前面講過,依有漏、無漏,有爲、無為,可分爲:有漏有爲法種、無漏有爲法種及無漏無為法種。無漏無爲法本身並無種子,因爲其沒有任何功能作用;但對無漏無爲法的表達、思維、體證等,仍然是有種子的。

依性質而分,有善種子、惡種子及無記種子,此三皆屬染污種子,和染污相對的是清淨種子。

依百法來説,有心王法種子、心所法種子及色法種子。不相應行法和無為法,則沒有種子。

還有一些其他的分類,暫不贅述。

禪宗六祖:

初祖達摩大師,在中國是第一位祖師,在印度是第二十八代祖師;二祖慧可大師;三祖僧璨大師;四祖道信大師;五祖弘忍大師;六祖慧能大師。

以上講的是真心、妄心和合的諸法空相,下面則僅從真心的立場來説諸法空相。從下一句「是故空中無色」開始,到「無智亦無得」,都在講涅槃的境界,也就是第八識獨存的境界,當然,也是講八個識和合運作時第八識的自住境界。

空性沒有煩惱,所以空性就是涅槃,涅槃也是空性的異名。涅槃就是第八識的自住境界。這裡的空,與「色不異空」的空,其實還是一個意思,還是指涅槃空性如來藏,不論祂獨存,還是與祂所出生的前七識一起和合運作,祂都住在自己的境界裏,不改其性。祂的境界是什麽呢?即無任何世間境界,以無境界為境界。

○是故空中無色:所以在這個無境界的境界裏,沒有所謂的色蘊。爲什麽?因爲色不異空,色即是空。色蘊是衆生業力和妄想的產物,若無妄想,十方世界應時銷殞。這意思並不是要我們把色蘊都消滅,而是說色蘊本來就虛妄不實,本自空寂,何待消滅?需要消除的,只是妄想和執著而已。

○無受想行識:這是說其他四蘊也一樣,並無獨立性,唯一空性,圓陀陀,光灼灼,湛寂常恆,涵蓋一切,無有任何分別。

○無眼耳鼻舌身意:即指空性的境界裏沒有所謂的六根,沒有六入。

六入就是根、塵相攝相入,根塵互相發生作用了,根塵相觸就會生識。

○無色聲香味觸法:即指空性的境界裏沒有所謂的六塵。加上六根,即是十二處。空性的境界裏沒有十二處。

十二處:就是能夠生識的十二個處所,即六根、六塵。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即指空性的境界裏沒有眼界到意識界的十八界。

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

六根:眼根、鼻根、耳根、舌根、身根、意根。根可以對塵、攝塵、入塵。有扶塵根、勝義根兩種。

六塵: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是根所對、識所知的境界。有外六塵、內六塵之別。

六識:眼識、鼻識、耳識、舌識、身識、意識。是根塵相觸時第八識所出生的六種不同的分別功能。

根分兩種:

1、有色根,是前五根。

2、無色根,是第六根,又叫意根,即大乘所說的第七識,名末那識。

前五根又分爲扶塵根和勝義根兩種:

1、扶塵根:必須要依靠粗糙物質才形成的根,如眼睛等感覺器官及其傳導神經。

2:勝義根:指大腦中樞中通過傳導神經接收到從外面傳進來的信息,在大腦皮層再現外六塵影像象的各中樞系統。如眼根的勝義根,大腦視覺中樞,耳根的勝義根,即大腦聽覺中樞……

六塵:有內、外之別。前五根所對、所觸的是外五塵,前六識所分別的是內六塵。意根即對觸外法塵(外五塵的變動),也對觸並分別內法塵。

色塵:即眼根所對所觸、被眼識所分別的境界。

聲塵:即耳根所對所觸、被耳識所分別的境界。

香塵:即鼻根所對所觸、被鼻識所分別的境界。

味塵:即舌根所對所觸、被舌識所分別的境界。

觸塵:即身根所對所觸、被身識所分別的境界。

法塵:即意根所對所觸、被意根及意識所分別的境界。

外塵,外面的六塵叫外塵,又叫外相分,外五塵是五扶塵根所對所觸的境界,外法塵是意根所對所觸,也是意根所分別的境界,外法塵只是外五塵的變動,並無實質。

內塵,在大腦中樞現起的與外塵相同的影像叫內塵,又叫內相分。內五塵是五勝義根所對所觸的境界,也是前五識所分別的境界;內法塵是意根所對所觸的境界,也是意識所分別的境界。前五識只能分別五塵的粗相,第六識透過內法塵既能分別五塵的粗相,也能分別五塵的細相。只有內法塵才是意識直接分別的境界,就是説,意識所作的全部工作,都是透過分別內法塵來進行的,意識的所有境界,只是內法塵的境界,純粹是夢幻泡影。

法塵:有內外兩種,如上所說,外法塵是外五塵的變動,這種變動只能被意根第七識分別,並不是意識分別的對象。當外五根對外五塵時,第八識在五勝義根上就同時顯現了內五塵,並顯現了和內五塵相同的另一種影像,供第七識進行全面的但極粗略的分別,及供第六識進行或粗或細的各種分別,那便是內法塵。第七識、第六識不能直接分別前五塵,必須透過法塵來分別。

此內法塵一旦出生以後,就會同時成爲種子保存在第八識中,成爲法塵種子,即一般人所說的記憶資料。當因緣和合時,某些相應的法塵種子就會再現為法塵,供第六識進行比對、識別、思維、判斷等,以便及時向第七識提供其比對、識別、思維、判斷的結果,供第七識及時做出決定,發放指令。

在某些特殊的應急情況下,出於自我保護的本能,第七識還可以不通過第六識,直接根據祂所發現的外五塵的重大變化(即外法塵),依照保護自我的強大本能而直接下達指令。執行指令的是哪一個?是第八識。爲什麽第八識可以執行指令?因爲只有祂能即時了達第七識的心行並執行指令,令相應的種子毫無差錯地流注出來,變爲現行。

記憶再現的則都是內法塵。比如:你看見一隻凳子,當你甚至還沒有叫出凳子這個名字的時候,凳子的影像就已經存進了大腦的記憶中。後來凳子即使不在面前了,但記憶中凳子影像的種子還在,所以可以隨時再現為內法塵。正因為如此,意識才有比量,才可以了解細相,即詳細情況。

其實我們一直生活在影子世界之中。所以佛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且不說外面存在的一切並不真實,因爲我們根本無法直接感受外部的存在。現在我們只來説說我們了解事物的過程。有四重幻影。以看見一個人爲例。

第一、當你的眼睛面對一個人的時候,眼睛(眼根的扶塵根)如一架攝像機,立即攝取了這個人的影像,這個影像,首先呈現在眼球後方的視網膜上,是上下顛倒的影像。這個顛倒的影像,當然不是外面的那個人。這是第一重幻影。外面的那個人是外色塵,這個幻影也還是外色塵,也叫外相分色塵,或色塵外相分。

第二、視網膜上的這個影像信息,通過視覺傳導神經,被立刻傳到大腦的視覺中樞(眼根的勝義根),在那裏再現這個影像,但已經被調整過來了,不再是倒像了。這是第二重幻影。這個幻影,才是被眼識所分別了知的,叫做內相分色塵或色塵內相分。我們全部的感知,都是建立在這些內相分上的,所以說我們生活在影子世界中,因爲我們不能直接感知外相分。

第三、在眼根的勝義根——大腦視覺中樞出生色塵內相分的同時,還出生了另一個相同的影像,被意識所分別了知,此即法塵,叫色塵內相分法塵。這是第三重幻影。這個法塵非常重要,因爲前五識的特點是,眼識只能分別內色塵的粗相,既不能分別細相,也不能分別其他的內塵,其他四識也是如此。

意識則不然,透過內法塵,祂不但可以分別全部內五塵的粗相,也能分別其細相。爲什麽?1、因爲第八識在五塵內相分上,都會同時出生相應的法塵內相分;2、第八識中過去相應的法塵留下的種子也會適時顯現而供意識對比。前五識只有各自的現量境界,所以只能了知粗相,而意識因為還有比量境界,還能對比,所以還能了知細相。

第四、如果當那個人離開了你的視野,你的腦海裏還可以清晰地浮現出那個人的影像,這已完全是回憶,這了是第四重幻影。如果這個人是個熟人,你剛才的新印象,就會歸檔,自動儲存在關於他的那個檔案中。當你回憶這個人的時候,就不僅僅是剛才的印象,一些相關的、綜合的印象也會浮現出來,比如你們過去的一些交往,這個人的性別、年齡、音容、笑貌、學歷、家庭、工作、業績等等,如果需要,都會呈現出來。有時甚至不需要,也會自動跑出來。

爲什麽?是因爲啓動這些記憶的第七識有執著,祂會按照慣性發出指令,使第六識無法立即控制。這第四重幻影因爲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再現的時候,也許就有各種變化。或由於時間久了,再現的影像模糊不清;或由於有類似的人或事,再現時發生錯誤;或由於感情的加入,再現時成了另外一種印象。我們回憶往事,計劃未來,寫小説,搞創作,都是在一系列幻影中馳騁,佛說這些都是「法塵分別影事」。

問:晚上睡覺時,燈突然亮了,人從睡中醒來。這件事是怎麽完成的?

答:我們睡眠時,有兩種狀態,一種有夢,一種無夢。沉睡無夢時,前六識完全斷了,因爲什麽也不知道了。而意根第七識則從來不休息,透過法塵監察著身體內外的全部情況,巨細無遺(因為第七識遍緣一切法)。意根第七識永遠醒著,永遠同第八識和合運作著。在大乘來說,這兩個識永遠不休息,連一剎那的暫斷都不曾有過,直至成佛。

問:眠熟無夢時,意識是怎樣又產生的呢?

答:以突然燈亮為例:

1、當燈突然亮的時候,光亮在視網膜上出現,成外色塵。

2、此重大變化之外法塵被意根第七識所觸,依祂執著自我、保護自我的強大習慣,決定要了知具體發生了什麽事。

3、第八識了知前七識的心行,以自己一切隨緣的習氣,立即知道了第七識的這個決定。

4、於是第八識流注風大種子,將此外相分色塵之信息通過視覺傳導神經即刻傳到大腦視覺中樞,顯現為內色塵。

5、與此同時第八識出生相同的內法塵。

6、第八識也立即流注第六識的識種,識種變現行,意識得以重新產生。

7、第六識作意要眼識配合,第八識了知第六識此心行,流注眼識的識種,眼識亦隨即產生,人就醒過來了。

8、意識產生的第一剎那,唯觸光亮之內法塵,盲無所知,謂之率爾初心;

第二剎那,可與第一剎那之法塵進行比對,謂之尋求心;

第三剎那,才能了知,謂之決定心。

9、意識之識種繼續流注,法塵之種不斷現行,意識終於知道是怎麽囘事了,人也徹底清醒了。

六識在五種情況會斷:

1、睡眠無夢時會斷。什麽都不知道了。

2、悶絕時會斷,如休克時、被全麻時、被打昏時。也什麽都不知道了。

3、正死位會斷。從完全失去任何知覺,身體漸漸冷透,到中陰身完全生起,這段時間叫正死位,大約八小時左右。

4、無論是進入無想定的人,還是無想天人在無想定中,意識都斷了,闇無所知。

5、滅盡定中,不但第六識斷了,而且也斷了第七識五遍行心所中受、想兩個心所,所以又叫滅受想定。也是一無所知。

關於定和禪:

定與禪,有時合稱為禪定,都指「心一境性」,即指意識既不昏沉,又不散亂,唯一專注於定境法塵。而沒有禪定功夫的人,不是昏沉,就是散亂。

無想定斷了意識,滅盡定不但斷了意識,還斷了意根第七識之受、想兩個心所,故與前述其他禪定唯是意識之法塵境界有所不同。

禪,是禪那的簡稱,僅指色界的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定的範圍較廣,不但包括四禪,而且包括無色界的四空定及滅盡定,還可以包括欲界定以及初禪前的未到定。定的名相很多,還有等引、等至、等持之說。

問:何謂等引、等至、等持?

答:等引,梵名三摩呬多;等至,梵名三摩鉢底;等持,梵名三摩地、三昧譯為「正定」或「正受」。此三都是定的別名,但內涵有所不同。

等引:等,指身心中所有分位都安和平等;引,指引生。離沉、掉,深妙靜慮,引攝眾生平等諸法性,謂等引。等引,就是引等,引入平等安和之定境,猶如大橋之引橋。

等至:是等引之結果。在定中,由於定的勢力,令身心平等安和謂之等,定能令至此平等位,故名為等至。等至,就是至等,至此平等安和之位,猶如大橋之正橋。

等持:是等至之用。等持,就是持等,於諸境界中,持平等安和諸功德也。故此不通「二無心定(無想定、滅盡定)」,而通攝一切有心位中「心一境性」,亦通散位定,如欲界定。猶如橋上車水馬龍,而橋如如不動。

等持者:謂修定者證得等至已,熏習純熟,不令定力退失;而後依彼所得定力,入於心一境性,然不離三界九地五塵三塵(色界無香塵、味塵)等,發起辦事靜慮——五神通等,是名等持。

等持境界之高低,依其所證三界九地定境等至之高下而差別,亦依有漏所得定及依無漏所得定而有差別;無漏所得定復依聲聞、緣覺、菩薩、佛菩提之差異而有別。

問:等引、等至、等持三者有何異同?

答:三者皆是定之異名。等引、等至通於有心定、無心定(無想定、滅盡定),而不通於散定(如欲界定);等持通於有心定、散定。

問:禪宗的禪與禪定的禪有什麽不同?

答:1、禪宗的禪,指第八識,是第八識衆多異名之一,但著重指第八識之清凈本體。有人說,禪是佛心,這話沒錯,但要弄清楚。佛有兩種,一種叫本來佛或天真佛,一種叫究竟佛或圓滿佛。本來佛或天真佛僅指衆生位的第八識,而究竟佛或圓滿佛不但指佛位的第八識,也指佛的三身,即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圓滿報身廬舍那佛,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

也就是說,禪宗的佛心,僅指佛地以前的第八識,佛地的第八識,則不名為禪;更狹義地說,僅指到初地入地心以前的第八識,因爲禪宗參禪最多到這裡就結束了,見道位圓滿了,從初地的入地心開始就進入修道位了。然就心的清凈自在的本體來說,皆可名之為禪。

而禪定的禪,只是指色界定的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都只是第六識的部分境界,然四禪中的無想定例外,因為已經斷了第六識,則非第六識之境界,乃是第七識安住不動之境界。

2、禪宗的禪,也指第八識的中道體性,如《心經》所說「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而禪定的禪,恰恰是有生有滅的法,意識不現行的時候,禪定及其所有的禪定境界也就沒有了(無想定除外)。

3、禪宗的禪,也指般若智慧,主要指第八識本具的本覺智慧,也指真見道位所具有的般若總相智和相見道位所具有的般若別相智,能引導衆生走向解脫和成佛。

而禪定的禪,只是意識靜定的某種狀態,縱然加修神通而有五通(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如果沒有出世間的智慧,也不能引導衆生走向解脫和成佛;但如果修出世間法,禪定則能起輔助的作用,在正知見具足的情況下,幫助開發本有的智慧,增進後得的智慧。

解脫的境界就是涅槃。涅槃有四種。即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無住處涅槃。涅槃是清淨無染之義,中道之義。小乘的阿羅漢、辟支佛只有有餘涅槃、無餘涅槃兩種。

大乘菩薩參禪開悟,則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八地以上的大菩薩由於已經滅除了分段生死的煩惱,故證得前三種涅槃,佛則圓證四種涅槃。無住處涅槃只有佛才證得,也叫大涅槃、大般涅槃,或究竟涅槃。

佛有三身,即法身、報身、化身。

法身:第八識的本體有種種異名,法身就是其中之一。每位衆生皆具法身,但衆生的法身「自性清淨而有染污」,而佛的法身,究竟清淨而沒有任何染污,名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

報身:是佛的福報與智慧之身,由修廣大圓滿之福德與智慧而感得的莊嚴之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名圓滿報身盧舍那佛。

化身:是佛度衆生的大願所成,名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

眼識九緣:緣,條件之義。就是説,眼識的生起,需要九個條件,缺一不可,即1根、2塵、3空、4明、5作意、6第六識、7第七識、8第八識、9種子。

1、根:即眼根,包括扶塵根和勝義根。根的作用是觸塵生識。扶塵根接觸外色塵,勝義根接觸內色塵。

2、塵:即色塵,有外色塵和內色塵兩種。外色塵乃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等依報以及五根身之正報;內色塵乃是第八識在眼勝義根即大腦視覺中樞處所顯現之外色塵之影像。眼識其實只能了知內色塵,對外色塵的了知,實際上都是通過內色塵來了知的。

3、空:即適當的空間距離,太遠太近都看不到。

4、明:即適當的光明,沒有光看不到,光太強太弱也看不到。

5、作意:即引導心識趣向所分別對象的作用,這裡主要指第六識作意心所的作用,就是俗話説的引起注意,否則,將視而不見。

6、第六識:也叫分別依,意識是前五識的俱有依,因爲如果沒有第六識現行為前提,其作意心所就不能相隨而現行,就不能引導眼根趣向所對之色塵,眼識便無從生起。

7、第七識:也叫染淨依,因爲第七識是染淨萬法生起的總樞紐,第八識在世間運行,必須要有第七識配合才行,第八識中所有功能的啓動,都要靠第七識發布指令。

8、第八識:也叫根本依,因爲萬法都依第八識為根本而生起、而存在,都要靠第八識中的種子不斷流注而變為現行並持續。

9、種子:也叫種子依,因爲萬法都由種子變現。這裡主要指眼識的種子;沒有眼識的種子連續不斷變為現行,就不會有眼識。

耳識八緣:因爲生起耳識不需要光明緣。

鼻識、舌識、身識七緣:因爲既不需要光明,也不需要空間距離。嗅感細胞必須直接觸到香塵;味蕾必須直接觸到味塵;身體必須直接觸到觸塵。

意識五緣:除了不需要光明和距離外,它本身就是第六識,當然不需要分別依,又因爲意根就是第七識,所以又少了染淨依,就只剩下五緣了。即:1、根(意根),2、法塵,3、作意(意根的作意心所),4、第八識,5、意識的識種。

末那識三緣:除了無餘涅槃一種情況,第七識,即末那識意根,永遠和第八識在一起。但第七識既然是可滅之法,也一定是可生之法。既然可生,就一定有生起所需的條件。但爲什麽所需緣如此之少?我們從意識五緣而觀。第七識的根即第八識,所以又少了一緣。法塵與意根是相對相依而存在,意根還沒有生起的時候,還沒有法塵。那麽,剩下的條件就只有三個了,那就是:1、第八識,2、第八識的作意心所,3、第七識的識種。

阿賴耶識四緣:第八識不是不生不滅嗎?爲什麽還有生緣呢?原來,所謂生緣,都是依每個識在三界中生起作用而言的。如無餘涅槃中第八識獨存而不生起任何作用,當然就不存在生緣的問題了。

第七識、第八識互為所依根,所以1、第八識的根就是第七識。2、塵境,乃五根所對之外五塵,包括身體內部的塵境。既然有第七識意根,當然還有外法塵(即外五塵的變化)。3、第七識的作意心所。4、第八識的識種。

問:如何知道第八識在三界出現需要四緣呢?

答:可以從眠熟無夢、正死位及滅盡定的入定、出定來看。

眠熟無夢時,第八識透過身根了知身體的一切粗細變化,透過五扶塵根了知外部環境的一切變化,了知第七識的剎那剎那的一切決定,也了知該流注哪些種子,恰如其分地使無量的種子變為現行,及時協調體內的各個系統、各個臟腑之間的關係,完成生命所必需的種種極其複雜的生化反應。這時,第七識遍緣一切法,剎那了知一切變動,剎那發放一切指令,第八識依第七識的指令,剎那流注一切相應的種子。

這時的四緣:1、根,第七識;2、塵,根身(身體內部的塵境)、器界(身體外部的塵境);3、第七識的作意(不是指決定,決定是思心所的功能);4、第八識的自己的識種。

正死位時,第八識透過身根了知身體的綜合機能已經衰竭,第七識也了知了此重大變化,作出捨身並出生中陰身的決定。第八識隨緣,一分一分從身體內退出,一分一分出生中陰身,一分一分轉移到中陰身中。轉移完成之時,即是正死位結束之時。

這時的四緣:1、根,第七識;2、塵,根身(身體內部的塵境);3、第七識的作意(分分捨身的決定,以及分分成就中陰身的決定);4、第八識的自己的識種。

滅盡定入定時,第六識先作出定的預設,然後第八識接受第七識入定的決定,入初禪斷前五識,依序逐漸到無所有處定或非想非非想處定,先斷第六識,再斷第七識受、想心所,進入滅盡定中。

這時的四緣:1、根,第七識;2、塵,根身(身體內部的塵境);3、第七識的作意(入滅盡定的決定);4、第八識的自己的識種。

滅盡定出定時,第七識的觸心所觸到了入定前所預設的境界,了知了這種變化,決定出定,第八識流注第七識受、想心所的種子,於是退回到非想非非想處定或無所有處定,現起第六識,然後依序逐漸退至初禪,現起前五識。

這時的四緣:1、根,第七識;2、塵,所預設的外部的塵境;3、第七識的作意(出定的決定);4、第八識的自己的識種。

八個識生起所需要的因緣數量:按順序為九八七七七五三四。

色:有四種,即顯色、形色、表色、無表色。其中只有顯色是色的實體。

1、顯色:就是顏色,眼識所了別的只有顯色,而且只是顏色的總相(也叫粗相),即青、黃、赤、白、明、暗。(明暗不是指有光無光,而是指在有光的前提下,明暗的對比)意識則還可以進一步了別顏色的種種別相(也叫細相)。

2、形色:是顯色集聚的分位差別,必須比較才能了知,所以是意識了別的對象,因爲只有意識有比較的功能。如長、短、方、圓、粗、細、高、下、正、不正等。

3、表色:指有所表示的動作,是顯色、形色的差別業用。如取、捨、屈、伸、行、住、坐、臥等。

4、無表色:則是顯色、形色二種色,或再加表色共三種色所顯示出來的綜合效應,內涵,或某種韻味,如美麗、醜陋、宏偉、輝煌等。即是不同於上述三種色法的另一類色法。

其他關於無表色的表述:

1、「無表色,謂意識緣於過去所見之境,雖分別明了,而無表對,故稱無表;雖無所表,而於所緣之境執著不忘,故稱為色。」

2、「無表色系依身、口發動之善業與惡業,為生於身內之一種無形色法,乃感苦、樂果之業因,具防非止惡之功能。」

3、「受戒時,以強盛之身口表業為緣,滿身四大製造之一種色體也。此色體有防非止惡之功能,恆防止身口之過非,故以之為戒體,其物體外相不顯,故名無表。又為由身內地水火風之四大而生者,故名為色。」

4、「大乘法相宗以之為第八阿賴耶識所有之思種子別作用,攝之於心法。此無表色有善惡,善性之無表色,有招樂果之業道功能,又有念念倍增之防非止惡功能。惡性之無表色,有招苦果之業道功能,又有念念倍增之防善止善功能。」

5、「四大種為無表色的真正所依,無表得『色』名也因四大種之故,而非依身、語表業。如此便能將定生無表──隨心轉無表,含括其中。」

關於無表色的小結:

1、無表色是色法,是四大種所成,由體內四大而生,但不是種子,已是現行。色法有色法的種子,無表色當然也有種子。此中無表業的業種,與無表色的色法種子雖有聯繫,但不是一回事,不可混為一談。由受戒得到的無表色戒體,如果捨戒了,就沒有了。

2、色身壞時,無表色亦壞,然無表色之種子不壞,來世因緣成熟,還會現前,因此須陀洹再來人間時,即使佛法不在了,也不會犯戒,之所以會如此,有多種因素,其中包括過去所得無表色戒體的種子現前,因為不退轉位的須陀洹是不會捨戒的。

3、身心本來一如,身心一體不可分。一切唯心造,意為先導。強盛的身、口之業,必由強盛的意業引生。強盛的意業,必定同時在造業者體內產生無表色,並不僅僅受戒時才會產生。善願生善的無表色,惡願生惡的無表色。其實任何意業,都會對身體產生影響,只因為影響不大,可以忽略不計,所以說意業若不強盛,則不生無表色。是否能引生無表的關鍵,表業固然重要,但主要還是決定於意業。

4、無表色究竟是什麼樣的物質?大概類似於現代人所說的人體內的某些微量元素或激素,量雖很小,作用蠻大的。印光大師說有個女人哺乳時生大氣,所生之毒會把嬰兒毒死。

5、以上所說僅是眾生體內之無表色,欲界由猛利心引生,如戒體,此乃表業所生色;色界由禪定引生,在禪定中是不會犯戒的,此乃三摩地所生色。

此外,還有依附於顯色(青黃赤白、明暗等)、形色(長短方圓高低大小等)、表色(屈伸俯仰、行來去止等)而有之無表色,如人之氣色以及喜怒哀樂鄙俗優雅等氣質,都是心法,屬意識心所攝的色法。

問:明暗為顯色所攝嗎?在漆黑的暗夜之中,半夜由睡中醒來,睜大眼睛努力看,然而唯見一片黑暗,此時有無眼識?要說有,則不見色相青黃赤白;要說無,又能見暗。《楞嚴經》說有眼人與盲人能見暗故,非見性無,「見性」指什麼?指眼識?還是眼識的能見的功能?若指眼識,則彼時無光明故,眼識緣缺不生;若說指功能,識且不在,何有功能?

答:黑暗為顯色所攝,如世間之色譜,有青黃赤白各種顏色,黑色也是其中一種顏色;完全不感光、不反射光線,就是黑。因此,能夠見到黑暗,仍是眼識的功能。若無眼識,則連黑暗也不能分別。如人熟睡時,前六識中斷,沒有眼識,就無法分別黑暗和光明,不知黑暗,不見黑暗,那才是真正的一無所見。

《楞嚴經》曾說:光明被遮住時並非無見,而是看見黑暗;那時眼識的能見之性仍然存在未滅,所以光明復生時又立即能看見一切物了。佛以此緣故,說黑暗時見暗而不是沒有能見之性,可見黑暗中的眼識是仍然存在的。所以,當我們在全面黑暗時,只要突然有光明,就能馬上見物。可見在黑暗中,眼識仍然在剎那剎那了別色塵,因此才能夠瞬間察覺色塵的變化,也才能知當時處在黑暗中。即使我們閉上眼睛,躺在全黑的屋裡床上,只要還沒有睡著,若突然把燈打開,我們還是立刻可以察覺。

可是一個熟睡的人,就不知道當時是處在黑暗境界中,可見熟睡時的眼識已經不存在了!眼識不存在了,只能靠意根來了別,而意根的了別性很差,當然沒有辦法這麼敏銳了,所以光明再來時仍然不知道。如果明暗的變化很大,熟睡者由意根察覺到這種變化,再促使意識、眼識現行而發生作用,幾秒鐘之後,他才會明確的知道是怎麼回事。如果明暗的變化不大,意根不會喚起意識與眼識,熟睡的人便完全不知有人開燈。然而未睡著的人,雖然閉著眼睛,卻可以立即了知。由此可知,能夠見暗的,仍然是眼識與意識。所以《楞嚴經》說「有眼人與盲人能見暗故,非『見性』無」,那個「見性」是說能見之性,即是眼識的功能。這個眼識的能見之性,是從如來藏中出生的,所以佛說見性不是自然生,也不是因緣生。

至於眼識因九緣而生起的說法,其中的眼識,乃是指一般意義的「看得見東西」,因此說光明是眼識生起的助緣之一。又《楞嚴經》說盲者所見黑色與有眼人處於暗中所見黑色無二無別,表示盲者眼識仍在,只不過盲者眼扶塵根與勝義根中或一、或二有缺陷,導致不能見外物,因此只能見黑色;待盲者眼扶塵根與勝義根經過治療恢復正常時,即能見外色,與正常人見色無有差別。由此證明,盲者在清醒位時,因為眼根有障礙而無法見外物,因此只能看見黑色,表示眼識仍然存在,仍然有其功能,能夠分別黑色;若是熟睡時,眼識滅了就不會看見黑暗,就與正常人熟睡時一樣。

又深海動物或者長時處在地洞深處的動物,由於久居黑暗,眼識對生活並無幫助,久之,眼識就不再生起及運作了,故使牠們的眼睛都退化了;眼的扶塵根退化而失效,使牠們對於光線毫無反應,只對聲音、震動、氣味才有反應。這證明外境的色塵若長期不現前,眼識也將被意根棄捨而不再現前,眼根也將慢慢退化而消失。同理,如果一個沒有色聲香味觸的境界,讓眾生長期處於其中,則其眼耳鼻舌身五識、五根也將退化消滅,意根將會只容許剩下意識來活動,如無色界。這也是說明,眼耳鼻舌身等五識,是為了維持色身在這個物質世界生活,相對於外境之五塵而生存、長養的。若外境的五塵不存在了,前五識將會漸漸消失,五根也將漸漸退化。

所以眼識必須有九緣才能生起及存在與運作,而眼識的功能就是能見之性。如佛在《楞嚴經》所說,盲人清醒時仍能見暗而不是不見,只有熟睡時才是不見暗的,那時才沒有眼識存在;暗正是光明的變相,暗不能外於光明而存在;暗一直都在光明中存在,這正是《楞嚴經》所說的意旨,我們藉光明中的暗而了知遠近、長短、方圓等法,所以暗也是光明所攝的;因此光明被遮一部分時,我們就會看不清楚;光明完全被遮時,我們就只能看到黑暗;但是眼識仍在,所以才能見暗,既能見暗,當然眼識仍在,否則就看不見暗了!

眼識仍在,能見之性就仍然存在,所以當電燈突然被打開而光明再現起時,我們就能立即了知從暗變明的過程,也能再看到種種顯色與形色了!佛在《楞嚴經》中已經為我們細說這個道理了!所以黑暗中不可以說眼識「緣缺不生」,黑暗中的眼識仍然是存在著的,只有在熟睡時才沒有眼識,才不見暗。只要眼識在,就一定有能見之性,而眼識只在清醒位存在,所以清醒位的盲人或正常人,都可以見到黑暗;不是沒有見,而是見暗。所以不能因為晚上電燈突然滅了,只能看見黑暗,就說眼識也不在了!若眼識跟著電燈滅了,那就不可能看見黑暗了!

能見色塵之性是眼識的功能,能聞聲塵之性是耳識的功能,能嗅香塵之性是鼻識的功能,能嚐味道之性是舌識的功能,能覺痛癢之性是身識的功能,能知諸塵、能知一念不生、能保持一念不生等性是意識的功能,這些能見乃至能覺之性的六個功能合起來,就是凡夫眾生所隨順的佛性,但不是未入地菩薩所隨順的佛性。

未入地菩薩隨順的佛性是包括意根與第八識如來藏的功德性的,而且必須眼見為憑,明心證真的人都仍不可能看得見。如果說能見之性不是眼識的自性,那麼眼識究竟是以什麼為祂的功能呢?假使見聞知覺性不是六識的功能,那麼六識是以什麼為功能呢?這倒也是初機學佛人或參禪者都可以探討及觀行的。假使有人不信見聞知覺性就是六識的功能,那麼六識就將成為名言施設而全無功能了!這樣一來,八識心王就應該改為三識心王或二識心王了!

死的定義,就是身壞命終。在佛教裏,死的指標,既不是停止呼吸、停止心跳,也不觀察不到腦電波,而是身體冷透。爲什麽?説明第八識不再持身了,完全離開身體了,身體已經成了死屍了。

佛法說壽、暖、識是在一起的,而暖是可以衡量的,壽與識在不在,通過暖在不在就可以知道了。只要暖在,就說明人還沒有死透,中陰身還沒有完全形成。從停止呼吸心跳到中陰身形成,大約需要八個小時,特殊情況也有一兩天的。

第七識發布指令,有三種情況。

一、在眠熟無夢、二無心定(即無想定和滅盡定)三種情況下,因有正常的五根身故,第八識接受第七識剎那剎那要監察一切、了解有無重大變化的決定,憑藉五扶塵根接觸外五塵,顯現外五塵上有無變動之外法塵,同時憑藉五勝義根接觸內五塵,顯現內五塵上相同的有無變動之內法塵,第七識便依此內外法塵監察一切,了解有無重大變化。

如果沒有重大變化,就剎那剎那做繼續睡覺或繼續入定的決定,如果發現了重大變化,出於保護生命的本能,第七識就會作出要了解這個重大變化的決定。但祂自身沒有了解重大變化具體情況的本事,因爲祂只能和五別境心所的慧心所相應,且其慧昧劣。

第八識了別第七識的決定後,就會流注第六識的種子,種子變現行,第六識就可以幫助第七識進行具體的了別,第七識再根據具體情況作出相應的決定。

第七識獨自運作時,慧雖昧劣,但當祂有第六識配合的時候,祂對第六識提供情報的審察,及其根據此審查和祂具有的俱生我執的習氣來作決定,卻極其敏捷。

二、悶絕(由於種種原因而喪失了任何知覺)時,由於五勝義根的集合體(大腦)被麻醉或受傷,第八識或無法藉勝義根而現內六塵,或雖現殘缺、模糊的內六塵而六識無法正常出生,所以第七識雖然一再作決定要出生六識,仍無可能,只能依於求生的習氣不斷作恢復根身的決定,等待麻藥力量逐漸消退,或配合第八識盡可能地修復受傷的部分。

三、正死位有突然死亡和正常死亡兩種。

突然死亡:如出交通事故,被槍擊,被砍頭等,根身立刻壞死或身首異處,內外五根不復能用,法塵突然不現,第七識立即審察到身體已經的確不能再用了,就作決定捨身,並根據其俱生我執(生生世世連續不斷的自我執著)的習氣作決定出生中陰身;第八識執行指令,即時流注中陰身色法四大種以及六識種,中陰身及其六識便得以出生。

正常死亡:如自然老死、因病去世等,第七識根據法塵的衰變逐漸了解到身體越來越不好用了,最後法塵不再出現了,身體真的不能用了,終於決定捨身並出生中陰身。第八識執行指令,便一分一分地從根身中退出,退出一分,中陰身就出生一分,身體就冷一分,全部退出以後,中陰身也就全部成就了,身體便很快冷透了。中陰身一旦成就,就具足十八界,開始了最多四十九天的中陰生命的歷程。

正死位與六識斷滅的其他四種情況(眠熟無夢、悶絕、無想定、滅盡定)的最大不同,就是五扶塵根和五勝義根都壞了,不能現起外內六塵。但是第七識,第八識都還在運作,他們是根據什麽來運作的呢?我們知道,第七識的一個特點,就是審察法塵有無重大變化。當法塵不再出現的時候,第七識就知道根身不能用了,就會決定捨身和出生中陰身。至於中陰身在正死位大約八個小時中七、八兩個識如何運作的詳細情況,那是地上菩薩修學種智的內容,我們不敢妄測。

中陰身:介於此世和下一世之間,過渡階段的生命形式。

人死後,在最多四十九天的時間內,會有一個臨時的身體,作為一個過渡。但中陰身一期的生命,最多只有七天。一共最多只有七期。所以每七天,就會死生一次。每天都有機會尋找有緣的父母去投胎。

除了以上所說,中陰身還有以下一些情況:

1、中陰身靠嗅食物的香味維持生命。

2、中陰身與此世相連,還知道此世的一些重要情況。

3、中陰身有小神通,而其神通主要表現在尋找未來的父母上,不受牆壁、距離的障礙,所以縱然再遠,哪怕遠在異國他鄉,甚至別的世界,縱然有屋舍遮蓋或距離遙遠,對未來父母,卻看得一清二楚,如在目前。

4、一旦找到相應的父母,就等待投胎的機會。開始的幾個七天時間較從容,越到最後越緊迫,到最後第七個七天,一定會投胎,絕不會超過四十九天。最後快到四十九天期滿還未於它道投胎,就會落入鬼道。

5、投胎的其實並不是中陰身,而是第七識和第八識,由中陰身的第七識作決定,中陰身的第八識隨緣。中陰身只是去找未來的父母,一旦投胎,中陰身即告消失。七、八兩個識,生生世世都不滅亡,生生世世在一起。所以對祂們來說,根本就無所謂生與死,祂們是往來三世的。有生有死的,是前六識和身體。

五眼: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1、肉眼,即平常人的眼。特點是看前不看後,太近太遠、太大太小都看不見,沒有光也看不見。而且不能穿越障礙,中間哪怕只隔一張紙,也看不見了。

2、天眼,即天人的眼睛,或具有天眼通的人所具有的眼。特點是沒有以上所說的任何障礙,而且可以看到未來的事物。

3、慧眼,即開悟以後的衆生所具有的智慧之眼。特點是已經開始能夠看到事物的真實,小乘人能看到空相,大乘人不但能看到空相,還能看到空性。

4、法眼,慧眼只能看到空相、空性的總相以及總相中的別相,而看不到別相以及別相中的別相。而法眼,則不僅能看到慧眼所能看到的一切,還能看到慧眼所看不到的別相和別相中的別相;不但能看到空性別相中的別相,而且能看到一切法各個層次的總相別相,但是還沒有圓滿究竟。

5、佛眼,可以究竟圓滿地徹見十方一切世界、一切佛、一切菩薩和一切衆生的過去、現在、未來的一切,故號正遍知。

六通:即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漏盡通。各種通都有不同的層次。

1、天眼通,即上面所說的天眼的能力。佛能知無量界以後的事,所以可以爲人授記,預告某人何時成佛,佛國名何,度衆多少,佛號爲何,住世多久等等。

2、天耳通,即天人或修得天耳通的人所具有的聽力。大菩薩得天耳通,如觀世音菩薩,能聽到一切世界的一切聲音,所以才可以循聲救苦。

3、他心通,能知他人起心動念的能力,佛能能知十方一切衆生心中所想。

4、宿命通,指能知過去事情的能力,佛的宿命通能知自身以及一切眾生無量劫以前的各種事。

5、神足通,上天入地,飛行變化的能力,大菩薩可以剎那間到十方任何世界。

6、漏盡通,指煩惱已經徹底沒有了。小乘的漏盡通只斷分段生死的煩惱,大乘的漏盡通連變異生死的煩惱也斷了。前五通也叫五神通,漏盡通其實不屬於神通,而是智慧通達。

心法和色法:

在百法裏,心法是八大心王和五十一個心所,色法就是五根六塵十一個色法;

在五蘊裏,心法是受蘊、想蘊、行蘊和識蘊,色法就是色蘊。然而,色蘊只有五根、五塵卻不包括法塵;而五塵,也僅指能由前五識分別的內五塵。

在十八界裏,心法是意根和六識,色法是五根六塵。

能取和所取:須陀洹要證得能取、所取雙空。取是攝取、取著之義。能取就是能分別、能執著之義;所取就是被分別、被執著之義。分別,是了知之義;執著是抓住不放之義。能取的是前七識,而所取的,既有色法,也包括心法。

色心二法與能所二取,有一些不同之処:

能取的都是心法,但心法不一定都是能取,第八識不分別、不執著,所以祂不屬於能取,能取的只是前七識。不但如此,第八識因爲被第七識執為自我,反而成了所取的對象。所以,能取,只是前七識,而所取,是一切法。

一心,就如一隻蝸牛,而能取和所取就如蝸牛頭上的兩隻角。這個一心是什麽?就是出生一切法的總根源,即第八識,也叫如來藏。能取、所取,相對而存在,有能取,必然有所取;有所取,也必然有能取。

爲什麽能取、所取雙空?因為能取、所取都是因緣所生法,都沒有獨立性,都無常、剎那變化,最終磨滅,都是假相,如夢幻泡影,沒有永久性和真實性。

下面繼續講《心經》。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四句是講,無餘涅槃中,五蘊、十八界通通已被消滅,唯餘第八識獨存,煩惱沒有了,消滅煩惱的十二因緣法也沒用了。其實站在第八識本體的立場上,在五蘊、十八界存在的當下,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五蘊、十八界不實在,煩惱也不實在啊。有「我」才有煩惱,沒「我」,誰煩惱啊?但「我」因妄想而有,因執著而堅固,故除滅妄想執著,便證解脫。

十二因緣:也叫十二有支,即: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是小乘緣覺的主修法門,在定中觀察從生到死的三世因果。有順逆兩種觀法。

三世:即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現在世只有一世,過去、未來則有無量世。前兩支講過去世,中間八支講現在世,最後兩支講未來世。

一、無明:無明就是煩惱,煩惱就是無明。有兩種,一種叫一念無明四住地煩惱,一種叫無始無明住地煩惱,二者加起來,叫五住地無明煩惱。小乘只要斷盡一念無明四住地煩惱,就證解脫。

一念無明四住地煩惱,即見一處住地煩惱、欲界住地煩惱、色界住地煩惱、無色界住地煩惱。其中見一處住地煩惱也叫見惑,後三者也叫思惑,所以一念無明四住地煩惱,也叫見思惑。

見一處住地煩惱:(也叫見惑)在小乘即指三縛結(我見、戒禁取見、疑見),在大乘即是五利使(我見、邊見、邪見、戒禁取見、見取見)。結、使,都是煩惱的異名。

三縛結:即我見結、疑見結、戒禁取見結。此三縛結,是證小乘聲聞初果須陀洹所必須斷除的,或說,斷除了三縛結,就證初果。但欲證初果,必須要先受持三歸與五戒,這是一定要明確的。

我見:我見、我執是生死輪回的根本原因,而我見是首要原因,因爲我見不斷,就根本談不上斷我執。所以斷我見是修行的頭等大事。

我見,就是認爲有一個自我存在,而事實是決定無我。認爲有我,既然違背事實,就只能是凡夫和外道的虛妄想。我見也叫身見,本質是一回事,但若分成兩個方面說,則認爲這個身體是我,就是身見,認爲能知能覺的心是我,就是我見。

其實這兩方面是分不開的,所以,有時說身見就是我見。但若分開來説,身見是認爲色蘊是我,我見是認爲受、想、行、識四蘊是我。身見很容易斷,因爲人一死,身體就壞了。我見則不易斷,因爲有人認爲,靈魂不滅,意識可以往來三世。

不能斷我見的原因:

眾生不能斷我見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被錯誤的知見所誤導,遇不到真正的善知識,不能依之熏修正知正見;其次是縱然遇到真善知識,而不肯精進;三是不能嚴格受持五戒。

我見的實質:一般的人根本不知道有第七識、第八識,只知道有前六識,主要是第六識,稱之爲心,或者靈魂。好多人認爲,身體好比一件衣服。人雖死了,但精神長存,下一世會有一個新的身體,好比換了一件衣服。

問題在於,一般人所說的這個心——意識,祂不能到下一世,死的時候就徹底斷滅了,即使活著的時候,也還有四種情況會斷,其實每天睡著而沒有夢的時候,祂就斷了。所以我見,根本上就是認爲意識或意識的種種變相境界為自我的錯誤認知。

如何斷我見:就是在有基本戒定慧的前提下去作觀行。戒即持五戒,定即念佛功夫成片,慧即熏修無我的正知見。觀行即認真觀察意識及其變相境界都虛妄不實。怎樣進行觀察呢?

其一、觀意識為因緣和合所生(前面講過意識產生需要五個條件),而且諸緣亦是無常之法,所以意識決定不能獨立存在,決定沒有自我。

其二、既然意識是所生法,有生就有一定有滅(意識於五位必滅,即1眠熟無夢、2悶絕、3正死、4無想定、5、滅盡定),有生有滅就是無常,無常就違背我義,決定無我。

其三、觀察意識的種種境界都依意識而有,意識虛妄,祂們也都不實,故對意識的各種境界都要有所了解,不能被似是而非的邪見所蒙蔽。

其四、特別要弄清楚的是外六塵和內六塵,及外六入和內六入。意識所分別的只是內法塵而已,內法塵唯是影像,決定沒有真實性,所以意識也不真實,不真實則無我。

其五、對四諦、十二因緣,以及五蘊、六入、十二処、十八界,要有很具體的了解,然後在定中,逐一仔細觀察思維。

其六、不僅要在定中觀察,還要在歷緣對境時也能做深細的觀行,這就是修證,極為重要;廣義的觀行貫穿修行的始終,不但可以斷我見,還能進斷我執,乃至明心見性,熏修種智,直至成佛。

疑見:即沒有解脫知見:對一切世間法都緣生緣滅不確定,對無我的真理不清楚,對意識沒有自我不明白,對世間的哲人、思想家以及外道所說的道理錯在哪裏不了解,對佛門內的大師們所說的道理是對還是錯,沒有能力判斷揀擇,故人云亦云,隨大流,無有正確的決定心。

戒禁取見:屬於「非因計因」,即不知正確的證果原因,妄圖持邪戒而取得超生或解脫。比如,有些外道,有一點小神通,當他們看到有的牛、魚死後生到天上做了天人,就誤以爲吃草,或在水裏生活就可以生天,於是,與其弟子就受持所謂的牛戒、魚戒。

有些想證初果須陀洹的人,不知證初果必須先斷我見,而我見就是誤認爲第六識是常住不滅的無我真心,於是勤修禪定,企圖修到一念不生、了了常知的禪定境界;不知縱然一念不生,因了了常知,仍然是意識心;縱然修到斷掉第六識,也只不過是無想定中,不離三界,仍在生死大夢之中。

五利使:相對於五鈍使(貪嗔癡慢疑)鈍且難斷而言,利且易斷,故名五利使,即我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其中,我見、戒禁取見,與三縛結相同,而邊見、邪見、見取見三者,其實就是疑見。

也就是說,疑見展開來,必然體現在邊見、邪見、見取見上。相比較小乘法來説,同樣一個法,在大乘法裏往往更加深細。五利使或三縛結總結起來,其實就是百法六位心所法中六個根本煩惱的最後一個——惡見。所以,在大乘法中,斷三縛結,就是斷五利使。

1、我見(或名身見):誤認爲五蘊和合的苦果——身、心,就是真實的自我;誤認為覺知心就是真心以及覺知心的某些禪定境界就是真心的境界。

2、邊見:妄認此五蘊身心,或死後常住,或死後斷絕,各執一邊;種種謬誤,不出常見、斷見兩邊。

3、邪見:否認輪回,認爲現在之身心不是過去業因所感之果報,撥無因果。餘四種見其實都為邪見所攝,故若有不為餘四所攝者,皆為邪見所攝。

4、戒禁取見:以爲使現有身心受持種種邪戒苦行,即是將來的人天果報或解脫之因。

5、見取見:由於種種原因,迷執自己前四種錯誤見解為正確,不肯捨棄。執著自己是正確的,他人是錯誤的,即使錯了也不聽勸改。

那麽,斷三縛結,或說斷五利使,大小乘有何區別呢?

最重要的區別,就是要不要證到根本心——第八識如來藏。小乘法因爲只證解脫,不需要證到第八識;大乘法因爲要成佛,必須要證到第八識。

爲什麽?因爲證解脫只要斷一念無明四住地煩惱就行,而成佛還必須斷無始無明住地煩惱才行。從另一個角度說,證解脫只要斷分段生死就行,而成佛還必須進斷變異生死才行;證解脫只要斷除分段生死煩惱的現行和種子就行,而成佛還必須盡斷煩惱的習氣隨眠,乃至斷除那些極爲微細的習氣隨眠。而所有這些必要的進修,都必須在證得第八識以後,才有可能。

所以大乘的見道,斷除三縛結或五利使還不夠,那只是真見道的準備——加行道,還必須在此基礎上證得真心第八識如來藏。

證得大乘真見道的五個基本條件:

1、信心,必須對成佛之道、對參禪開悟具有足夠的信心;不懷疑自己的善根,不懷疑真善知識的指導,不懷疑末法時期還有開悟之人,還有開悟之法,不懷疑參禪確實可以開悟。

2、知見,不但必須了知一切有為法因緣和合而生,無常無我,終必歸滅,還必須熏習有關第八識及其與前七識互動關係的正確知見,以及參禪的正確知見。

3、定力,早晚必須勤拜佛憶佛,白天必須在生活、學習、工作的同時,鍛煉動中定力保持正念不失,而且向深細發展。

4、福德,勤修福德,迴向證悟;必須修夠感得真善知識的福報,得遇真善知識,有緣隨其修學,並在修學過程中,沒有太大的逆緣障礙證悟。

5、無慢,必須對大乘法、對真善知識、對修學正法之團體,無傲慢之心,勇於放棄過去的錯誤知見。

思惑:也叫修惑,即見道以後,進入修道位是要去除的煩惱,也叫五鈍使,即貪嗔癡慢疑,也就是三界的煩惱。

1、欲界住地煩惱:欲界有貪、嗔、癡、慢四種,大乘加身見、邊見,共六種。主要指對欲界身心的執著。

2、色界住地煩惱:色界有貪、癡、慢三種。大乘加身見、邊見,共五種。主要指對色界身心的執著。

3、無色界住地煩惱:無色界有貪、癡、慢三種。大乘加身見、邊見,共五種。主要指對無色界身心的執著。

無始無明:

什麽是無明?無明就是對無我的真理以及法界的實相不了解、不知道,沒有智慧的光明。

一念無明,就是不瞭解、不知道小乘的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不知道一切萬法剎那變化,沒有不變的自我,唯有涅槃,永無煩惱;就是輪回中種種煩惱的習氣和現行。

無始無明,就是不瞭解、不知道大乘的一實相印,又名諸法實相印,即一切萬法之所以能生生滅滅,是因爲有一個一切萬法得以產生的總根源不生不滅,那就是第八識。第八識含藏著無量無邊的種子——各種潛在的功能,所以在因緣和合的時候就能出生並住持一切法。衆生無始以來,對此懵然無知,故謂之無始無明。但無始無明並不障礙解脫,只障礙成佛。所以說到十二因緣,就有大小乘之區別。

二、行:這裡的行是造作之義,即身口意三業,或善惡無記三業。由於無明,就不可避免地造作種種業行。衆生從無始劫以來,一直就是這樣,活得很盲目、很無奈,全都被無明所推動。無明是造業輪回的原動力,所以斷除了無明就能解脫。

三、識:對這個識,我們要分開來講。

1、先説小乘,這個識指六識。世間人上一世種種業行,匯集成一種強大的慣性,死的時候也不甘心死亡,由此出現了中陰身。中陰身的六識延續強大的無明業力,去尋找未來世之父母。一旦投胎,中陰身即滅,六識隨之亦滅。引生了一個新的生命,下一世開始了,又有一個全新的六識。

2、再説大乘,這個識指第八識。上一世種種業行所匯集成的強大的慣性保存在哪裏?只有一個地方,就是第八識。因爲只有第八識有這個功能,即持種的功能。故第八識也叫持種識。只有這個第八識帶著種子入住胎中,才會受孕,形成受精卵。

當然,第八識入胎,是因爲執行了第七識的入胎指令,跟隨第七識而入胎的;而第七識的入胎指令,不僅是因爲審查了第六識對未來父母的識別,更因爲第七識受了上一世種種業行所匯集成的強大的慣性——業力的推動。

問:十二因緣中的識爲什麽會有第六識或第八識的不同?

答:佛法有解脫道與佛菩提道即小乘與大乘之區別,小乘只要斷除五蘊、十八界,唯留第八識獨存便證解脫,故識只講前六識,第七識含在意根之中。大乘要成佛,必須學習一切種智,而一切種智就是關於第八識所含所有種子的智慧,這個智慧直到成佛才能圓滿,所以在成佛過程中就不能斷除五蘊、十八界,因為斷除了五蘊、十八界,沒有根身,就是無餘涅槃,就無法隨佛學習了,故特別強調第八識這個根本識。

四、名色:名,指精神;色,指身體。名色,即身心的和合體,生命最初形成的時候,就指受精卵。受精卵位的心,只有七、八兩個識。小乘不說第七識、第八識,説到第七識時,都說意根,所以受精卵位名色之名,就只有意根。在胎中漸漸長成五根,名色之色才具足了。

問:爲什麽叫名色?

答:因爲從入胎到出胎,胎兒經歷了一個迅速長成的過程,五蘊或十八界的功能雖然具足了,但並不完善。為區別於出胎以後的五蘊或十八界,所以在胎中,就稱其為名色,這是從狹義的名色來講的。廣義的名色,當然包括各個層次的身心。

五、六入:六入就是六根已經有了觸塵生識的作用,也就是六塵能夠入根、入識,十二処、十八界已經基本具足了。這是胎兒大約四個月左右的時候。由於六根觸六塵生六識,名色中之名,這時也具足了。雖然具足了,然還非常稚弱,胎兒常処睡眠之中,然亦有睡醒之時,故母親開始有胎動的感覺。

六、觸:胎中雖已有觸,但所觸的六塵境界極其有限,所以這裡的觸,主要指初出胎以及出胎以後六根對六塵的接觸,這個觸,貫穿出胎到死之前的全過程。當然也包括五遍行心所的觸心所。因爲七、八兩個識恆存,此觸心所也恆存,前六識的觸心所,則隨其識之生滅而生滅。

觸之三義:

1、根觸塵之義,六根之觸六塵而生六識。細分又有三步,第一步是五扶塵根觸外五塵,這時並不能生五識;第二步是五勝義根觸內五塵,這時也還不能生五識;第三步意根觸內法塵先生意識,有了意識,意識作意,才會生前五識。

2、五遍行心所之觸心所,指識觸所緣境。前五識觸內五塵,第六識觸內法塵、第七識既觸外法塵也觸內法塵。第八識則透過五根觸外五塵。

3、六塵中之觸塵,即冷、熱、軟、硬、滑、澀、輕、重、飢、渴、等。

七、受:也主要是指出胎以後的受心所。有苦樂捨三受,或苦樂憂喜捨五受之別。

八、愛:所有的衆生皆避苦求樂,對樂受的追求,就是貪愛。貪愛覺知心、作主心之自我,貪愛了知六塵萬法之境界。

九、取:對自己樂受的追求和貪愛,是衆生生存的強大動力,由此而努力執取一切六塵境界,爲此不辭千辛萬苦,可以付出任何代價,甚至生命。

十、有:有和行,其實是說同一件事,就是指造業。二者的不同之処,在於行支強調過程,而有支強調結果。過程是指造作身口意之善惡業(十二因緣不說無記業,因爲無記業不感果),結果是說造業以後,業種就完好地被保存了下來,形成了一種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感果力量,就一定會「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因緣際遇時,果報還自受」,或「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一切都報」。

十一、生:由於強大的業力——有,就無可避免地又要投胎,又有了下一生,如此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無有窮盡。唯有兩條道路可以徹底了斷生死,不再出生。一條就是小乘的解脫道,證得阿羅漢,入無餘涅槃;另一條就是成佛之道,證得菩薩八地,現世證得無餘涅槃而不入無餘涅槃;有意生身,有大神通故,永斷分段生死,隨緣化現,利益衆生,無有窮盡。

十二、老死:有生就有老,有老必有死。衆生就這樣循環往復,在六道中頭出頭沒,受苦無窮。究其總根源,端在無明。故欲拔其苦根,必先斷其我見。我見一斷,便可進斷我執,長者最多七次人天往返,短者勇猛精進,當生便可證得阿羅漢,永脫分段生死。

惑業苦:惑,也是煩惱的異名。佛説十二因緣,主要顯示有情流轉生死,並沒有主宰、自在、常住的我體,沒有外道所說的作者、受者,唯是煩惱、業行、苦果的相依、相續而已。因惑造業,因業受苦。

佛在緣起經中說:「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起愁、嘆、苦、憂、惱,是名純大苦蘊集。」

十二因緣(十二有支)有順觀、逆觀兩種觀法。

我們先來看逆觀十二因緣:

「生死何從、何緣而有?」即以智慧觀察所由:「從生有老死,生是老死緣;生從有起,有是生緣;有從取起,取是有緣;取從愛起,愛是取緣;愛從受起,受是愛緣;受從觸起,觸是受緣;觸從六入起,六入是觸緣;六入從名色起,名色是六入緣;名色從識起,識是名色緣;識從行起,行是識緣;行從痴起,痴是行緣;是為緣痴有行,緣行有識,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入,緣六入有觸,緣觸有受,緣受有愛,緣愛有取,緣取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病死憂悲苦惱。此苦盛陰,緣生而有,是為苦集。」(註:痴,即無明)

略釋:(緣,是因為、由於的意思)

1、老死緣生:既有生死,則知必有一能令有情生死之根由,是故毗婆屍菩薩如是探究:「隨於兒時出生之緣故,後來便有老與死;若無出生,則無後來之老與死,是故出生即是老死之因緣。」

2、生緣有:出生則是由於前世搜集了許多後有種子而引起的,是故前世所搜集之後有種子即是此世出生之因緣;若無前世所搜集之後有種子,則無此世之出生。

3、有緣取:前世之後有種子,則是因爲覺知心對六塵法了了分明,即是攝取種種法;若前世之覺知心不時時了知及執取種種六塵法認以爲實,則不至於搜集種種後有種子。是故,取六塵——於六塵境了了分明的了知——即是取受後有種子的因緣;取自己——欲使靈知心自己了了分明的存在不滅——即是取受後有種子之無明因緣。

4、取緣愛:取之現象產生的原因,則是由於愛樂了知六塵中之種種法,也愛樂覺知心、作主心之自己,希望自己可以永續恆存,是故生起取六塵、取我之現象與心態;若不愛樂了了分明而知六塵萬法之境界,若不愛樂覺知心、作主心之自己,則不會有取;若對六塵及自我無所愛貪之時,則取不生,是故,愛是取之因緣。

5、愛緣受:愛樂自己、愛樂六塵之情則是從受而起,由有順境之受,故生貪著;乃至由於苦受與不苦不樂受之愛樂與貪著,取隨之而生。若無受者,則愛樂不生,取亦隨之而滅。然而衆生愚痴,不知受之虛妄,是故因受而生愛樂,不願棄捨三受、五受,是故意識的受心所即是愛之出生因緣。

6、受緣觸:苦、樂、捨等三受之出生,則是由觸而起,因眼識之觸美色、耳識之觸美聲……身識之觸細滑柔軟,乃至意識之觸順境而生樂受等,莫不由六識之觸六塵而生;若無六識之觸心所,則亦無受;是故,觸是受之因緣。

7、觸緣六入:觸之現象出生,則是因於六入而起;若無六塵入於心中與六識相觸,則無觸之一法,是故六入為觸之因緣。若欲滅觸者,則當滅除六塵之入,已滅六塵之入,則無六識之觸心所存在,觸則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苦惱俱滅,成就二乘涅槃。

8、六入緣名色:六入則由名與色而生起,由有眼根攝取色塵,故有色入……由有身根攝取觸塵、乃至由有意根攝取法塵,故有六入。由有六入故有六識心之觸六塵,如是引生來世的名色,由有六入,是故流轉生死。若無六入者,則無觸、受、愛等法,則無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色者謂五色根及五塵;名者謂以色身五根為緣,輾轉而有意識之受心所一定會產生的受陰(三受或五受)、想陰(一念未生時之了知性)、行陰(覺知心了知之過程)、識陰(意根與眼等六識)。若無名與色,則六塵不入於心中;六塵既不入心中,則六入不復存在;故知名與色即是六入出生之因緣。

9、名色緣識:名與色之現起運作,則是依於意根意識而生起;若無意根意識所統領之識別性、了知性、思量作主性,則受、想、行陰悉皆消失不存;則意識等心永遠不能現行,則色身便將壞滅,則受想行陰亦將隨識陰而壞。

問:植物人還有意識嗎?

答:植物人之意識並非消滅,唯是不能表示意思而已。是故植物人亦有睡眠及非睡眠時之差別不同;若意識永不能現起,則意根必會捨壽而入中陰階段,則應無植物人生活於人間受苦。

是故,色身之生起與存在,是以意識意根能現行運作為其所緣;若意識意根不能再行現起,則不能有受想行陰,則必導致捨報而壞名色;是故說意識等六識之覺知與了別等熏習,即是名與色之因緣,故説名色從識起,説識陰是名色之因緣。

問:識與名色中之名,有何區別?名不就包涵了識嗎?

答:小乘十二因緣所說之識,指前世及中陰身之意識,而名指意根及此一世現起之前六識。大乘所說,則是指第八識,不為名所攝。

10、識緣行:此世意根與意識則以往世之行支為因緣,若無往世之身行、口行、意行等行陰所造作之善惡業而成立行支,以及好樂世法之熏習,則無此世之名與色,則此世六識不至於再出生;此世六識不再出生者,則無後世之名與色,則無六入、觸、受等,則無生死輪轉。是故,往世造作的一切善惡業行之有支,乃是此世五陰名色生起之因緣,故有此世之六識身(六識身即六識)。

11、行緣無明:行支生起之因緣,則是無明(即痴);由無明故,不能令意識意根自願永遠消失,不能令意識意根不執著我所,是故意識意根生起之後便有種種善惡行支之造作;是故意識等心有行支之造作者,乃是由於無明所致。

12、無明者,謂衆生不能理解了知意根與意識覺知心之虛妄不實,不能了解六塵萬法之虛妄不實,執為實有;為衆生不能解知處處作主之意根虛妄不實,以爲意根實有不壞;為衆生不能解知想陰虛妄,以爲無念而能了知六塵之覺知心真實不虛,不知道了知性、直覺性就是想陰,都是由眾緣和合而有者。

亦謂衆生不能解了三受五受虛妄,不能解了身行、口行、意行之虛妄,以爲實有不虛,是故生執;更謂衆生對五陰中之十八界法,不能如實解了其虛妄,以爲十八界法中之某一法、某二法真實不虛,以爲五陰之自己實有不壞。如是種種誤認而執著者,皆是無明。

下面再看順觀十二因緣(十二有支),其意思是,緣於無明故有行,或者,無明的緣故,所以有行……以此類推,緣於生,才有老死,生的緣故,所以有老死。首先要把句子弄通順。

1、無明緣行:由有如是無明故,緣於如是無明,而有六識心造作種種善、惡等有記業之行支。(因為無記業不感果,所以此處所說的業行,唯是有記。有記就是有善、惡的分別;無記就是沒有善、惡的分別,如與善、惡沒關係的行住坐臥吃喝拉撒睡等。)

2、行緣識:緣於行支之善惡業故,便有業種必須轉入來世報償,亦有不願六識滅失之心行不斷,便致中陰階段之六識覺知心不願使自己滅失,便致重新受生而有來世之六識心復現。

3、識緣名色:由意識等六識希望來世復現之勢力而入胎故,便有恆審思量之意根,促使來世之名與色從如來藏識中再度出生;色身之五色根具足時,來世之意識等六心便又出生現行運作,具足了名與色,便有六識之心行,便有六識心之想陰——覺知性——現前,便有識陰出現,是名緣識有名色。

4、名色緣六入:由有七識心的名與五色根的色,則色入、聲入……乃至法入便又出現,故說緣於名色故而有六入。六入的本質,就是五扶塵根觸外五塵而形成了內五塵以及內法塵影像,進入了大腦。

5、六入緣觸:由有六入故,則有觸;則有內六塵可以被前六識所觸,故六入是觸之因緣。

6、觸緣受:由有觸故則有受,苦樂捨受隨即出生。種種感覺,是眾生得以生存依據,眾生執著,不願失去。

7、受緣愛:由有受故,便有愛貪。大部分眾生貪愛順樂之境,大也會貪圖逆境(如知難而上,挑戰)和不苦不樂的中庸境界(如貪睡,貪無所事事)。

8、愛緣取:由有愛貪故,便有取,便時時而欲了別萬法,不欲處於無所了別之境界中,故而造作種種業,是名取支。

9、取緣有:緣於取支故,便產生後有之種子,死後再因後有之種子而入胎之勢力便增長焉。有即是業種。

10、有緣生:緣於後有種子勢力(即業力)故,則復受生入胎,則必有下一世之生。

11、生緣老死:緣於生故,則必有老病死憂悲苦惱等相隨。如是謂為苦盛陰緣於生而有。

如是受生之因緣,即是苦集諦之正義,此即是順觀十二因緣觀也。

如上所說因緣觀,乃純依二乘解脫道而說,非依大乘解脫道而說十二因緣之正觀,不是依十因緣本識的內容而作十二因緣觀——非依成佛前所修一切種智而觀。

天:共有二十八重,其中欲界六重,色界十八重,無色界四重。

一、欲界天(共六重):

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二、色界天(共十八重):

1、初禪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

2、二禪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

3、三禪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

4、四禪天: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無想天在四禪中是一個錯誤的岔道,誤認爲滅了意識就能證無餘涅槃)、(下面五重也叫五淨居天,是已經證了果的聖人所居住的地方)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釋迦牟尼佛在人間示現涅槃後,仍在此色界的最高頂——色究竟天,以圓滿報身為地上菩薩講一切種智的成佛之道)。

三、無色界天(共四重):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

大乘成佛之道的修行次第:共五十二個,可以分成七個大層次。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為方便,可以「信住行向地等妙」來記憶。

大乘五位:此五十二個次第又可以建立為五個階段,經三大阿僧祇劫:

第一大阿僧祇劫:從初信位到初地的入地心。

一、資糧位:從初信,到第五住。其中從初住到第五住,外門分別修前五度,即初住重點修布施,二住重點修持戒,三住重點修忍辱,四住重點修精進,五住重點修禪定,累積見道資糧。

二、加行位:第六住。重點外門修般若。見道前要加修四個法,叫四加行,即暖、頂、忍、世第一。

爲什麽叫外門?因爲還沒有真正進入大乘之門。什麽時候算是入了大乘之門?自第七住真見道位。六度(即六波羅蜜)是大乘菩薩修成佛之道的主法,但修六度有不同的階段和不同的層次。從初信位開始到第六住,都是外門修六度,而從第七住開始到第十迴向,都是內門修六度。

從初地開始到十地,仍然是修六度,只不過更深更廣罷了,所以六度增廣爲十度,即第六般若度,又開為五度:六地重點修般若波羅蜜多,七地重點修方便波羅蜜多,八地重點修願波羅蜜多,九地重點修力波羅蜜多,十地重點修智波羅蜜多。

所以十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方便、願、力、智。

三、見道位:見道即開悟,因爲見到了大乘成佛之道。從第七住,到初地的入地心(每一地又分入地心、住地心、滿地心三個階段)。又分真見道與相見道兩種。

1、真見道:第七住。開始真正見到了成佛的道路。開始下品轉識成智。

2、相見道:從第八住到初地的入地心。熏習百法名門,圓滿下品轉識成智。悟後起修,漸伏分段生死煩惱的現行,到了初地的入地心,則可伏煩惱如阿羅漢,就是説,不會再起分段生死煩惱的現行了,但從初地開始「留惑潤生」故意保留下來的一點點分段生死煩惱的種子要到七地滿心時才徹底斷除。

第二大阿僧祇劫:

四、修道位:從初地的住地心,一直到等覺。此位又分兩大階段。

1、從初地的住地心,到第七地的滿地心。斷除了分段生死的現行及種子。圓滿中品轉識成智。

第三大阿僧祇劫:

2、從八地的入地心,到等覺滿心位。斷除變異生死的現行及種子。上品轉識成智。

五、究竟位:妙覺。示現受生人間,於金剛喻定中斷盡最後一分最微細的煩惱種子及其隨眠,二死永亡(二死即分段生死、變異生死),成就四種涅槃(即:本來自性清凈涅槃、有餘涅槃、無餘涅盤、無住處涅槃);先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後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上品轉識成智究竟圓滿,四智圓明,成究竟佛。

五無明住地煩惱:即見一處住地煩惱、欲界住地煩惱、色界住地煩惱、無色界住地煩惱(以上四種統稱一念無明住地煩惱)、無始無明住地煩惱。

二死:即分段生死、變異生死。

轉識成智:即轉八識成四智。

整個修行的過程即是轉識成智的過程。但在成佛之前,全部都只是轉六、七兩個識,而且要依靠第六識來幫助轉第七識,故說,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所以修行,主要是修第六識,主要靠第六識來修。那些要滅除第六識、或使第六識長期處於一念不生狀態以為究竟的説法和做法,是錯誤的。

1、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成佛時最後轉,六七八識轉後方轉。

2、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真見道時開始下品轉,不見道則不可能轉。

3、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真見道時開始和意識同時下品轉,不見道也不可能轉。

4、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成佛時先轉。

止觀:

止觀是貫穿全部修行過程的一個很具體的方法。雖然方法是一個,但具體修的時候,其內涵就有所區別。修定的止觀和修慧的止觀有所不同,大乘和小乘也有所不同。正確的修法是止觀雙運、定慧等持。

一、修定的止觀:止,停止第六識的散動;觀:集中第六識,專注於所修法門中應該觀想的目標。由此我們發現,要用觀的方法才能達到止的目的;而只有停止了第六識的散動,才能更好地進行有效的觀想,所以叫止觀雙運。

人有兩個大毛病,一是散亂,二是昏沉,而止觀,正是對治這兩大毛病的法寶。散亂,就是不由自主的胡思亂想;昏沉,就是發睏,想睡覺,不能清醒地思維。

修止觀,先要發一個決定心,每天定時定課,不可更改;然後選定一個法門,一門深入,也不可更改。法門一旦確定,就要了解此法門的具體內容、次第,順序而修,不要跳越。

二、修慧的止觀:

(一)先說小乘。小乘的主要方法有四念住(也叫四念處)觀和十二因緣觀,都是針對世間法來進行觀察的,以此止息對身心世界的貪戀和執著。

1、身念住:觀身不淨。

2、受念住:觀受是苦。

3、心念住:觀心無常。

4、法念住:觀法無我。

(二)再説大乘。大乘的主要方法有五位百法。對三科法要(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及十二因緣的觀察,更加深細。不僅針對世間法來觀察,更重要的是針對產生世間萬法的總根源——第八識如來藏進行觀察。觀察祂的體、性、用、相,及其與前七識的互動關係,如何與前七識和合而輾轉出生和住持世間、出世間的一切法。

第八識的體、性、用、相:

(一)體:絕言離相,湛寂常恆,靈明覺照,萬物之宗。

(二)性:也叫體性,即這個本體的中道特性,《心經》中所謂「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但這只是祂的總體性、根本體性。若論細微,則有無量。

(三)用:總用即能生萬法,能持萬法。別用無量,如持種、持身,了根身、器界、種子、七識心行等等,

(四)相:有三相,即自相、果相、因相。

1、自相:即阿賴耶識,有能藏、所藏、執藏三義。能藏即能含藏諸法的種子;所藏即種子;執藏即恆被第七識執為自內我。

2、果相:即異熟識,能引生異時、異地、變異之異熟果故。

3、因相:即種子識,執持一切種子不失、不壞、不變。

第八識的四種了知:這四種了知,恰恰是前六識所不能了知的,而且對生命極其重要,須臾不可離。這是生命最深層的秘密,唯佛與佛乃能盡知。

一、了根身,剎那了知身體的一切粗細變化,並根據需要即時作出相應的反應和調整。

二、了器界,剎那了知生存環境的粗細變化,使身體即時作出相應的反應和調整。

三、了種子,了知所有種子的全部功能差別,並即時流注相應的種子,使之變為現行,並根據需要及時調整。

四、了七識心行,了知前七識的任何起心動念,即時流注相應的種子成就之。

大腦是什麼?

答:大腦是五勝義根的集合體。

勝義根與扶塵根的最重要的區別是什麽?

答:勝義根是大腦中能顯現內六塵的地方,其他部份則屬扶塵根。

下面繼續講《心經》。

○無苦集滅道:就是説,站在第八識本體的角度來説,也談不上聲聞所修的四諦法。爲什麽?生命本來就是一個整體,從來就沒有生,也沒有死,說什麽解脫與不解脫呢?只因爲衆生不懂這個道理,不得不說一個方便法門,令其知苦、斷集、慕滅、修道,破除煩惱,得證解脫。

四諦:諦,是真理。四諦即四種真理,顯示世間、出世間的二重因果,全稱叫苦諦、苦集諦、苦滅諦、苦滅道諦,是聲聞修行的核心法門。大乘也有四諦法,其內涵和修法又有所不同。大乘法包含全部的小乘法,每一個法的內涵與具體修法更加深廣。

(一)苦諦:苦是果,是衆生所受的果報,也是現實生活中最容易觀察的。苦,有三苦、八苦等分類的不同。前面我們已說過三苦,即苦苦、壞苦、行苦。這裡說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觀苦諦,修四行相:無常、苦、空、無我。

八苦:(以下八苦解釋出自《佛說五王經》,與一般的說法多少有點不同,但沒有根本區別)何謂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恩愛別苦、所求不得苦、怨憎會苦、憂悲惱苦,是為八苦也。

1、生苦:何謂生苦?人死之時,不知精神趣向何道。未得生處,並受中陰之形。至三七日父母和合,便來受胎。一七日如薄酪,二七日如稠酪,三七日如凝酥,四七日如肉臠【luán小塊肉】,五皰【pāo肉球鼓出五個小包,以後就長成頭和四肢】成就。巧風入腹,吹其身體,六情開張。在母腹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母啖【dàn吃喝】一杯熱食,灌其身體,如入鑊【huò鍋】湯;母飲一杯冷水,亦如寒冰切體;母飽之時,迫迮【zé逼迫】身體,痛不可言;母饑之時,腹中了了,亦如倒懸,受苦無量。至其滿月,欲生之時,頭向產門,劇如兩石挾山。欲生之時,母危父怖,生墮草上,身體細軟,草觸其身,如履刀劍,忽然失聲大呼。

何謂生臟、熟臟?

答:初受飲食為生,飲食變壞為熟。意即初受飲食之臟器為生臟,納藏食物經消化後之渣滓之臟器為熟臟。故生熟二臟系泛指腹腔內之各種器官。

2、老苦:何謂老苦?父母養育,至年長大,自用強健,擔輕負重,不自裁量。寒時極寒,熱時極熱,饑時極饑,飽時極飽,無有節度。漸至年老,頭白齒落,目視[梳-木+目][梳-木+目],耳聽不聰;盛去衰至,皮緩面皺,百節酸疼,行步苦極;坐起呻吟,憂悲心惱,識神轉滅,便旋即忘;命日促盡,言之流涕,坐起須人。

3、病苦:何謂病苦?人有四大,和合而成其身。何謂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風大。一大不調,百一病生;四大不調,四百四病,同時俱作。地大不調,舉身沉重;水大不調,舉身膖【pāng浮腫】腫;火大不調,舉身蒸熱;風大不調,舉身掘強。百節苦痛,猶被杖楚。四大進退,手足不任。氣力虛竭,坐起須人。口燥唇燋,筋斷鼻坼【chè裂開】。目不見色,耳不聞聲。不淨流出,身臥其上。心懷苦惱,言輒【zhé就】悲哀。六親在側,晝夜看視,初不休息。甘膳美食,入口皆苦。

4、死苦:何謂死苦?人死之時,四百四病,同時俱作。四大欲散,魂魄不安。欲死之時,刀風解形,無處不痛;白汗流出,兩手摸空。室家內外,在其左右,憂悲涕泣,痛徹骨髓,不能自勝。死者去之,風去氣絕,火滅身冷。風先火次,魂靈去矣,身體侹【挺】直,無所複知。旬日之間,肉壞血流,膖脹爛臭,甚不可道。棄之曠野,眾鳥啖【吃】食,肉盡骨幹,髑髏【dú lóu頭骨】異處。

5、愛別離苦:何謂恩愛別苦?室家內外,兄弟妻子,共相戀慕。一朝破亡,為人抄劫,各自分張。父東子西,母南女北,非唯一處。為人奴婢,各自悲呼。心內斷絕,窈窈【yǎo昏暗】冥冥,無有相見之期。

6、怨憎會苦:何謂怨憎會苦?世人薄俗,共居愛欲之中,共諍不急之事。更相殺害,遂成大怨,各自相避,隱藏無地。各磨刀錯箭,挾弓持杖,恐畏相見。會遇迮【zé窄】道相逢,各自張弓[澍-士+一]箭,兩刀相向,不知勝負是誰。當爾之時,怖畏無量。

7、求不得苦:何謂所求不得苦?家有財錢,散用追求。大官吏民,望得富貴。勤苦求之,求之不止。會遇得之,而作邊境令長【官名】。未經幾時,貪取民物,為人告言;一朝有事,檻車【囚車】載去。欲殺之時,憂苦無量,不知死活何日。

8、五陰熾盛苦:何謂憂悲惱苦?人生在世,長命者乃至百歲,短命者胞胎傷墮。長命之者,與其百歲。夜消其半,餘有五十年;在醉酒疾病,不知作人,以減五歲;小時愚癡,十五年中,未知禮儀,年過八十,老鈍無智,耳聾目冥,無有法則,複減二十年;已九十年,過餘有十歲之中,多諸憂愁:天下欲亂時亦愁,天下旱時亦愁,天下大水亦愁,天下大霜亦愁,天下不熟亦愁,室家內外多諸病痛亦愁,持家財物治生恐失亦愁,官家百調未輸亦愁;家人遭縣官事閉系牢獄,未知出期亦愁;兄弟妻子,遠行未歸亦愁;居家窮寒,無有衣食亦愁;比舍村落有事亦愁,社稷不辦亦愁;室家死亡,無有財物,殯葬亦愁;至春時種作,無有犁牛亦愁。如是種種憂悲,常無樂時。至其節日,共相集聚,應當歡樂,方共悲涕相向。

(二)苦集諦:集是招集義,即指感招集起苦果的原因,包括一切煩惱的種子及其現行。但佛在經中,隨最勝義,說愛為集諦。因爲愛是流轉生死最勝的染污法。愛,就是對三界的貪,由貪所系故,不厭離三界;由不厭離故,廣行不善,由此不善業,能招未來之苦果,與苦相應故,因果不爽故。觀集諦,修四行相:因、集、生、緣。

(三)苦滅諦:滅是滅盡義,即擇滅無爲,由無漏智慧的揀擇力,滅盡惑、業、苦三種雑染法,證得淨妙安穩的寂滅果。滅諦體性就是斷盡煩惱,絕諸戱論,入於涅槃。小乘入於有餘涅槃或無餘涅槃,大乘雖得證有餘涅槃或無餘涅槃,而不入無餘涅槃,繼續進修成佛,究竟證得無住處涅槃。觀滅諦,修四行相:滅、靜、妙、離。

(四)苦滅道諦:道是能通義,即指得證滅果的因。道,為涅槃路;由道,能夠通往涅槃城故。有正道、助道。正道,在小乘,廣義即全部三十七道品,狹義指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在大乘,廣義即全部成佛之道,通於五位(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究竟位)百法,八識、二無我、五法、三自性、七種第一義、七種性自性等唯識種智,狹義指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助道,即四加行(暖、頂、忍、世第一)。

觀道諦,修四行相:道、如、行、出。

四加行,也叫四善根:

佛法中之加行者,謂「伏、除」二取,證得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此四法,總名「順抉擇分」。這是一切種智中所立見道位之前,為求大乘見道而建立之法,於唯識五位中,為加行位所證之四種法。

這四種法,是大乘行者,於外門修學六波羅蜜多、廣修六波羅蜜多,廣修六度萬行滿足者,為進修見道智慧乃至初地道種智,為證解脫果而不取涅槃,進修佛果所修的四種加行之法。

四加行依四尋思、四如實智之觀行而立。四尋思,即行者尋思「名、名義、名義自性、名義自性差別」四法,皆假有實無。

《成唯識論》卷九載,接近見道的四善根位,特稱加行。四善根位,是唯識宗修煖、頂、忍、世第一法四種加行的階位。

此四加行,暖是下品的尋思觀,頂是上品的尋思觀,忍是下品的如實智觀,頂是上品的如實智觀。這四種觀,是由明得、明增、印順、無間等四種定而發出的。

此四尋思四如實,乃所發之觀法也。就其能發之禪定而言。則一為明得定,二為明增定,三為印順定,四為無間定。而暖,頂,忍,世第一法之四者,乃其所得之功德也。見唯識論九。

1、暖法:初得聖道火的前相,猶如鑽木取火,暖氣是火的前相,能具足觀修苦集滅道十六行相。若得暖法,雖有退斷善根、造無間業、墮惡趣等,而無久流轉,必至涅槃。

現觀:「若離能取之識——意識及前五識——則無名、名義、名義自性、名義自性差別之四法;而此四法所依之能取識亦非真實有」。如此現前觀察,發起「明得定」而發「下尋思」,現觀所取空,建立此位尋思之果為「暖位」。

暖位:《成唯識論》曰:「依明得定,發下尋思,觀無所取,立為暖位。」明得定中的明,指的是無漏慧。在此位中,始觀名、義、自性、分別四法,都是有情心識所變,假名施設,非有自性,離識即不可得,以此伏斷所取之境。

2、頂法:修習暖法,其觀智由下品轉成中品,中品轉成上品,到最極成滿時,有殊勝善根升起,名為頂法。若得頂法,雖有退等,而增畢竟不退善根,定位不起邪見。

再作尋思而發起「上尋思」,現觀「名、名義、名義自性、名義自性差別」諸法都是六識所變,所以一切所取諸法(六塵萬法)皆是假名施設,絕非實有;若無前六識,則無萬法現前而可親觸。如此現觀,乃依「上尋思」而現觀「所取」一切法空,即此現觀立為「頂」位,此是世間之「頂」法故。

頂位:《成唯識論》曰:「依明增定,發上尋思,觀無所取,立為頂位。」明增,是智慧增長,增長後進一步觀察所取境空,修尋思觀至此達於絕頂,故稱頂位。

3、忍法:修習頂法,其觀智由下品轉成中品,中品轉成上品,到最極成滿時,有殊勝善根升起,名為忍法。若得忍法,雖命終捨,住異生位,而增無退,不造無間,不墮惡趣。

依頂位之智,於「一切法皆無所取」已能印定;復依「下如實智」而觀察能取非實——了知「能取」萬法之覺知心(意識)非實、心順樂之而能安忍。如是印前「所取非有」,順樂後觀之「能取不實」,說名證得「印順忍」,是名「忍」法,「下如實智」具足。

忍位:《成唯識論》曰:「依印順定,發下如實智,於無所取決定印持,無能取,亦順樂忍。」印順定的印,是印可決定。印順,是印前順後,就是印持前面四種尋思智觀,觀所取名、義、自性、差別四種所取之境,皆空無自體,即能取之心識亦不可得,「所取既無,能取亦空。」印前所取無,印後能取無,稱印順定。

4、世第一法:從上品忍,無間引生最殊勝的善根,名世第一法。此位善根仍是有漏,故名世間;但在世間善法中,已至極頂,引聖道生,最極殊勝,故名第一。若得世第一法,雖住異生位,必定能夠趣入見道。

證印順忍後,印定「所取空」、順樂「能取空」,復作觀行而發起「上如實智」;依上如實智而不退沒,如是心心無間——不曾起心懷疑自己現前觀察所證之「能取、所取俱空」——雙印能取、所取俱空。

世第一位:《成唯識論》曰:「依無間定,發上品如實智,印持二空,立世第一位。在前面忍位中,唯印可能取空;在此世第一位中,印可能取、所取二空,此於異生法中,最為殊勝,曰世第一法。」

從此以後,心心無間,不久後必入見道位——證得第八識如來藏而發起般若慧——或入第七住位、或入十行、十迴向位,乃至入初地等。以此「雙印能取、所取空」,將來必入大乘見道故,說此位乃是世間第一無上之法,故名「世第一法」。如頌所言:

菩薩於定位,覌影唯是心(暖位)【證所取空之總相】

義相即滅除,審覌唯自想(頂位)【證所取空之別相】

如是住內心,知所取非有(下忍位)【證能取空】

次能取亦無(世第一法中上忍也)【證能取、所取雙空】,

後觸無所得(斷我見,成二乘見道)。

如是四加行,方能斷我見,成聲聞初果。

苦集滅道十六行相:

1、苦諦四相:一無常、二苦、三空、四無我。待衆緣故無常,逼迫性故苦,違我所見故空,違我見故無我。

2、集諦四相:一因、二集、三生、四緣。如種理故因(如種子能生芽的道理,所以種子叫作芽的因),等現理故集(由因與果的力量相等,因能現果,所以,因就叫集),相續理故生(只有這些因種不斷現行,也才能使果相續出生),成辦理故緣(必須由這些種子作爲重要的緣,才能令果成辦)。

3、滅諦四相:一滅、二靜、三妙、四離。諸蘊盡故滅,三火(貪嗔癡如火燒灼衆生)息故靜,無眾患故妙,脫眾災故離。

4、道諦四相:一道、二如、三行、四齣。通行義故道,其正理故如,正趣向故行,能永超故出。

八正道:八正道分,一名八聖道支。聖者,正也。其道離偏邪,故曰正道。又聖者之道,謂之聖道。此八法盡離邪非,故謂之正。能通涅槃,故謂之道。

(一)正見:也叫正知見,見苦集滅道分明四諦之理,以無漏慧為體,是八正道之主體也。見四諦分明,破外道有無等種種邪見,是為正見。即由正確的了知而獲得的正確的見解,相當於人們所說的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但即使是世間法裏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在佛法看來,也大有問題。爲什麽?因爲不符合法印。

在佛法裏,知見與修為是否正確,有「法印」來鑒別。小乘有三法印,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大乘有一實相印。合大小乘之法印,則稱之爲四法印。小乘正見的核心是無我,大乘正見的核心是一切衆生皆有真如佛性,皆能成佛。

三法印:

1、諸行無常:行是造作遷流義。一切有爲諸法皆與生、異、滅三相相應,無時不在遷流變動,所以謂之為行。常是恆時固實不變義,而在有為法上沒有這種恆實義,所以無常。

因此一切有爲法的存在,當體就是因緣和合而有的生滅法,無論是物質的色法,還是精神的心法,都只是剎那遷流相續的幻相而已,終歸幻滅,所以說諸行無常,是為第一法印。

2、諸法無我:所謂我,當有實存、主宰、自在三義。然而一切有爲法,都是緣生緣滅,並沒有一個長存不變的自我,無主宰,不自在,根本找不到符合此三義的實體。所以若不能證知無我,煩惱絕不能斷,生死絕不能了。

因此佛以親証諸法無我的真實相,印定我體沒有,而說諸法無我,使衆生悟得我空,引生無我的智慧,破除生死的根本,是為第二法印。

3、涅槃寂靜:涅槃的種類很多,含義很廣,這裡指由智慧的揀擇力而證得的擇滅無爲,即無餘涅槃。無餘涅槃是已滅除一切煩惱痛苦,無為清涼,安然自在,體相寂靜,永久安穩,淨妙無擾的境界。唯有涅槃才是真正究竟寂靜無擾的境界,是為第三法印。

一實相印:又名諸法實相印。實相就是一切事物的真相,一實相,就是這個實相只有一個,是唯一的,其餘的都不是。印,即印契。一切大乘經典,一切講經説法,皆以此唯一實相印來印證其是否為佛說,是否正確。外道不能雑,天魔不能破。符合此印者,即是佛說;不符合此印者,則是魔說。

一實相印,即諸法圓滿真實的理體,離言詮、絕對待,平等一味,無二無別,遠離一切虛妄之相。佛以一實相為依,隨順衆生的根器,橫說竪說、淺説深說、廣說略說,演出無量的教法,最終都爲了引導衆生悟入實相。

實相:所有的法中,只有一個法是本有的,不生不滅的,那就是第八識,只有祂是實相。此實相有衆多名字,如禪、空、空性、真空、妙有、無我、一乘、中道、真如、佛性、菩提、涅槃、本體、法身、法界、法性、如來、天真佛、如來藏、種子識、持種識、異熟識、無垢識、圓成實、勝義諦、阿賴耶識等等。依於此實相而言,一切由此實相而生而滅之法,在本質上,其實也都是不生不滅的。爲什麽呢?因為唯一實相,一切無生。

三法印與一實相印的關係:

一般來説,都認爲三法印是小乘的所觀理,實際上,三法印是大小乘的共修法門。因爲聲聞、緣覺、菩薩,都必須觀修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才能發起解脫生死的出離心,進而發起救度一切衆生的菩提心,以期證得圓滿的無上大涅槃而成佛。

究實而論,大乘的一實相印,正是小乘三法印之究竟所依,三法印無非是一實相印之分別運用而已。故三印與一印,並不相違。有為法無常,念念生滅,皆屬因緣暫時和合現起的假相,無有自在;無有自在故無我;無常無我故,心無所著,涅槃寂靜;涅槃無相,無相即是實相,實相無相無不相。

(二)正思維:即如理作意,如法思維。既見四諦之理,當思惟籌令增長真智,以無漏心所為體。又謂人見四諦時,正念思惟,觀察籌量,令觀增長,是為正思惟。正思維建立在聽聞正法的基礎上,以正見為根本。否則,以自己的妄想去揣測如來正法,所得之結論,往往恰恰與佛所說之真實義相反。所以只有正思維才能遠離顛倒夢想。

(三)正語:以真智修口業,不作一切非理之語,以無漏戒為體。又謂人以無漏智慧,常攝口業,遠離一切虛妄不實之語,是為正語。有了前二者,說出來的話才會正確。正語遠離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妄語是不如實語,如實語是符合四法印的話;兩舌是挑撥離間語;惡口是粗暴語;綺語是不莊重語。

(四)正業:以真智除身之一切邪業,住於清淨之身業,以無漏戒為體。又謂人以無漏智慧,修攝其心,住於清淨正業,斷除一切邪妄之行,是為正業。業是造作,有身口意三方面。以上正見、正思維屬於正確的意業,而正語屬於正確的口業,那麽,這裡的正業,就指正確的身業,即正確的所作所爲。最起碼的有三條,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而最主要的就是修行正法。

(五)正命:清淨身口意之三業,順正法而活命,離五種之邪活法(謂之五邪命),以無漏戒為體。又謂出家之人,當離五種邪命利養,常以乞食,自活其命,是為正命。正命指維持生命的正當職業。最起碼的是不做違反五戒的職業,盡量遠離與殺生、偷盜、邪婬、妄語、飲酒有關的行業。如不要製作、販賣殺人武器,殺生器具;不要造酒、賣酒、販毒等等。在佛法中,特別強調不可以看相、看星座、算卦、占卜吉凶,因爲很容易犯妄語或干預他人因果的過失。說錯了是妄語,沒說錯就一定干預因果。

但怎麽能保證不錯呢?佛在世的時候,有一老人想出家,那些大阿羅漢觀察他在八萬大劫內都沒有善根,都不收他。但佛收了,因爲佛觀察他在八萬大劫以前,有一次遇到了一隻老虎,情急之中一面上樹,一面喊過一聲「南無佛」。連有大神通的大阿羅漢們都錯了。我們有什麽本事呢?

五種邪命者,比丘不如法事,以求生活,謂之邪命。

一、詐現異相 於世俗之人,詐現奇特之相,以求利養。

二、自說功德 說自己之功德,以求利養。

三、占相吉凶 學占卜說人之吉凶,以求利養。

四、高聲現威 大言壯語,現威勢,以求利養。

五、說所得利以動人心 於彼得利,為此稱說,於此得利,為彼稱說,以求利養。

(六)正精進:發明真智,強修涅槃之道,以無漏勤為體。又不雜名精,無間名進,謂人勤修戒定慧之道,一心專精,無有間歇,是名正精進。前五條都正確的話,就應該勇猛精進去修行正法,把祂落實在生活、學習、工作之中。什麽叫精進?精,是不雑,要排除閑雜事,一門深入;進,是不退,不猶疑、不徬徨,勇往直前。精進的反面是懈怠、放逸。不精進是雖然遇到正法卻不能證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七)正念:以真智憶念正道無邪念,以無漏慧為體。又謂人思念戒定慧正道,及五停心助道之法,堪能進至涅槃,是名正念。由於精進修行,不失正確的念頭,起心動念不偏邪。正念來自正思維,正思維來自正知見,正知見則來自聽聞正法,聽聞正法則要跟隨真善知識。正念是五別境心所中念心所的功能,意思是學佛人當對所學正法銘記不忘,清晰明瞭。

五停心觀:

能使五種過失停止於心的觀法,亦即聲聞乘人在入道之初所應修習的五種觀法。

一、不淨觀,即觀察一切根身器界皆屬不淨,以停止貪欲。

二、慈悲觀,即觀察一切眾生痛苦可憐之相,以停止嗔恚。

三、因緣觀,即觀察一切法皆從因緣生,前因後果,歷歷分明,以停止愚癡。

四、念佛觀,即觀察佛身相好,功德莊嚴,以停止業障。

五、數息觀,即觀察呼吸出入之相,每一出入,皆暗數自一至十,以停止散亂。

(八)正定:以真智入無漏清淨之禪定,以無漏定為體。又謂人攝諸散亂,身心寂靜,正住真空之理,決定不移,是名正定。有以上七項為前提,才有可能修定而得定。正定不只是禪定的意思,更重要的是把身心定在修習正法上,佛法中的禪定,都是爲了輔助智慧的,因爲單純的禪定功夫,只是世間法,不能幫助衆生解脫、成佛。小乘的正定,定在三法印上;大乘的正定,定在一實相印上。這才是正定的真義。

六度:就是六種波羅蜜多,如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

1、布施:對治貪心,培養福報。有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財施就是用自己的錢財來供養三寶,做慈善事業,或幫助他人;法施就是講經説法或接引、幫助他人學佛;無畏施就是使他人能夠無所畏懼地修學和弘揚正法。

2、持戒:對治毀犯,慎護根門。有五戒、六戒、八戒、沙彌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在家菩薩戒、出家菩薩戒等,可總攝為三聚凈戒,即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

攝律儀戒就是諸惡莫作,對自己、對衆生、對佛法有損害的事都不做;攝善法戒就是對自己、對衆生、對佛法有增益的事都要做;饒益有情戒就是修行正法、護持正法、弘揚正法,從根本上利益衆生。

3、忍辱:對治嗔恨,培養慈悲。有生忍、法忍、無生法忍三種。生忍就是能夠忍於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壽者的真理,因此與人無諍,安然隨順;法忍就是忍於諸法無生無滅的真理,與正法無諍,安然隨順;無生法忍就是確實證得諸法本自無生無滅的甚深真理,與佛無諍,安然隨順。

4、精進:對治懈怠,培養勇猛。有斷精進、修精進、求化精進三種。斷精進就是在斷除分段生死方面不雑不退;修精進就是在修學一切種智,進斷變異生死方面不雑不退;求化精進就是在上求佛道、下化衆生方面不雑不退。

5、禪定:對治散亂,培養定力。有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三種。功夫成片就是一門深入,不雜用心,在任何時間地點,做任何事情中,都能不離本修法門。達到功夫成片,其定當在初禪前的未到定。

事一心不亂就是把任何事情都變成了本修法門,生活和修行已經融為一體。達到事一心不亂,其定當在初禪或初禪以上。

理一心不亂就是生活修行已經都和佛法之正理融為一體,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已經都成了佛法正理的自然流露。理一心不亂是定慧等持的境界,達到理一心不亂,其慧當在真見道或真見道以上。

6、般若:對治愚癡,培養智慧。有生空智、法空智、一切智智三種。生空智就是解脫的智慧;法空智就是成佛的智慧;一切智智就是佛的究竟圓滿的智慧。或者說,生空智就是下品的妙觀察智和平等性智;法空智就是中品的妙觀察智和平等性智;一切智智就是上品的妙觀察智、平等性智以及大圓鏡智和成所作智。

四攝:是菩薩攝化衆生時所用的四種善巧方便。六度法,自利與利他兼顧;四攝法,則純屬利他。

1、布施:對錢財心重的人用財施,對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對恐懼心重的人用無畏施,使衆生願意親近,隨緣度化,為其種善根,為其作表率。

2、愛語:以溫和慈愛的語言令有緣衆生生歡喜心,使衆生願意親近,隨緣度化,為其種善根,為其作表率。

3、利行:以純粹利他的行爲如修路架橋、解危救難,護持正法,乃至不惜喪財失命,使衆生願意親近,隨緣度化,為其種善根,為其作表率。

4、同事:與上至國王、下至乞丐的各種人,平等相處,共同做事,使衆生願意親近,隨緣度化,為其種善根,為其作表率。

《心經》的下一句

○無智亦無得:就是説,站在第八識本體的角度來説,也談不上菩薩所修的智、得之法。智,就是指菩薩所修的六般若波羅蜜、轉八識成四智等法。得,就是要成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是菩薩所修之法,雖修一切善法,而無任何執著。

我們的真心,本來具足圓滿一切功德,所以,即使是我們通過修行得來的任何福德、智慧,其實還是我們心中本來就有的,因此我們既不會有任何損失,也不會有任何所得。

生命是宇宙中的奇跡;一切衆生皆有真如佛性,皆本來不生不滅,是奇跡中之奇跡;而一切衆生皆可成佛,皆必成佛,無量衆生已經成佛,則是最大的奇跡。

學佛就是學習如何成佛,就是學習做佛,我們正在學佛,我們也能成佛,我們一定成佛,這是我們正在進行的人生最偉大的事業,當全力以赴。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以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因爲其實並沒有什麽真正的所得,所以菩薩以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來如實觀照,心裡就沒有任何掛礙。我們有些人活得太累,就是因爲有太多的掛礙;有些人修行很長時間並沒有什麽大的轉變,也是因爲有太多的事放不下。菩薩修行有成,就是因爲菩薩無牽無掛,能夠輕裝前進。

爲什麽菩薩心無掛礙?因爲菩薩經由證得這個常住不壞的真實心,所以能夠現證解脫果與佛菩提。當菩薩證得解脫果的時候,他就不怕生死輪回了,因爲他已經知道解脫生死的道理了,而且已經親證了。

當他證得佛菩提的時候,他就不怕墮入斷見、常見,不怕墮入斷滅邊,也不怕像常見外道那樣輪回;因爲這個緣故,他也不害怕胎昧,所以他敢在未離胎昧的階段就發願再來人間受生,再來自利利他,住持佛的正法。

○無掛礙故,無有恐怖:掛礙較輕,恐怖較重;掛礙是因的積累,恐怖則是果的現前。怎樣才能沒有恐怖?就要沒有掛礙。怎樣才能沒有掛礙?就要證得本來自在的第八識如來藏,依其清凈體性,照見五蘊本空,無我無人,無智無得,而真如佛性,圓滿具足一切。

○遠離顛倒夢想:這一句是在說果。因還是觀自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但也是在說因,菩薩之所以能夠無掛礙、無恐怖,就是因爲遠離了顛倒夢想的緣故。顛倒夢想,就是不如理作意,即不能依照佛說的真實道理來進行思維觀察。

顛倒共有八種,有凡夫、外道的四種顛倒和聲聞、緣覺的四種顛倒,合稱八倒。佛位的究竟涅槃有四種功德,叫常、樂、我、淨。凡外、小乘與此不相應,故有顛倒。

已經證悟的菩薩,由於對未來將要經歷的所有境界,都已經有所了知了,知道在死亡後,也確實將依照自己所證知的過程進行,確知到了那時絕不會有錯謬,而那時也真的如其所證地進行了,這樣的菩薩就真正遠離了顛倒夢想。由於遠離了顛倒夢想,所以菩薩無有掛礙、無有恐怖,可以繼續進修而實證佛地的究竟涅槃。

八倒:

一、凡夫、外道的四種顛倒:

世間法都是有為法,世間的有為法都是生死輪回之法,無常、無樂、無我、無淨。凡夫、外道不知真實,誤認其為常、樂、我、淨。

1、非常計常:非常計常者,謂世間一切有為之事,皆悉無常,虛幻不實,豈能長久。凡夫妄計是常,即成常顛倒。五蘊身心以及世間的一切法,本來沒有永恆的存在,皆是因緣所成,剎那變異,最終壞滅。但凡夫、外道不知,以爲可以長保,總想拚命地抓住,最終什麽也抓不住。

2、非樂計樂:非樂計樂者,謂世間五欲之樂,皆是招苦之因。凡夫不了,妄計為樂,即成樂顛倒。(五欲者,色慾、聲欲、香欲、味欲、觸欲也。)世間本來沒有長久的快樂,一切樂受,眾緣所成,剎那變遷,最終是苦。但凡夫、外道不知,以苦爲樂,總想拚命地抓住,最終什麽也抓不住。

3、非我計我:非我計我者,謂此身皆因四大假合而成,本無有我。若一大是我,三大應非我;若四大俱是我,應有多我,畢竟是誰為我?故知我即不可得。凡夫不了,於自身中,強生主宰,妄計為我,成我顛倒。(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風大也。)五蘊身心本來沒有永恆的自我,唯是因緣暫和所生之假相,虛僞脆弱,絲毫不能做主,恆為命運擺布。但凡夫、外道不知,處處以自我為中心,總想拚命地抓住,最終什麽也抓不住。

4、不淨計淨:不淨計淨者,謂己身、他身,具有五種不淨。凡夫不了,妄生貪著,執以為淨,即成淨顛倒。五蘊身心由煩惱而有,必與煩惱相應,煩惱就是染汚,就是不淨。當凡夫作了很多好事、外道修得了一念不生的功夫時,就自以爲身心清淨了,不知離真正的清淨還有十萬八千里,仍在顛倒之中。

五種不淨:

一、種子不淨,種子不淨有二:一者內種,謂觀此身從昔煩惱業生;二者外種,謂攬父母遺體而成此身。以是觀之,此身內外因種實為不淨。大智度論雲「是身種不淨,非餘妙寶物,不從白淨生,但從穢中出」是也。

二、住處不淨,住處不淨者,謂觀此身十月在於母胎,生藏之下,熟藏之上,臭穢中住,實為不淨。大智度論雲「是身如臭穢,不從華間生,不因瞻卜有,又不出寶山」是也。(梵語瞻卜,正雲瞻博迦,大論翻黃華。西域近海岸樹,樹形高大,金翅鳥來,即居其上。)

三、自體不淨,自體不淨者,謂觀此身以四大不淨所成,猶如世間飲食,不可久停,終成不淨。設以四大海水,傾洗此身,終無香潔。大智度論雲「地、水、火、風質,能變成不淨,傾海洗此身,不能令香潔」是也。(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風大也。)

四、外相不淨,外相不淨者,謂觀此身現見外相皆是不淨,九孔常流種種穢惡,如眼出眵淚,耳出結聹,鼻出膿涕,口出涎唾,大小便道,不淨常流,如破皮囊,滿盛不淨。大智度論雲:種種不淨物,充滿於身中,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是也。

五、究竟不淨,究竟不淨者,謂觀此身非唯現在不淨,審實思惟,至於死後,捐棄塚間,爛壞臭穢,尤極不淨。大智度論雲:審諦觀此身,必歸於死處。是也

聲聞、緣覺的四種顛倒:

佛位的究竟涅槃有四種功德,叫常、樂、我、淨,小乘的修行人不知真實,不能證得,而誤認爲一切法皆無常、無樂、無我、無淨。

1、常計無常:常即法身常住之義,無常即變異之義。謂聲聞、緣覺,為無明所覆,於如來常住法身,妄計有生滅變異之相,是名無常顛倒。佛已證得究竟涅槃,即無住處涅槃,既不住生死輪回,也不住無餘涅槃,已獲最極殊勝的解脫色,其圓滿報身、千百億化身恆存世間、永利衆生。二乘不知,認爲一切色心之法悉皆無常,是為第一顛倒。

2、樂計非樂:樂即涅槃清淨之樂,非樂即苦也。謂二乘為無明所覆,於如來清淨涅槃,妄計是苦,是名非樂顛倒。(梵語涅槃,華言滅度。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佛已證得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四智圓明,究竟斷除一切粗細煩惱,已獲最極殊勝的究竟大樂。二乘不知,認爲一切色心之法純苦無樂,是為第二顛倒。

3、我計無我:我即佛性真實之我,無我,即佛性中無有我也。謂二乘為無明所覆,不了無我法中而有真我,故於佛性真我之中,妄計無我,是名無我顛倒。我者,恆存不滅之義。佛地的第八識,不僅與五遍行心所法相應,而且與五別境心所法以及十一個善心所相應;佛地的八個識不但可以和合運作,而且可以單獨運作,永無暫斷之時,當可稱爲真我。二乘不知,認爲一切色心之法決定無我,是為第三顛倒。

4、淨計不淨:淨即如來常住之身,非雜食身,非煩惱身,非血肉身,非是筋骨纏褁之身。二乘為無明所覆,但觀世間一切諸色皆為不淨,不了如來常住法身之淨,是名不淨顛倒。佛地第八識,究竟滅除全部粗細煩惱種子,唯與五遍行、五別境、善十一之二十一個心所法相應,最極純淨無染。二乘不知,認爲一切色心之法,唯是妄心所生之染污法,是為第四顛倒。

繼續《心經》

○究竟涅槃:修行的過程,也是遠離這八種顛倒夢想的過程。若真能遠離了這八種顛倒夢想,就能証得佛地的無住處涅槃,即究竟涅槃。

無住處涅槃:爲什麽叫無住處?因爲既不住於凡夫、外道的分段生死之中,也不住於聲聞、緣覺、八地以上菩薩的變異生死之中,二死永亡。佛在人間捨壽後,報身常住色究竟天利樂十方地上菩薩,並以諸化身利樂有情,永無盡期。

涅槃:第八識的異名之一,有多種分類,其四種涅槃為:

1、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即衆生位第八識的清淨本體,也叫如來藏。其具本來性、自性性、清凈性與涅槃性。大乘七住真見道即證得此涅槃。

本來性,是說第八識是本來就有的,不是生出來的,由於不生,所以也永恆不滅;

自性性,是說第八識有自體,也有完全不同於前七識以及世間萬法的體性;

清淨性,是說第八識不分別萬法,故不受任何染污,永遠清淨,不與任何煩惱相應;

涅槃性,即中道性。第八識自性清淨,但卻含有染污種子,故不垢不淨;另具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去不來等等中道體性。

2、有餘依涅槃,已滅分段生死的現行與種子,尚餘業報所依身體之涅槃。在大乘來講,還餘變異生死的種子未滅。

3、無餘依涅槃,已滅分段生死的現行與種子,並捨業報所依身體之涅槃。即前七識被滅除,唯餘第八識獨存,是第八識獨存的境界。此唯二乘阿羅漢、辟支佛所入,大乘菩薩唯證而不入。

4、無住處涅槃,也叫究竟涅槃,佛位第八識的境界。已滅分段生死以及變異生死的一切現行及種子,已無業報所依之身體,而具圓滿報身和千百億化身最極清淨之身,既不住於凡夫、外道的生死輪回,也不住於聲聞、緣覺的無餘涅槃,一無所住,隨緣現相,永利群生,無有盡時。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過去、現在、未來諸佛,也都是依照這個般若波羅蜜多(智慧到彼岸)的方法,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這意思就是説,只有圓滿具足了一切種智,才能算是成佛了。

可是一切種智的修證,要有別相智做進修的基礎;而般若別相智的修證,卻要有般若總相智作基礎;般若總相智的修證,必須要參禪開悟,找到真心第八識;只有找到第八識,能時時真實地體驗祂,般若的總相智才會出現。

三世諸佛在菩薩地時,當然就是照著這樣的理路而次第進修上來的。般若到彼岸的佛道,若離開了第八識如來藏,就沒有般若可宣說、可修證了,因爲般若智慧的理體就是第八識如來藏,般若諸經的所有文句,就是在宣說如來藏的體性,就是表顯法界萬法的實相。

因此,開悟見道找到並確認第八識,當是大乘學人的第一目標。而所有學佛者的首務,當是斷除我見,證初果須陀洹。

三世:指過去世(有無量世)、現在世(唯此一世)、未來世(亦無量世)。

三世諸佛:指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所以包括我們自己在內,每一位衆生都是未來佛,故三世諸佛,其實已涵蓋一切衆生,所以說,一切衆生都是佛,一切衆生必成佛。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

由此可知,智慧到彼岸,是非常神奇的總持,是有大智慧的總持,是最高妙的總持,是無與倫比的總持。

咒:也叫總持,總一切法,持一切義,是古印度人記憶大量經文的一種方法,即多級凝縮。先把很長的經文分章分段,比如,某經共有六章,每章有二十八段。每段用一首偈語代表,再把這首偈語凝縮為一個字;然後,每七個字聯成一句話,二十八段就聯成四句七言偈;最後,再把每個七言偈凝縮成一個字,這樣,整篇經文,只要六個字就可以總持了。只要記住這六個字,再逐級展開,就可以背誦出全部經文了。

《心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高度凝縮,所以說祂是咒。

○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能除一切苦,與前面的經文「度一切苦厄」同義,前後呼應。

真實不虛,強調佛不打妄語,佛自己修行成佛,就是這樣一步步走過來的,這個《心經》以及整部大般若經,都是佛實踐經驗的總結。

當你證悟了真心第八識,有能力轉依如來藏的時候,你還有苦嗎?你有一個不墮於衆生我的「真我」從來不受任何苦,所以無妨繼續有個「假我」的五蘊十八界好像在受苦。這個正在受苦的假我,及其所受的苦,都是無常的、剎那生滅變遷的,所以根本就沒有什麽真實的苦,能做這樣徹底正觀的時候,不但現行的苦除掉了,也除掉了今世繼續造作的未來世的苦因,這就是般若波羅蜜多能除一切苦的原因。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因此說這個智慧到彼岸的咒,再把祂凝縮,就可以成爲更短的咒。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佛經在翻譯的時候,爲了避免某些弊病,有五種不翻,其中之一,就是咒語,只翻音,不翻義。

五種不翻:

  翻即翻譯,謂譯彼梵音而成此華言也。不翻者,以此五種,不可翻故也。

一、秘密不翻,微妙深隱曰秘,互不相知曰密。謂諸陀羅尼,是佛秘密之語,經中悉存梵語,是為秘密,故不翻也。(梵語陀羅尼,華言總持,亦雲咒也。)

二、多含不翻,謂如梵語薄伽梵,具含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等六義,經中但存梵語,是為多含義,故不翻也。

三、此方無不翻,謂如梵語閻浮提,華言勝金洲。西域有樹名閻浮樹,下有河,河有金沙,故名勝金。今不言勝金者,以此方無此樹,故諸經中但存梵語,是為此方無,故不翻也。

四、順古不翻,謂如梵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華言無上正等正覺。雖有此翻,然自漢摩騰法師已來,經中但存梵語,是為順古,故不翻也。

五、尊重不翻,謂如梵語般若,華言智慧。大智度論雲:般若實相,甚深尊重,智慧輕薄,是故但雲般若而不言智慧,是為尊重,故不翻也。

(《心經》略講完)

其他佛教常識:

三寶:佛、法、僧。

三藏:經、律、論。

三學:聞、思、修。

1、聞:聼聞正法,好比吃飯。

2、思:正確思維,好比消化。

3、修:落實到身、口、意上。

關於《金剛經》:

金剛經在說什麽?爲什麽叫金剛經?

金剛經屬於二轉法輪時般若系列的經典,旨在說真心如來藏的總相智和別相智,是進入初地以前當學習當通達的法。真心如來藏雖然能生萬法,能隨緣應物,而清淨無染,不生不滅,不雜不變,本自如如,性如金剛,故名金剛,而說此金剛不壞心的經典就叫金剛經。

金剛:金剛的特點,一堅、二明、三利。

1、堅:喻如來藏之體,如金剛一樣,堅硬無比,永無變異,無可毀壞。

2、明:喻如來藏之相,如金剛一樣,晶瑩純淨,永無雜染,光照四方。

3、利:喻如來藏之用,如金剛一樣,能破一切,鋒利無比,所向無敵。

《金剛經》大約分前後兩大部分,前半部分破四相,後半部分破四見,開示衆生悟入佛之知見。知見的問題頭等重要,知見一錯,一切都錯,越努力走得越遠。所以佛教說,寧可破戒,也不能破見,八正道第一就強調正見。

四相: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四相中,我相爲首,為其他三相之基礎,所以當先破我相。

1、我相:對凡夫、外道來説,自己五蘊身心的方方面面,無不是我相;我相是誤認為自我真實,故身口意三方面無不打上我的烙印。

2、人相:對凡夫、外道來説,衆人五蘊身心的方方面面,無不是人相;人相是誤認為你我他真實。

3、衆生相:對凡夫、外道來説,衆生五蘊身心的方方面面,無不是衆生相;眾生相是誤認為六道真實。

4、壽者相:對凡夫、外道來説,衆人五蘊身心的一期相續,無不是壽者相。壽者相是誤認為壽命真實。

但《金剛經》的前半部(前十四分)告訴我們,四相其實是空相,根本沒有實在性,所以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因為因緣和合變化不停,有生有滅,終究要磨滅,所謂的我是根本不存在的。不但我、人、衆生、壽者是空相,其實宇宙萬物也都是空相。

第十五分是一個過渡段,所以放到前半部分或後半部分都沒關係。

從第十六分到三十二分,就破四見,説明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四相既沒有真實性,四見也必然錯謬;若四見斷,則四相亦無從出。

四見:即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相從哪裏來?從見來。故要破相,先要斷見。四見中,我見是其首,是其他三見之基礎,故一切學佛者都要先斷我見。

1、我見:認爲自我是實有的,認爲有一個常恆不變的自我存在,可以往來三世,主要是誤認爲第六識及其種種變相境界是真心,或誤認爲能作主的第七識(即意根)是真心,可以往來三世。

2、人見:認爲人是實有的。

3、衆生見:認爲衆生是實有的。

4、壽者見:認爲壽命是實有的。

但《金剛經》的後半部告訴我們,四見其實都是錯誤的,都只是衆生妄想的產物,若離妄想,則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因為第六識本身就是因緣和合所生的暫時現象,天天斷滅,而祂所產生的妄想境界怎麽會有真實性呢?

《金剛經》特別強調了菩薩所修六度中的布施和忍辱兩度。爲什麽呢?因爲六度中,只有這兩度是與別人有直接關係的,其他四度持戒、精進、禪定,般若,都與別人沒有太直接的關係,而與人打交道是最難的,最能暴露我們的弱點,也是修行的最好機會。

萬惡貪爲首,而貪的對治法就是布施,實行布施,是非常具體的修行,所謂「難捨能捨」。修行必須落實,否則始終是説食不飽,沒什麽用處。布施就是要真的拿出來,捨得,不心疼,反而歡喜,並由衷地感謝那些接受布施的人,因爲他們成就了我們的修行,使我們獲得了福報或智慧。

人最難忍受的是受屈辱,因爲四見在作怪。嗔恨是修行的大敵,所謂「一念嗔心起,八萬障門開。」而嗔的對治法就是忍辱。菩薩修行,要「難忍能忍」。布施是把自己的好東西拿出去,而忍辱是把別人加在自己身心上的種種誤解、羞辱、迫害、打殺等都安然地接收下來,而且也要真誠地感謝那些侮辱和欺負自己的人。爲什麽?因爲他們成就了我們的忍辱行。

所以這一世能夠遇到佛法並肯真實修行的人,都是在往昔修過布施,忍辱的人,釋迦佛祖說,這樣的人是佛的第一弟子,是人間的芬陀利花(白蓮花)。

任何一部佛經,在説理的同時,一定介紹實修的方法。《金剛經》實修法,除了落實布施、忍辱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觀行法,就是按照佛經所說的義理進行觀察思維的方法,即後面的一個偈子:「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觀行是證果的重要方法,修行很久而不能證果,除了被誤導而不具足正知見,或雖有善知識教導正知見而自己不肯精進下真功夫,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會作觀行,不知如何正確觀察。

五種念佛方法:

一般說有四種念佛方法:

一、稱名念佛,謂稱念阿彌陀佛名號,於晝夜間,一心專注,或一萬聲,乃至十萬聲;如是歲月既久,則念念不斷,純一無雜,臨命終時,定見彼佛現身迎接,決得往生極樂世界矣。由於成佛以前所發的大願,佛的名號是萬德莊嚴的高度凝聚,有不可思議的力量,故念佛有無量無邊的功德,不但可以除苦救難,而且可以破迷開悟,乃至成佛。

二、觀像念佛,謂觀阿彌陀佛形像相好,口稱佛名,則心不散亂。心不散亂,則本性佛從而顯現。如是則念念不斷,純一無雜,臨命終時,定見彼佛現身迎接,決得往生極樂世界矣。《觀無量壽佛經》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衆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行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

  

三、觀想念佛,謂端坐正念,面向西方,心作妙觀,或想阿彌陀佛眉間白玉毫相光,乃至足下千輻輪相,如是從上至下,從下至上,輾轉觀之,觀想純熟,三昧現前,臨命終時,決得往生極樂世界矣。(梵語三昧,華言正定。)《觀無量壽佛經》十六種觀想中的前十三觀也是觀想念佛,一、日想,二、水想,三、地想,四、樹想,五、八功德水想,六、總觀想,七、花座想,八、想像觀,九、遍觀一切色想,十、觀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想,十一、觀大勢至菩薩色身想,十二、普觀想,十三、雜想觀。(其他三觀,講的是往生品位的高低,所攝根性的不同,證果的區別)。

  

四、實相念佛,謂念阿彌陀佛法性之身,即得實相之理,無形無相,猶如虛空;心及眾生,本來平等,如是之念,即是真念。念念相續,三昧現前,決得往生極樂世界矣。實相無相無不相,非空非不空。既不落於凡夫、外道所執著的有,也不落於聲聞、緣覺所執著的空。所以,落於有,就是凡外;落於空,就是二乘。要念實相,必須找到實相。要找到實相,就要參禪開悟;開悟有三關,即初關、重關、末後牢關,破初關以後,就能入實相念佛。所以,實相念佛是明心以後的事。能夠實相念佛的人,必定坐金剛臺上品上生極樂世界。

以上前三種皆屬有相的念佛。

五、憶佛念佛:就是《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根大(「根大」即「見大」)圓通法門。「若衆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此法最適合忙碌的現代人,借著修定的方法修淨土,是既直接又有效的淨土法門。當我們憶念一佛或一菩薩時,心中沒有名號聲音形象,了無他念,便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此種念佛屬無相的念佛,介於有相與實相之間,好像從有相到實相的過渡的一座金橋。但很多人並不很清楚這個法門,往往把祂歸到持名念佛裏,十分可惜。

開始念佛要「三少三多」:

閒心少操多想佛,閒話少說多念佛,閒事少管多拜佛。

進一步就要「三不三隻」:

閒心不操只想佛,閒話不說只念佛,閒事不管只拜佛。

眾生若不修行,就只有「三胡」:

胡思亂想,胡說八道,胡作非為。爲什麽?不知真實,全都在顛倒夢想之中。

(完)

2007-22-27明證法師口述

2008-12-29明證第六次校改(為印書本)

2009-05-23明證第七次校改畢

聯繫方式及電腦講經資訊:

匈牙利虛雲禪院網址:http://www.xuyuntemple.com/

虛雲禪院地址:1153BudapestBellerImreu.123.

虛雲禪院電話及傳真:00361-3073921

手機:003630-3841737,大陸手機:0086-151-3081-6122

UC號:26838498,QQ號:409971102

Skype號:mingzhengfashi

明證法師電子信箱:mzheng@hotmail.com

網路講經:UC之「如來藏講堂」,進入方法:

1、先下載UC,申請帳號,設置密碼,登錄;

2、點擊介面左下角之「聊天室」,搜尋「如來藏講堂」;

3、或點擊:合作專區-五花八門-宗教信仰網通-如來藏講堂。

說明:在講經期間,沒有密碼,直接點擊「確定」即可。

網路講經時間與內容:(大陸、港臺時間相同,其他時間自己換算)

星期五晚7:30至9:30,常道法師講《優婆塞戒經》;

星期六晚7:00至7:30明證法師講《法句譬喻經》,

7:30至9:30繼續講《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星期日晚7:30至9:30明證法師講三十七道品。

明證請求:

若發現錯標點、錯字、錯句等,請及時寫明頁數、行數、錯處,發到信箱裏,以便改正。

明證提示:

1、修學中有任何問題,皆可預先整理好,只要發到信箱裏,收到後必書面答復;

2、在UC「如來藏講堂」聽經時,若突然想到什麼問題,可隨時打入,即可得到及時解答;

3、若想聽講什麼經論或專題,請發到信箱中,將會按照請法的時間順序作出相應的安排;

4、有任何的建議,都歡迎隨時發到信箱中,以利改進。

「如來藏講堂」講經說法的重點:

1、強調佛法的整體性和修行的次第,強調無我正見的重要性;目前的重點是斷三縛結、證初果須陀洹。

2、強調實修實證,摒除一切虛華。

第一步:作好準備

精進念佛,務使成片;近善知識,攝取正見;

持戒清凈,犯即必懺;信願迴向,證須陀洹。

第二步:作觀證果

陰入界緣,逐一細觀;能所雙空,萬法如幻;

無常苦空,因緣所現;決定無我,三結並斷。

第三步:檢驗鞏固

能否讀懂,小乘經典;名師邪說,不被矇騙;

悟後起修,向斯陀含;薄貪嗔癡,心趨柔軟。

(2008年11月23日)

2008-12-30明證於匈牙利虛雲禪院做排版整理完畢

2009-01-23明證於鹽山凈業寺關於色蘊有一點修改

2009-4-2明證於虛雲禪院第七次校對,05-24深圳弘源寺畢


推薦閱讀:

禪凈雙修 在佛法上能成立嗎?
修佛的次第順序具體是怎樣的?
凈慧長老:在家學佛方便談

TAG:佛法 | 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