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補不是亂補,你真的會補嗎?
導讀:現代生活方式對人們健康的衝擊已成為一個非常現實的社會問題。各種「過勞死」、「身體透支」、「亞健康」現象給人們敲響了警鐘。研究發現,目前困擾人們的許多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大多與飲食習慣密切關係,因此飲食調理對健康有著重要意義。
眾所周知,中醫食療能滋補強身,可以通過提高身體免疫力從而達到「治未病」目的。可是你知道嗎?如果補養方式不當的話,食補效果可能有著巨大的差異。
食療養生:不足則補,有餘則瀉
中醫食療歷史悠久,早在2500年前,《黃帝內經》就提出了「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的葯食保健原則。
食療養生可分為補虛與瀉實兩大方面,《黃帝內經》稱之為:「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餘則瀉」。中醫認為,健康的身體是處於陰陽平衡、血氣調和的和諧狀態,如果平衡遭到破壞,就會產生疾病。故中醫食療重視以食物性味之偏,糾正人體陰陽盛衰之偏,以此達到扶正與祛邪之目的。
此外,食療不只是葯和食物簡單結合的形式。與中醫治病一樣,食療進補註重整體調理,尤其是以下幾個原則:
食補要根據體質分型中醫認為,體質的特徵反映了生命活動的過程狀態。體質偏頗,往往是疾病出現的預兆,在體質上表現出細小轉變的信息和徵象。食補可以改善體質,「治未病」首先要考慮的是從改善體質入手。
《靈樞·壽夭剛柔》曰:「人之生也,有剛有柔,有弱有強,有短有長,有陰有陽」。不同人的不同年齡階段,體質各不相同,其食補方式也因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兒童臟腑嬌嫩,脾常不足,以調養脾胃為主,常用如八仙糕等;
老年人生理機能減退,多患虛證,宜平補,多用十全大補等;
體瘦之人多陰虧血少,應多吃龜肉、藕等滋陰生津之品;
體胖之人多痰濕,應多食山藥、扁豆等健脾益氣之品。
食補要根據食材偏性
與人體有不同體質區分一樣,食材藥材也有著不同的偏性特點,比如生薑性辛溫,可用於寒涼體質,而陰虛體質可常使用百合、麥冬等養陰生津之品。中醫食補調理人體陰陽、調和體質,主要就是利用相應食材的偏性來達到目的。如果偏嗜某一性味食物,非但不能滋補健身,反而可能引發疾病。
對於一般人而言,葯膳應盡量選用藥性平和的滋補藥,如枸杞、冬蟲夏草、山藥、茯苓等。在食物配製上,可以通過合理搭配來糾正食材性味之偏。如烹調魚、蝦、蟹等寒性食物時,佐以姜、酒類溫性的調料,以防菜肴性偏寒涼而引起脾胃不適。
食補要因時因地進補中醫「天人合一」觀認為,人與自然界是有機聯繫的整體,一年四季有著春溫、夏熱、暑濕、秋涼而燥及冬寒的氣候轉換特點,同時也影響著人體的生理活動。所以要根據不同的季節,選用相應的葯膳。總的來說,食補應遵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大原則,最好能做到春季升補、夏季清補、秋季平補、冬季滋補。例如現在冬季陰寒偏盛,此時最宜溫補藥膳,如附子羊肉湯、當歸生薑羊肉湯等,補陽禦寒。
另外,我國幅員遼闊,不同的地理生活環境,飲食和食補習慣也不盡相同。如我國南方沿海地區炎熱且潮濕,熱能傷津,濕能傷脾,故食補以冬瓜老鴨湯等祛濕清熱生津葯膳。北方氣溫較冷,易傷人陽氣,故宜用當歸生薑羊肉湯等溫熱性補陽葯膳,以助陽禦寒。食補養生就是要克服不良地理條件對人體的侵害,使人與自然的關係更加和諧統一。
要食補,先調脾胃食補過程中,應始終以脾胃為本,厚中護土,顧護脾胃功能。脾胃為後天之本,食物進入人體後,水谷精微由脾胃消化吸收,輸送至全身各處,化生為人體所需要的精、氣血津液、五臟之氣、營衛之氣等營養要素,源源不斷地輸布全身各處。
脾胃的功能正常與否,直接影響食補的效果。脾胃居中焦屬土,因此,厚土方能載物,益補其他臟腑,古代養生醫家張仲景以熱稀粥保護脾胃,宋代陳直用豬肚湯顧護腸胃,都是這個用意。
相對於用藥治療,食補調理更為簡單,且受人們喜愛。但只有掌握了食補的規律特點才能達到理想的補益效果。時值冬季,正是進補的好季節,正所謂「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大家尤要注意溫補腎陽,以助腎藏精氣,以助來年一年身強力壯、精神煥發!
推薦閱讀:
※慢性腸炎調理葯補不如食補
※今冬進補吃這7樣,來年體壯如牛,吃過的人都受益了!
※為什麼會皮膚長痘、出油?如何解決
※四類體虛男人的食補妙方
※孕期補葉酸,葯補勝於食補
TAG:食補 |